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合肥見聞(三)

羅嶽在合肥,到並不讓袁世凱意外,因爲這次在安徽的軍事指揮官就是羅嶽,而讓袁世凱意外的是,李經方居然也在合肥,這到是一個意外之喜啊。

袁世凱早年是投靠在李鴻章的門下,和李經方當然是相識的,不過兩人並沒有什麼深交,畢競當時的袁世凱還是個小人物,和李經方的身份差距還是很大,雖然袁世凱也極力巴結李經方,但李經方根本看不上袁世凱。而在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失勢,成爲千失所指,而袁世凱則改投到榮祿的門下,也有意和李鴻章劃清界線,自然和李經方不會再有來往。

那知在庚子國變後,李鴻章居然又重新得勢,還進入軍機處,成爲名副其實的李中堂。袁世凱心裡也後悔己知,原來以爲李鴻章己經沒有翻身的可能性了,想不到還真的能起死回生,雖然那時袁世凱己是飛黃騰達了,但和李鴻章相比,還是資歷淺了些,因此袁世凱也趕忙修復和李鴻章的關係,一方面在李鴻章面前表現得十分恭敬;另一方面在北洋的事務上,也經常向李鴻章請教。

雖然當時李經方是真看不上袁世凱朝秦暮楚、反覆無常的勢力態度,但李鴻章畢竟比李經方老道得多,這時的袁世凱己是朝廷的重臣,並且執掌軍權,早己非是當初的吳下阿蒙,而自己雖然重新得勢,但己是不復當年之盛況,舊部也大多雕零,說得不好聽一點,僅僅只是擔着箇中堂的虛名,其實也就是一個空架子,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沒有必要與袁世凱爲敵,自然就更是不要和袁世凱把關係搞僵。而且袁世凱的示好,對李鴻章來說還是有好處的,一方面證明自己的威望和影響力還在,同時也可以藉助袁世凱的勢力,進一步擴大自已在朝中的影響,因此不僅不計前嫌,接受了袁世凱的示好,並且告誡李經方,對袁世凱的態度不能夠意氣用事。

李經方也是聰明人,聽了李鴻章的解釋之後,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也改變了對袁世凱的態度,對袁世凱的示好,不僅有所迴應,並有意和袁世凱親近結好,由於這時兩人的身份地位發生了變化,袁世凱的官職雖遠高於李經方,但李經方的背後有李鴻章,大體還是對等的,這樣兩人來往起來也方便得多,到李鴻章死時,李經方和袁世凱的關係要比以前近密了許多。當然在李經方心裡,對袁世凱還保持着一定的距離。

而在李鴻章死後,李經方也徹底辭去了清廷的官職,轉投到華東**,這次袁世凱這會可不敢怠慢了,雖然沒有再和李經方見面了,但每逢年節,都會給李經方送上一份禮物,及一封問候信,以維持着和李經方的關係。因此得知李經方居然就在合肥,袁世凱也十分高興,總算是有個熟人在這裡,那就好辦多了。

於是袁世凱道:“原來伯行兄也在這裡,那可太好,袁某和伯行兄可是老交情了,不過己有好幾年沒有相見了,難得在這裡碰到啊,自然是要見一見他。盧主任,勞你去向伯行兄問候一聲,就說袁某對伯行兄十分想念,希望能和伯行兄見一面,只是伯行兄的公務多忙,不敢冒然打擾,請伯行兄安排時間。”

盧成祥聽了,也有些猶豫起來,他的頭腦雖不及袁世凱,但也不是笨人,知道這個信並不好傳,因爲李經方也可以算是清廷的降官,當然是主動歸降的,從龍的時間也早,又有李鴻章之子這道光環,因此現在在華東**的地位要遠高於盧成,但主動也好、被動也好,這個身份都十分敏感,不管袁世凱和李經方的私交如何,兩人要想見面,都決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何況袁世凱來到合肥,李經方肯定是知道的,但自己來迎接袁世凱時,李經方可是什麼話都沒有說,因此袁世凱自稱和李經方是老交情,八成是假話,不過也不排除李經方另有安排,並不想讓自己知道。但無論那一種,自己冒然替袁世凱傳話,恐怕都不大妥當啊。

袁世凱是何等人,見盧成祥面現難色,立刻就知道他心有顧忌,不過這也早在袁世凱的意料之中,他也有所準備,手一伸,在桌子上放下兩根金條,道:“盧主任,小小一點心意,不誠敬意,還請盧主任笑納。”

盧成祥怔了一怔,立刻睜大了眼睛,他在合肥爲官,雖然不算是貪贓枉法,但也決不是兩袖清風,每年的三節一辰,冰火兩敬都是卻之不恭,平時有人求到他頭上,只要不是太爲難的事,也是有明標價的。一見這黃澄澄的金孑,那能不動心的。

雖然這兩根金條不大,但以盧成祥的眼光可以看出,這是10兩一根的金條,原來清廷的黃金和白銀之間並沒有固定匯率,在1:5-10之間浮動,但鴉片戰爭之後,清廷被迫和世界接軌,接受了現在世界通行的黃金價格,現在黃金的通行價格是1英鎊等於7.32克黃金,而英鎊與白銀的比價是1比6.1兩平庫銀,也就是1兩平庫銀價值1.2克黃金。

而1兩大約爲42克,10兩爲420克,因此1根10兩的金條折算成白銀爲350兩,兩根金條價盾值700兩白銀,而換算成華東**的銀元,大約是1000銀元,這可不是一筆小錢。盧成祥任廬州知府,一般一次也就收幾十兩白銀,能收到100兩白銀就算是大筆,一年下來也就能收到6、700兩,而袁世凱這一出手,差不多就是盧成祥一年收到的銀子。

算起來安徽大水發生之後,自從華東**始救災,盧成祥就沒有收過外快了,而他雖然加入華東**,但也知道華東**的規據和清廷不同,雖然薪資比清廷多了,但外水卻都是沒有的,因此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於是盧成祥心裡默默的權衡了一下,覺得幫袁世凱向李經方傳個話,對自己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至少絕對值這兩根金條的。

於是盧成祥道:“在下替袁總督傳個話,到是不難,但李大人有沒有見袁總督,在下可就不敢保證啊。”

袁世凱呵呵笑道:“那是自然,盧主任只要將話傳到就行,伯行兄如何安排時間,自然是和盧主任無關的。”

盧成祥點了點頭,道:“即是如此,在下替袁總督傳話便是,不過區區小事,不足掛齒,這金子還是請袁總督收回去吧。” 說着伸手將金子輕輕向袁世凱面前推了半尺許。

袁世凱哈哈大笑,道:“袁某既然拿出來了,豈有再收回的道理,盧主任務必收下,不然那可就是不給袁某面子了。” 說着,將金子徑直推向盧成祥這邊,一時用力大了一些,竟將這兩根金條從桌邊推下去。盧成祥趕忙伸手,接住了金條,袁世凱笑道:“這就是了嗎!”

盧成祥拿着金條,神色也有些尷尬,不過還是將金條收下,然後向袁世凱告辭,離開了營地,回到合肥城裡。稍是休息之後,盧成祥先向羅嶽彙報了安排袁世凱的工作,然後又去找李經方,傳述了袁世凱的問候和要求。

李經方聽了之後,到也並不意外,這些年他每年都會收到幾份袁世凱送來的禮物和問候信,知道袁世凱這是吸取了甲午戰爭之後和李鴻章做切割的教訓,爲自己留下餘地,因此知道自己在合肥,袁世凱肯定是要來拜會的,何況現在自己是在華東**這邊,爲強勢的一方,袁世凱更不可能忽視自己。

雖然李經方心裡對袁世凱依舊有些耿耿於懷,不過現在他也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齡,而且跟着李鴻章經歷了大起大落,因此也看淡了許多,何況現在加入華東**,也算是膩臣,對袁世凱到也沒有那麼強烈的不滿情緒,只是以平常心看待,在盧成祥去接待袁世凱前,李經方對袁世凱隻字未提,就是看袁世凱會怎麼做,如果袁世凱不理自己,那就當沒有這回事了,如果袁世凱要和自己見面,那麼見一面也無妨。

於是李經方先讓盧成祥回去休息,然後去求見羅嶽,向羅嶽報告袁世凱要求見面的事,並且問羅嶽自已能不能和袁世凱見面。雖然華東**同意給袁世凱借道通過,而且也想暫時和袁世凱保持比較良好的關係,但現在袁世凱和華東**畢竟還是敵對關係,而且李經方原來也是清廷的臣子,和袁世凱見面的事情還是十分敏感付,因此當然有必要先向羅嶽報告一聲,並得到羅嶽的允許才行,雖然李經方估計,羅嶽允許自己和袁世凱見面的機率是相當大的,但這個程序還是要走的。

果然,聽完了李經方的報告之後,羅嶽立刻就同意了李經方與袁世凱見面,絲毫也沒有一點猶豫的。於是李經方回到自己的住所之後,立刻寫了一封筒信,派一個家人出城去送給袁世凱,信中約定明天派人來請袁世凱進合肥城,與自己見面。

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四六七章 迎擊俄軍(四)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二一三章 青島攻略(二)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二四三章 第一家族(二)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第一一五章 農村調查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四章 會議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一三零章 海軍假期(一)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戰(上)第一五五章 新農村建設(六)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議(上)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一七一章 德國之行(三)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一四二章 北倉之戰第二一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二二七章 後續影響(二)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十六章 接管濟南(九)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