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 荊州風雲2

505荊州風雲(2)

“若殺掉劉備一人,而換取整個荊州的安寧,屬下認爲這是很不錯的辦法。”蒯越的目光中露出了幾許殺機。

“不行不行,叔父仁德,我若殺之,必遭天譴,更何況他是我的叔父,我父親尚且待他不薄,我又怎麼會下得了如此毒手?”劉琦堅決反對。

蒯越早有預料,冷笑了一聲,進言道:“主公若不想殺劉備,也不應該用劉備,就讓他在新野縣待着,新野離襄陽很近,若有什麼異常舉動,一日之內便可抵達。”

“如果我執意要將荊州兵馬交給叔父統御,替我征戰呢?”劉琦試探性的問道。

“那主公只能先殺掉我,再做此事,我可不想看到荊州被劉備竊取。”蒯越義正嚴詞的道。

劉琦臉上一怔,萬萬沒有想道蒯越的態度會如此堅決。他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也多虧了蒯越鼎立支持,他對蒯越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而且他的父親劉表也對蒯越、蒯良兩兄弟很重視,蒯良雖然隨着他的父親戰死了,但是蒯越仍在,荊州兵馬仍在,只是換了一個主人而已。

“既然如此,那姑且聽從國相的意見,就讓玄德叔父在新野居住吧,若是他沒有什麼異常舉動的話,以後我必然會請叔父出山相助。”

劉琦說完之後,便轉身離去。

蒯越嘆了一口氣,緩緩地道:“老主公和少主公都太宅心仁厚,又被劉備那廝的外表所欺騙,不過這樣也好,等到主公看到劉備的真實嘴臉後,就不會再相信劉備了。”

隨後,弔祭正式開始,劉琦、蒯越、劉備、關羽、張飛和襄陽的各級官員,都紛紛祭拜了劉表,儀式完成之後,衆人一起回到了襄陽城,而劉備、關羽、張飛則自行回新野。

“大哥,今天那蒯越也太不給大哥面子了,俺真想上前抽他幾個嘴巴子。”張飛並排和劉備、關羽走在一起,心裡十分不爽地說道。

“劉表一死,荊州便陷入了慌亂當中,荊南四郡脫離了楚國,黃祖舊部又佔據了江夏不聽號令,而劉琦年幼,又少不更事,根本撐不起荊州這個大局面。現在曹操正在進攻袁術的豫州,孫堅正在進攻淮南,我們也是時候行動了,趁着這個時候,佔據荊州,以荊州爲根基,足可以問鼎天下。”劉備一邊走着,一邊說着。

“大哥,荊州關係複雜,蔡氏、蒯氏等人現在都鼎立支持劉琦,光劉琦掌控的兵馬,就足有八萬之衆,我們在新野纔不過區區四千人,如何抵擋住劉琦八萬兵馬?”關羽頗感困難重重,憂慮道。

劉備現在則是充滿了信心,說道:“二弟和三弟都是萬人敵,能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今荊州名將大多死在了司隸,蔡瑁、張允、黃祖死後,荊州已經沒有多少可以統兵打仗的將軍了,甘寧、王威、蘇飛又投靠了燕軍,剩下的一批文士,能打什麼仗?更何況劉琦也不一定能夠得到軍隊的支持,只要我們能做的好,做的漂亮,拿下先拿下襄陽、江陵兩地不成問題。不過,在這之前,一定要先奪取一個地方,作爲我們的根基才行。”

“什麼地方?”關羽、張飛齊聲問道。

“南陽郡!”劉備說這話的時候,滿臉的自信,彷彿已經是他的屬地了一樣。

關羽聽後,便點了點頭說道:“南陽原本爲袁術佔據,後來袁術攻打豫州,劉表發兵攻打南陽,袁術的南陽太守李豐聞風而降,而劉表也一直以李豐爲南陽太守,一直到今時今日尚且如此。李豐此人並無甚大才,手下雖有萬餘軍兵,卻也不足爲慮。大哥,我願意率領五百軍士前去攻取南陽的郡城,擒獲李豐之後,其餘各縣必然會聞風而降。”

劉備等得就是這句話,臉上一喜,正準備應允卻聽見張飛悶哼了一聲,便問道:“莫非三弟也想去攻佔宛城?”

張飛瞋目道:“俺去又有何不可?二哥斬了呂布,天下聞名,此種小戰,不如留給俺試矛好了,俺只一個人,便能擒獲李豐,佔領宛城。”

“三弟不可亂來,回到新野後,我還是撥給你一千士兵爲好,不然的話……”劉備道。

“哼!連大哥都看不起俺?那俺還有什麼面目活在這個世上?不用你們操心,俺獨自一人就能拿下宛城,到時候到新野迎接大哥就是了。”

話音一落,張飛猛拍了一下馬屁股,大喝一聲,立刻飛奔而去。

“三弟哪裡去?”劉備緊張地道。

“南陽,宛城。”

一溜煙的功夫,張飛便消失的無影無蹤,遺留下來的,只有一地的煙塵。

“二弟,咱們趕緊回新野,火速調兵去宛城,三弟生性莽撞,且不能讓他生出事端來。”劉備急忙說道。

關羽倒是一點都不擔心,眯着丹鳳眼,嘴角上微微一笑,說道:“大哥放心,三弟粗中有細,必然不會亂來。他既然敢單馬去宛城,想必心中必有主意。三弟這是在氣我,氣我殺了呂布,而不是他。不過,呂布卻並非死在我的手上……”

“嗯?明明是你一刀把呂布劈成了兩半,怎麼說不是死在你的手上?”劉備狐疑地問道。

關羽冷笑了一聲,說道:“世人皆看到我劈斬了呂布,卻不知道其中的奧秘,其實呂布可以擋過那一招,但是他沒有,而是坦然的面對我的攻勢,有意讓我殺掉的,所以,呂布是死在他自己的手上,我只是個代勞而已。呂布天下無雙,我和他確實還差一個等級,不過……放眼天下,還有幾人能似呂布那般驍勇?”

“不管呂布是不是自己心甘情願的去死的,但是確實是被二弟你斬殺的,這一點是不可爭論的事實。二弟,我們趕緊回到新野,就算三弟有辦法,爲了以防萬一,還是必須要派遣士兵前去接應的,不能置三弟的生命於不理。”劉備道。

“這個自然,我會親率五百軍士去宛城,接應三弟,大哥就留守新野即可。”

計議已定,二人快馬加鞭,因爲關羽的赤兔馬快,所以先行離開。於是,整個道路上,就剩下劉備一人。

此時天色已晚,夕陽西下,暮色四合,劉備獨自一人行走在道路上頗感不暢,一路上回想起自己的林林種種,不覺是一臉的憂慮。

劉備漸漸放慢了速度,緩慢地行走在官道上,又累又餓又渴。

這時,從官道上響起了一匹快馬的馬蹄聲,劉備爲人警覺,立刻策馬鑽入了道路一旁的樹林裡,隱藏在一棵大樹的後面。

後面的那匹快馬漸漸跟了過來,行走到劉備的面前時,便停了下來,左顧右盼了一番,便自言自語地道:“奇怪,剛纔還在這裡,怎麼一會兒便消失不見了?”

劉備見對方只有一個人,而且騎在馬背上的人也才二十歲出頭,穿着一身長袍,是個文士。他聽那文士的話,似乎一直在暗中跟蹤自己,便沒有說話,繼續躲在那裡。

“劉將軍!劉將軍……”

劉備見那文士開始大喊了起來,他一直沒有理會兒,等過了一會兒,見沒有人再跟來,確定那文士是一個人時,這才從道路的一旁牽馬而出。

“不知道閣下是誰,爲什麼一路尾隨我到此?”劉備手按雙股劍,做出了隨時出劍的準備,他自認爲自己武力還不錯,斬殺一個文士不會太難。

那文士見到劉備出來了,當下臉上一喜,急忙翻身下馬,畢恭畢敬地拜道:“在下伊籍見過劉將軍。”

劉備從未見過這個人,便問道:“你跟蹤我是爲了什麼事情?”

伊籍眉清目秀的,一身文士的長袍雖然略顯得破舊,卻很整齊,他一臉的笑意,朝前跨了兩步。

“唰!”

劉備立刻抽出了自己的雙股劍,雙劍握在手裡,對準了伊籍,喝問道:“快說,不然我殺了你。”

伊籍臉上先是一怔,隨後笑道:“劉將軍戒備之心十足,確實令在下佩服。在下之所以跟隨將軍,是想投靠到將軍的麾下,不知道將軍肯否收留?”

“投靠我?”劉備狐疑地問道。

伊籍道:“在下乃兗州山陽郡人,幾年前兗州動亂,我避難荊州,暫時依靠劉表,現在劉表死了,荊州有識之士,盡皆思得明主,我今日在弔祭上見到劉將軍氣度不凡,覺得劉將軍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所以特來投靠,還肯定劉將軍收留。”

“我不過客居荊州,一介武夫而已,何來的什麼氣度?”劉備擔心是蒯越派人來故意探他口風的,便如此回答道。

伊籍笑道:“莫非劉將軍是擔心我是蒯越派來的?既然如此,那我當先表忠心。”

話音一落,伊籍隨即抽出了腰中懸着的佩劍,直接將劍刃握在了手中,手掌進握劍刃,輕輕一拉,所過之處盡皆沾滿了鮮血,而他的臉上卻面不改色,除了有一絲疼痛的抽搐外,再無其他。

劉備見後,也爲之一震,哪裡會想到一個文士會有如此膽魄。他收起了雙股劍,問道:“你真的是來投靠我的?”

伊籍將劍插在了地上,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也不去管自己的傷,抱拳道:“在下誠心誠意前來投靠劉將軍,還望劉將軍接納,從此以後,鞍前馬後,任憑差遣。”

201 郭汜747 皇甫堅壽251 董卓之死673 反戈一擊976 仲達獻計978 箭如雨下880 西北起烽煙12416 消除嫌疑159 使者993 青紅皁白776 霸陵之阻714 遷都之議942 最後的戰役26696 此地無銀三百兩648 分兵274 迎接994 孫權之謀353 兵敗鉅鹿澤13889 西北起烽煙21669 神醫華佗391 兵臨城下24603 被囚的獅子487 呂布的謝幕之戰13675 要殺便殺655 金蛇狂舞523 揚帆遠航277 翰林院332 鬥嘴948 定西蜀三英爭功4340 地道194 分兵703 放虎歸山223 虎牢關大戰9176 顏良987 投石問路1002 排除嫌疑463 偷雞不成蝕把米779 開始反攻906 西北起烽煙38157 大亂708 江東易主2827 潛移默化915 西北起烽煙47811 小試牛刀386 兵臨城下19691 孫策取經1741 生辰宴請354 兵敗鉅鹿澤14220 虎牢關大戰6067 平叛3761 長安亂4865 雙傑鬥智7867 針鋒相對060 上邽533 刺客5571 入主中原6735 神童和馬屁精954 定西蜀三英爭功10226 虎牢關大戰12743 木刀小童194 分兵263 執掌幽州267 搞定許攸545 離開684 少年龐統048 私兵763 長安亂6184 羣狼087 密商3216 虎牢關大戰2378 兵臨城下11855 滅漢91019 張遼來了177 劉虞834 活捉關羽055 不滿294 定東夷10151 擴張4834 活捉關羽552 全部帶走522 兩年之後202 真假372 兵臨城下5484 呂布的謝幕之戰10553 火燒大營240 魏延的試煉787 踏破賀蘭山缺3646 撤退410 呂布的退讓578 入主中原13770 長安亂131007 單人赴會369 兵臨城下2631 全面衝鋒449 你聽我的594 尋找947 定西蜀三英爭功3842 純屬意外137 血戰5959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