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

收到了東北戰區司令部的回覆之後,青島軍事小組又進行了認真的討論,也認爲自己先前對局勢的瞭解確實有些不足,只注意到了敵方的劣勢,而沒有將人民軍遇到的困難考慮充分,這麼看來只休整5-7天之後,發動對瀋陽的進攻顯然是不現實的,

不過按照東北戰區司令部所提出的休整15天的時間再發動對瀋陽的進攻,也不是最佳的選擇,因爲俄軍肯定會向瀋陽增加軍隊,儘管俄軍的效率低下,但現在關糸到俄軍的成敗關建,又有15天時間,因此俄軍也肯定會利用,並盡力的提高效率,畢竟從哈爾濱到瀋陽有鐵路連通,從理論上說,即使是從哈爾濱調兵到瀋陽來,只用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而且俄軍也一定會加緊修建瀋陽的防禦工事。那時再進攻瀋陽,就將會和俄軍的優勢兵力以及堅固的陣地硬拼,雖然人民軍擁有幾大攻堅的利器,但就算能夠攻下瀋陽,也肯定會付出較大的傷亡代價,這顯然是不划算的。

於是軍委又重新制定了一份新的作戰計劃,並在新計劃中,偷襲海參崴的計劃又再度被提到進攻瀋陽之前,而且偷襲海參崴的戰略目地也不再僅僅是調動俄軍,配合對人民軍對瀋陽的進攻,同樣也還有開避第2戰場,形成對俄軍的兩路夾擊的任務,最終實現在兩支軍隊在哈爾濱會師,一舉收復東北三省,以及海參崴、雙城子、伯力等地區。然後再以這個結果爲基礎與俄國進行談判。

當然這樣一來,在計劃安排、兵力佈置、物資調配等方面也都需要進行重新來安排了。

首先是即然進攻瀋陽的計劃推遲了,而且在短時間內,俄軍也沒有能力向人民軍發動進攻,另外偷襲海參崴的準備工作也不是能在短時間完成的,因此也就不化急於馬上開戰,到是可以讓部隊多休整一段時間,好全面恢復戰鬥力。

另外由於這時將會有一段較長的休戰時間,因此可以對前一階段在戰鬥中立功的人員進行嘉獎,如升職,加銜,授勳等等,一方面由於在前一階段的戰鬥中,人民軍也有一部份中下級軍官陣亡,需要有新的軍宕補充上來,以確保人民軍正常的編制,這也是保持部隊戰鬥力的方法之一,如果連基層軍官的編制都不足,還怎麼打仗呢?

另一方面則是借嘉獎的機會,對全軍進行一次鼓舞動援。功賞過罰,是一支優秀軍隊的基本條件,通過對有功人員進行公開的嘉獎,不僅是保證軍隊的公平,並且可以激發其他軍官的榮譽感和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讓他們在以後的戰鬥中更加努力作戰,建立功勳。

同時還可以考慮將一部份立功人員送到青島,進行公開的表彰嘉獎,甚致接受新聞採訪,或者青島方面組織一個有各方人員參加的慰問團,並且由華東政府的高層人員親自帶隊到前線去慰問軍隊、授勳、頒獎,這些都是鼓舞軍心士氣,並加強宣傳華東政府戰績的方式。

雖然決定將休整期延長,並且在襲取海參崴之前,人民軍基本都不會主動向俄軍發起進攻,但守備工作卻不能放鬆的。現在人民軍在遼東地區的防線有兩條,一是在遼陽一線,前突到十里河一帶,防備俄軍;二是在鴨綠江一線,沿鴨綠江佈置,防備日軍。

這兩條防線的俱體軍隊分配安排是,留在遼陽一線駐守的部隊仍然是第2、3、4三個軍,並且將在青島訓練的12個後備團中,調8個團大約2萬軍隊,用以補充這三個軍的人員損失。

畢竟現在還擁有龐大兵力的俄軍仍然是人民軍的首要大敵,而且一但襲取海參崴的計劃成功,那麼在遼東地區的新戰爭就從這裡發起,因此必須在遼陽一線保持大量的兵力。另外就是趁着休整期,加強遼陽一線的防禦,構築好堅固而完善的防禦工事,以防備俄軍的進攻。

而鴨綠江一線則交給第5軍守衛,日軍在鴨綠江邊被人民軍重創,餘部被趕到朝鮮半島上,但連同傷兵大約還有13、4萬人,如果休整1、2個月,大部份傷兵都可以傷愈歸隊,至少湊出10萬軍隊是沒有困難的,而且隨日軍撤到朝鮮半島的還有約20萬左右的後勤人員,另外日軍還可以從朝鮮人中徵集軍隊,因此日軍的新兵源還是有相當充足的保障。

不過制約日軍數量擴大的有兩個因素,一是訓練時間,二是武器彈藥,由其是後者。雖然在撤退時,日軍將大量軍用物資都運到朝鮮半島上,並且以前在朝鮮半島也屯集了不少的物資,甚致大部份物資都可以在朝鮮半島就地徵集,但武器彈藥卻只能從日本本土運來。而在目前人民軍掌握了制海權的情況下,想從日本大批量的運送武器彈藥到朝鮮半島上,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軍委估計,日軍的上限也就是15萬,再多了也沒用,只能送人頭。

雖然第5軍的總兵力在6.5萬左右,但有鴨綠江爲屏障,可以沿鴨綠江構築防線,而且人民軍還有一支內河艦隊支援,因此也完全足以抵擋日軍的反撲,如果日軍真的要介入遼東戰場的話。當然第5軍的任務不僅僅是守住鴨綠江防線,同時還兼管旅順、金州等地區。不過現在日本海軍己遭重創,俄國海軍則是徹底覆滅,旅順等地區面臨的威脅並不大,到也不用駐守太多兵力,只要有一個師能夠維持這一地區的安定也就夠了。

另外就是炮彈的問題。其實現在華東政府的炮彈庫存數量也不太多,只有10萬餘發,畢竟華東政府的發展時間太短,工業基礎薄弱,規模也不足,武器彈藥的產能有限,現在支撐戰爭的武器彈藥都是這幾年時間積攢下來時。在開戰之前,經過了兩年多的積累,才攢了30餘萬發炮彈,在前期投入戰場己超過20萬發,而現在華東政府的炮彈產能爲每個月大約能生產各種炮彈3.5萬發左右,而在短期也不能讓產能得到大量提高,這也是人民軍必須停戰2、3個月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前線的供應還是需要滿足的,軍委決定先運5萬發炮彈到遼東,至少保證能夠打一仗,而以後的戰鬥,也只慢慢想辦法吧。

不過在彈藥供應方面,日俄兩軍其實也不比人民軍強,雖然日俄兩國的工業規模、產能都遠勝過華東政府,但日本受制於沒有制海權,雖然空有彈藥卻運不上來也是沒用;而俄國的工業全都集中在歐洲地區,離遠東的距離有8、9千公里,現在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沒有完工,再加上俄國低下的效率,因此俄軍也面臨着彈藥供應不足的困境。這麼看彈藥供應不足,其實對人民軍造成的影響並不是致命的。

現在第5軍還有2個師留守青島,當然都要調到遼東來聚集執行任務,而青島的守備任務則改由第1軍負責。

第1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將撤回青島,將來襲取海參崴,就是由這兩支軍隊負責。由其是海軍陸戰隊,迴歸之後將擴編成2個師、3個團,共計兵力將達到4萬左右,因此羅嶽也不必再掛着司令的名議,實際卻是隻幹一個師長的工作。

襲取海參崴的行動,初步是定在兩個月以後也就是在8月底9月初進行,一是要融出一定的時間來生產積累彈藥,二是這個行動的組織工作也需要時間來完成。

由於襲取海參崴作戰的重要性加大,以前只是海軍陸戰隊獨力完成,而且攻下了海參崴之後,也不會再擴大戰爭規模,但現在參戰的兵力,戰爭的規模均大幅增加,因此所需要的船隻,後勤保障,輔助人員以及後續的物資供應,都需要進行詳細的計算,安排,準備。也包括進攻海參崴之後的作戰計劃,也要重新制定,這些工作自然都需大量的時間。

得知人民軍並沒有進攻瀋陽的打算,而是在挖戰壕、修堡壘,一付堅壁清野,打算長期防守的樣子,林涅維奇也鬆了一口氣,因爲現在他手下的可用兵力只有15萬左右,而且建制不全,大部份部隊的減員都超過3成,有的部隊甚致達到5成,如果人民軍發動進攻,林涅維奇的心裡確實是一點底都沒有。當然林涅維奇不可能知道,現在人民軍其實也己是強弩之末了。

雖然能夠緩過這一口氣來,但林涅維奇可不敢大意,畢競人民軍近在咫尺,隨時都可能進攻瀋陽,於是林涅維奇一面對軍隊進行重新整編,該合併的合併,該取消的取消,一面又向哈爾濱下令,命他們必須在3天內送3個師到瀋陽來增援,否則就以軍法從事。然後又下令在瀋陽城外修建陣地工事,俄軍的人數不夠,就強令城中的居民出城幹活。

就這樣人民軍和俄軍在遼陽至瀋陽地區,正式進入到對持狀態,而戰爭也告一段落。

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戰(十)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二章 制度(一)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一二九章 外調(三)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三六零章 徳國特使(八)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一零二章 新根據地(五)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四五七章 圍殲日軍(一)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三十七章 談判(上)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一七五章 南洋鉅富(下)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六七六章 大獲全勝(七)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一一一章 抓捕(中)第八十三章 成師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三七一章 德國的收穫(上)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亂(二)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