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軍師祭酒

陳留捷報傳到古川,劉徵經歷了雀鼠谷之敗,終於可以高興一番了,尤其是荀攸、戲志才、郭嘉、程昱、許褚的接連出現,更是讓劉徵有些興奮。

然而一旁的賈詡卻不這麼看。

“東路大勝,固然可喜,不過,大將軍是否對曹操過於放心了?曹操接二連三招攬人才,對於大將軍,恐怕也需要有所關切啊!”

賈詡的話倒確實給劉徵提了個醒,劉徵踱步沉思,雖然曹操多次向自己表明心跡,但是天下難有不變之事,曹操也是個志在天下的人。

“大將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好事。只是這荀攸、程昱等人到底是投效朝廷,還是投效他曹操,這區別可就大了!”賈詡繼續說道。

“你的話不無道理,但我既然命他統領東路兵馬,那便必須有始有終。”劉徵還是選擇相信曹操。

“大將軍的話雖不假,但大將軍可別忘了高祖之韓信啊!重兵在手,坐地起價者,自古以來並不鮮見啊!”賈詡說道。

劉徵想了想,說道:“我這個人不喜歡被動,既然如此,爲防萬一,那我便表示表示。”

“大將軍打算如何應對?”賈詡問道。

“這樣吧,文和你幫我擬兩封書信。其一,以我的名義,授荀攸徵東軍長史,戲志才爲主簿,郭嘉爲軍師祭酒、程昱爲從事,許褚爲忠義校尉。”劉徵說道。

“如此甚妙!以大將軍名義授予衆人軍職,可解曹操私恩,也可明示朝廷恩典,提醒他們是爲朝廷效力!”賈詡讚道。

“其二,兼授曹操兗州刺史。這兩封信都要送往長安尚書檯荀彧,再由他從長安發往陳留。”劉徵細說道。

“大將軍此策更妙!相信以曹操的睿智,不會不明白大將軍的意思,我這就去寫。”賈詡說道。

曹操接到長安的詔書,瞬間明瞭,毫無疑問,他當然能看出這都是大將軍劉徵的意思。包括監軍沮授,這也是大將軍有意安排。

曹操看着詔書,既是惶恐,也是服氣。於是找來沮授,對沮授明言道:“沮監軍,這是朝廷的詔書,你看看。”

沮授接過詔書,當即明瞭。

“恭喜曹將軍啊!這是朝廷對將軍的平兗的認可。”沮授說道。

“監軍不必如此,其實你我心知肚明。曹某請兄臺來此,並無他圖。我自東進以來,所作所爲,兄臺都看在眼裡,曹操絕無非分之想!曹操確實心存大志,但是自從遇到了大將軍,我心裡是真的服氣!兄臺在此明證,曹操對天發誓!只要大將軍在一天,我曹操便唯大將軍馬首是瞻!”

沮授聽了曹操的話,確實不像有假,於是說道:“曹將軍言重了!此詔雖然是大將軍的意思,不過你想,如果你和大將軍互換一個位置,你又會如何?”

“我只會比大將軍更明顯。”曹操坦言道。

“所以說嘛,曹將軍毋須多慮,這都是人之常情。大將軍可等着你的表示呢!”沮授提醒道。

“多謝兄臺提醒!曹操知道該怎麼辦了!”

是日,曹操召集衆將士,對衆人人說道:“諸位都是有心投效朝廷的賢達,曹操有幸結識諸位,是曹操的福氣。但曹操時刻沒有忘記自己是大將軍親命的徵東統帥。衆位投效的也都是朝廷,是天子,絕非我曹操!”

衆武將面面相覷,並不知道曹操突然說這話的意思,不過幾位謀士還是都聽出了弦外之音。郭嘉等人沒有見過劉徵,但是看曹操的言行,可知這大將軍在曹操心中的分量。

尤其是郭嘉,曾經侍奉過袁紹,自進入曹操營中之後,深覺曹操不在袁紹之下,然而這個未曾謀面的大將軍卻能將曹操置於股掌,郭嘉心中竟泛起一絲期盼。

“奉孝!”曹操叫道。

“在!”郭嘉答。

“大將軍授你爲軍師祭酒,你當知道大將軍的心思。”曹操說道。

“在下明白,大將軍厚愛!郭嘉定當肝腦塗地!”郭嘉說道。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軍師祭酒”。這個職位在此之前其實並沒有,有軍師,也有祭酒,但二者合在一起確實沒有的。軍師爲一軍之謀,有的長史、從事、主簿也都兼具此任。

兩漢有國子祭酒、博士祭酒。所謂“祭酒”者,面南酹酒祭神是也,用現代話可以叫做“首席”。“軍師祭酒”那便是“首席軍師”!

郭嘉一個年紀輕輕的謀士,卻被大將軍劉徵授予“軍師祭酒”,這既讓曹操有些糊塗,又讓曹操十分明白。

曹操糊塗的是,他不明白大將軍爲何會把如此重要的職位,授予一個年資最淺的郭嘉,難道大將軍對郭嘉十分了解?但同時曹操明白的是大將軍一定對郭嘉很感興趣!這不就是在暗示自己嗎?

“既然奉孝清楚,曹操這裡有封書信,你便爲我送到古川去吧!”曹操對郭嘉說道。

劉徵這邊等着曹操的回書,軍吏來報,東路大軍軍師祭酒郭嘉已到帳外。劉徵聽到郭嘉到了,立即起身親自出迎。賈詡從沒有見劉徵如此過,自從劉徵授郭嘉爲軍師祭酒,賈詡心裡就在琢磨,這郭嘉到底是個什麼人?

衆將士跟着劉徵都來到營門口,正瞧見郭嘉攜書到來。劉徵趕緊上前迎道:“奉孝你終於來了!我可盼你盼的望眼欲穿啊!”

郭嘉第一眼瞧見劉徵,頓覺劉徵氣場逼人,這不是簡單的語言能夠說清楚的東西。其實人人都有氣場,就像我們遇見一個陌生人,有時候會莫名的覺得親切,有時候會覺得莫名的憎惡,還有時候會莫名的感覺到一種威嚴。

劉徵既讓郭嘉感覺到親切,卻又感覺到一種威嚴。劉徵與郭嘉幾乎是一樣大的年紀,這或許是郭嘉感覺親切的原因。但是劉徵出身皇家,建功戎旅,又貴爲大將軍,長久的身居高位,自然而然的有一種威嚴,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劉徵的親自出迎,讓郭嘉受寵若驚,也讓其他諸將一頭霧水。

郭嘉行跪拜大禮道:“大將軍賞識郭嘉,授予軍師祭酒,今又親自出營相接,這如何使得啊?郭嘉何德何能?”

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九十三章 百鳥朝鳳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因有三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難處境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五十五章 獻金請降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二將分歧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二十四章 士孫瑞臨死間李肅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發喪第八十六章 徐晃誅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其誰無親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一百一十章 劉徵出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五十二章 妻兒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子龍來救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強自作樂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八百零八章 李光請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臥長沙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五十五章 獻金請降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六百五十三章 攻取三縣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退出洛陽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臣再遇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馬超無怒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九百九十八章 膿包送死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能言善辯第九百二十八章 無非取捨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呂蒙罷兵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四百四十五章 截擊嚴顏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法人情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曹仁之死第四百零三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馬岱調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