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

伊藤博文怔了一怔,沒想到在說了一圈之後,宮本直拓又提到了煽動民粹的危險上來。其實以前宮本直拓也提到民粹的危險,但伊藤博文並沒有太在意,因爲他確實沒有見識過民粹危險,而且也沒有歷史先例可以借鑑。另外日本也確實從煽起民衆的情緒中獲得到了大量的益處,以前甲午戰爭的勝利,還有遠東戰爭前期的日俄之戰,都是由於日本在國內煽起了民衆的情緒,才使軍隊能夠在戰場上不計生死,浴血奮戰。

儘管煽動民意也日本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和馬關談判時李鴻章遇刺,使日本不得不減少索賠的條件,這次的長崎事件也打亂了日本的計劃,但從總體上來說,還是收益遠大於損失的。另外現在的日本正處於一個比較危機的時刻,需要一股同仇敵愾之氣,因此從伊藤博文心裡來說,並不認爲煽動民意有什麼不妥,而且目前的日本還十分需要。不過伊藤博文畢竟是個有頭腦的政治家,即然宮本直拓三番五次的提起,而且根據以前的經驗,宮本直拓幾乎是言出必中,伊藤博文也不得不認真的考慮一下。

於是在認真思索了一下之後,伊藤博文道:“宮本君,你的擔憂我能夠理解,但在目前來說,日本需要一股上下齊心,同仇敵愾的心氣,需要日本民衆對天皇的無限忠誠以及對華東政**府的仇恨,而且接下來應該是陸軍系組閣執政,恐怕會進鼓動民意。不過在渡過這一段艱難的時期,我們政友會執政的時候,我會考慮你的擔憂。”

說到了這一步,宮本直拓也不好再說下去了,畢竟伊藤博文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現在日本的處境確實不好,在這種局面下,鼓動民意短期內穩定局勢,擺脫困境最有效的辦法,而且陸軍系組閣執政,伊藤博文能做的也是有限,只有的政友會執政的時候,伊藤博文才能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因此要求伊藤博文設法停止或降低鼓動民意,也並不現實。

於是宮本直拓道:“好吧,今天己經很晚了,我就不打擾了先生休息,告辭了。”

伊藤博文也點了點頭,道:“宮本君,今天的交談讓我受益良多,日本需要你這樣的人。”

走出了伊藤博文的府邸,大街上空無一人,只有昏暗的路燈亮着,顯得十分蕭瑟,因爲這段時間東京的秩序不好,毎天都有大量人羣上街,抗議政**府對外的軟弱行爲,並且還出現了打砸搶燒等惡xingshi件,因此東京地區在夜間實施宵禁管制,不過現在宮本直拓己是政友會的得力干將,自然有通行證。

不過街上雖然空曠、清冷,但宮本直拓的心情卻十分壓抑,沒想到日本的局勢竟然會敗壞到這個地步。在剛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他們三人度過了短暫的適應期之後,是懷着萬丈的雄心,希望能夠在這個時代大展拳腳,不僅幫助日本屹立在世界之林,同時還避免二戰的失利,讓日本保持強盛。

當然三人有這樣的雄心也不奇怪,畢竟在舊時空裡,三人都可以稱得上是精英,又熟知這段時期的歷史發展,並且也多少受舊時空的穿越小說影響,雖然他們也知道中國的撤僑艦隊也一起穿越到這個時代,並且在中國登陸,畢竟那時日本己是一箇舊代工業國,並基本實現在了國家獨立,而中國還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化農業國,可以說日本的發展基礎要比中國好得多。雖然撤僑艦隊帶來了幾艘現代軍艦,但畢競數量有限,又沒有補充,等艦上的武器都用完了,也就不足爲懼了。

但現在過去了大約9年的時間,由中國撤僑艦隊的人員建立的華東政**府在取得遠東戰爭的勝利之後,己經成爲這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忽視的力量,而且統一整個中國也是指日可待,而日本在遠東戰爭失敗之後,元氣大傷,發展的空間也遭到了華東政**府的全面擠壓,不要說是屹立於世界之林,和舊時空相比都遠遠不如,不管怎麼說,在舊時空裡,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了俄國,然後持續了近40年在東亞地區稱雄,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列強之一。

到不是自己三人沒有努力,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三人在舊時空裡都是精英,在這個時代也是人中翹楚,而且在這8、9年的時間裡,也算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個人成就,但三人的成就都還無法影響日本的政局,也就無從施展三人的志向抱負。在遠東戰爭之前,宮本直拓就多次提醒伊藤博文,留意華東政**府的動向;而在華東*政*府參戰以後,日本完全喪失戰場的優勢和主動,宮本直拓又向伊藤博文建議,趁着還有俄國牽制華東政**府的時候,立刻和華東政**府談判講和,以較低的代價退出戰爭,減少損失,可以這些建議伊藤博文都沒有聽取,導致日本在遠東戰爭越陷越深,最終令國家元氣大傷。

而中國撤僑艦隊的人員在中國另起爐竈,現在卻混得風生水起,兩廂對比之下,差距巨大,可見一斑。

宮本直拓等三人到現在還無法影響日本的政局,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三人在日本的根基太淺,甚致可以說是根本就沒有根基。日本的歷史雖然沒有中國那麼悠久,但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歷史較長的國家,而且在大部份時間內都處於封建時期,因此儘管這個時代的日本基本算是一個近代的工業化國家,但傳統習俗依然強大,無論是職場還是政壇,都講窮輪資排輩,比拼家庭背景和人脈關係,像宮本直拓等三人這樣,在日本毫無根基背景,想在8、9年內出人頭地,站到權力的顛峰,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宮本直拓憑着在遠東戰爭前後,對時局的準確預判,才取得了伊藤博文的絕對信任和賞識,成爲政友會的主要骨幹之一,但就是這樣,伊藤博文對他也不是言聽計從,畢竟伊藤博文己經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和判斷力,不遭到明顯的失敗,是不可能改變的。

但現在的日本已經處於危險的邊緣,其實宮本直拓並不擔心日本的經濟,畢競還有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金礦,足可以讓日本恢復經濟力量。在舊時空裡,也正是如此,在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就一直是債務國,直到一戰爆發之後,日本才藉着一戰一舉翻身成爲一個債權國。雖然這個時代的歷史己經發生了不小的改變,但歐洲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卻一點也沒有減少,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集團依舊形成,因此一戰的爆發也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是早幾年或晚幾年的事。

不過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華東政**府,或者是中國己經崛起了,大大的擠壓了日本的生存空間,在舊時空裡,中國外交官有一句常用的話,是:太平洋足夠大,容納得了中美兩個大國。但在網絡空間,由其是中日兩國的網絡空間中,也有一句:東亞不能容納中日兩個國家。這也道出了中日兩國的殘酷博奕環境,在亞洲、甚致是東亞這個空間內,中日兩國只能有一個國家崛起,無法兩個國家並尊。在舊時空是如此,在這個時代依舊如此。

在舊時空裡,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領先了當時的清廷一步,並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清廷,從而踩着清廷的肩膀進入列強的行列,而中國就此沉淪,一度在亡國的邊緣掙扎,既使是在建國之後,也一直在貧困落後徘徊;而日本雖然在二戰中被擊敗,失去了政治上的自主能犭,但在戰後不久就由於種種機遇,在經濟上崛起,雖然在美國人面前低聲下氣,但在中國人面前卻還可以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形像。直到新世紀之後,中國才慢慢開始復興,重新崛起,而日本由於著名的“失去的二十年”,終於漸漸衰弱了去,但畢竟也風光了足足上百年。

但在這個時代,由於日本輸掉了遠東戰爭,不僅把甲午戰爭獲得的紅利全部都吐了出來,而且連本帶利的賠了個精光,還欠下一屁*股債,華東政**府卻憑着這一戰的勝利,得到了大量的利益,不僅將日本拉下馬,而且還踩着日本的肩膀,蹬堂入室,成爲列強俱樂部的新成員之一,而日本卻有可能永遠失去這個資格了。

想到了這裡,宮本直拓也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穿越小說都是騙人的,只靠個人的力量在一個時代裡打拼,實在是太難了,即使是穿越者也不例外,還是一個集團的力量更爲強大。那麼日本的下一步應該怎樣走呢……

就在宮本直拓思索的時候,只聽在身後隱約傳來了一陣嘈雜的聲音,宮本直拓微微一怔,回頭看時,只見在長街的一端,伊藤博文的府邸方向,暈暗的路燈光下,從黑暗中涌出來一羣人,似乎還打着不少旗幟或棍棒狀的東西,參參差差,嘈嘈雜雜,還在喊叫着什麼!而宮本直拓留意傾聽,也終於聽清了幾句:“尊皇討奸”、“七生報國”、“天誅國賊”。

宮本直拓也不禁臉色大變,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第三六三章 媒體(一)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三五七章 徳國特使(五)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五八二章 張作霖歸附(上)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三零九章 二進膠州(二)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八九章 漁人行動(一)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一四四章 徳國之行(一)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一四九章 徳國之行(六)作者發言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賽(六)第一四一章 訪問(一)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六一章 根據地(三)第四五六章 處罰(下)第九十七章 青州之亂(十)第五三六章 聯合軍演(一)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六一九章 登陸日本(一)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一二三章 秋收行動(十二)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四三四章 進京(一)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一二一章 秋收行動(十)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