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

這次在庫倫派駐一個飛行中隊,用意有兩個,一個當然是測試飛機的相關性能和實際運用中的效果。

在華東**的歷次戰鬥中,無人機或直升機的空中偵察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穿越帶來的直升機、無人機也有超過7成左右的損壞,由其是直升機,由於專用的航空燃油剩下只有一成左右,因此儘管還有4、5架直升機的機況尚好,可以升中,但也被無限制的停飛,而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除了少數轉行之外,大多數人都加入了固定翼飛機的研發,以及飛行部隊的組建工作。大中型無人機還有6架可以飛,小型無人機也還有30多架,但現在都被列爲特級物資,只有行政院批准之後,才能使用。因此以後的空中偵察任務基本都是甴在這個時代生產的固定翼飛機完成,華東**在這方面算是領先了世界一大步,不過固定翼飛機的研發、製造,以及使用方式,都需要大量的實際數據作參考,這一次不僅僅是在庫倫,在東北軍區的滿洲里一線也佈置了一個飛行中隊,就是測試固定翼飛機在實際運用中的效果如何。

而另一個用意則是用飛機恐嚇、震懾蒙古的各盟旗部落。

現在蒙古地區的整體社會經濟都十分落後,神學和宗教在這裡都有極大的市場,因此飛機在這裡也能發揮極大的作用,華東**在剛登岸的時候,有多次利用飛行器恐嚇這個時代的人,均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畢竟在這個時代,對一切會飛的東西都有極大的敬畏感,飛機在這裡自然也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

120輛卡車中有100輛是運送庫倫所需要的物資和設備,另外20輛有4輛裝載護送的陸軍,其餘16輛運載着第一批的6架飛機,包括4架單座飛機和2架雙座飛極,和相應的地勤設備及零配件。

車隊到達庫倫之後,受到了歐陽隆興的熱烈歡迎,一方面是物資設備確實都是庫倫方面所需要的,雖然目前還沒有到物資缺乏的地步,但這方面的儲備當然是越豐富越好,畢競庫倫離華東**控制的區域太遠,儘管華東**的運輸能力己大有提升,但要維持庫倫的物資供應,依然還是十分艱難,除非是從赤峰到庫倫的公路及沿途據點都修建完成。其實從滿洲里到庫倫只有800公里左右,比赤峰到庫倫要短三分之一左右的距離,但這一條線路基本是貼着外蒙和俄國的邊境,在目前華東**還不能保證這一條路線的基本安全,因此只能暫時放棄這條路線。

而另一方面,歐陽隆興也可以將庫倫的行政、民政事務都移交給以龔建陽爲首的行政團隊管理,自己可以一心一意的只管軍務事情。自從歐陽隆興的部隊到達庫倫之後,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行政事務方面,陳金剛完全甩手不管,好在是歐陽隆興有這方面的經驗,在錦州戰役時,他就參與於地方的行政事務管理,而且庫倫的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只有6萬多人,因此管起來到不算太麻煩。

不過陳金剛攻佔了烏雅裡蘇臺城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庫倫周邊的旗盟部落紛紛派人到庫倫,表示願意歸順華東**,有的旗盟部落的旗主、頭人都親自趕到面見歐陽隆興,以示誠意。

畢竟到了這個時候,蒙古的各旗盟部落也都能看出現在的大勢,華東**的強勢,是沒有人能夠抗衡的,而且現在哲布尊丹巴八世至少在名議上己歸順了華東**,各旗盟部落也失去可以領導他們的共主,更是無力抵抗華東**,如果是離庫倫較遠的旗盟部落還可以暫避一時,但就在庫倫周邊的旗盟部落卻不得不考慮部族的生存之道。

以前蒙古部落都是遷移遊牧而居,理論是可以在整個蒙古地區隨意的遷徙,當然幾個大部落都有自己較爲固定的勢力範圍,但可以遷徙的範圍依然相當廣闊的,但淸廷統治期間,在蒙古推行旗盟制度,將大部落拆分成若干旗盟,並劃定各旗盟的勢力範圍,遊牧就只能在自己旗盟的範圍內進行,這就大大限制了牧民的遷徙範圍,有利於清廷對蒙古的控制。

旗盟制度已在蒙古施行了近300年,各部也基本習慣了這套制度,但在這個時候,卻限制了庫倫周邊的旗盟部落的選擇,因爲一但出逃就進入了別的旗盟範圍,要麼引起糾紛,要麼破其他的旗盟範圍吞併,因此有些旗盟部落認爲即然哲布尊丹巴八世都己經歸順了華東**,自己也沒有必要再堅持了,也有的旗盟部落則是認爲可以暫時向華東**投降,等待時機,如果清廷出兵收復蒙古,則立刻反正;當也有部份旗盟部落還是選擇了遷移,不過最終依然有20多個旗盟,向華東**臣服。

不過如何管理這些臣服的旗盟,就不是歐陽隆興能夠處理,畢竟這隻有專業的行政人員才能勝任,因此對錶示歸順的旗盟部落,歐陽隆興只能先表示歡迎,然後讓他們回部族裡去等候消息。現在龔建陽這一批人到了,正好可以將這些事情都交給他們處理,歐陽隆興也甩掉了一個大包袱。

這次來的當然不是隻有龔建陽一個人,連他在內共有5名元老,其中一人是參加了庫倫負責人競爭,雖然失敗了,但也願意來庫倫工作,當了龔建陽的副手,叫張立源,另有兩人是龔建陽在煙臺任市長的下屬,被龔建陽連哄帶忽悠,決定跟龔建陽來庫倫,叫尹宏、劉慶瀾,最後一個是女醫生的,叫烏蘭託雅,在舊時空裡是蒙古籍,穿越的時候是一名客滾船上的一名軍籍護士,算是周唯穎的同事,現在己晉升到了醫務主任,她是自願去庫倫工作,理由是想回故鄉看看,併爲故鄉做點事情,雖然在舊時空裡,她的籍慣是呼和浩特,但據她自己說,在她的祖父那一代,其實是從庫倫迴歸的蒙古人,因此庫倫也可以算是家鄉。當然庫倫之行也是需要醫務人員的。

雖然庫倫並不大,但作爲一個新佔領的地區,由其還是邊少地區,在行政團體中只有5名元老顯然是偏少了,何況在未來這是整個外蒙地區的行政團體,不過在自願的原則下,只能接受這個結果,好在是現在的元老己不在剛登岸時是愣頭青,一問三不知,多少都積累了一些行政管理的經驗,並且還有一批可用之人,因此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次來庫倫配備的基層工作人員到是很強,一共有90餘人,其中有40人是錦州提供的蒙古籍工作人員。在錦州戰役中,華東**佔據了內蒙東部的部份地區,暫時劃歸錦州管理,高瑾也有意選拔,培養蒙古籍的工作人員,爲日後華東**控制整個蒙古地區做準備。

儘管內蒙、外蒙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但和漢族人相比,蒙古籍的工作人員顯然更能適應庫倫的工作,這次高瑾便從錦州的蒙古籍工作人員中,選拔了40人,加入庫倫的行政團體。這樣整個庫倫行政團體的總人數超過百人,這個配置到是不低的。

就在龔建陽一行到達庫倫的第二天,歐陽隆興就將庫倫的行政權進行了交接。而在來庫倫的途中,龔建陽等人就己經對庫倫的行政管理劃分進行了協議,龔建陽當然是全面主管,張立源分管民政組織人事;尹宏分管經濟、商務、財務;劉慶瀾分管司法、治安、日常管理;烏蘭託雅分管文教衛生等,基層工作人員也進行了分配。因此這時也就按計劃好的管理劃分進行安排,各人都上位就職,並且安排自己的下屬工作人員接管各個事項。

當然由於目前庫倫還是軍管區,而且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會保持一定程度的軍管,因此治安工作基本都是由人民軍來負責,不過在將來駐庫倫的部隊中,會有一支國民護衛軍的大隊隨隊前來,負責庫倫的治安工作。

由於這時庫倫的日常秩序均己恢復,而且庫倫的居民對華東**的統治也基本沒有多少牴觸情緒,因此僅僅只用一天的時間,各部門、各項工作的交接全部完成,庫倫的行政機構就基本組建起來,各部門也都接管了自己負責的事務,開始工作。當然在整個交接過程中,也免不了出現一些小問題,但總體來說,新的行政管理體系建立,都進行得十分順利。

處理完了這些最基本的事務之後,龔建陽首先要處理的,就是哲布尊丹巴八世,畢竟他的身份特殊,也有些敏感,而且華東**現在也需要哲布尊丹巴八世的配合。人民軍佔領庫倫之後,哲布尊丹巴八世一家以及一些原庫倫的官員都被軟禁在冬宮,陳金剛和歐陽隆興都曾面見過哲布尊丹巴八世,要求他配合人民軍的工作,當然兩人也都對布尊丹巴八世承諾過,只要他全力配合,華東**可以保證他的人身安全。

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戰(六)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一五一章 上任(五)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三十八章 造艦計劃(二)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六五五章 遠東遠征軍(二)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四九八章 輿論再變(一)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七十六章 規劃(二)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一九零 訪問天津(二)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四三七章 政客(二)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三九一章 對馬海戰(十七)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五二九章 談判(七)第五六九章 預備會議(四)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五六八章 預備會議(三)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八十九章 天津戰役(二)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二二八章 近鄉情怯第三六六章 餘波未平(三)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三十一章 襲擊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二十九章 市長上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