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濟陽遇險

曹操被於毒圍攻之際,正遇上前來投奔的程立,這一下了救了曹操了!曹操癱坐在地上,有氣無力的對程立問道:“先生是誰?因何救我?”

程立確認曹操軍旗無誤,當即問道:“敢問是徵東將軍曹操曹孟德否?”

“是我,讓你見笑了!我這徵東將軍反被於毒賊軍圍殺,真是羞恥難當啊!”曹操不好意思的說道。

“在下不這麼看!以將軍之尊,卻能身先士卒,搏殺於亂軍之中,這正是將軍之勇!在下佩服還來不及,怎會取笑將軍?”程立道。

“先生過譽了!敢問先生雅號?”曹操問道。

“在下東郡程立,聚衆抗賊,聽聞將軍引兵在滎陽,特前來投奔,還望將軍收容。”程立坦言道。

曹操聽了,哈哈大笑。看來上天待我不薄啊!苦無攻敵之策時,有許褚助陣。身陷危難時,又有程立解圍,時也?命也?

程立的年紀比曹操大了許多,曹操稍微喘勻了氣,站起身對程立行一大禮道:“先生今日救命之恩,曹操銘記於心!待蕩平賊寇之日,曹操一定厚報!還有許褚英雄,你也是我曹操救命恩人。如今跑了於毒、王當,我已食言,徵東兵馬,願意盡數歸你調遣!”

“曹將軍哪裡的話!許褚是個粗人,之前確實看不起當官的,但是這幾日跟隨將軍左右,對將軍的行事與爲人,我也都看在眼裡。放眼大漢天下,只怕也是無人能出將軍之右!許褚甘願效命!”

聽了許褚的話,曹操笑了笑,這許褚是沒有遇見大將軍劉徵啊!我曹操雖然自恃謀略超羣,但是在大將軍面前卻像是個沒穿褲子的小孩,一覽無遺。

況且,大將軍自洛陽起,便算無遺策,未逢厄難。而我曹操卻一敗於徐榮,又險些喪命於毒之手,這不都是由於我性格上的不足,思慮上容易被情感左右嗎?看來我的道行尚淺啊!什麼時候才能達到大將軍的程度呢?

曹操看程立年紀似乎不小了,按說這樣年紀的非官非貴之人,最大的心思便是偷得安寧,他怎麼會冒險帶着這麼多義民來投奔自己?

“不知先生貴庚啊?”曹操問程立道。

“在下五十有二矣!”程昱如實答道。

“先生已然是知天命的年紀,爲何還能甘冒險阻,遠投曹操?”

“不怕將軍笑話,前些時候程立睡夢間,恍然見西邊有霞光出,不知不覺竟走上前去,作兩手捧日狀。醒來後,程立百思不得其解,正好聞聽將軍出兵滎陽。程立尋思莫非正應此夢?故而來投!這豈不正是知天命?”程立說道。

“先生果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啊!既然有雙手捧日之夢驗,依我看,先生倒不如在立字上面加一日字,以示天命不假。”曹操笑道。

“加一日字?那便是昱。揚子有言‘日以昱乎晝,月以昱乎夜’,好!將軍贈字,那在下便改名程昱!多謝將軍!”程立高興道。

揚子是西漢經學家楊雄,著有道學經典《太玄》一書,後世稱爲《太玄經》。所謂“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說的正是這本書。《太玄》是占卜之術,更是知天命之術。程立的那句話正是出自此書,曹操聽得此句,便已然知曉這程立學識不凡。

“先生既然有心投效朝廷,且對我有救命之恩,那便請先生入我軍帳,爲出謀劃策之佐如何?”曹操進而說道。

“但憑將軍吩咐!程昱無有不從。”程立自己已經改口程昱了。

曹操望着許褚說道:“許褚英雄有萬夫不當之勇,忠義果敢,你可願意爲我中軍校尉,助我蕩平兗州賊寇?”

“末將領命!”許褚當即答道。

經此一難,曹操反而因禍得福,不僅將陳留於毒殺的只剩下幾千潰軍,還因此得到了許褚、程昱兩個佐助,更有二人帶來的近萬兵丁。

曹操趁勢收復陳留全境,進軍外黃與濟陰郡張燕對峙。漢地名有內黃、外黃、小黃等,都是因黃河得名,或者說黃河因此而得名,反正二者相關。

於毒帶着殘軍逃到張燕處,張燕大爲震驚,於毒可是手握五六萬兵馬,怎麼會在半月之間被曹操殺的土崩瓦解?自己竟然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那天殺的曹阿瞞!若不是突然出現一路援兵,他早就被我一刀砍了!”於毒憤憤說道。

“援軍?從哪個方向來的?”張燕問於毒道。

“看情形似乎從東郡方向而來。”

“這個白繞!有人從他眼皮子底下溜過,他都沒發現!這可是要壞大事的!來人,立即給我通報濮陽白繞,要他務必盯緊東郡!看來我和曹阿瞞之間必有一戰了!我可不想被人抄了後路。”張燕說道。

壽春袁術,聞聽曹操在陳留大敗於毒,半月之間便掃清陳留全郡,心裡頗爲吃驚。尤其是聽聞有一支豫州出去的人馬投靠了曹操,心裡更是不是滋味。這樣下去還了得?這曹操不得把我豫州給掏空了?虧我還派紀靈、俞涉前去支援!

“來人!傳命紀靈、俞涉,即日起不得妄動,只要緊緊守住豫州邊界即可。不論曹操如何調命,都不得擅動!”袁術惱怒的喊道。

“將軍不可!前番既已答應出兵相助,緣何昨是而今非?”楊弘對於袁術的行爲並不贊同,於是問道。

“我袁術誠心出兵相助,可他曹阿瞞不守規矩啊!竟然從我豫州招募兵馬,受人之恩即便不當涌泉相報,也不能挖人牆角吧?如此行徑,實在可惡!”袁術氣憤地說道。

“民心所向,豈是曹操所能竊取?將軍只要是勤治豫州,守土安民,從善如流,何愁曹操能掏空豫州?”楊弘諫言道。

楊弘是個有遠見的人,但是這個人說話過於直接,這也是袁術總是對他若即若離的原因。心裡不喜歡,但是又確實有用。

然而,楊弘這番話可有點讓袁術下不來臺,這不是說袁術治理豫州無能,才使得豫州的人跑去相助曹操嗎?

“楊長史!莫非我袁術就不是民心所向了嗎?”袁術沒好氣的說道。楊弘見觸怒了袁術,當即閉口不語,只好作罷。

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魏延抗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高蕃說韓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將星隕落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相會陸口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馬超誘敵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吳母訓兒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將星隕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親而結之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破馬秦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六百六十六章 漢王調兵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七百五十五章 王累狡黠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八百一十九章 女將祝融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業之計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本事不大第二百三十六章 陶商破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子龍來救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曹操問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二百九十五章 許都解危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四百三十七章 三日之約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破馬秦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一千零二章 渡水破城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二百六十八章 二劉隙牆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