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7 誓守婦德

興男公主聽到這裡,心情不免更加惡劣,也終於體會到阿翁家書所言人情世故會有改變是指的哪一方面,也更加體會到人心險惡、世事艱難,惡意根本不知會從何處冒出來。

皇太后所言之山太妃,倒並非先帝遺孀,而是已故琅琊孝王司馬裒的遺孀,算起來與皇太后乃是妯娌關係。先帝與琅琊孝王乃是一母所出,因而山太妃與皇太后的關係較之其餘宗王家眷也更親厚一層。

山太妃其人也是一個苦命人,夫君去世不久,幼子也隨之而夭。雖然生在權貴之門,卻唯獨欠缺最普通的人倫親情。對於這位苦命的嫡親嬸母,興男公主也是不乏同情,時常前去拜望,也屢屢邀請山太妃過府相會以排遣孤獨,禮數不曾有缺。

在她印象中,山太妃性情溫婉和順,乃是時下第一等教養優越的貴族女子。所以在母后直點其名之前,興男公主怎樣也想不到居然山太妃這樣的人物也加入到近來都內的紛擾中來。

雖然至今無有身信,興男公主也是時常耿耿於懷,覺得有些辜負夫郎、翁嫗的厚愛,但正如夫郎所言,他們如今都還正當年幼,這種事情順其自然即可,也不必緊迫到去刻意追逐。而且興男公主本身都還自覺心性遠未成熟,若真要爲人母,也擔心自己不能負擔起教養的責任。

母后這一番話雖然聽起來沒什麼,但是在當下這個時機,興男公主哪怕再遲鈍,也能察覺到有些不妙。

略作沉吟後她擡起頭來,凝目認真望向母后,想要由其面容看出更多端倪。

“你這娘子怎麼如此望我?此一類事蹟,本是爲人妻室之天命,難道還羞於聽說?”

被女兒如此望着,皇太后也覺有些不自在,下意識轉過頭避開興男公主的視線,語調已有幾分羞惱:“你莫非還道自己仍是少年?人倫續嗣這種大事,已經需要時刻銘計心內!”

皇太后這樣一種態度,更讓興男公主感覺她和母后之間已經生出一道無形之壁壘,已經很難再用以前那種天真無邪的態度對對待母后了。本身心中已是滿滿失落,略作思忖之後,她才故作忿言道:“母后即便不說,這種婦人天命我又怎麼敢無視。我只是氣惱山太妃,日前我還見她,她既然有此想法,卻不對我說,反要道於母后,讓我平白受責,真是可厭!”

“山太妃不直言道你,那是保全你女郎臉面。她又不是好弄脣舌是非的奸人,也是多聽各家宗親議論,擔心有傷你的婦德令譽,這纔不得已向我道出。既然已經明白自己錯處,就該自省自補,怎麼能怪罪旁人?日後再見山太妃,切記不可失禮!”

皇太后對山太妃倒是不乏迴護之意,也知自家這女兒是有些衝動,更何況如今夫家聲勢正旺盛,若果真厭了山太妃,嘴角一歪只怕就不乏逢迎之人要去爲難太妃,因而又正色訓斥道。

興男公主聽到這話,心內已是冷笑一聲,臉上卻還保持着忿忿之態:“我只是一個深帷少婦罷了,也不知什麼國事家事,也不知什麼義理典章,日日與夫郎相守也不覺厭!至今分隔南北不得相見,我自己心裡有思苦,又向何人去說?如今也無所出,母后一句因公廢私便心向旁人,同來責我,我實在是難忍委屈!”

“那些閒人或不知情,母后難道又不知?早年大舅執事釀生大亂,君王受困,母后遭逐,我家夫郎不懼兇險,歸都勤王!那時內外也有羣賢,俱都不能力阻逆賊。幼伴夫妻,因此長離,當時社稷危亡,我是不敢有怨,卻恐就此永別,整日以淚洗面,禱天求安!”

“歸都之後,百業凋零,京畿廢墟。夫妻雖有近身,但夫郎卻是晝夜勞碌,曉夜忘食。那時我真想問一問,內外羣賢廣立,何以獨勞我家夫郎一人!又恐狹念意氣,不識大體,惡言害事,只能忍於懷內!”

“此前羯國窮兵南來,百萬大軍頃刻抵淮,結果我家夫郎又是不辭辛勞,不忍負於王命,毅然北上絕兇萬死之地!當時內外羣賢,又有何人能言之必勝?當日我任性過江,已經決意與夫郎生死共守一處,絕不再受生離死別之痛!”

“夫郎用事以來,種種樁樁,都可歷數。我是一直心中有惑,何以言則內外羣賢,用事則必以我家夫郎?歷數種種,若有一樁能得時賢代勞分任,夫妻不必久別,或許早有胎出!”

講到這裡,興男公主已經自席中立起,俏臉氣得通紅:“我也不是自誇自美,只求母后一句持正之論,過往數年,哪一次不是事出無奈?哪一次不是不得不行?我見旁人懷抱有物,自心也覺悽苦。那些閒言之衆,雖然身受所惠,卻還要以此謗我失德,我是因於大局,求全求忍,結果卻換來惡言謗議!今次是絕不能再忍,正如母后所言,強敵已破,國祚無憂,豚犬之類居位不至害於國事,何人再敢謗我,我必踏其家門,讓她家賢能北上分勞。我夫妻自歸鄉土,若無所出,絕不歸都!”

眼見興男公主如此激動,已是憤怒到了極點,皇太后也是愣在了那裡,半有惱怒,半有心虛,一時間不知該要怎樣迴應。

興男公主初時還是有意作態,言及最後,淚水已經忍不住由眼眶中涌出,片刻後已是雙手捂住臉龐啜泣起來:“誰不知優遊閒樂最好?誰又願意久爲別離?我夫家豪富門戶,夫郎即便臥養終生,三世所用不匱!若不是心念父皇重恩拔舉,若不是擔心母后獨力難支,若不是唯恐皇帝年幼無援,何至於、何至於……性命置之度外,家室拋於鄉土,不敢奢求恩賞,只求不負此世!何以人言如此之惡,還要責我婦人衰德……”

“你、你……興男,母后並非此意,你、你快收淚!唉,你所言種種,我又怎麼會忘記,只是、只是……”

皇太后眼見興男公主悲泣至斯,一時間也是亂了手腳,更加的語無倫次。她甚至親自步下坐席,行至伏案而哭的公主身畔,嘴角翕動不知該要如何安慰。

興男公主哭泣聲越來越大,而皇太后也更加念起往年種種之好,心內憐意大生,也漸漸有不忿生出:“我家賢婿大才爲世所重,忠義此世無雙,凡有國危,俱都迎難而上。娘子長忍別離,已是難爲了你,仍要爲閒言惡謗所傷,真是、真是……”

講到這裡,皇太后眼眶內也都漸漸蓄起了淚水,她家這娘子性情的確不算溫婉,但是早年大亂之時,卻能冒着生命代價前來營救她。而旁人無論話說的多好聽,危難關頭卻難託命。她身爲一個做母親的,在女兒遭受如此非議的時候,非但不能體會女兒的苦衷,反而要與外人一起爲難她,也實在有些愧疚。

興男公主雖然仍在伏案哭泣,但也不忘留意母后的神情變化。她此刻之心傷,倒也不是完全作僞,但也並非是她口中所說的這個原因,而是深感至親之日漸疏遠,親情早已經不復往年之單純。尤其早年父皇垂危將要身死時,那種無奈和落寞,思之一分,心內便是揪心的痛。

皇太后聽到女兒的哭聲,便也漸有默然垂淚之勢,而興男公主這會兒卻漸漸守住了哭聲,擡起頭來,眼眶仍是通紅,臉色卻充滿堅毅:“斗膽請求母后即刻制詔召我夫郎歸都,我夫妻即刻還鄉,不願再受一刻言傷污名!鄉土自有安樂,就此遠絕都下**惡聲!”

皇太后此刻心內充滿感性,可是在聽到興男公主這麼說後,臉色又是忍不住一變,皺眉道:“你這娘子總是沒有深慮,言行如此輕率!維周如今正在淮上身受大任,怎麼可能說召回就召回?過往思苦都忍耐下來,你就不能再忍耐些許時日?待到淮上之事有了公裁定論,這一次我一定讓維周長留都下……”

“世人皆奸言,我又何必忍?就算眼下仍要國事爲重,我也絕不再忍那些厭聲!今日便向母后告辭,往山太妃處問詢一一拜訪!”

興男公主又惡狠狠說道:“母后你也不必勸我,即便是奪國獲罪,我也絕不能容忍那些惡言者從容度日,再發厭聲!”

“你、你不可如此,千萬不要任性!”

皇太后聽到這話,心內又是一急,她是深知自家這女郎任性起來不知懼怕爲何物,既然這麼說,那也不必懷疑其人膽量。可原本只是一些閨閣婦人閒話,如果鬧大了,或是因此鬧得人盡皆知,那麼局面可就不好收場了。屆時興男公主或要婦譽盡毀,而吳興沈氏也下不來臺,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如此幾句閒話,或將會令江東再次大亂都未可知。

“既不能將我家夫郎即刻召回,又不能去報復那些厭聲,難道我就任由旁人如此污衊下去?母后此前還在教我婦恭婦德,若是重謗譭譽,來日我於夫家還有何體面?即便翁媼都不見疏,夫郎也不見棄,我自己又怎麼能安懷?”

興男公主講到這裡,眸中已是恨意流露:“山太妃道於母后時,母后可曾想過,山氏或其近宗,可有適齡女郎,能夠取我沈氏大婦之位?”

皇太后聽到興男公主這麼說,臉色纔是徹底劇變。其實類似駙馬、公主至今無所出的話語,最初她聽過之後也是不以爲意,畢竟小夫妻年紀都不太大,即便眼下無出也是正常。可是隨着說的人多了,她也漸漸上了心,加之時下都內都因淮南之勝而歡欣鼓舞,沈氏尤其是沈哲子聲譽更加崇高。

這雖然不至於讓皇太后對沈哲子生出什麼提防之心,但隨着那些宗親命婦們頻頻閒言,也覺得讓公主爲沈家添丁無疑是一件好事。畢竟,淮南大勝之後,沈氏作爲親戚宗戶,無論聲勢還是能夠提供的助力較之她的母家庾氏都要高得多。而且沈哲子年紀這麼輕,鋒芒卻是畢露,以此爲藉口將其留在都中幾年時間,在公在私都是好事。

至於淮上的事務,雖然以王氏爲首的青徐人家不可深信,但除了王氏之外,外事也非無人可託。屆時宗親擇取少壯,在朝各家也都揀取賢能,北上任事,還能避免一家獨大。

可是興男公主這麼一說,卻讓皇太后生出警惕,那些每日在她面前絮絮叨叨的宗親家眷們,難道僅僅只是單純的閒言?又或者,她們各自也都心懷不可告人的目的?

像是此前皇太后對楊太妃心懷不滿,那是因爲前段時間在與那些命婦閒聊中才得知,早年先帝爲興男公主選婿的時候,其實楊太妃是希望將自己的女兒取代興男公主配給沈氏的!

前事不必多論,如今她家這賢婿才具如何已是舉世所知,又爲大功加身,乃是遠超同儕,世道翹楚之選。那些命婦們在這樣一個時刻拼命攻訐她家女兒無有所出,其用心之晦深險惡真是讓人不敢細思,可笑她竟然還以爲可以以此當作一個將賢婿羈留在都、平衡各家聲勢的藉口!

人心世道,實在太險惡!

想到這裡,皇太后已是忍不住打了一個冷戰,繼而握住興男公主的手澀聲道:“我一時不能洞悉惡言奸心,險些誤了我家娘子!人心難測,奸邪實在可厭!少齡夫婦即便無有所出,又是什麼怪異之事,何至於喋喋不休,窮論不捨!娘子勿憂,你家阿母在堂,絕不容許我家兒女爲奸聲所陷!”

“言在人口,惡生人心,強堵又怎麼能堵得住?如果困於國務,我家夫郎不能即刻歸都,那麼請母后憐我夫妻思苦情深,將我送過江去,勿再留於都中爲惡言攻訐。”

興男公主眼見母后已經爲自己說動,連忙又說道。江東這個局勢實在太複雜,她是真的一刻也不想多留,唯有身在夫郎身邊,纔會感到安心。那些奸惡之人想要說動母后將夫郎羈留江左,從而取代夫郎摘取功業,可是如果家眷俱都過江,這一藉口已不可用,即便旁人再有別的理由說辭,想必夫郎也能應對。

皇太后聞言後卻是不乏爲難道:“江北眼下還非王化治土,眼下又是苦寒動盪……”

“難道母后就忍見我倍受言攻,不能自申自辯?”

興男公主講到這裡,語氣又變得強硬起來:“母后若不助我,那我也只能自救!誰人奸言傷我夫妻之情,那也唯以刀劍示之,決不留情!”

0371 爭執0688 難堪舊事0612 王舒之亡0370 有罪當罰0718 火燒譙南0983 壯闊自標0248 危樓高百尺0100 板鹽0117 家事0926 色厲內荏0151 兵圍沈宅0114 大治鄉土1126 樑公抵都0035 汝亦塵中人0086 燒窯制器0607 不復清白0729 民心士氣0878 鄉土榮幸0972 淮南諸事0923 難食新稻0544 頑疾就緩0244 布策曲阿0391 有家難回0007 軍旅0299 苑中橫行0224 隱爵必除0590 劣跡斑斑0443 夜中喋血0591 恭請師君0099 論避諱禮疏1052 徵北大將軍1471 巢中危卵1438 幼主奇貨0258 長鳴於世1121 跣足入都0980 自棄九霄1272 胡膽裂寒1283 思玄舌巧0561 塵埃落定0202 百戲園0101 人至察則無徒0719 奴事百哀1413 戴罪立功1357 天意失眷0386 第二戰場0727 大控淮道0003 門第之婚1155 王教表率1432 神鬼助力1445 張姝幸許0667 驚魂於途1187 嚴父可懼1434 罪無可恕0381 羅織有術0381 羅織有術0495 郗氏可代0505 天下精旅0128 婚議1198 家門珠玉1021 冥冥之志1478 告慰諸夏1489 我亦能爲1043 刀兵威嚇0237 少君0502 南塘可耕0877 跋扈太守0726 祖氏識奸成漢篇50787 英魂永存1032 與狼共舞0889 烏合之衆1180 氐胡蒲氏遼東篇11204 刑名鎮惡1303 手足互啖0399 太保有信1380 東胡反覆1405 相見恨晚0365 營大難入0124 山行受阻0883 不負烈氣0046 君心難測1050 庾氏入局1399 目無奸邪0195 買櫝送珠1270 走避是非0233 人幸有情1471 巢中危卵0018 北府難爲兵1495 聖人萬歲0732 奴部相爭0167 施恩不求報0970 幼子狂志0621 少君之憂0895 河南殷實0623 夜撲香閣0088 臺中閒談1126 樑公抵都0049 我有青釭劍0092 少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