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以攻代守

建康城的人事糾紛,沈哲子根本無暇去關注。歸鎮之後,他很快便陷入了緊張的忙碌之中。

雖然大戰在即,但整個壽春城氣氛保持卻還不錯。類似壽春這種重鎮要塞,有一樁好處,那就是無論軍民俱不怯戰。而在動盪最劇烈的年月裡,戰事頻頻反而已成常態。

而且如今的壽春,情況又有極大的好轉,廣積穀而重兵甲,態勢較之往年要好得多。隨着航道開運,資貨大量集入鎮內,沈哲子此前的承諾也在一一兌現。

如今在淮南境內,水道津渡處多設倉儲。尤其在芍陂南岸臨近合肥的區域內,單單積糧便已經超過五十萬斛,同時江東貨船仍在經過巢湖絡繹不絕的向此駛來。

而這一區域,便是整個淮南軍補給重地,由移鎮合肥的庾懌親自鎮守。有淮水和芍陂層層阻隔,基本上就廢了奴騎遠奔殺斷糧道的可能!

而對於鎮中游食民戶的賑濟,也並不只是直接予其錢糧耗用,而是半以招募,半以工給。

沈哲子歸鎮之後,杜赫便前來彙報內務。大概是境中民衆飢渴良久,立倉賑濟的收效較之預期中還要好得多。

此前鎮中經過軍事肅清,秩序已經初步建立起來。淮南境內絕大多數塢壁,除了少數幾個地處偏遠或是自恃實力,仍然保持着相對的獨立之外,其他的已經多受郡府直接的管轄。

這些塢壁雖然被解除了軍事自衛的權力,但是生活和生產組織還是得以保留下來,塢壁主們仍然保持着對民衆的人身控制。

可是隨着賑濟開始,這種脆弱的平衡便被打破。堆積如山的鹽米,是比任何花言巧語都更具說服力和誘惑力。所以一時之間境中之民爭相入籍,乃至於出現大股的合族歸治,一時間令得郡府都猝不及防。

尤其主持內政的杜赫,近來更是忙得晝夜顛倒,整個人都消瘦許多。而籍上之民,早已經臨近二十萬大關。此前這些人雖受郡府管束,但中間還隔了一層塢壁主,入籍之後,便成了鎮中實實在在掌握的人力。

“這段時間,實在是辛苦道暉了。”

看到杜赫滿臉倦色,在彙報過程中都哈欠連連,沈哲子也有幾分不忍:“眼下操勞,還要持續一段時日。郭侯過江募衆,想必來日淮北還會有大量遊食涌入,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安置妥當,切勿使之流落地方。人若衣食無繼,必將戾氣橫生。”

杜赫飲一口濃茶,這才揉着疲憊的眉心嘆息道:“淮南漸趨大治,我是身有疲憊,心實振奮,些許勞碌,倒不算什麼。只是鎮中吏用實在太少,許多時候難免要有心無力。”

沈哲子聞言後,也是有些憂慮。吏治建設,絕非朝夕之功,留給他準備的時間實在是太少。

這也是爲何他此前多留餘地,不願將塢壁主們逼至絕處,一方面是維持一個大概的平穩,另一方面這些塢壁主鄉宗們,本身也是基層吏治的人選。

他們兼具鄉土人情和組織力,是維持地方秩序的重要力量。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或許面貌名目會有不同,但卻始終不曾缺席。

沈哲子不是沒想過徵辟人才以分勞內政,但一來時間上不允許,二來名位尚有不順。

如果沿襲江東舊俗,直接將世家子弟招攬安插在地方上,他們各自都有大量門生義從跟隨,很容易就形成了對地方的把持。而地方上這些鄉宗,也是良莠不齊,審辨不易。

沈哲子不是沒有想過,由郡府出面組織一些面向基層的吏治考察和改革,設想倒是不少,但也只能留待戰後再去逐步實現。

而且此戰若能得勝,未來他所掌控的地方肯定不獨只是一地,就算沈家這些年一直在培養儲備庶務上的人才,可是單憑他一家之力肯定不能滿足如此龐大的需求。

而且就算是盡用自家人,也必須要制定一個明確且高執行力的標準,否則家奴亂國未遠。

其實這些基層吏治的改革,已經相當於從頭開始構建統治秩序,絕非短期之功,也不是一拍腦門確立鄉中三長就能直接施行起來。

五胡亂華雖然有一個“亂”字,但並不意味着就全無秩序,且不說江東的世族高門,北地衆多的塢壁主本身便代表着這個時代底層人力、物力的組織形式,而且較之江東高門要更加頑固和危險的多。

在淮南一地的經營,以及與塢壁主爭奪人口的較量中,看似沈哲子大佔上風,而那些塢壁主們則無力制約。那是因爲沈哲子掌握着軍隊、財力和大義三個大優勢,雙方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的較量。

但若是放之整個天下,淮南這種模式只是特例。而且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中,爲了能夠爭取更多助力,無論願不願意,沈哲子都要有所妥協。

當然這些都言之過早,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守住淮南。

大量人口的入籍,所帶來的並不只是行政管理的壓力,組織生產和安置問題同樣很重要。否則就算是入籍百萬,但只能瞪眼吃乾飯,卻不能有效的投入到生產中,反而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大戰在即,自然不可能再盡付屯田。而且,沈哲子也必須要考慮到,要給在戰亂中南逃來的流民們留下足夠的安置空間。所以這一部分人口,稍後還要大規模的往南遷移,而這也是沈哲子此前與江東人家商談交易的內容之一。

“稍後還要有勞道暉,組織徵集五千戶丁,屆時樑郡會派人入鎮引領南徙。”

淮南之地民衆大多流民遊食,倒也無所謂故土難離、安土重遷的考慮。這些人口一旦去了樑郡,便能投入到江東的生態圈子中,較之留在淮南所能創造的價值要大得多。

當然這些人口只是租工形勢,不只在籍,而且郡府還要徵抽賦稅。

除了這些之外,沈哲子又叮囑杜赫另編匠籍。匠戶是較之尋常丁戶更寶貴的財富,尤其是關係到冶鑄等軍用方面的。

別的且不說,單單沈哲子封國中的冶鑄大基地,再多匠戶都不嫌多。而且這些產業,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不容旁人染指。

聽到沈哲子更加細緻的指示,杜赫臉色不禁更苦,一句話的工夫,而他的任務又艱鉅數倍。如果不是這種忙碌能夠帶來十足的成就感,加之杜赫本就在江東待得時間不久,尚未沾染玄虛俗風,說不定便要迎難而退。

杜赫這裡剛剛離開,尚在鎮內的衆將也都紛紛來見。

如今鎮中幾萬人馬,除了一萬人駐守壽春本鎮、居中策應之外,餘者俱都分散在淮水兩岸諸多戍堡要塞之處。同時有大大小小百數艘戰船組成強大水軍,在淮、汝、穎、淝水等諸多河道之間遊弋佈防。

在壽春態勢基本平穩之後,沈哲子便放棄了此前的保守防禦。郭誦率領三千水軍,自淮水而上,拔除了上游穎口的一些羯奴戍堡,並且已經深入到了穎水。同時路永部則向淮下出擊,與徐州軍共守渦口。

同時騎兵規模也擴充到了四千之數,不過由於在淮水北岸尚未能建立一個穩固的駐點,所以只有數百騎過江,以作斥候之用。

沈哲子南下樑郡的這段時間裡,羯奴大部雖然仍未南來,但是局部小規模的戰鬥已經屢有發生。而這些戰鬥,多數都以淮南軍勝利。

時下南北兵衆,若是單以兵員素質論,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懸殊,甚至在單兵作戰能力上,晉軍還要隱隱勝過奴兵。最起碼就淮南軍而言,在軍備方面便勝過這些地方奴兵一籌。

羯奴也並不是什麼刀槍不入的驍勇惡魔,內遷年久,也多以耕桑維生,生活習性上與晉民已經沒有太大差別。而且在永嘉之前,這些雜胡們乃是社會的最底層。或是因爲多受壓迫,一旦得勢,便加倍的暴虐,因而漸有妖魔之名。但其實劈砍起來,也只是血肉之軀而已。

有沒有舟船水路的配合,晉軍完全就是兩種作戰水平。江東少騎,這是天然的劣實,以步卒抵擋羯奴遊騎衝擊,自然負多勝少。所以在沒有大規模兵員集結、有明確戰略目標的情況下,往往都是以防守爲主。

今次淮南軍主動過江出擊,戰車結陣屢屢得功。水軍只要在江岸上爭取到立足點,便能以戰車推進,很快便在對岸結成牢固的營壘。同時在水軍舟船配合打擊之下,穩步推進,擴大戰果。

而羯奴方面,大軍仍在集結,地方上本就缺乏有序的調度。即便有成建制的軍隊,比如此刻坐鎮譙城的後趙石聰,眼下也是收縮防線,少有主動出擊,應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雖然這些小規模的勝利未必足以影響到整場大戰的最終結果,但對人心的安定無疑是巨大的,而且也能加強淮南軍各部之間的磨合,大戰中能夠更有效的調度配合。

而且,在淮南軍保持出擊的同時,也將許多淮水北地的晉民接引南來。這些人的到來不只能夠充實地方,也帶來了相當詳細的北地情報。

0768 將謀大事0965 千金邸1469 愁城難離0236 忠直難存1437 諸侯實封0704 奸謀敗露0153 東海王0023 豫州刺史0571 佳婿難得0583 勝負手1413 戴罪立功0154 待客之道0128 婚議1378 幼姝早慧0881 接掌彭城0885 十敗十勝1383 非我族類0994 人事艱難0306 難得青眼0878 鄉土榮幸0189 能尚公主否1453 喋血御階1422 乞活難大0889 烏合之衆要請個假0730 天命之爭0623 夜撲香閣0612 王舒之亡0075 生當做人傑0566 五侯並舉0506 探路0874 徐鎮何屬0058 朱門惡客1478 告慰諸夏0351 開府1113 整裝待詔0680 通苑逞兇1249 自取死路1166 鄉情網羅1310 陣前投晉1461 茶藝玄技0647 甲功寄食1227 奮武無敵1325 患難太子0722 金玉滿艙0936 幸生都督0001 江東之豪0024 殘破建康0952 圍殺賊軍1423 廣宗順義1003 劣子禍端1185 籍戶激增0368 殺無赦0424 國計善用0567 庾氏有喜0217 幸得良配0120 還施彼身1124 悲慟傷形0724 老奴可厭0354 偶遇故人0348 面君0188 天子之淚0830 笑泯怨仇0235 殿中哭祭1451 逼宮之夜0560 冒進必殃1197 婚配在論0057 宅鬥0632 匹夫持戈1468 暴主缺德0625 合肥之論0285 太真疾行0334 良將可憫0095 無人爲耕0010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0805 同儕共扶0901 一網成擒1071 時局難返1213 荒謬鄉鬥0403 論功0020 安東將軍1192 老卒血淚1239 隴上風雲0614 衰德門敗1435 將死餘恨0259 危言聳聽1197 婚配在論1132 吏考取才1260 塞北胡蹤0568 割鹿分炙0433 春日明媚0550 王郎囊澀1451 逼宮之夜0827 信仰道統0672 攻城0951 虎牢關城0527 會稽當謀0890 從賊必殃0856 片言折獄0691 老驢性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