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

就在人民軍在東北地區發動進攻赤峰的戰役時候,在青島的羅嶽收到了軍委的命令,要求他率領海軍陸戰隊到上海,並出任救災工作組的副組長。

這時羅嶽回到青島己有3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裡羅嶽到也沒有什麼其他事情,主要的工作是完成海軍陸戰隊的編制和佈置。

由於海軍陸戰隊原來就有一定的規模,因此擴建也並不花太多功夫,現在己經完成了一個師、五個旅的編制,剩下的一個師、二個旅的士兵也正在訓練當中。

現在海軍陸戰隊的兵力佈置主要是在兩個方向上,一是海島;二是沿海的港口城市。海島首先當然是婆羅洲,因爲這裡雖然是華東**孤懸於海外的一個孤島,但卻是華東**控制東南亞的重要基地,也海軍陸戰隊最主要駐守的地方;其次就是庫頁島和海叄崴,這裡是目前華東**最北的島嶼和港口,並且與日本北部的北方四島、北海道地區隔海相望,同樣也是海軍陸戰隊重點駐守的地點。

而沿海的港口城市主要是三個:旅順、青島、上海。青島是目前華東**的首府,自不必說了;上海是華東**最大的港口、東南方向的邊境,還扼守長江出海口,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同時這兩個城市還是華東**未來對日本本土進攻的主要基地;而旅順是守衛渤海灣的入口,並且是將來華東**對朝鮮半島方向作戰的主要基地,也是相當重要的戰略要地。

羅嶽計劃在婆羅洲佈置1個師、2個旅駐守;在庫頁島和海參崴佈置2個旅;在青島佈置1個師、1個旅;上海和旅順各佈置1個旅,這樣可以確保將來海軍陸戰隊在各方作戰方向上都有後勤基地。

就在一個月前,羅嶽己向婆羅洲派駐了一個師,向庫頁島和海參崴派駐了一個旅,向上海派駐了一個旅,本來羅嶽計劃在這個月向旅順也派駐一個旅,這樣確保海軍陸戰隊在駐守地點都有軍隊駐守,並先期在各個駐守地點建立自己的營地和訓練基地,然後再慢慢將各個駐守地點的軍隊補齊。

但現在海軍陸戰隊擔任搶險救災的任務,於是羅嶽也決定暫時終止了向旅順派駐軍隊,將剩下的兩個旅都派駐到上海,加上己在上海駐守的一個旅,共計有3個旅,作爲先期參與搶險救災任務的軍隊;而在青島還留有1個旅,以及正在訓練中的後備軍隊,因此羅嶽認爲在目前還不用從婆羅洲、庫頁島和海參崴調兵。

不過這次是救援水災,因此需要大量的船隻,海軍陸戰隊雖然有自己的艦隊,但能用的只有8艘登陸艦,這是由於海軍陸戰隊的軍艦吃水太深,並不適合在內河中航行,只有8艘登陸艦是採取的衝灘登陸設計,吃水較淺,但也僅僅只能在長江和主要的支流中艦行,而絕大部份遭水淹的地區都基本無法航行。

這次救災真正需要的是一批有一定搭載力,而且吃水最好不超過2米的小型艦艇。這是海軍陸戰隊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羅嶽只能要求軍委進行協調,從海軍和內河艦隊中拔調一部份符合要求的艦艇。

收到了羅嶽的要求之後,軍委也不敢怠慢,畢競這次救災行動是華東**在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從海軍中抽調了12艘驅逐艦,噸位均在800噸以下。雖然這批軍艦基本不可能深入救災的現場,但在主要的河道中航行,運輸物資或是爲運輸物資的船隊護航。這次救災,基本是在清廷的地盤上進行,誰都不敢保證清廷會鬧出什麼妖娥孑來,另外大災之中必有大亂,難免會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匪賊出沒,必要的安全保障是完全需要的。這次華東**派海軍陸戰隊參與救災,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還有24艘原本是在戰列艦或大型裝甲巡洋艦上搭載的交通艇,這些交通艇的排水量都在20噸以內,吃水在1米以下,搭載的人員都在30-40之間,非常適合在這種搶救水災的行動中使用。

而在上海本來就有一支內河艦隊駐守,共計有16艘內河巡邏艇,排水量在100-300噸之間,又從山東的內河艦隊再抽調出20艘內河巡邏艇,一併都劃歸給海軍陸戰隊指揮。這些內河巡邏艇原本就是設計在內河水道中行駛,大部份吃水都在2米以內,少量噸位稍大的,吃水也不超過2.5米,而搭載的人員在120-200人之間,因此這一批艦艇將是這次救災的主力船隻,另外在上海地區,還爲這一次救災準備了大量的木船,因此得到了這麼一批艦艇之後,羅嶽也覺得完全夠用了,於是這才動身來到上海。

到達上海之後,羅嶽首先去見李鬆晨。這時李鬆晨正在辦公室裡和上海市**的其他官員們開會討論搶險救災的工作安排,聽到羅嶽己經到了上海,李鬆晨也十分高興,立刻結束了會議,趕到接待室裡去迎接羅嶽。

兩人見面之後,李鬆晨道:“羅司令,你怎麼也不事先通知一聲,就來到了上海,不然我也好到碼頭去接你了啊!”

羅嶽道:“李市長,你的事情也忙,而且我來到上海也不用這麼麻煩。”

兩人已經有數次共事的機會,因此互相之間十分熟悉了,李鬆晨也沒有和羅嶽多客氣,將羅嶽讓到自己的辦公室坐下之後,道:“羅司令,說實話我們現在準備工作都己經做好了,就等着你們來,纔好行動,現在水災己經在一些地區發生了。”

羅嶽笑道:“爲什麼非要等我們來,你們可以先進行救災的行動啊。”

李鬆晨道:“這次救災全部都是在清廷管轄的範圍內進行的,因此我們的救災行動面對的不僅僅是天災,而且還有人禍,如果沒有軍隊保護,我們是不可能進行救災行動的。”

羅嶽點了點頭,道:“這次我先調3個旅到上海來參與救災,雖然軍隊的開拔、集結都需要時間,但現在上海還有一個旅駐守,我上岸之後己經問過了駐軍的旅長,他向我承諾,現在駐守上海的軍隊己經完全做好了準備,隨時都可以出動,因此只要救災行動開始,軍隊是可以隨時參加。”

李鬆晨道:“那就太好了。” 說着他將一張地圖鋪在羅嶽的面前,又道:“根據我們的瞭解,現在水災主要發生在安徽、江蘇兩省,而且是以安徽的情況最爲嚴重,由其是在淮安、宿州、廬州、廬州四地的災情最大,因此我們打算先在這4個地方的附近尋找合適的地點,建立難民營,收容受災的民衆。”

羅嶽道:“好,我可以先派4支艦隊,在這4個地方的尋找建立難民營的地點?”

李鬆晨點了點頭,道:“我會派一部份工程測繪施工人員和艦隊一起出發,順便再帶一些建築材料,一但選好了地點,可以馬上開始施工,這樣也可以節省時間。”

說着,李鬆晨又拿出了一本圖紙,打開道:“這是難民營的標準圖紙,標準的難民營主要分爲三個部份,一是隔離區,主要是收容剛剛被救助起來的受災民衆,這是由於大災必有大疫,而且現在經是5月底,天氣轉熱,正是各種疾病滋生的時候,因此爲了避免在難民營裡傳染疾病,每個新來的人都必須先在隔離區里居住15天以上,並在這裡進行隔離、檢查、清潔等工序,確定沒有疾病之後才能進入居住區。二是醫療區,主要是集中收容並醫治有病的災民,同時也是阻止疾病在營地中傳染;三是居住區,也是難民營的主要區域,經過15天的隔離之後,確定沒有疾病災民可以進入居住區中居住,當然我們不會讓他們在居住區裡無所事事,會組織他們進行一些生產、自救、重建的活動。”

“每個難民營容納的難民數量在10萬人之間,但最多不超過15萬人,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也可以擴大難民營的規模,而管理人員大約在800-1000人,其中醫務人員不少於300人。而這些人只能確保難民營的基本秩序和日常管理,軍隊的責任有兩個,一是保護營地的安全,防備的對像是土匪山賊、地方團練勢力,也包拈清軍;二是到各個受災的地區去救援受災的民衆;另外,如果在營地裡發生大規模的騷亂,也需要軍隊的力量來平息。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是一定機率的,由於受災之後,民衆在心理上會出現一個脆弱期,需要發泄,而且還有那些得病、隔離的人,也容易爆發羣集事件,還有就是民間矛盾,有些村莊之間原來就有仇恨,現在住在一起,矛盾說不定會在難民營中激化,等等這些都是潛在的威脅,雖然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會盡力避免,但不能保證這些事情就不會發生。”

羅嶽點了點頭,想了一想道:“好,我會安排軍隊駐守難民營的。那麼尋找建立難民營地點的艦隊在什麼時候出發。”

李鬆晨道:“當然是越快越好,我看明天一早就出發吧。”

羅嶽道:“好,我馬上就去安排艦隊,下午開始裝船,把要帶的東西都帶好,明天早晨7點出發。”

第二一三章 青島攻略(二)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四七五章 山海關之戰(四)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戰(六)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二零四章 正面進攻(中)第一九一章 登陸爪哇(三)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三六二章 大戰之前(九)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三四五章 歐洲危機(二)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三二五章 李鴻章來訪(二)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四九一章 激烈博弈(五)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四零八章 北京攻略(四)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一六二章 對日談判(七)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一六三章 慶賀大會第四十六章 天津分治(四)第八十四章 災民(四)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撫(一)第五三七章 袁世凱復出(上)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