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近在眼前

劉備只見到了臥龍崗的殘垣斷壁,本想再去求取鳳雛龐統,結果也被廖化潑了一盆冷水,只得悵然帶着衆人回到了當陽。

張飛一見大哥受傷,急忙問詢傷情如何,劉備只道不礙事。

當此之時,帳外忽報有人求見!劉備下令請進帳中,來人剛一進帳,正與劉備四目相對。

“原來是先生啊!劉備這廂有禮了!”劉備見來人便是自己在道中遇見的那年輕先生,於是便起身拱手相迎道。

諸葛亮見劉備手臂受傷,看來並不輕,心下不禁感慨,當即上前道:“劉使君可是遇見了在下那夥仇家?”

劉備擺了擺手道:“這倒不是!遇見的是我的仇家!還未到臥龍崗口,竟然撞見了那蔡瑁!若非廖元儉相助,我今性命休矣!只是未能尋得臥龍,實爲可惜!”

聞聽此言諸葛亮不禁笑了,不禁有些怒意,自己大哥受了傷,這廝竟然還在發笑!若不是因爲其持有大哥令牌,張飛是決計不肯收容!

“使君果真去了臥龍崗麼?”諸葛亮在此確認道。劉備不知道眼前此人問這話的目的,於是回話道:“這是自然!蔡瑁那廝毫無道理,竟然一把大火將臥龍先生居處燒了個乾淨!萬一臥龍先生回到隆中,豈非失了居所?虧這蔡瑁與臥龍先生還有舅父甥婿之

親!”聽到這話,諸葛連確認了劉備確實去到了臥龍崗,當即出來拱手深鞠一躬謝道:“使君如此掛懷諸葛孔明,若孔明有知,必是十分感動!世有沽名釣譽者,如袁紹之徒,不過以聲名聚斂士衆。使君則不然,

甘願親冒鋒刃,不惜以身犯險,如此折節,堪爲求人之至!雖不得臥龍,使君必另有賢才相助!”

諸葛亮對劉備的舉動甚是感激,但並沒有就此下定決心,眼下時局還都十分不確定,自己沒有必要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決定爲誰效力,因此依舊並未表明身份。劉備聽到這番寬解之語,倒也想開了許多,只是嘆息道:“可惜手中還有一封水鏡先生書信未曾送與臥龍,不免要失信於人了!先生既與臥龍有舊,可否爲我暫爲保管?若來日先生見到臥龍,再代爲轉達。

劉備從旁拿起那捲司馬徽送的書簡,對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聽聞有水鏡先生寫給自己的書信,當即應諾,便從劉備手中接過了書信,當着劉備、張飛的面,竟然毫無顧忌的打了開來!

“先生!這……”劉備看見眼前此人如此行事,頓時不禁有些驚訝,張飛更是氣惱,擅自觀看別人書信,豈不是太無理!

然而諸葛亮並不管二人如何,自顧自的將書信從頭看到了尾。信中言道:“……且漢王麾下不乏良謀,勇將更是如雲,君若歸之,必可見重耶?常言道:寧爲雞頭,不爲鳳尾。君既常自比於管仲、樂毅,夫管仲相齊,以東夷之地,九合諸侯,霸於春秋。樂毅相弱燕,二合五國之兵,以破強齊,此皆助弱微以成雄霸之業!方今亂世,龜鼎未知其屬。君欲助強凌弱,奉千石之祿而爲區區衆謀之屬,抑或扶弱爲強,領袖羣座,而爲謀主乎?劉玄德既舉抗曹大旗,又聞其在

荊南勤政愛民,今雖勢弱,然其屢敗而不散,殊非天命不絕乎……”

雞頭鳳尾,管仲、樂毅,司馬徽心中所言正說在了諸葛亮心坎裡!從諸葛亮的角度來說,他不過是一介二十出頭的年輕後生,雖然在荊襄稍有些名氣,但並無真正的成就。諸葛亮自忖以自己目前的狀況想要在漢王或者曹操陣營謀得重要地位恐怕並不容易。當然,這只是

諸葛亮自己的想法,在曹操那邊或許會如諸葛亮所想的那樣,頂多位列衆謀之屬,但實際上在漢王劉徵這邊,並不是如此。

劉徵當然知道諸葛亮的必有真才,但諸葛亮可不知道劉徵對自己瞭解這麼深!由此便生出了許多疑慮。

人總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能夠真正認可、發揮自己價值的地方,至少在諸葛亮目前所能想到的人裡面,漢王、曹操反倒不是最佳選擇。

管仲、樂毅,這都是輔佐弱小變爲強大之人,從諸葛亮常以這二人自比,便可見其心中是不甘願坐享其成,更願意從孤弱之處展現自己的能力。

如今諸葛亮已經見到了劉備的誠心,又看到了水鏡先生寫給自己的書信,心裡一時竟也有些鬆動起來。

在道中明明聽到了自己的提醒,劉備還願意以身犯險,不顧個人安危,這份心意已經令諸葛亮大感驚訝了。

雖然劉備曾經是做過些不好的事情,但那都是許久以前的事情了,諸葛亮是個通達之人,他更看重的是現在。至少目前來說,劉備的表現並未出離一個明主的界限。

“誒!你這先生好沒道理!我大哥交給你的書信是要你轉呈諸葛亮,你怎能擅自打開觀瞧?”張飛有些憤怒斥道。

諸葛亮此刻已經陷入了沉思之中,他還在思索自己何去何從,對於張飛的斥責,諸葛亮並未在意,倒是劉備看見這一幕,覺得很是奇怪。

恰在此時,劉磐和蒯氏兄弟聽聞了劉備受傷的消息,從別營趕來,剛進中軍帳中,瞧見帳中立着的人,四人都有些驚訝。

“孔明?你怎來了此處?”蒯祺第一個驚訝的問道。

此一問,卻是將劉備和張飛給驚呆了。

劉備看着蒯祺稱呼眼前此人爲孔明,心下一驚,不禁對蒯祺問道:“先生剛剛怎麼稱呼這位?”

蒯祺見劉備一副不解的樣子,不禁也有些懵,大爲驚訝的問道:“玄德公難道不知站在你眼前的便是‘臥龍’諸葛孔明?”

劉備聽了這話,當時噌的一下便站起身來,仔細上下端詳着眼前此人,真可謂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自己竟然不識得!

諸葛亮已經回過神來,對劉備拱手道:“在下正是諸葛孔明!未能稟明實情,還望劉使君見諒!”得到了諸葛亮的親口承認,劉備這才確信眼前這個站着的便是自己苦苦尋找的臥龍!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年邁賈詡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劉巴出逃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四百六十章 關中實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魯肅復起第六百八十五章 言外之意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二百七十四章 宛城危急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劍封喉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七百八十章 天選女王第五百零九章 馬岱穩重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二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祿北奔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四百七十七章 曹操應對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迴天無力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閻行逃生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高陵張既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誰人不悲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奔走無路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二百八十九章 獻計附曹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馬超無怒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四百七十四章 兩路軍報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倉皇北歸第六百七十一章 劉巴出逃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九百六十四章 兩家盟誓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才賀壽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路奔逃第六十六章 古川相持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臨別贈金第三百四十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九百五十八章 沮授再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七十章 結連壽春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馬超無怒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觸怒漢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冢虎兇猛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