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

張郃單騎奔出了番須城,直往回中而來,前來拜會韓遂。

奔至回中城下,卻見城門緊閉,張郃於是大聲道:“韓將軍何在?請速納張郃入城!”

韓遂這邊接到張郃來會消息,立即便親自來到城上,一見張郃,果然一人一馬,神色匆慌。

“韓將軍!番須失守,張郃自知罪責難逃,但爲何卻將我拒之城外?”張郃不解的問道。

“叛賊!你已投靠了漢王,還想詐我不成!”韓遂突然臉色大變,對城下張郃呵斥道。

張郃一臉驚訝,這是何故?自己拼死逃出漢王軍營,如何就成了叛賊?

“韓將軍!士可殺不可辱,你爲何如此出言不遜!”張郃也有些惱怒的對韓遂道。

韓遂更是氣憤,怒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張郃!我且問你,本將軍予你一萬兵馬守城,城池已失,兵馬何在?你麾下原有朱靈、路招二將,今只你一人來歸,二人何在?昨日大戰,你卻於今日安然歸來,又是如何逃脫漢王大營?”

張郃失了番須城,韓遂本來就很是憤怒。而張郃令朱靈、路招二人直接奔走長安,而不是來回中,這令韓遂愈加惱怒。

韓遂連番發問,令張郃幾乎有些招架不住,這是韓遂身邊站出幾個小兵,指着張郃道:“張郃!我等親眼看見你跟漢王攜手同行,兩人有說有笑,昨夜還在漢王大帳中一起喝酒,你如何不是投了漢王!”

說話的正是昨夜自降卒營溜走小兵,這幾人一路逃回了回中城,將所見所聞一一都如實稟報了韓遂。韓遂本來不相信,甚至還懷疑這些小兵是劉徵故意安排的細作,後來在回中營中有人認出了這些小兵,都是同鄉,這才確認卻是是自己的涼州兵。

本來韓遂對張郃是否投了漢王倒也並不在意,一者張郃並不是自己的手下,二者番須已失,對於自己來說,張郃已經無關緊要。

但現在張郃卻突然出現在自己城下,在韓遂看來,張郃極有可能是懷揣着陰謀而來,目的就是想要在回中城當漢王的內應。

雖然不是萬分的肯定,但畢竟有隱憂存在,韓遂沒有必要將這種“可疑”之人放進城中,於是態度也就剛強了起來。

張郃被幾個小兵這麼一指責,立時便啞口無言,心知自己肯定是百口莫辯了。畢竟自己昨日確實曾與漢王同行同飲,而且現在的自己在韓遂眼中本就處於可有可無的境地,再說下去也是徒勞無功。

心中焦急的張郃只得對韓遂抱拳道:“韓將軍!張郃絕無貳行,你既不肯納我,在下這就告辭了!在此提醒將軍一句!漢王極善用兵,麾下勇將如雲,這回中未必可守,將軍早做計議!”

說罷只好勒馬繞城而走,直奔長安而去。

張郃這番話本事好心提醒韓遂,但在韓遂聽來,卻是在替漢王耀武揚威,更加篤定了韓遂認爲張郃確已投敵的想法。

見張郃繞城而走,韓遂於是問樑興道:“通報夏侯淵的人派出去了沒有?”

樑興立即回答道:“今晨得到張郃投敵的消息,末將已經遣快馬前去通報了夏侯淵。”

“那就好!張郃賊心不死,還想去誆夏侯淵。夏侯淵是我等最後依靠,長安若失,我等可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韓遂當然要將情報及時與夏侯淵共享,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這個同盟關係可就真的是沒有絲毫連結了。

奔走了半日,張郃已是口乾舌燥,腹中空空。韓遂不肯納其入城,現在便只能是繼續前進,投奔長安,這張郃來說倒也不失爲最好的選擇,只是關中大局,恐怕就更加危險了。

張郃日夜兼程,幾乎都沒有怎麼休息,三日之後,終於奔回到了長安。

話說夏侯淵孤身一人回到長安之後,便開始以朝廷徵西將軍的名義招募兵馬。

不過關中之地,經過連番大戰,加上西涼兵近十年來的橫行霸道,百姓們對此都是深惡痛絕。加上夏侯淵又是與韓遂一丘之貉,因此長安徵兵之事,進展緩慢,即便重賞之下,也不過招到了二三千人,加上本來的留守人馬,加起來都不過四千人。

想要靠這四千人有所作爲,恐怕是遠遠不夠的,夏侯淵只得又緊急向丞相曹操發出了求援信。

正在夏侯淵訓練新卒的時候,朱靈、路招二將卻突然而至,夏侯淵很是驚訝,於是詢問情由。從二人口中得知了張郃的決絕之語,夏侯淵不禁對張郃升起敬佩之情。

然而這份敬佩之情並沒有維持多久,回中韓遂派來的信使便將張郃在夏侯淵心中的形象一舉擊碎!

“你說什麼!張郃投敵了?”夏侯淵不可置信的問道。

韓遂信使肯定的回話道:“番須大戰不到一個時辰,便全軍被擒!有士卒冒死趁夜逃出,韓將軍才知道番須城中發生的事情。據報,張郃與漢王談笑風生,二人甚至攜手同行,帳中同飲!韓將軍特命在下來報知將軍!”

信使言之鑿鑿,又確信是韓遂的人無疑,這令夏侯淵不得不心生疑竇。

“朱靈、路招!你二人說張郃極力勸你等離城是否?”夏侯淵問道。

朱靈、路招聽了韓遂信使的話,也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又聽得夏侯淵問話,於是如實回話道:“張郃確實力勸我等前來相助將軍。”

現在這種局面,韓遂是絕不可能倒向漢王,而且韓遂還要依靠自己,他決計沒有說謊的可能。如果韓遂沒有說謊,那張郃投敵之事恐怕是不信也得信!

而且朱靈、路招二人又說此前曾被張郃力勸返回長安,而且都不去回中拜會韓遂,現在看來,張郃這是要爲自己舉兵投敵掃清障礙啊!

這幾日接連發生的事情,不得不令人這麼想,即便是跟張郃素來親近的朱靈,此刻心裡也不免有些生出了許多疑慮。

“當日張將軍心意決絕,絕不似虛假!且此前曾有街亭大敗,與漢王勢不兩立,當不至於如此便倒戈了吧?”朱靈還是爲自己這個同僚辯解,路招也附和道。

夏侯淵冷冷道:“二位不要忘了!張郃投效丞相可也是在官渡大戰的緊要關頭!前車之鑑,殷鑑不遠!”

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六百四十七章 聚焦臥龍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尹異找死第三百三十章 有驚無險第八百四十八章 拖延戰略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前路抉擇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箭矢無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爲義子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五百零五章 嫁禍賊胡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一百六十章 一家團聚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獄中說客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在家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張嶷脫險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六百三十章 抗命不遵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牛金解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三百四十三章 舊友相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五百二十四章 樸胡護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假道南陽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醉敘往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勸備殺妾第三百七十章 留宿莊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七百二十章 府門廝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八百三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五百四十九章 真假營寨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六百一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九百四十七章 藉機削權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四百零八章 自尋死路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曹洪進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信任第三百二十九章 定軍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收降山賊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六百二十七章 貴人來訪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張郃過境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九百七十六章 是否奉詔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黃韓發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六百章 徐英解懷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發回柴桑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三百二十三章 鴉鳴之兆第九百七十三章 愚弄蔣幹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七百零二章 醫者仁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夏侯問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集兵五路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