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

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陳金剛看了看手錶,道:“時間到了,看來毛子這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馬上進攻,給我狠狠的打。”

隨着陳金剛的令下,10餘輛坦克一起開火,向領事館的圍牆展開了猛烈的炮擊,雖然領事館的圍牆是用磚石砌成,而且也考慮過戰爭的需要,但畢竟不能和正規的防禦工事相比,何況俄國駐庫倫領事館是在【中俄北京條約】簽定之後設立,到現在差不多己有近50年了,就算當時的建築標準不差,到現在也遠遠落後於技術的發展。

10餘輛坦克對領事館的圍牆連續進行了十幾輪炮擊,在這樣猛烈的炮擊之下,圍牆頓時被炸得七零八落,守衛在圍牆上的俄國士兵傷死無數,轉眼之間圍牆防線就徹底崩潰,坦克這才帶領着步兵,向領事館緩步的推進過去。

這時在領事館裡,俄國人還在爲妥不妥協而爭論不休,但人民軍的進攻終於讓他們停止了爭論,畢競在人民軍己發動進攻的情況下,再討論妥不妥協己經沒有任何意義了,而華東**真的無視國際公約,也讓領事館的俄國人十分意外,因爲以前這種事情是俄國常做的。

而被領事館寄於了厚望的圍牆僅僅只堅持了10餘分鐘,就土崩瓦解,炮彈、子彈呼嘯而過打得領事館的窗戶、大門支離破碎,剛纔還圍坐在桌子邊脣槍舌劍辯論的人都紛紛趴在地上,雙手抱手,生怕被子彈擊中了。

時間不長,坦克撞開了殘牆斷壁,駛進了領事館裡,士兵紛紛闖進房屋裡,抓捕領事館裡的人員,而到了這個時候,毛子們也都老實了,跟本就不敢反抗,相反還十分配合,併力勸還剩餘的少許士兵,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畢竟到了這個時候,再抵抗下去己經沒有任何意義,反到是如果激怒了人民軍,大開殺界,那可就麻煩大了,畢竟被人民軍俘虜,還可以通過談判等外交手段恢復自由,但如果在這裡被人民軍打死了,那可就是什麼都沒有了。

見進攻領事館的戰鬥大局而己定,陳金剛將剩下收拾殘局的任務交給秦兆俞處理,自己則趕到夏宮去見一見被俘虜的哲布尊丹巴八世。而在離開之前,陳金剛還嚀喔秦兆俞,在佔領了領事館之後,一定要將領事館裡的文件都收集起來,因爲如果能夠從這些文件中找到俄國企圖支持****、****的證據,將可以大大降低人民軍進攻俄國領事館的不利影響。當然在領事館裡,肯定是有相關的文件資料。

這也再次說明,陳金剛下令進攻俄國領事館,也絕不是一時的衝動或心血來潮,而是經過認真的分析和權衡利弊之後才做的決定,當然哲布尊丹巴八世在陳金剛計劃中也有重要的任務,因此陳金剛纔不等進攻俄國領事館徹底結束,就急急去找哲布尊丹巴八世。

進攻庫倫的戰鬥時間並不長,不到2個小時,人民軍就基本控制了庫倫的大局,到中午的時候,所有的零星抵抗己全被人民軍撲滅,戰爭徹底結束,人民軍共計擊斃蒙古、清廷、俄國士兵615人,俘虜924人,另外俘虜蒙古貴族114人,清廷駐庫倫大臣及其隨從人員17人,俄國駐庫倫領事館人員24人。而人民軍自身僅陣亡31人,另有77人受傷。

雖然庫倫並不算什麼堅城,而且人民軍還有偷襲的成效,打了庫倫方面一個措手不足,但僅以傷亡百餘人的代價就攻佔了庫倫,還是十分罕見的,當然這主要是由於機械化武器的功勞,坦克和運兵裝甲車參戰之後,使人民軍的優勢得以無限的擴大,才導至這樣低傷亡的戰鬥結果出現。

另外在庫倫還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和馬匹、牛羊等牲口,因爲庫倫是蒙古軍隊基地,爲這次戰爭籌集的物資全都部都屯積在庫倫,自然也都成爲人民軍的戰利品。

而三天以後,被人民軍俘虜的哲布尊丹巴八世重新亮像,招集庫倫的全部蒙古權貴,發表聲明,表示願意脫離清廷,歸順華東**,要求清廷所有駐蒙古的官員、軍隊全部撤出蒙古;並且還指控俄國長久以來,一直都在鼓動並支持****、****的活動,因此宣佈中斷蒙古地區和俄國的一切關係來往,關閉俄國駐蒙古地區所有領事館,商鋪等。而被哲布尊丹巴八世的蒙古權貴也都表示絕對支持哲布尊丹巴八世的聲明,從今天起,整個蒙古地區都將接受華東**的統治。然後又在聲明文件上集體署名。

原來陳金剛武力進攻俄國駐庫倫領事館的消息傳到青島之後,在華東**內部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有一部份人認爲陳金剛的行爲是公然違反國際條約,極大的損壞了華東**的國際形像,將會給華東**的外交活動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必須對陳金剛進行嚴懲,以敬效尤;但也有人認爲這些關於國家關係的國際條約,華東**本來就沒有籤,自然談不上違反,而且這個時代的國際關係本來就還未完全定型並形成國際間的廣泛共識,就是違反了也沒什麼嚴重後果,更不會給華東**的外交活動帶來麻煩,何況這一次俄國領事館也有問題,縱容駐領館的軍隊參戰,也是有違外交的原則因此對陳金剛是要進行懲罰,但也不宜過重,畢竟這一次陳金剛是立了一大功的。

不過如何處理陳金剛的問題到是可以先放一放,而消除攻打領事館給華東**造成的影響纔是排在首要的位置,雖然在這個時代,國際公約的權威性確實沒有舊時空那麼強,但進攻領事館的行爲還是會給華東**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給人民軍的行爲找到一些說得過去的理由,而哲布尊丹巴八世就是一個最好的人選。

於是青島行政院在協商之後,連夜通知陳金剛,要求他無論如何想辦法迫使哲布尊丹巴八世發表那一番聲明,同時又讓他將領事館的文件全部收集好,從中找到俄國支持****、****的證據。

其實這個辦法和陳金剛不謀而合,在庫倫的戰鬥剛一結束,陳金剛就立刻面見了哲布尊丹巴八世,對他一陣威逼利誘,而哲布尊丹巴八世心裡也十分清楚,現在是人爲刀俎,己爲魚肉,如果不順着華東**的意思來,自己以及自己的一家都活不成,畢競華東**連俄國領事館都敢打,說明他們根本無視任何規則約束,而相反如果能極積配合華東**,自己還能拾一條命,說不定還會保住榮華富貴。

哲布尊丹巴八世可不是那種可以爲理想而獻身的人,因此對陳金剛提出的要求全盤照辦,並且在陳金剛的配合下,將被人民軍俘虜的蒙古權貴招集起來,發表了那份聲明,然後又聯合署名。當然在署名之後,這些蒙古權貴依然被人民軍繼續監押,而哲布尊丹巴八世一家也仍然被軟禁。一來是這些蒙古權貴都是在蒙古地區極有影響力的人,能量很犬,而現在人民軍纔剛剛控制庫倫,人數也不多,當然不能把他們都放了,集中起來監管自然是更省時省力;二來華東**還要對這些蒙古權貴進行偵別,如果其中有民憤較大的,也不會放過。

哲布尊丹巴八世和庫倫的蒙古權貴署名的聲明發布之後,華東**也鬆了一口氣,雖然誰都明白,這份聲明肯定是在華東**的逼迫之下做出的,但這個理由只能在桌面下說說,上不了檯面,而且哲布尊丹巴八世的身份畢竟不同,是蒙古的兩大活佛之一,政教合一的蒙古最高統治者,因此只要是他說出來的話,無論是在什麼環境,什麼場合下說出的,都不能輕視。

隨後華東**又下令給達裡諾爾湖地區的歐陽隆興,讓他立刻派遣一支軍隊儘快趕到庫倫去增援陳金剛。

原來就在陳金剛率領着裝甲摩機部隊到達庫倫附近地區休整的時候,設在錦州的蒙古戰役指揮部終於向歐陽隆興下令,可以向蒙古大軍的營地發動進攻,畢竟突襲庫倫的最重要一步己經取得了成功,後面的戰鬥基本沒有什麼難度,因此在達裡諾爾湖地區,也就沒有必要再和蒙古大軍耗下去了,而且儘快的解決達裡諾爾湖地區的蒙古大軍,纔好儘早去增援庫倫。

這時歐陽隆興的大軍在達裡諾爾湖地區和蒙古軍隊對持,雙方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但人民軍早就己經等得有些不耐凡了,畢竟每天看着蒙古軍隊在眼前晃,立功的機會就近在咫尺,幾乎伸手可得,但卻偏偏就是不能動,換了誰心裡都得急啊。

而現在終於可以動手了,因此歐陽隆興也立刻調兵遣將,準備向蒙古大軍發動進攻。

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三六六章 餘波未平(三)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一六二章 對日談判(七)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第四九六章 發展大計(上)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一四三章 訪問(三)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三零一章 革命者(六)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四九二章 歸附(下)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四八零章 登陸作戰(二)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一四一章 訪問(一)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八十章 戰前(上)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一八四章 德國海軍戰略(二)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九十九章 巡視(四)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七二八章 決策(二)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一三四章 海軍假期(五)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五零三章 清廷出兵(三)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一零五章 考查(二)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