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_第134章 早朝又啓 難得平靜2

尹天啓微頷首,眸色移,又定,黑眸瞬沉,隱於一線。初得名單之前,更甚不知狀元名卻也先聞探花姓,只因那“宇文”二字聆。測而脣挑,睨之望。

“新科探花,宇文依世?”尹天啓緩聲無瀾,一雙墨瞳似笑非笑,亦剛亦柔。

宇文依世聞音,殿堂依舊肅然。天子容顏勿敢端望,禮,垂眸,恭敬回道:“是,宇文依世叩見萬歲。”今次中舉之人多是宇文,皇亦是作何想?須緊神,恭聽聖言。

她的肅,敬中帶一份慎,縱是掩垂,亦能從那一閃而逝的流眸,捕影。尹天啓依是無甚波動,掀脣讚道:“宇文世家,果是人才輩出。”

尹天啓橫眸隨語一掃朝堂,衆生所相,顛倒疏狂,回注,一點揚,於弧,啓道:“卿入科舉,所爲何?”但笑,不語,緒隱於眸,靜待其言。爲仕、爲利、亦或爲那錯綜盤根的世家砥柱?

觀聖上不怒自威,字字入耳,宇文依世不由掀起一片心湖暗涌。轉念,入得科舉,並未多做何想,又何以不安。眸轉而淡,坦然,由心而言:“回皇上,是爲己。文狀元所言天地不合則世道不濟,是以國不平亦無有家和。爲天下萬民一員,承天之恩澤而生,若有所綿力,盡是回報天恩,望天下平和安康,百姓富足。”

宇文依世心思不曾多有輾轉,心靜而答,朝堂之上道出那聲“己”,亦是肅顏認真之極。復又回聲恭敬道:“無大家何來小家,即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爲己所抱負。爲己,是以忠君,君乃天,天*。宇文依世愚昧,許所言亦有不足,有辱聖聽,但俱是心中所念所想無敢半絲欺瞞,望皇上明裁。”或許官場之上,旁族之人多有想法,總歸併非己無慾便可得他人不作猜疑。話點而止。

尹天啓聽她那一言予己,縱得黑眸澄亮,笑隱於脣。不難看出,那所垂堅毅之眸,朗述篤定之聲,是一朝學子爲國爲民爲君之所忠、初入政權的一汪清潭但留心中那一腔熱情,抒懷以報。然這情,又是否能持於朝政顛覆中不被湮沒,不陷於交雜繁錯的勢力背景而恆以初衷?動,肅於靜。

大殿之上,誰主崢嶸,日愈凝練之色印染一鬢一眉,一雙睥睨之眸又笑視多少起伏滄桑?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復語出,尹天啓深意嚼,脣挑而睇望,又說:“卿即有如此大志,朕、又怎能不惜以才?”淺時,尹天啓擡眸,暖聲而啓:“探花宇文依世聽封,朕封你入秘書省,職八品校書郎,典司圖籍,掌祭祀祝版,承天之恩澤,盡力之所忠。”自有一語定乾坤之意。

聞聖上那溫潤聲啓,自成一股威儀,殿堂肅然,宇文依世內心亦已平靜下。盡己之職,報己所願。叩首,謝恩恭道:“宇文依世謝皇上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語畢,心中澄然。

尹天啓頷首,目光復移,睇另一女子,啓:“卿,是進士?”

白淺聞聲上前,卷睫掩眸,面容沉靜,行禮道:“白淺叩見皇上。”

尹天啓見她如此沉靜之鎮容,倒難與那答題之性聯想一二。他脣點弧,眸擡啓,目光似慵卻彌遠幽長。“卿的題文,讓朕記憶猶新”,一覷,又言:“不若將那二題所答再述一言,讓在場之百官共聞。”聲潤溫揚,墨眸淺中帶深,似睨似揚。

白淺暗自挑眉,心中雖有疑問,卻未露於面,道了聲“是”便回憶着考題答卷道:“第一題,出自《帝王之道之三》,學生答案可以以說的好聽不如做的漂亮一句總結;第二題出自諸葛孔明的‘便宜十六策’,學生答案爲官者有三,其一清廉其二城府其三中庸,爲官之道欲取三者可取之處。”其實心知這些答案頗有應付的嫌疑,但,於我來說,總是比什麼都不寫強。

白淺說完,微擡眸,視龍顏,淡淡笑意道:“皇上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麼?”

尹天啓脣瓣微挑,若有若無。“卿之二題所答,且不論是否符題問,但於這爲官三者,朕很想知,可取爲何,不可取爲何 ,而三者又如何融會貫通?”

尹天啓脣落微闔,眸即而亮,似恍然佯視。“朕差點忘了,卿可是覺,說的好聽不如做的漂亮、嗯?”眸啓而望,依是難辯神色,復掀揚。

“意指這科試舉制欠缺完善,那些書面詞意難達心中所抒、?亦甚是方纔殿上所問,皆可以此而論?”尹天啓溫言如沐春風,視睨深幽難測。

白淺聞言轉眸展笑,回道:“皇上誤會了。學生這麼說,只是……”微微一頓,複道:“學生乃外族人,對文言古文知之甚微,亦不知如何表述方能抒其意。是以文采不如狀元探花。說這些話也只是因爲,學生確實不知如何寫,纔不會讓考官大人頭疼。”擡眸,一片清亮,略有赧顏,然笑意一直掛在脣邊,不曾退減。

尹天啓久舒的眉驀然閃過一絲蹙,偏眸但覷一眼禮部侍郎,默唸“外族”,未語,方又收回,神展依舊,脣啓而揚。“哦?即也能從芸芸衆生中脫穎而出,不知卿來自何處?”頓,續問:“除這文股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所長 ?”

“學生是嶺南苗人。”但聞及詢問其它擅長,白淺卻又犯了愁,思緒許久,才緩緩道:“擅星象。”心中嘆氣,也唯有此,算用得着的。

“嶺南啊…”尹天啓斂目微擡,指輕敲龍椅金紋,篤脆之聲徊於大殿,脣掀。“擅星象?”溫眸睇,朗語出:“即屬我大羲國土,那便是我大羲子民”,厚聲底蘊,巍峨綿長。

“進士白淺聽封,朕封你七品州牧,赴嶺南黔州。”(那一處因民族複雜而難治之地。)尹天啓復又眸啓,邃望,寄望道:“於己之鄉,理國之順,以己之長,助國延康。”

白淺聞言,似預料之中,然心中仍舊幾不可聞地輕嘆,這可就是你要的結果?州牧如何?七品又如何?於我,可曾在乎過?不過是那一抹倩影牽掛。想起執手允諾陪其,卻抵不過皇命如天。

白淺上前叩首謝恩,爾後,餘光瞥見熟悉身影,我命由我不由天?心思百轉,終化作一抹淺笑,淡然處之。

黑豐息於旁側聽了也曉得, 嶺南黔州,那民族雜系混亂之地。他眉微蹙,淡然間餘光微睨叩首之影,有那麼一瞬的悵,劃過眸,終歸於平,無痕。目光收回,心中稍吸而嘆,面上依舊難測心思何存。

文舉配畢,又是一輪,眸啓那三子威赫之身,顯武挺姿不容小覷。尹天啓龍袖微拂,笑意緩擡,娓娓而述:“元年武舉,朕之親臨,三甲問鼎,當之無愧。”

尹天啓朗聲溫言,眸中似贊似賞,卻隱隱心緒深藏。“三卿羿場表現,深得朕意,即值改元元年,宇文家又向朝廷提獻如此英才,朕…今日破例”,頓,眸掃,環視,回注,掀。“由三卿當堂自行配官,能任何職,能擅何長,皆由汝等而定”豪言:“開口言提,朕再定奪,如何?”眸潤未減,啓笑而視。

項雋側耳傾聽其帝王之術,中庸之道,聖上殿堂指疑,而後聞封懿七品州牧,赴嶺南黔州,晃神沉思一番。聞自行配官,眸光一閃,可預示着宇文家恩寵虛盛。

黑豐息聞聖言,微怔,一絲詫意閃,眸稍擡,龍顏依舊溫潤。轉垂,即而瞭然,是寵是恩?怕是表裡如此,穿透而望,藉機一覷世家野心方是真。喟嘆,萬千思緒抑於眸,龍心難測,縱是高位亦難握一二,唯一可辯,即是這日趨漸成的世家勢力,所成之盤根穩固,怕早已動搖那坐上明黃。脣勾,很是期待宇文三子會出何言提官,靜待好戲。

蘇元卿半合的眸垂着,濃密的眼睫掩住眸光微光,投下淡淡的陰影,淺帶笑意的脣角不易察覺的扯了扯,意味莫名。自行選官?真是“莫大的恩賜”呢?殿中一片靜謐無聲,卻不知撥動了幾人心緒,捲起了何些暗涌,不過與己無關便是了。

待得文科舉子一一封官之後,卻聽皇上出言,讓武舉舉子自行提官,慕容如曦不由一怔,低垂了眼簾暗自思慮。此次武舉,宇文三子攬的三甲,加上文舉探花,如此之勢怎會不引得聖上有所重視,自行言官,似是恩,然,若稍有疏失,揣摩錯皇上所思,那……如曦回神看向殿內三人,靜靜等待着他們會如何答覆君王之言。

宇文宸暗暗揣測, 一句由卿自行配官,激起朝堂暗流千涌,不愧是帝王心術,榮衰福禍一念之間。我宇文家忠君愛國,本無弄權之心,分任何處、何官、何職本無區別,但君心難測,今朝中納蘭慕容兩家顯赫,且有結親之誼,再加今日我宇文三子一女得名金榜,皇上定不願見三家聯誼之情,想必亦是此番試探由來。

宇文宸坦然一笑,出列,叩禮道:“稟皇上,臣幼時曾在嶺南長沙府居住,感於歷年夏日洪水肆虐百姓難安之苦,臣請皇上恩准臣前往嶺南,臣必竭盡綿力通渠疏道,力減洪難,不負皇上所望。”擡眸,浩然湛湛而望。

“哦?嶺南。”尹天啓朗眉挑,笑意浮脣,言道:“卿即有如此擁民之心,朕甚感欣慰”,語間眸轉,目光恰落其旁二身,脣掀揚,詢問:“那二卿呢?”

宇文赤劫低着頭,皺眉沉吟,聖上心思難測,聽完文舉封官之後更是確定,然,自己別無他心,武舉也不過是學有所成,找個地方可讓自己一展抱負。不急不緩出列,彎身行禮,續而說道:“回稟聖上,赤劫自幼習武,只爲保家衛國之心,能有處報國之路”,聲音不卑不亢,沉沉穩穩,“大羲何處需要赤劫,赤劫便去何處。”

蘇元卿溫熱的指尖捻着袖口金線,微微的摩擦,神色不動,殿中一切恍若未覺。爲此暗笑,答得倒是讓人無從挑剔,只是,會讓人不置可否的吧?嶺南之地?洪災?比之平和之地,下些心思和手段,卻是易有建樹的,呵呵,挑的卻也不錯。

聞聖上一語之意,竟是讓自行提官,這讓宇文騫不由得一怔楞,擡眸間,那上位之人溫言含笑。

宇文騫暗垂雙目,猶自沉吟。自行配官,表面聽來似是對宇文家莫大的恩寵,實則暗含試探。若是一言不慎……瞭然。一門四宇文,聖上勢必會對宇文家有所重視,此番試探也在所難免。

宇文騫嘴角微揚,眼含堅毅之色,出列,叩首恭聲道:“稟皇上,臣願留在皇上身邊保護聖上安危,以報答皇上知遇之恩!”

黑豐息靜聞三人回答,面上依舊平和無瀾,然是待最後一人語畢,青袍出列,俯首言:“稟聖上,於武官分配,微臣尚有一諫。”

尹天啓眸光涌,定於榜眼,復深,轉至狀元,莫測。吏部侍郎一言,縱使欲啓的脣復盒,轉而淡揚,眸底微閃,終移至青袍,啓道:“說。”

黑豐息聞言微擡首,眸啓而平視,正色言:“文賦一方繁盛,武保一方安定,而數月前,劍南渝州牧上京稟報,江淮副尉,納蘭二子納蘭燁於劍南渝州境內遇刺,一度失蹤不明,引得劍南江淮兩地軍府官衙轟動,街頭巷尾,名門百姓皆聞”頓,餘光微掃那一方納蘭將軍,回而續:“相傳是因當地治安欠妥,魚龍混雜之士不安於份,對半路赴職的納蘭夫婦出言不遜,重手相擊,致使慘劇發生”,稍頓,復又續道:“雖,現今納蘭燁已平安歸,但隱患已存,連當地名門官員也能下此重手,可見普通百姓該如何人心惶惶,遂微臣以爲,應加派劍南軍府官員,以治民安”,於此,頓,亦補之言:“而如微臣方纔所言,年關將至,各地官府武將亦無暇抽調,此次武舉,聖上親臨,三甲能力自不在話下,而方纔亦有舉子願請命隨調,遂微臣懇請聖上於武舉調派有志之士,以撫劍南民心。”語落,垂首而敬,靜待聖言。

尹天啓眸微闔,字字入耳,斂熙而沉。今吏部侍郎一提,方憶起那日美人亦沉落所言,二子墜崖,其妻失胎……牽扯宇文納蘭兩族。

尹天啓龍目緩睜,偏眸睇望,語出。“這件事,朕有所耳聞”,不疾不徐,只是那溫潤傾刻覆了寒霜。“劍南軍府是何人在管轄?”

黑豐息聞詢,眸閃一絲亮,垂而即逝,緩聲朗言:“回聖上,現今,只有一營總掌劍南軍府,與劍南渝州牧共輔民安”,頓,眉微挑,復啓言:“納蘭宓若,而遇刺事發之後,亦未及時調派人手尋查追蹤,致使歹徒依舊消遙法外,本生還於崖底的納蘭二子亦未及時得到救援,方過數月才重歸容止山莊”,語出,目光稍視雲麾將軍,眸底隱隱而閃。自家地盤都保不周全,事發之後亦未採取措施,勢必會被有心人拿於朝堂言論。方纔一系列鋪墊皆爲此,如今,但看你納蘭如何收場?

下卷_第64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1上卷_第38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2下卷_第173章 紫娟獲救 帝旨密查上卷_第48章 夜探殘雲門 豐息念恩2下卷_第174章 遠跪天牢 革職返鄉下卷_第131章 阿燁媚姝 歸心歡喜上卷_第40章 偶聞元卿 引蠱琴音下卷_第172章 闖御書房 冒死進諫2下卷_第75章 任職翰林學士 開導皇子下卷_第161章 大膽犯上 罷黜官職下卷_第176章 憶探晨曦 劫後共商下卷_第114章 秋葉嘆離別 遺忘有多難?上卷_第51章 元興九年 文舉入仕3下卷_第152章 刁難互掐 誰來圓場?下卷_第99章 納蘭兄弟 難得一聚下卷_第188章 郡主出嫁 衆人來賀下卷_第123章 晨曦喜宴 衆人道賀下卷_第186章 皇帝賜婚 納蘭共商上卷_第11章 香消玉殞 臨終遺信上卷_第17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1下卷_第138章 中伏遇襲 殊死搏鬥2上卷_第45章 向元卿討藥 解救豐息1上卷_第23章 淚奔險峰 遇晗茜阻下卷_第137章 中伏遇襲 殊死搏鬥1上卷_第16章 登浮煙山 論劍心得上卷_第3章 探訪冰卿 被勸入仕下卷_第162章 罷官調派 陵園守墓上卷_第22章 繾綣眼簾 孽緣惡夢下卷_第135章 早朝又啓 難得平靜3上卷_第45章 向元卿討藥 解救豐息1上卷_第39章 青宓受封 禮部侍郎下卷_第88章 得沛林慰 告知真相下卷_第161章 大膽犯上 罷黜官職上卷_第23章 淚奔險峰 遇晗茜阻下卷_第84章 湖畔賞荷 共傘同行上卷_第2章 閒聚玲瓏坊下卷_第100章 有緣相逢 相知相惜上卷_第60章 暗中保護 灕湘護糧賑災下卷_第135章 早朝又啓 難得平靜3下卷_第67章 文韜殿 諷刺納蘭寂上卷_第53章 元興九年 早朝封官1下卷_第151章 指桑罵槐 鶴立雞羣上卷_第33章 風塵散盡 夢中雲煙上卷_第30章 結拜金蘭 交心之談下卷_第171章 闖御書房 冒死進諫1下卷_第96章 萬福共飲交杯盞(2)上卷_第38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2下卷_第141章 奉旨回京 途經繩金塔上卷_第20章 元興七年 早朝面聖1下卷_第135章 早朝又啓 難得平靜3上卷_第43章 元興八年 文武榮耀下卷_第172章 闖御書房 冒死進諫2下卷_第63章 毅軒紫娟 一生知己2下卷_第96章 萬福共飲交杯盞(2)下卷_第92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3)下卷_第69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1)上卷_第48章 夜探殘雲門 豐息念恩2下卷_第129章 元渢紫蘇 美滿萬千下卷_第139章 僱傭搶掠 棋差一着上卷_第5章 冰卿出嫁風波2上卷_第55章 元興九年 早朝封官3上卷_第12章 墨雲紫娟 竹海邂逅下卷_第141章 奉旨回京 途經繩金塔下卷_第139章 僱傭搶掠 棋差一着下卷_第117章 心繫安危 聞訊趕來下卷_第166章 若心無策 池中臥龍下卷_第78章 蒼穹迷茫待雲開下卷_第99章 納蘭兄弟 難得一聚上卷_第48章 夜探殘雲門 豐息念恩2下卷_第186章 皇帝賜婚 納蘭共商下卷_第80章 早朝復又 風起雲涌(1)上卷_第7章 冰卿出嫁風波4下卷_第120章 惡夢烏雲 難以驅散下卷_第73章 永渡河 送別納蘭燁上卷_第30章 結拜金蘭 交心之談下卷_第162章 罷官調派 陵園守墓下卷_第64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1上卷_第45章 向元卿討藥 解救豐息1上卷_第35章 前去探病 遺夢滄海2下卷_第85章 如曦相約 關心傷勢下卷_第199章 月胤京護國寺 遇宓若下卷_第144章 道明心結 秋水情義下卷_第96章 萬福共飲交杯盞(2)下卷_第143章 容止山莊 宓若出嫁下卷_第111章 月夜毅軒 緝盜入孤巷下卷_第96章 萬福共飲交杯盞(2)下卷_第106章 納蘭燁幸 遇人救治下卷_第103章 毅軒紫娟 一心一意一情牽下卷_第144章 道明心結 秋水情義下卷_第144章 道明心結 秋水情義下卷_第107章 媚姝得救 衆說紛紜下卷_第154章 毅軒復旨 賀帝壽賦上卷_第19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3下卷_第187章 郡主待嫁 隨心探訪下卷_第120章 惡夢烏雲 難以驅散下卷_第65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2)下卷_第71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3)下卷_第94章 千秋伴侶結同心(2)下卷_第149章 百官同慶 衆妃獻藝1上卷_第48章 夜探殘雲門 豐息念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