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

就在華東政府積極準備談判破裂的戰爭時,在美國舉行的三方會談,也在按正常的節奏進行,參與會談的三方也確實都是以最認真的態度面對這次談判,互相討價還價,殊毫必爭,有時甚致會爲一個用詞也要爭上半天。

不過儘管談判進行得十分艱難,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也一條一條,一項一項的談定下來。本來在正式談判開始之前,美國媒體並不看好這次談判,但隨着條款逐漸確定,談判取得的成果也越來越多,到是有幾分可以談成的樣子,因此有些媒體也樂觀了起來,認爲這次三方會談,還是有機會談出成果來的。但這樣的媒體畢競是少數,多數媒體的態度還是十分謹慎,因爲談判還沒有進入敏感區。

第5輪時,談判取得了較大的成果,華東政府與俄國、日本就大多數條款都達成了共識,如東北地區的移交、商業利益、經濟權力等,華東政府也做出了一定的讓步,如放棄對庫頁島的要求,改爲和俄國平分庫頁島,但最後在賠款的問題僵持起來,三方最終確定,將賠款的問題留到下一輪談判解決。

而在另一方面,日本和俄國的談判在本輪基本結束,雙方己就各項條款以及文本都達成了一致意見,只差最後的簽約了,畢竟到了這個時候,日本和俄國之間的矛盾和利益衝突並不多,再加上兩國的盟友也在背後使力,互相妥協讓步,因此兩國也沒有多少糾結,很快就談成了,不過最後的簽約儀式是在三方會談全部結束之後,一起進行,現在只能等着和華東政府的談判。

不過在第6輪時,談判陷入了僵局,華東政府堅決要求日本、俄國必須支付賠款,而日本、俄國則針鋒相對,表示決不考慮賠款,因此這一輪的2場談判均無果而終,只是雙方都確認,還會進行第7輪談判。

由於日俄的談判己經結束,因此經過三方的協商確認之後,第6輪談判的第3天三方都休息一天,也是讓三方再考慮一下賠款的問題。

而在這一天裡,日俄兩國的駐美大使金孑堅太郎和羅森都趕到紐約,和羅斯福協商,怎樣迫使華東政府放棄賠款的要求,但羅斯福表示對此自己無能爲力,畢竟美國要保持中立公證的立場,而且羅斯福認爲就算自己給華東政府施壓也沒有用, 因爲在這段時間裡,英法兩國已在盡力向華東政府施壓,軟硬兼失,一方面威脅要停止和華東政府的貿易來往,對華東政府進行經濟制裁,另一方面承若給華東政府提供利息不超過3%的低息貸款,幫助華東政府償還債務等等,就是要求華東政府放棄賠款。但華東政府絲毫沒有動搖,堅持不放棄賠款要求。因此英法兩國做不到,羅斯福不認爲自己就能夠做到,反而惡化了美國和華東政府的關係,實在是得不償失。

最後的努力也沒有結果,在第7輪談判開始後,李三傑代表華東政府提出最後通諜,要求日俄兩國在24小時內確認,是否接受賠款的要求,如果拒絕,就宣告談判破裂。後來在羅斯福的周旋下,將時間延長到48小時。

小村壽太郎和維特也不敢怠慢,立刻將這個通諜回報給國內,日本、俄國也都趕忙和自己的盟友協商。經過了一天之後,日俄兩國聯合宣佈,拒絕賠款。三方會談也正式破裂。

隨後羅斯福在華盛頓發表了講話,稱美國已經盡了全力,,對三方會談的破裂表示憒憾。而三方的代表也在普茨矛斯聯合招開了最後一次新聞發佈會。而各地的記者也都聞迅趕來,採訪談判的最後一次新聞。

小村壽太郎首先代表日本發言,道:“日本人民愛好和平,天皇也衷心希望遠東地區恢復和平,在這次談判中,日本表現出了高度的善意,並且做出了極大的讓步,然而談判最終還是破裂,但這個責任不在日本,而是華東政府,由於華東政府堅持索要賠款,超過了我們能夠承受的底線,這是談判破裂的最主要原因,應該由華東政府付全部責任,我們只能對此表示遺憾。”

維特則道:“我們這次來美國談判,是秉承了沙皇陛下的最高善意,並懷着十二分的誠心,希望達成最終協議,讓遠東地區恢復和平,俄國己經做到了最了努力,而談判最終破裂,和平還是無法實現,完全是由於華東政府的貪婪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所至,儘管俄國希望和平,但大國的尊嚴不容侵犯,因此我們雖然對此感到遺憾,但也不得不選擇讓談判破裂,但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均不應由俄國承擔責任。”

可以說日本、俄國的代表均將矛盾指向了華東政府,並將談判破裂的責任全部推到了華東政府的頭上,而等兩國代表發言結束以後,記者們的目光也全部集中到李三傑的身上,看他如果來回應日本、俄國的指責。另外也希望李三傑再給他們帶給他們一些猛料,因爲在這段時間裡,李三傑給記者們可是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新聞報導。

李三傑早就做好了準備,道:“對日本、俄國代表又我們的指責,我不想回應他們,因爲事非自有公道,我想各位都應該清楚。我在這裡,只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農場主,他十分富有,不過爲人十分軟弱,誰都可以欺負他,而兩個強盜爲了爭奪農場主的財富,在他的農場裡打起來,給農場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而這時農場主的一個遠房親戚回來了,這個親戚身強力壯,並且有一身好本事,將這兩個強盜打了一頓,而強盜打不過農場主的親戚,只好救僥,希望親戚放他們離開農場,但親戚要求這兩個強盜賠償農場的損失,大家認爲這個要求過份嗎?”

其實這個故事的像徵意義非常明確,在場的記者那還有不明白的,於是又都看向小村壽太郎和維特,看他們又作何迴應,不過小村壽太郎和維特的臉色都十分難看,但卻無話可說,因爲在急切之間,兩人確實都想不出如何迴應李三傑的發言,畢竟李三傑是以講故事的名議,而他們一時編不出什麼象樣的故事來,而且這個時候兩人都沒有應付記者的耐心,因此乾脆就草草結束了新聞發佈會。而李三傑到還回答了幾個問題。

由美國主持的三方會談破裂,再次成爲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各國也都紛紛發表聲明,不過大部份國家都對會談破裂表示了遺憾,但並沒有評論是非對錯,畢竟這場遠東的戰爭,和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關糸,也犯不着選邊站隊。但就在第二天,英法兩國聯合發表了聲明,對華東政府進行了猛烈的批抨,將談判破裂的原因全都推到了華東政府的一方,並宣佈對華東政府進行經濟制裁,終斷一切和華東政府的經貿來往,並呼籲其他各國都參與對華東政府進行的經濟制裁,同時英法兩國又正式宣佈加入這場戰爭,將組建一支強大的艦隊赴遠東參戰。

而華東政府自然不甘示弱,立刻發聲回嗆英法兩國,稱這次的遠東戰爭,表面上是日俄兩國的戰爭,但實際是由英法兩國在背後操控,因此英法兩國纔是這次戰爭的罪魁禍首,現在兩國的代理人被打敗了,英法兩國終於忍不住要親自下場,但華東政府並不害怕英法兩國參戰,並且有充份的信心擊敗英法兩國,維護中國的利益。

一時之間戰爭的陰雲再度籠罩在遠東地區上空,新的戰爭一觸即發。

1月27日,日本代表團啓程回國;1月28日,俄國代表團也出發回國,而華東政府的代表團在談判破裂的第二天,又回到紐約。李三傑又去拜會了羅斯福,向羅斯福表達了感謝,並當面辭行。

雖然這只是一個禮節性的拜會,但還是讓羅斯福頗有好感,畢竟日本、俄國都是由駐美大使完成這個任務,但顯然要比華東政府低一個檔次,從外交來說是有些失禮的。雖然羅斯福也能夠理解,畢竟談判破裂,兩國的代表恐怕都沒有心情完成這最後的禮節。但相比之下華東政府則更有風度一些。而且在會談中,羅斯福從李三傑的臉上也看不到絲毫的失望、沮喪情緒,似乎談判破裂對李三傑並未造成什麼影響,也讓羅斯福心生感慨,這纔是外交家的氣度,看來日本、俄國的代表還是要差一些。

拜會完了羅斯福的第二天,李三傑又在旅館接見了安德森,其實這纔是在談判破裂之後,李三傑仍然留在美國,並且又回到紐約的最主要目地,因爲李三傑己經收到國內的命令,知道華東政府已經打算和安德森合作了,而在三方會談期中,安德森並沒有約見李三傑,以免干擾了李三傑的談判工作,現在談判己經結來了,因此安德森也立刻約見了李三傑,現在應該商談自已的事情了。

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八十一章 陸軍編制(五)第二一一章 奇襲庫倫(五)第三十一章 襲擊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二四三章 第一家族(二)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七二三章 歸國(三)第四二七章 進攻北京(六)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啓(三)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區(七)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第二十九章 出兵(二)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八十章 陸軍編制(四)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撫(九)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一五九章 天津見聞(四)第二三五章 作戰計劃(三)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七零八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六一六章 歸途第四十四章 天津分治(二)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四零二章 全面開戰(十一)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八十二章 婚禮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三四三章 李鴻章之死(四)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二一五章 外交之爭(上)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四八七章 登陸作戰(八)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三三九章 工業成就(五)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