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

霍峻終於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一衆荊州將士,盡皆泣涕雨下,跪列身前。黃忠爲霍峻所感,亦是悲痛不已。

向平的屍首也被搬到了一起,陳於霍峻身旁,此二人算是荊州最後之將!

黃忠起身,取下了荊州大纛,從此荊州軍再不復存在。

荊州七郡,南四郡爲劉備所得,江夏、南郡、襄陽爲江東所有,南陽歸了曹操,荊西三縣也易幟從屬於漢王劉徵。

稱雄一時的荊州兵馬,如今終於消散!最盛時二十萬帶甲將士,天下無敢逆鋒者。連袁紹也不得不倚重,意圖借荊州牽制曹操。與江東更是互相攻伐了十數年。

大廈將傾,忽然間便危若累卵!短短數月,荊南四郡依次陷落。江東周瑜引兵西進,如入無人之境!荊州軍竟未嘗一勝!這其中情由,令人不禁吁嘆。

這都不說了,單就霍峻這最後與黃蓋的一戰,也算是爲荊州軍挽回了最後一絲顏面。對霍峻來說,既是正名之戰,也是殉節之戰。

雖然現在荊西三縣歸屬了漢王劉徵,但至始至終,霍峻都是荊州將軍的身份,未曾有過改變。

衆人一番號泣,黃忠取下了最後一面荊州大纛,將霍峻屍首包裹。餘衆中選出二十名將士,將霍峻、向平二人屍首,一路擡回了夷陵城中入殮。

其餘衆人,收攏了虎牙灘戰死的荊州將士,一把大火燒成了灰燼。至於那四千多具的江東兵屍首,便任由其拋屍荒野,無人願意上前一顧!只有劉備來收屍了。

劉徵帶着大軍一路東進,終於來到了夷陵城。黃忠帶着一衆將校林列城門外,盡皆頭裹白素,身披麻衣。

劉徵瞧見此狀,心中不禁震動,看着夷陵城白花花的一片,任誰看了都會動容。

得知了戰事經過之後,聽了霍峻最後留下的話,劉徵心中感慨萬千,親自來到了霍峻靈前祭拜。

人死並不足惜,千萬年來,不計其數的人默默死去,但有的人的死卻是會感人至深,使衆人銘記,這無關乎其身份或者所處的陣營。

祭拜完霍峻,劉徵將荊州衆人召集一堂,取出一封書簡,對衆人說道:“這是霍將軍臨戰之前,遣人送來的降表。”

說罷,劉徵便將降表投進了準備的火盆之中,荊州衆人皆愕然。劉徵嘆了一口氣道:“以霍將軍之節,此表的存在,實在有辱其名!諸位皆是荊州舊將。言‘降’亦是折辱了諸位!今日本王兵入夷陵,不敢勸諸位爲本王效力。凡荊州故舊將士,去留皆可自決!本王絕無強

屈之意!願從者,本王視爲同袍!願去者,本王贈與錢帛,言出必踐!”

荊州衆人被劉徵這一番話說的是感動不已。

向朗第一個站出來對劉徵拱手拜道:“漢王有此仁義之舉,我等還有何話可說?如今荊州四裂,我等去將安所?願從漢王!”

“願從漢王!”一衆人等在向朗的帶領下,盡皆齊聲跪拜道。

黃忠長嘆一聲,也出來對劉徵抱拳拜道:“黃忠年已六旬,鬚髮斑白,雖不知還能征戰幾歲,亦願爲漢王效犬馬之力!”

大概黃忠是由於霍峻之死而傷感,終於也開始覺得自己老了,畢竟是白髮之人送黑髮之人,事多感慨。劉徵微笑着點了點頭,隨即上前,一一將衆人扶起,以示親近招納之意。最後劉徵握着老黃忠的手道:“昔揚雄有言‘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昔之壯侯,年七十三尚可整六師之銳,至

七十九而凱旋榮歸!以此觀之,將軍正當氣盛之年,何懼鬚髮之白!”

劉徵這話說的是西漢名將趙充國,早在漢武帝年間便跟隨從軍征戰,直到漢宣帝年間,以七十三歲的年紀尚且領兵出征,七十九歲凱旋。兩相比較,黃忠六旬年紀又算什麼?

黃忠聽到漢王借趙充國來勉力自己,心下不禁肅然,不禁壯聲道:“漢王所言,黃忠必當銘記!”

其實趙充國之所以年紀這麼大還能得到重用,恐怕更重要的還是因爲漢宣帝能夠知人善任,這纔是關鍵所在。

如黃忠在荊州那麼多年,劉表竟然棄於一旁,而今,劉徵如此對待黃忠,黃忠心中陡然生氣一股豪氣!

當衆焚燒了降書,一番慷慨言語,劉徵將眼前的這些荊州舊將盡皆收服,自此甘心爲劉徵所用,接下來便是如何安置衆人。

劉徵下令以荊西三縣爲秭歸郡,此番向氏一族犧牲兩人,劉徵於是以向朗爲秭歸郡太守,其子向條爲巫縣長,金禕爲郡功曹。

黃忠本爲中郎將,被劉徵任爲討逆將軍,居軍制第四等,與張郃同列。馮習、鄧方、向寵各爲校尉,從屬黃忠之下,皆受賞。荊州故衆全都編列入軍中。

就在劉徵這邊安撫衆人之際,哨騎來報,劉備大軍已經向夷陵而來。

劉徵一聽劉備的名字,心中一股無明業火便噌的點燃。

“漢王!末將願領一支兵馬去戰劉備!”黃忠新近爲劉徵所勉力,當即出列請戰道。

沮授走上前來,對劉徵道:“劉備有兩萬之衆,非旦夕可破,我軍才至夷陵,糧草未備,城中尚需安頓,不若暫且歇下,以靜制動!”

夷陵城荊州軍剛打完仗,劉徵也纔到夷陵而已,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沮授的話將劉徵心中的火壓制了下來。

這麼多年來,劉徵最大的長進便是對情緒的控制,雖然一想到劉備便有切齒之恨,但劉徵還是聽從了沮授的建議。

“傳令下去,緊閉城門,暫不出兵!待整頓完城中諸事,再來跟劉備算賬!”劉徵暫時將怒火壓下,安排了下去。劉備這邊率部趕到了猇亭,張飛先期在猇亭集合了前部兵馬,便準備繼續向夷陵進軍,走到虎牙灘,看見滿地的江東兵屍首,才知道荊州軍已經撤回了夷陵城,於是立即遣哨騎打探消息。不久哨騎便來回報,夷陵城已經城門緊閉,城上四處飄素,最關鍵的是城上突然多了許多兵馬!根本不像是已經被打殘的霍峻所部!

第七百四十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三百一十四章 成都之謀第六百零三章 我不負人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困住曹操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陽二習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二百五十章 冀亭伏兵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蕩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四百一十二章 借道武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縱火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孔明斷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拔刀相向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縱火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女酣鬥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六百二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六百零六章 蘄春起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不用魯肅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一百九十八章 曹仁殺到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五十七章 怨牛輔三董喪命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龐統求情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份美味第九百七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二百零九章 子由劫獄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口鬥將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發喪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七百六十二章 三將來援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章 徐英解懷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八百零四章 沮授建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一百零七章 高順斬將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六百七十二章 多多益善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城突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蕩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軍再敗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三百四十八章 劉徵再婚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虛實所在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