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

秦錚點了點頭,道:“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出兵進攻朝鮮半島,趕走日軍,但還是可以在其他方面幫助你們,當然在此之前,我有一些話必須先對金先生說明白。”

金昌洙見秦錚這時的態度嚴肅,心裡也不由得一凜,道:“秦議長請說,是什麼事情?”

秦錚道:“我們會盡力給你們提供幫助,但韓國最終能不能復國獨立,並不取決於我們的幫助有多大,也不在於像金先生這樣的復國志士有多麼努力,而是要看所有的韓國民衆是否有復國獨立的意願。如果大部份的韓國民衆都沒有復國獨立的意願,那麼我們給你們提供幫助再多,而金先生等人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

金昌洙趕忙道:“當然有,可以說現在的韓國除了小部份賣國賊之外,絕大多數的民衆都對日本侵略者無比痛恨,只希望能有一天趕走這些侵略者,讓韓國恢復獨立自主,您儘管可以放心。”

秦錚道:“我並不是懷疑大部份韓國民衆對日本的痛恨,但這種痛恨是建立在日本對韓國的殘酷欺壓和剝削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日本釆取較爲懷柔的政策,放鬆對韓國民衆的殘酷欺壓和剝削,那麼韓國民衆是會選擇做日本的順民,還是仍然堅持本民族的獨立自主。”

金昌洙怔了一怔,秦錚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他沒有想過的,其實金昌洙最初加入東學道是反抗當時的朝鮮政府,因爲當時的朝鮮政府和清廷差不多,對外妥協賣國,保護不了朝鮮的國家利益;對內又不思進取,橫徵暴斂,上層社會貪污腐敗,奢靡無度,而下層人民生活日益貧苦,在水深火熱之中掙扎,東學黨起義就是朝鮮民間的反抗。只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控制了朝鮮半島,對當時的朝鮮王室以及民衆都進行了殘酷的打壓,這才激起了金昌洙的義憤,因此而走上了抗日之路,但金昌洙確實沒有想過,如果當時日本對朝鮮釆取較爲懷柔的政策,自己是否還會反日。畢競在金昌洙的印像中,日本始終都是兇狠、殘忍、暴戾的形像。但秦錚的話,不得不引起金昌洙的思考。

秦錚又道:“其實中國的清廷和過去的朝鮮王朝情況差不多,都是封建專制國家,民意未醒,民智未開,底層百姓只知有君王,而不知有國家,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不僅多次的改朝換代,而且還出現了數次異族入侵,最終成就王朝,而對底層百姓來說,這不過就是換個皇帝,自己照樣納稅,服徭,只要能夠生存下去,誰當皇帝,漢人、蒙古人、滿人都一樣。在6年以前,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就在不少中國民衆幫助八國聯軍做事,原因也很簡單,八國聯軍會給他們支付工錢。”

金昌洙輕輕嘆了一口氣,不得不承認秦錚的話確實有道理,朝鮮歷史上改朝換代到是沒有中國那麼多,但朝鮮一直都是作爲中國的屬國存在,因此中國改朝換代,朝鮮也就跟着換宗主國,從元朝換到明朝,再由明朝換到清朝,現在則是日本,只要是能夠保證朝鮮的王朝能夠延續下去,換誰當宗主國都一樣。只不過中國王朝對朝鮮基本是採取懷柔政策,最多也是恩威並施,就連金昌洙並不認爲這有什麼不好。而日本則是純拿朝鮮當殖民地進行殘酷壓窄,但如果日本也對朝鮮釆取較爲懷柔的政策,那麼現在的韓國是否也該奉日本爲宗主國而存在下去?那麼自己堅持抗日,到底是要讓韓國復國獨立,還是讓日本改變政策?

秦錚道:“我說這些,並不是否定中國歷史上的元、清兩朝,畢竟那己經屬於歷史,元、清兩朝也己是中國歷史的一部份,而且蒙古人、滿人現在也都己經同化成爲中國人的一部份,因此金先生也不必糾結朝鮮奉中國王朝爲宗主國的歷史。只是現在的時代己不同,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以前的老路是走不通的,任何一個國家要想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復興,必須首先喚醒民衆,廣開民智,並且讓民衆樹立起國家民族意識,民衆效忠的是民族國家,而不是一家一姓的帝王君主,然後再是建立以憲政爲核心的現代國家制度,發展工業,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國家在世界上保持真正的獨立自主。我們自從迴歸以來,除了在軍事上取得的成績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興辦教育,提高民衆的知識水平,喚醒中國民衆的國家民族意識,下一步就是推翻清廷,建立以憲政爲核心的現代共和國。而金先生要想實現韓國的獨立復國,就必須先喚起韓國民衆的國家民族意識才行,否則就算是將來我們出兵擊敗日本,幫助韓國復國,但韓國仍然不能算是獨立,而我們希望未來的韓國是我們的友好鄰邦,而不是我們的附屬邦國。”

聽完了秦錚的這一番話之後,金昌洙也長出了一口氣,頗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其實這幾年來他也看了不少進步書籍,對國家民族意識也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認知,但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畢竟現在金昌洙還年輕,而且對新時代的認知也不足,在舊時空裡,他是到了1920年左右,纔對國家民族意識,以及在韓國復國以後,建立現代憲政國家有了較爲成熟的思想認識。不過秦錚的這一席話對金昌洙無疑是起到了催化作用,儘管現在金昌洙對國家民族意識概念還不多,但至少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於是金昌洙又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向秦錚鞠了一躬,道:“多謝秦議長的指教,才使我茅塞頓開,明白以後努力奮鬥的方向。”

秦錚又道:“現在金先生可以在青島,或者是我們華東政府所屬的其他地方,建立一個韓國的復國組織機構,以此號召韓國的有志之士,將他們組織起來,一方面是聚積人材,另一方面也是一起學習先進的治國理念知識,在這次的談判中,我們會向日本提出共享朝鮮半島商業利益的要求,這樣金先生可以經商爲掩護,潛入朝鮮半島,在民間宣傳教育韓國民衆,喚起他們的國家民族意識,另外還可以在我們這裡成立軍隊,這次戰爭中我們俘虜了不少韓國軍人,可以通過教育將他們拉入韓國的獨立復國運動中來,我們可以提供武器訓練等等,將來韓國復國,少不了會有戰鬥,做準備。”

金昌洙聽了,也是連連點頭,道:“秦議長實在是爲我們考慮的太周道了。”

看到了金昌洙這樣一付感激涕零的樣子,秦錚也十分滿意,因爲在穿越者的未來規劃中,未來的中國當然是要在亞洲占主導地位,而朝鮮半島的國家則會是未來中國重要的合作伙伴國家,但這個國家必須是能夠獨立、自主發展,併爲未來的中國提供幫助,而不是靠中國輸血供應才能生存下去,成爲中國的包袱。

至於說控制韓國,不讓韓國變成白眼狼,秦錚認爲是完全可控的,這一方面是靠未來中國自身的實力,只要未來的中國自身實力足夠的強大,韓國自然就不會輕易的背叛;另一方面則是在韓國的精英中貫輸中國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並且要讓韓國的精英們認同中國價值觀,而要做到這一點也並不是很困難,畢竟現在的韓國對中華文明還有很強的認同感,而西方的普世價值則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同時西方也沒有完全掌握全球的話語權,因此只要從現在開始,對金昌洙這批人進行培養,不僅將他們培養成精英,並讓他們完全認同中國的價值觀,那麼將來韓國復國之後,也必將成爲中國可靠的盟友。

秦錚又道:“你們的事情,我們會安派專人負責處理,明天就安排你們見面,這樣你們有什麼需求,也有專人和你們對接。”

金昌洙這一行人員當然是需要有專人負責,而人員也早就安排好了,就是穿越集團中的幾名韓國人。在穿越人員中,共計有7名韓國人,4男3女,都是設備供應商,有業務人員、計術人員和翻譯。不過雖然來到這個時代己有6年時間,這7名韓國人卻都混得不怎麼好,還不如穿越人員中的幾名歐洲老外,這幾個老外有的成爲技術骨幹,其他也都在外事委裡工作,總體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有幾名臺灣人,雖然出現了高森航這樣的背叛者,但其他人也都各自開創了各自的產業,也算差強人意,只有這7名韓國人,除了兩個和其他穿越者結婚,夫妻共同努力打拼之外,其他5人一來是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術能力,二來思想觀念不同,因此都難以容入穿越人員的大集體中,只能被邊緣化,華東政府也只能給他們安排閒職,好歹有事做。

而現在終於輪到他們有用武之地了,因爲他們本來就是韓國人,因此負責與金昌洙等人聯繫溝通再合適也不過了,這幾名韓國人知道自己終於可以負責重要的事情了,不再是被邊緣化,而且還是和舊時空的韓國國父一起工作,也都十分高興,自然也是欣然從命。

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六百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二三五章 進駐膠州灣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一八二章 護僑行動(四)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一二三章 秋收行動(十二)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五五四章 接受談判(六)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二七零章 根據地(十二)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一三四章 外調(八)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五六六章 陰謀(四)第二七八章 五人會議(二)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四十六章 天津分治(四)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四三三章 戰爭再啓(四)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四二五章 進攻北京(四)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五五一章 接受談判(三)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二八二章 旅順口作戰(二)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二零六章 戰爭規則(一)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二五八章 公審大會(三)第二六九章 根據地(十一)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