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6 木秀於林

經過一番營建,苑城的規模較之此前要擴大了許多,殿堂樓閣之類的建築也更加豐富充實。

由於皇帝尚還年幼,甚至沒有娶妻。所以如今居住在苑城各處宮室的主要是先帝的子女以及嬪妃們,甚至於就元帝的子嗣,此前改封宣城王的元帝幼子司馬昱都是剛剛搬出苑城,住入位於烏衣巷的府邸。

興男公主年紀雖然不大,但是出嫁已經年久,不過在苑城還一直保留着一座宮室作爲入苑暫居的住所。這一座宮室規模之大,在整個苑城中都是名列前茅。除了她身爲先帝長女,守國長公主的身份之外,當然還有夫家正當勢頭的緣故,更何況這新的苑城能夠建成,便是多仰其夫家之力。如果興男公主在苑中遭受苛待,人情上也是頗爲難堪。

但這宮室規模雖然不小,可是興男公主入住以後,即刻便是訪客盈門,漸漸便顯得有幾分侷促。最開始訪客還只侷限在苑內,幾位先帝遺孀太妃頻頻來走動看望,一些弟、妹,更是每天不間斷的前來問候。

先帝嫡子只有兩人,俱爲皇太后所出。女兒倒是不少,除了興男公主以外,另有四人,最幼一個早前蘇峻之亂中受驚早夭,剩下的也都不算成年。這其中,除了興男公主早在先帝作主下嫁吳興沈氏之外,都還是婚事待定。

原本只是家人來往,就算頻繁一些,也都談不上煩擾。可是很快,便又有許多宗王家眷、公卿命婦聞訊入叩請見,訪客便激增起來,實在讓興男公主不勝其擾。索性每日除了例行拜見皇太后之外,俱都枯守宮室之內,實在不耐煩去應付那些各懷目的的禮問寒暄。

這一日,公主在拜見過皇太后之後,正待要退出,恰逢楊太妃攜着女兒司馬南弟公主入見皇太后,於是興男公主也只能耐着性子在旁側作陪,又過了大半個時辰,楊太妃母女才起身告退。

待到宮人送走楊太妃後,皇太后才指着對方遠出宮門外的背影,嘴角掛着意味莫名的笑容,說道:“楊妃非出名門,往常多有自遜,就連我都時常少見。近來我家娘子入苑,見面次數反倒頻了起來。我這長居苑內的,人望反而不及自家娘子了。”

興男公主聞言後初時也未多想,只是笑語道:“太妃來見女兒,未必也就只爲論敘人情。南弟漸漸成人,已是將要論婚。我是家中長女,又早定夫家,多有此類相問,也是一番母女深情。”

皇太后聽完這話後,臉色卻是驀地一沉,隱有七情上面,不悅道:“她有這一番想法,就是在怨我這個嫡母失職,冷待了她室下所出!”

聽到母后這麼說,興男公主不免有些詫異,略作思忖之後,才覺出自從剛纔楊太妃入見,母后情緒便隱隱有些不對。

皇太后那裡已經又自顧自忿言起來:“凡人總是私望難免,即便是婦人少問外事,難道她就不知如今正是社稷未安時刻?更何況就連皇帝大事都還未有定論,內外諸多事務攤陳,這婦人狹見,只道我是疏遠偏望,實在太無道理!就算我與她素來無甚情誼,但南弟也是先帝所出,我又怎麼會刻意冷落?”

話講到這裡,怨氣已是流露的十分明顯。興男公主坐在席中,一時間也是頗爲尷尬,這種長輩們之間的齟齬抱怨,她又怎麼好置喙。不過在她看來,母后這一番抱怨其實有幾分小題大作的意思,人皆有舔犢之情,楊太妃爲自家女兒的婚事勞心這也是正常的事情,又何至於因此而不滿?

略作沉吟之後,興男公主忽然想起此前居家時收到阿翁家書,當中有幾句話,言道她家夫郎如今大功非常,深除江東積弊,而他家也會因此而拔顯於當時,所以未來人情世故方面,或會都有一些細微的改變,希望公主能夠有所準備。

當時公主是有一些不解,她家夫郎壯功當時,人不能及,言道獨步江表也不爲過。可是阿翁這一封家書中,卻是不乏憂詞,甚至還提醒公主要有所準備。她又需要準備什麼?

興男公主對此真是有些不理解,她幼來受父皇鍾愛,出嫁又習慣了夫郎庇護,諸事不必勞心。近年心性雖然漸有成熟,但也還遠遠不足洞悉這世事百態。

不過前幾日,隨着她家夫郎大勝之功訊在都中越傳越盛,漸漸地甚至有民衆以慶賀爲由而做出一些違禁犯法之事,兼之家令任球又作進言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興男公主也開始意識到如今她家尤其是夫郎,如今已是身處風口浪尖上,看似煊赫一時,實在也是不乏隱患的。

興男公主雖然不具太高的處事智慧,但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也是想爲夫郎分擔些許憂勞。可是她也明白,如今沈家如此受矚目的情況,一動反而不如一靜,若她冒失之下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情來,反而有可能被心懷不軌者曲意解讀,好心做了壞事。

所以思之再三,興男公主索性趁着自家府邸被衝擊的時候直接搬回苑中居住,一者是躲避外間那些紛擾,二者也是希望就近苑中,讓母后不要受那些紛擾言語影響。曾參殺人,母逾牆逃,人言可畏啊。

今日聽到母后對楊太妃的抱怨,被興男公主與此前那種隱憂聯繫起來,如此再一想,便隱隱意識到母后這一番不滿看似是對楊太妃,其實內裡只怕也是有一部分是對自己的。否則此前便不會說她這個做女兒的,在苑中人望反而超過了母后。

如此再一想,母后對楊太妃的怨氣便可以明白了。母后這是在埋怨楊太妃關心女兒身世卻不與嫡母商談,反而頻頻來問她這個晚輩,如此便讓母后感到尷尬和不滿。

眼見興男公主在席中沉默不語,皇太后倒沒意識到自家女兒已經想了這麼多。其實她對楊太妃的抱怨,大半還是近來心情煩躁所致,至於因何煩躁,就連她自己都有一些奇怪,想不明白。

此前雖有國事艱難,但是她家賢婿在淮上大破賊奴,未來形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膝下二子茁壯成長,皇帝的婚事也漸漸將有定論。如今內外俱無憂愁,較之幾年前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可是近來她的心情卻不乏煩躁,深思起來又不知這煩躁由何處而生,由此而對周遭人事都多有遷怒,甚至性情都有些變化,不再像此前那樣和氣溫婉。

待見興男公主只是沉默不語,皇太后又有幾分不悅,指着她說道:“你這個娘子如今也是不小,該要通曉人事,要學着更加體順人意。且不說你夫家乃是吳鄉巨室望宗,父子又俱爲國用,單單維周今次在淮上所創功業,中興以來無人能有比肩。在公則不負君恩,在私則尊親愛人。如此佳偶,人世難求,你可不要恃寵而驕,失了親愛人意。”

興男公主這會兒也是滿腹心事,此時再聽母后有的沒的說這一通,心情便也煩躁起來,但還是耐着性子說道:“夫妻親暱,本是難於啓齒。但我與夫郎,是幼伴夫妻,往年朝夕跟隨,相伴日長比自家兄弟姊妹還要親愛。若不是國事爲急,從來也沒分隔遙遠至今不見。幼來便受母后教養,雖然早年也有任性,但夫郎俱都寬宥包容,如今年長,更知婦恭。”

皇太后聽到這裡,眉頭便又皺起,垂首組織一下言辭,然後才又擺出敦敦教導的態度:“若你夫婦只是尋常門戶,有此自知,也是不錯。但且不說你自己罷,今次維周大功於國,王業安穩,一戰奠定,未來必是南北屬望,乃是當時超羣之選,社稷肱骨,國家干城。你若只是尋常婦人姿態,又怎麼能安居賢良佳偶之心?除恭順之外,也要懂得時作忠孝高義之說,日有勸勉,才能守好賢妻本份,不被目作庸碌愚婦。”

興男公主本就不是一個和順性子,今日聽母后嘮叨這一番已經算是極有耐心,只是越發覺得母后越說越不着邊際,先是擔心她不夠恭順失了夫郎愛意,又擔心她只顧恭順被當作庸碌愚婦。前言不搭後語,也不知要表達什麼。難道他們夫妻二人帷內私話,還要天天以人倫義理對答?

“終究還是山太妃說得對,其實你二人幼伴夫妻,往年就不必說了,近年也是體格漸漸長成。你夫家本是吳鄉高門,維周又是家傳嫡長,至今室中都無所出。你這娘子至今懵懂,也不覺人言有非,居然還替旁人考慮婚配事宜,自家大事反倒就不關心!異日若是你家翁嫗歸朝,我都不知該要如何面對他們!”

皇太后還在那裡嘆息着自說自話:“國事自有羣賢擔當,不可獨勞一人。維周他功在社稷,舉世所知,我又怎麼忍心見他長勞遠鄉之外,因公廢私?如今淮上大破胡逆,國祚已無近憂,來日歸都敘功,不妨長留一段時間,屆時你也要深記和順,若能添丁報喜,纔是公私俱不虧於大功門戶!”

稍後還有一更,可能要到凌晨後了。。。

0640 無恥之徒0975 郗公取捨0129 表裡不一1385 前程共勉1113 整裝待詔0179 隱爵改制1315 收復樂陵0735 大勢強壓1321 樹大難伐0132 厚禮1060 潼關在望1127 信託治家1335 財帛殺陣1129 與人無尤1387 豎子平遼0864 謝艾入府1035 以命相搏0485 進退兩難0493 高樓懸賦0631 甲田令0258 長鳴於世1184 助胡治史0226 南面而去步步血漿1277 兄弟異心0790 合城歡騰0469 遠見0985 名爵至極1260 塞北胡蹤1486 賢內諫君1471 巢中危卵0401 巨財入門0694 羣賢演武0292 宿衛圍府1181 關中前途0278 殺無赦0275 中書撬人1168 痛殺名門0643 人力有窮0481 苦命娘子0453 穀米盈倉0287 名祿之賊0203 大婚1222 以命搏命0624 清水濯芙蓉0441 臺中禁嚴推幾本書1169 老奴途窮0412 一榮俱榮0605 的盧鎮南0535 不得其時1282 南來必死0056 趁火打劫1070 琅琊故人1199 景略論兵1402 中路小挫1263 以命搏寵1207 關中民悍0075 生當做人傑0522 家爲國用0709 以攻爲誘0948 百萬生民1055 人莫能阻0391 有家難回1283 思玄舌巧0478 庶民之用0050 賜爵關內侯1429 血浸朝陽1129 與人無尤1101 刈草殺賊1003 劣子禍端1193 厚禮酬賢0375 惟強自縛1346 歸途艱辛1351 救援之計0724 老奴可厭0864 謝艾入府1220 先取長安0301 長豫遭厄0899 兵入河北0117 家事0313 吳人悲切1025 飲鴆止渴1059 誇功執念1021 冥冥之志1330 奮武叩城1200 幼鹿麟信0546 破虜參軍0856 片言折獄1178 出入忠勇1070 琅琊故人0920 詐降專家0260 命蹇途窮1242 隴事難定0890 從賊必殃0929 淮南連騎1090 青溪殺劫0328 歷陽之急0141 張氏隱園0626 太陽照常升起0363 沈氏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