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蜀中豪族

成都之危稍稍解去,荀彧有意放了王累一條生路。路上王累部衆離散,孫肇也漸有悔意,於是王累便與夜中擊殺了孫肇,帶着張休、李盛投犍爲武陽而去。

武陽,在成都南一百五十里,爲益州犍爲郡治所,今四川眉山市轄區是也。

“周慎王五年,秦張儀、司馬錯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敗績,王遁走,至武陽,爲秦軍所害”

至此,秦置其地爲武陽縣,後來成爲了犍爲郡的治所,是溯長江水而上,經岷江入蜀中成都的必經之地。

王累爲何要逃往此處呢?其實說逃亡並不正確,實際上這是王累的上中下三策中的下策。犍爲郡太守爲何宗何彥英,此人是九峰山任安的學生,有才學清名,因此才得任犍爲太守。何宗自然是不會跟王累等人勾結,此刻何宗正被徐晃所調用,去了漢安,與吳懿共爲徐晃平賊的南路兵馬,實際

上現在在武陽主事的乃是王累的同族兄弟王士王義強!

王士爲犍爲郡丞,太守不在,便是郡丞主事。犍爲功曹李邵李永南,亦是蜀中大族子弟,與王氏一族牽連頗深,除此之外,還有武陽東彭亡聚強人孟彪,此人也早就是王氏一族的人了!聚者,邑落也,今曰邨,曰鎮,北方曰集皆是,所謂鄉聚,便是此意。漢代有很多的“聚”,都是人羣聚居之所。這彭亡聚實際上就是王士、李邵等人的“養兵之所”,是其部曲也!由於王士、李邵等人皆是

州中豪族名望,因此何宗並沒有多加懷疑。

王士早已接到了王累等人從成都送來的密信,就等着一聲令下,便拉桿起事。

王累本想奪得了成都之後,再傳檄州郡改旗易幟,不過事情大大出乎王累的意料。

正當王士等人等待成都消息的時候,王累竟帶着數百殘餘來到了武陽縣!王士得知兄長到來,心中大驚,急忙出迎。當見到王累落魄之相時,王士驚訝的問道:“兄長爲何竟至於此地步?”

“說來話長,還是先入府再敘吧!”王累捂着左臂傷口,不想在衆目睽睽之下多說,於是王士便將王累等人迎進了署衙,又喚來醫工,爲王累清洗傷口,進行包紮。

一切安定下來之後,王累纔將這兩日發生的事情一一詳細說了出來,王士、李邵聽罷,大驚道:“成都既無漢王大軍,又無漢王上將,竟也如此難下?”

王士、李邵都知道劉徵手下的大將們都已經不在成都,成都的防備力量也是很清楚的,因此對於王累的失敗感到十分不解。

王累一臉悲喪的說道:“是某小瞧了那尚書檯了!這才着了荀彧的道!若非如此,成都早已拿下!可憐我那二位兄弟!哎!如今我三府家小俱已困於成都!”

想到只有自己孤身一人逃出了成都,王累便不覺憤懣,這其中既有對自己謀事不密的自責,也有對荀彧等人的恨意。

“如此可就難辦了!成都有人質在手,我等還如何行事?”李邵面露難色的說道。“如何難辦!成大事者,殞身不殆!諸位不必多慮!事已至此,死生由命,決不可半途而廢!我已命閬中王澹,劫出闡公子,想必此刻闡公子已經到了廣漢!義強!你即刻派人前去將闡公子接來,待闡公子

一到,我等便一起舉事!一月之內,務必改換成都天地!而後再圖驅逐漢王劉徵!蜀中之地,必蜀人自治!焉得事外州人氏!”

王累這話算是說出了他心底的想法!

“蜀中之地,必蜀人自治!焉得事外州人氏!”外州人氏是誰?當然是指劉徵、荀彧等人了!其實劉闡也是外州人,只不過劉闡有了祖、父兩代的積累,在王累等人眼中,已經算是大半個蜀人了!當然,即便是王累擁劉闡爲旗幟,實際上權利也還是掌

控在他們這些蜀中人氏手中,畢竟劉闡年紀還不大。王士聽了王累的話,立即便着手安排了一隊親信,秘密馳往廣漢,前去迎接劉璋二公子劉闡。除此之外,王累還教李邵立即向廣漢、蜀郡發出消息,令那些早就在暗中準備好了的人“共鑲義舉”,當然,這

個“義”,僅僅是對他們這些蜀中豪族來說的。

具體來說,王累能夠調動的人可不少!

. тт kдn. ℃o

王氏是蜀中大族,支脈甚廣。除此之外,還有李氏、費氏!

王氏出仕的有五兄弟:大鴻臚王商、少府王謀、太中大夫王累、犍爲郡丞王士、中散大夫王甫,除此之外,還有諸多散落在益州各郡縣的門生部曲故舊。

李氏一族亦有四人出仕:蜀郡臨邛縣令李朝李偉南、繁縣縣令李邈李漢南、犍爲功曹李邵李永南、廣漢功曹李寬李興南,亦各有門生部曲故舊。

王、李二族俱是廣漢郪縣人,但這麼多年來,觸角早已廣佈益州諸郡。

劉徵入蜀之時,正是因爲這些蜀中大族牽連實在太廣,因此纔不得不以高位安撫,當時只是不得已的權宜之策罷了。本想借此安撫住這些人,但沒想到最終還是分道揚鑣。除了王、李之外,還有就是費氏。有廣漢郡丞費原、蜀郡郫縣縣令費觀。費原以字行於世,人稱費伯仁。費伯仁、費觀的姑姑正是劉璋的母親,因此費氏乃是劉璋的表兄弟,此二人能夠被王氏說動,自然

在情理之中。另原綿竹令費詩雖也姓費,但與費伯仁等並無血緣之親,現正在成都爲謁者僕射,此終於漢王者也。

除此之外,蜀中還有何氏、吳氏,如何宗、何祗、吳懿、吳班、吳蘭等,這兩族都已傾心爲劉徵效力,自然不與王累苟且。劉焉在世時,極善於調和外州士族與蜀中士族的矛盾,因此如趙韙、龐羲、陰浦等跟隨劉焉入蜀的外州人氏都成爲了劉焉權衡術的另一端。剛好與以王氏、李氏爲代表的益州本土人氏互相角力,而劉焉卻

能穩居成都。

不過自劉璋接受之後,外州人氏漸漸佔據了上風,天平傾斜,內耗嚴重,才敗於劉徵之手。平衡之術有利有弊,利在其穩,弊在無進取之力,時常掣肘,居上位者不可不知!

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九十三章 百鳥朝鳳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二十八章 董越軍敗回溪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六百八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八百零五章 糊塗雍闓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三百一十四章 成都之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道白光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二百九十七章 洛陽故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九百三十一章 平反漢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二百七十一章 陳生送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七百二十三章 再聚兵馬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圍困馬城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繼子黃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七百九十二章 城破之際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魯肅阻兵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龐統到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拉攏全柔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心之計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六百零九章 吳巨請罪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能言善辯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百零三章 議封漢王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軍突襲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百五十六章 王師凱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馬岱東進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九百七十章 英雄無意第三百七十章 留宿莊中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七十七章 濟陽遇險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八百七十二章 孟優逃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敲打劉靖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八百九十八章 七個同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