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 張氏歸國

江虨還沒有正式歸臺覆命,因此便也沒有參加早朝,闊別經年,於萬歲殿中再見皇帝陛下,剛一大禮參拜完畢,眼眶已經紅潤起來。

眼見江虨一副未老先衰的乾癟小老頭模樣,皇帝陛下也生幾分憐憫,所謂心中積忿而遠遣江虨,不過只是戲言罷了。

主要當時行臺既需要應對南來寇掠的塞胡,還有河北的羯國也蠢蠢欲動、將要南下,對於涼州只能派遣親信臣子更施羈縻。在當時而言,皇帝身邊自然以江虨最爲合適。至於之後張氏兄弟鬩牆,涼州陷入分裂,江虨不得不長期駐留,這也都是始料未及的意外。

“實在辛苦思玄了,若非你這數年來勞苦於邊,涼事糜爛或將累及關隴,使中國戰事貽誤。”

皇帝這一番誇讚,也並非誇大其辭,江虨、庾曼之二人文武並用,使得涼州發生的動亂影響只限於涼州一地,並沒有危及到關隴的局面。這才使得關隴方面能夠大軍羣出,對幷州之衆形成壓制之勢,使得北面匪寇沒能跨越太行山而聯繫起來,讓王師得以分別擊破。

如果當時涼州形勢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或不至於讓行臺陷入完全的被動,但也會將整場北伐戰役的節奏拖慢許多。因是新朝封授大典之際,皇帝陛下也並沒有忽略江虨此功,使之成爲因功得爵的郡公之一。

拋開其餘不談,江虨對皇帝陛下自然是分外的感恩戴德。舊年他在江東,不過是家道中落尋常一員,而且因爲其父離世太早,親故舊眷早已凋零、不足助他自立。

正是在獲得沈氏賞識之後,整個人生際遇都發生了莫大轉機,不獨藉此成家立事,之後皇帝陛下也給予他充足的機會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力。

當然,被拋在涼邊數年之久,錯過後續幾年中國許多大事,心中也是難免失落,但在歸途中得知自己已被新朝高封郡公,江虨心中那股士爲知己者死的感激之情簡直就無以復加,恨不能插翅而飛、遠度關山,直趨闕下而叩拜謝恩。

有志者事竟成,沒有什麼事物能夠阻止遊子歸家步伐,如果有,那就打包一併帶走。是的,江虨之所以能夠返回洛陽,就在於他直接鼓動張駿嗣子張重華跟他一起東返。

在將激動心情稍作收斂之後,江虨便從頭開始講述他這一壯舉過程。

涼州的紛亂講起來也很簡單,小在家門之內也不過是嫡庶長幼之間的爭產。作亂涼州的張祚乃是張駿庶長子,雖然年長,但張駿在臨終之際還是遺命嗣子張重華繼承其涼州基業。張祚不滿於自身一無所得,於是悍然興兵爲亂。

這件事之所以複雜,還在於涼州本身過於複雜的地方勢力糾葛。此處遠在西陲,既有衆多當地土著大宗,還有早年西逃避禍的中國人物於此已成派系,當然也少不了大量羌氐等邊胡部落涉於其中。

江虨留駐涼州多年,對此中諸多勢力糾葛也早已經有了一番深入瞭解。

在這幾股勢力中,最爲親近天中朝廷的自然便是那些西遷避禍的中國人士,類似隴上大儒郭荷,早在大梁還未創立便響應行臺徵辟而東行入洛,其他避禍時流即便一時間不能東返,也都希望涼州與天中朝堂聯繫更加緊密一些。

另有那些諸胡悍部,他們的意圖也很單純,無非有奶便是娘,看重眼前短利,本身並沒有什麼遠大的政治圖謀。

至於涼州當地那些土著大族,立場其實很微妙,他們既以諸夏冠帶世族自標,又不願完全受控於強勢朝廷,希望能夠保有一定的獨立性。

張氏這一場爭產的內鬥中,張重華是獲得朝廷認可的張駿繼承人,因是也獲得了那些西逃士流的擁戴。

同時絕大多數涼州土著門戶也都是支持張重華,拋開朝廷態度等因素,張祚以庶欺嫡,本來就違背了這些大族所恪守的宗法概念,更不要說其人悍然興兵、弄戈州內,直接打破了涼州大族所努力維持州內無事的局面。

但張祚也不是沒有支持者,許多張氏內部族人由於本地門戶出於限制張氏權柄而遭到長期打壓,如今則奉張祚爲首領。還有一些涼州土著大族邊緣人物,再加上張祚着力拉攏一批西邊羌胡之衆,因是勢力同樣不容小覷。

雙方各佔涼州半壁,數年來相持不下。而在這對峙的背後,其實也不乏投鼠忌器,因爲擔心彼此力量損耗過於嚴重而讓王師得有可趁之機,全面介入到涼州內訌中來。也不得不說,以宗族爲傳承單位的張氏涼州勢力,如今分作兩派,一者順、一者逆,也的確符合大族亂世謀生的政治美學觀。

所以雙方對峙這幾年,最激烈還是停留在彼此互作聲討,至於真正的大戰,則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但是張氏耗得起,江虨卻耗不起,他實在厭倦了留在涼州看這二者嘴上打架。特別隨着北伐成功、中國悉定,天中朝廷已經可以分出足夠的精力去處理涼州邊務,江虨更不願意將時間浪費在此。

別看現在涼州張氏兄弟彼此鬧騰得很,可若王師真要強勢介入此中而直接出兵,雙方下一步可能就要握手言和。這其中的取捨考量並不集中在張氏兄弟身上,而在於他們各自背後的支持勢力。

特別是那些涼州土著大族,他們其實是怯於與中樞直接對話的,所以需要頂着張氏主君在上,以期能獲得一個允進允退的政治處境。

正因如此,江虨索性釜底抽薪,直接說動張重華歸附中樞。當然這裡面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並非利弊坦陳便能說動張重華,畢竟在涼州他是相對獨立的外藩州主,可是一旦前往天中,則只能是殿下爲臣。

這當中江虨所使用的手段與技巧不必細述,結果則是張重華在幾經權衡之後,最終還是決定聽從江虨的建議,率衆東行而入天中。

張重華離開涼州之後,對於中樞朝廷而言,涼州局面可謂是豁然開朗。從王師角度來說,對於仍然存在於涼州的張祚勢力,只存在何時討伐的問題,再無道義方面的考慮。

所以,當江虨將涼州事態進展彙報臺中,皇帝陛下也是頗爲欣喜,並派人沿途妥善安排,務必保證張重華能夠順利抵達洛陽。

張重華歸洛,對於新興的大梁朝廷而言可謂意義重大。其人內投,不獨給王師提供了一個更加直接解決涼州問題的途徑,而且張重華可謂是大梁新朝甫立,第一個來投的邊藩勢力首領。

對於廣擁神州諸夏的大梁朝廷而言,涼州問題算不上是至重,但只要存在着,就是扎入肉中一根刺,即便不疼也覺刺撓,更是直接影響到關隴方面的諸多經營創建。

而且,涼州政權收復與否,在道義上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永嘉之禍的特殊背景下,涼州雖然地處邊陲,獨立於禍亂之外,但也因此收容許多諸夏人丁並文化上的傳承。

原本歷史上,涼士東歸可謂是極大促進了北魏漢化進程,乃至於催生隋唐帝國,甚至盛唐直接追溯西涼李氏政權爲之先脈。諸夏傳承,數千年來成一脈,承前啓後、屢傳不絕,前涼政權在其中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元素。

眼下中州雖然剛剛經歷過一場規模浩大北伐戰事,新朝章制待建、民生待復,但也不至於連一場區域性的涼州戰事都支撐不了。

因是在江虨等人踏上歸途的時候,中樞便做出了相應的安排,幷州局勢由弘武軍、鎮武軍原地鎮守維持,關中府兵悉數歸鎮,一方面配合關隴軍區的創建,一方面做好隴上前鋒的征討大本營。

至於老將郭誦,也在參加完封授大典後便匆匆返回長安坐鎮,新任關隴軍區大都督,隴右都督庾曼之整裝備戰,最遲可以在明年開春便正式發動針對涼州張祚的討伐戰事。

話說回來,皇帝陛下也不得不感慨家門不肖遺禍至深。關於涼州問題,他最初設想還是以羈縻爲主,畢竟張駿父子對於中樞的態度尚可,雙方並無原則性的矛盾,可以用事於緩,從容兼併,給張氏政權留下一兩代人的緩衝時間。

可是現在看來,則沒有了這個必要。張氏幾代人於涼州所經營的威望與民心,在這長達數年的內鬥中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僅剩一點隨着張重華內投中樞,也將會兌現成爲其人立足新朝的一層保護,張氏政權則已經沒有了再留涼州的基礎與必要。

皇帝陛下與江虨討論良久,主要還是關於涼州收復之後,當地大族的治理問題。這些涼州土著門戶,因爲遠在西邊,還不同於河北那些世族舊門。

他們那種獨立性對於中樞政令推施誠然具有一定的阻礙,但從另一個方面講,正是由於他們的頑固紮根、家業立此,才讓涼州區域沒有徹底淪爲胡虜縱橫的樂園。

而且,如今諸夏百廢待興,人口損失嚴重,南北都有力用不足的困境,更是不能罔顧腹心而一味作大規模的徙遠開邊。所以涼州真正的播化入治,這注定是要留給兒輩們開創的功業,就算當今皇帝陛下雄心再大,但是人口與元氣的恢復也必須要付予一個漫長的週期。

如此說來,涼州那些土著門戶也仍還具有維持羈縻的價值,畢竟同文同種。若是對他們打壓過甚,而後續中樞的開發力度又跟不上,只會便宜了那些邊緣胡虜藉此壯大。

當然,也不可一味的縱容。在經過一番探討之後,皇帝陛下與江虨針對涼州現狀,還是總結出三條思路以加強涼州土著宗門與中州的聯繫,文化上的吸引與包容,軍事上的拉攏與調度,以及商貿上的利潤分享。

通過這幾點,將遊離在外的涼士逐漸融合,成爲諸夏統治生態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1505 科考取士0803 意在丞相1176 河東軍府0730 天命之爭1082 大義在吳1010 北藝南傳0705 京府何鎮1468 暴主缺德0763 兩線大捷1486 賢內諫君0564 情寄杯中0112 豈能事胡虜【求首訂!】0094 吳中少年行0858 不忍思歸0077 奪命之樂1283 思玄舌巧0813 軍械重工1453 喋血御階0191 苑中覲見0031 亙古長夜黑如墨0343 京畿大亂0741 大勝可喜0476 坦蕩小人0022 情達極致假亦真0971 慈父可嘉1053 在野黨魁0001 江東之豪0352 京畿軍務0337 臺城難近1430 各自謀戰0069 道途相爭0862 棄王從霸0406 袍澤情誼0189 能尚公主否1498 功爵分授1150 館院英才0636 施口搶登1031 郊野獵胡0987 龐然大物0855 三番四矢0786 興邦定亂0730 天命之爭0797 誓守婦德1503 三省六部0549 婦人怨念0107 酎金之疑【求首訂!】0613 一死難了0554 太保之惑1175 河東謀略0749 忠良遭辱0075 生當做人傑0877 跋扈太守1114 江東死局1019 中外賢達0818 凱旋而歸0266 南頓王反擊0178 拜時之禮1205 與敵同行1486 賢內諫君0784 奴軍大敗0033 輕輕的我走了0399 太保有信0997 絕無妥協1448 老傖求死0658 廣陵難爲惑0540 偷閒半日0590 劣跡斑斑0140 有口難言0243 寸絲之利0679 帝宗劫餘0214 閩中豪強0055 地主無餘糧0682 揚州刺史0160 佛言0321 不爭即退0095 無人爲耕0582 永不相棄0863 顏即正義0173 湯沐邑1149 勝武壯行0919 河洲苦戰0095 無人爲耕0962 百萬民食0026 臺城奏對1062 清慎勤簡0209 大興副業1453 喋血御階1199 景略論兵0735 大勢強壓0569 一面難求言猶未盡,梳理一下殺庾亮的一個脈絡0146 重義輕財0645 僅此而已0988 人間豪富0492 世說新語1326 鬩牆在即0523 臺中佳居0448 賢者不隱0659 目若仇寇0887 亂軍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