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

漢元狩二年,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將四萬餘衆降漢,武帝置五屬國以處之。從此,朝廷對於降附或內屬的少數民族,均設屬國。至東漢邊郡皆置屬國,屬國的最高長官即屬國都尉,和一般都尉僅典武職不同,還兼理民事,“治民比郡”。凡有屬國的地方,都有少數民族,即漢代所稱爲的戎狄蠻夷之屬,其擔當的就是調和漢與夷狄之

間的關係,更是起監視邊郡的作用。當然一旦反生叛亂,往往屬國就是首當其衝,因此才以武職都尉領之,兼有防禦之意。

朱提孟氏,世代居於朱提,是朱提第一望族,在朱提幾乎說一不二,因此孟通便擔任了犍爲屬國都尉,以便於處理漢與南中夷的關係。

話說這朱提孟氏,與益州郡孟獲其實也有一些血脈關係,後世有人說朱提孟氏與南蠻孟獲同族,這其實是隻是猜測,大概是因爲朱提孟氏與南中孟氏地理相近。

究其原因,乃是朱提孟氏先祖曾嫁女至孟獲祖上,夷狄往往繼承母姓,這纔是孟獲德姓由來,後來久居漢朝治下,因此便多沿用了孟姓,直至孟獲。如同南匈奴劉豹是一樣的。不過,現在的朱提孟氏早就與孟獲一族沒有了來往,因此不必擔心其與孟獲勾連。孟氏世代爲大漢守土,恪盡職守。當南中叛亂的消息傳來,孟通立即便加強了戒備,其二弟孟幹聚兵三千守漢陽,孟通自

己帶着三弟孟琰聚兵五千守朱提,扼守要道,以防範雍愷等人北上。

孟通早已派出了信使通報成都、江州,但都是一去無消息,孟通得不到迴音,心中越發焦急。其實這是因爲越嶲高定以及牂牁朱褒早就密遣人截斷了他的消息通道,途中數處驛站,都已經失去了作用。

困守朱提的孟通不敢輕舉妄動,既不能北上與漢王相合,又不能南下平定雍愷,正憂慮間,忽然接到李恢攜衆前來的消息,不禁大喜,急忙遣三弟孟琰率兵前去迎接。李恢率衆走後,雍愷手下兵馬果然殺到了俞元,但此時俞元爨氏部曲早已人影皆無。雍愷倒也不急着追殺,在雍愷的眼裡,也不過是區區之衆而已,既然已經逃走了,便趁機收了爨氏的田地產業,分賞給

了部下。

孟琰一路將李恢接到朱提,孟通城門相迎,緊緊握着李恢的手道:“聞知德昂率衆前來,爲兄可是喜不自勝啊!”

李恢感激孟通禮待,又遣了孟琰前來接應,深深的對孟通行了一大禮,這才說道:“有勞伯明兄了!愚弟勢窮來投,實在慚愧!”“哪裡!哪裡!別人不知你李德昂,我還不知嗎?公有大志,更有雄才!區區一介縣長,實在是委屈你了!爲兄守備屬國,正嘆無人相助,今見德昂,信心大增!德昂可願助我?”孟通依舊握着李恢的手,

並對李恢投來期盼的眼神。

孟通深知李恢是個有大志向的人,而且也是個有見識的人,因此纔不吝讚美之詞。

李恢聽了心中很是感動,但同時也升起了疑惑。

“伯明何言無人相助?”

孟通收起了笑容,面有憂色道:“實不相瞞,我這朱提已經與成都斷絕了聯繫,今日方纔得報,越嶲寇已經截斷了僰道通途,去往江州的要道汾關山也已經被朱褒所斷!如今的犍爲屬國已經成了孤境!”

聞聽此言,李恢頗爲震驚,原來孟通竟然不知漢王消息,看來情勢確實十分危險。那高定佔據僰道、朱褒截斷汾關山想來也是有預謀的,就是爲了讓一口吃下犍爲屬國。

見孟通面容憂慮,李恢鼓舞道:“伯明兄毋須多慮!區區賊寇,焉能翻天!”

孟通面色這才緩和了一些,於是便將李恢迎進了朱提城中,並令孟琰安頓好隨李恢而來的部曲,隨後設宴款待李恢,共敘舊情。

最終話題還是落到眼下的局勢上來,孟通不禁問道:“德昂自南中來,那雍愷其人到底如何?”

李恢哈哈一笑道:“宵小之徒,不足掛齒!狂犬吠日,必爲漢王所戮!”

“此話怎講?”孟通接着問道。李恢喝了些酒,略帶三分醉意的說道:“雍愷世爲南中豪族,雖盤踞頗深,然其麾下無將,左右無謀,又無親兵,所賴者,蠻夷孟獲也!此先天不足,勢順則矣,如其不順,必內生齟齬,自相叛離!一朝瓦解,俱爲齏粉,徒遺惡名於後世!亡族滅種不遠矣!昔劉焉、劉璋父子治蜀,闇弱不堪,雍愷毋能叛,今漢王雄兵在手,勇將如雲!北掃關右,東懾荊襄,虎步川蜀!此時起事,豈不是自取滅亡?莫看其一時得勢,蚍蜉豈能撼樹哉?漢武拓疆,迄今三百年矣!南中四郡,西南諸夷,歷年多叛,可曾成事?今天下雖亂,然漢王雄鎮益州,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雍愷妄圖裂土稱雄西南,豈非昔日自大之

夜郎?”

李恢一番壯語,說的孟通頓時信心百倍,遂堅定意志,誓死堅守朱提,無復他念!

“今聞德昂高見,如得雄兵百萬!吾不懼賊子矣!”孟通起先還很擔心雍愷、高定、朱褒三面圍攻,現在聽了李恢的話,已然是無所畏懼了。

李恢收斂了笑容,拱手對孟通道:“亂世出英雄,此正是我輩揚名之時!此役若能建功,兄上可報效國家,中可見重於漢王,下可震懾西南,愚弟先爲伯明兄賀!”

說罷,舉起手中酒杯,對孟通敬了一禮。

孟通哪裡有李恢這番氣度,這樣危亂的時局,還能侃侃笑談。孟通更沒有李恢這番見識,不覺心中慚愧,當即舉起酒杯對李恢道:“德昂賢弟志大識遠,愚兄不及!某有一議,請賢弟無論如何答應!”

李恢不禁疑惑道:“伯明兄這是何話?有事但請吩咐便可!無有不從!”

孟通於是起身出座,來至李恢面前道:“愚兄自忖才薄,今時局紛繁,難以應對,願請德昂主事屬國!愚兄願麾下效命!”說罷,竟對李恢深鞠一躬。李恢不禁愕然道:“伯明兄這是爲何?恢方纔入城,豈能越俎代庖?”

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九百九十三章 麓山對語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八百八十八章 勸阻祝融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換將甘寧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留守魯陽第三十四章 死生禍福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石室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曹植失言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斬將立威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二百五十章 冀亭伏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喬裝潛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丕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憂成現實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胡綜覆命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相會陸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劉備受封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戲弄曹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八十四章 劉猛失智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相對峙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山觀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嚴畯掌軍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六百零六章 蘄春起兵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八十三章 去卑戰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臺下起鬨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城觀陣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計封二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七百九十五章 麒麟軍至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馬岱脫險第四百三十一章 龐羲之死第六百三十九章 居中調停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五十八章 戰呂布二將受阻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呂蒙苦主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一千零九章 文聘脫困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