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

高闊的天空中,滿掛着星斗,但乾冷的寒氣,凍得星星也似直僵了眼一樣,閃爍着昏暗的光芒。伊萬洛夫對着星空,吐出了一口冷氣,下一意識的拉了拉裹在身上的棉衣。腳下踩着前幾天下過的雪,但還沒有融化,己結成了乾冰,格格的作響。而暗淡的星光,僅僅只能照出2、30米開外的區域,遠方則是一片迷芒。

其實2月的氣候雖然寒冷,但伊萬洛夫是出生於常年極寒的俄羅斯,因此這樣的寒冷氣候對他來說確實算不了什麼,只是現在伊萬洛夫的心裡,和遠處的景色一樣,充滿了迷芒。

伊萬洛夫出身於俄國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因爲不想繼承家業,再當一個商人,因此才參軍入伍,希望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從而晉升爲貴族揚眉吐氣。

在日俄戰爭之前,伊萬洛夫只是一個名普通士兵,而就在1個月前,他普升爲營長,即使是在戰爭時期,這樣的晉升速度也是極快的。不過伊萬洛夫對自己這樣火箭般的晉升速度,並沒有太多的喜悅,因爲他的晉升並不是由於作戰勇敢,或是建立了什麼戰功,而是當初的同伴大多都己陣亡,只剩的伊萬洛夫成了老兵,自然得到了較多的晉升機會。另外也是由於現在俄軍的局勢並不樂觀。

儘管以伊萬洛夫的級別,不可能知道太多的大時局、大事件,但俄軍一直都在失敗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自從開戰以來,俄軍就一直在打敗仗,先是被日本打得丟盔棄甲,後來又被華東政府打得失魂落魄,幾乎從來就沒有勝利過,現在更是被困守在瀋陽這座孤城裡,外圍的防線還在不斷的丟失,就是伊萬洛夫自己,也己經親歷丟失過2個陣地,因此這也讓伊萬洛夫根本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想到了這裡,伊萬洛夫只好嘆了一口氣,又搖了搖頭,將這些煩人的事情都排除腦外,只想早點結束今夜的巡視,回到自己的營裡,把還剩下的一瓶伏爾加喝了,好好的睡一覺,有什麼煩惱也都等到明天再說。

就在這時,在目視所不能及的地方,隱約的傳來了一陣音樂的聲音,伊萬洛夫立刻停住了腳步,側耳傾聽,在寂靜的夜晚,音樂及歌聲都十分清晰,而且還是用俄語唱出的:

看三套車飛奔向前方

在寒冬伏爾加河岸上

趕車人低垂着他的頭

憂愁地輕聲歌唱

乘車人問那年輕的車伕

爲什麼獨自憂傷

爲什麼深深地嘆息

歌聲中充滿淒涼

好心人我的愛情受折磨

我愛她快一年時光

可恨那工頭阻攔我們

痛苦只能往心中藏

眼看着聖誕節將來臨

心上人不再屬於我

兇惡的財主要把她奪去

她今生不再有歡樂

趕車人默默收起鞭子

插在了他的腰帶上

停下吧,受苦受累的馬兒呦

車伕吐露着哀傷

馬兒呦,我們就要分手

從今後天各一方

我再也不能趕着馬車

奔馳在伏爾加河上

我再也不能趕着馬車

奔馳在伏爾加河上(注1)

歌聲結束之後,伊萬洛夫也輕輕的吐出了一口氣,不過很快音樂歌聲又再度響起,伊萬洛夫也禁不住跟着一起輕輕的哼唱了起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到夜聲的時候,從人民軍的陣地就傳來了這首歌曲。伊萬洛夫是受過一定的教育,對音樂有一定的認知,他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叫《三套車》,是詩人列昂尼德?特瑞佛列夫於1869年所作,後由音樂家彼得?格魯波基作曲,由於這首歌講說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而配曲旋率悽美而蒼涼,因此在19世紀末己在俄國各地廣泛流傳,許多貴族也很喜愛這首民歌。只是不知道爲什麼,人民軍的陣地上會放出這首歌曲來。

而伊萬洛夫聽着聽着,也不禁想起自已在上學時候暗戀的一位姑娘,她有高挑的身材、一頭美麗的金髮和出衆的容貌,不過她出身家庭是上層貴族,和伊萬洛夫的家庭相差巨大,而且早己訂婚,對像也是一名俄國貴族,因此這件心事伊萬洛夫從來沒有對別人提及,而他不願繼承家業,當一個商人,執意要參軍入伍,建立功勳,這段無果的暗戀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突然,一陣哭泣的聲音把伊萬洛夫從美好的回憶中驚醒,

“埃蓮娜,我的埃蓮娜,就是被村裡的羅曼老爺搶去的……”

“米諾娃、米諾娃,你現在怎麼樣?你現在還好嗎?”

“爸爸,媽媽,我想回家,我想回家啊……”

…………

時間不長, 陣地裡己是一片哭泣的聲音,伊萬洛夫也不禁吃了一驚,因爲這種現像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啊,而且他也知道,這對軍心士氣可是有相當大的影響。但伊萬洛夫心裡也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自己是應該立刻去向上司彙報還是去阻止哭泣的士兵。

而就在這時,歌聲停止,但隨後出現了一個動聽悅耳的女子聲音,在用俄語說話,而伊萬洛夫也仔細傾聽。

“俄軍的士兵們,你們被困在瀋陽己有3個月的時間了,現在還沒有援軍來救你們,其實你們永遠都不會有援軍的,因此你們不要再對戰局抱有幻想了,註定是要失敗。希望你們向我們投降,或者在發生戰爭時不要抵抗,這樣不僅能夠保住自己的生命,而且我們也承諾保證你們的人身安全和尊嚴,等停戰以後,你們就能回國和家人團聚。你們都是俄國的窮苦農民,當兵是爲了養家餬口,沒有必要爲沙皇,爲俄國的貴族賣命,想想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妻子或戀人,還有你們的孩子,爲了他們,希望你們選擇能活下去。”

播聲重複了3遍,然後又放起《三套車》的歌曲,如此反覆。

而伊萬洛夫也怔了半響,終於嘆了一口氣,轉身離開。他是小商人之家出身,和底層民衆有一定的接觸,而參軍之後也是從基層的普通士兵幹起,因此對普通士兵的心態有相當的瞭解,知道這一段話對普通士兵確實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再配上【三套車】的歌曲,足以擊跨大多數普通士兵的心裡,而且在這個時候,如果釆用強壓手段,甚致容易造成兵變。而面對這樣複雜的局面,伊萬洛夫這樣一個小人物實在是無力應對,只能眼不見心不煩。

就在幾天之後,惡果終於開始逐步的顯露出來,本來這時俄軍的士氣就十分低落,而且人心渙散,每夜都聽到本國的民歌,自然抑制不住對家鄉、親人的思戀,對戰爭自然愈加厭倦,而且有一些士兵多少還有和民歌內容類似的遭遇,更是被觸動心事,無心戀戰,並且怨言叢生。

而俄軍的高層得知以後,也感覺到事態嚴重,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理論完善的心理戰,但俄軍的高層十分清楚,必須釆取措施,阻止事態發展下去。在一開始的時候,俄軍還釆取較爲積極的行動,在歌聲響起時,開炮射擊,或是派士兵進攻,但在黑夜中根本就判斷不準敵方的位置,開炮也只能亂打一氣,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炮兵陣地位置,引來人民軍的炮火反擊,而派士兵去進攻,更是無濟於事,因爲俄軍本就士氣不高,夜間出擊又是極冒險的事情,因此出擊的俄軍無一不遭到人民軍的阻擊,損兵拆將。

在無奈之下,俄軍高層只能加強對士兵的管教,並派遣督察隊,嚴格監察士兵的言行,對有過激言論的士兵進行嚴厲懲罰,企圖以高壓手段壓制住士兵的情緒。

如果是在平時,這些辦法或許有用,因爲在各國當中,俄兵的忍耐、服從程度都是相當強的,可以說是僅次於日兵,但現在的情先不同,因爲連續的失敗,俄軍高層的威信力己大幅下降,加上這時士兵的士氣低落,怨聲載道,因此空洞無意義的說教根本無法得到士兵認同,高壓手段在這個時候更不會讓士兵服從。而且人民軍也不會坐視俄軍從容的整頓內部,雖然人民軍圍困瀋陽之後,並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但雙方的小型戰鬥其實一直都沒有中斷過。這時瀋陽外圍的陣地大部份都被人民軍攻佔,剩餘的幾個陣地基本都在瀋陽外圍5公里以內,俄軍大多都撤回到城內。

結果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之下,有2個外圍小陣地的俄軍士兵在人民軍進攻上來時,根本沒有進行抵抗,有人投降,有人放棄陣地撤退;甚致有少量俄軍士兵主要向人民軍投降,還有幾個陣地由於督察隊對士兵的壓抑過嚴,遭到了士兵的強烈反抗,造成了俄軍的內哄,傷死失蹤的人員達到近百名。

俄軍的主將施塔格里堡中將面對這樣弭亂的局勢,也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連續幾天招開軍事會議,參加的軍官們也都是啞口無言,誰都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

就在2個多月以前,瀋陽的電報線路就被人民軍切斷,因此瀋陽也徹底失去了和外界的聯絡,變成了一座徹底的孤城。可以說現在施塔格里堡唯一的希望就是,在電報線路就被切斷之前,得知華東政府、俄國、日本在美國的調停下,準備進行談判,如果這次談判能夠成功,自己則還有全身而退的機會。但現在過去了2個多月,也不知道談判的進展怎麼樣,三方到底談成了沒有,而且連發個電報問一問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這樣乾等。好在是現在瀋陽城裡的糧食、物資還算充足,這也是俄軍還能維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不過發生了俄國民歌,喊話事件之後,施塔格里堡也明白,談判大概是破裂了,而人民軍這是應該準備進攻的前奏,只是現在施塔格里堡也無能爲力,只能聽天由命了。

注1:【三套車】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俄國民歌之一,但其的歌意內容,現在有“老馬說”和“姑娘說”兩種。“老馬說”是1953年由高山先生所譯的歌詞,即被財主搶去的是車伕的馬,己在我國流傳了半個世紀;而“姑娘說”是1998年由張寧先生所譯的歌詞,即文中引用的歌詞,被財主搶去的是車伕的愛人。而在文中採用“姑娘說”。

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四二五章 停戰期(六)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七章 移交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二三四章 作戰計劃(二)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五五一章 土地改革(六)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二三零章 訪日艦隊(一)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動(十一)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六七九章 大獲全勝(十)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四五八章 山海關(四)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九十七章 青州之亂(十)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二三六章 考察隊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六六五章 臺灣海峽之戰(六)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五八二章 青島密約(二)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六七六章 大獲全勝(七)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一五零章 徳國之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