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

劉璋試探性的向張鬆問及了陰浦之事,張鬆起先裝作不知道,在劉璋的逼問下,張鬆“只好”說了出來。

“最近成都之中確實有一些關於陰老別駕的傳聞,或許皆是些無中生有之詞吧!”張鬆裝作爲陰浦開脫道。

張鬆越是這麼說,劉璋反倒是越不這麼認爲,這是因爲張鬆已經摸透了劉璋的心思。

欲加之罪,最患無詞,劉璋與陰浦之間的嫌隙,張鬆一直都看在眼裡。他知道劉璋早就對陰浦很不耐煩了,這種時候如果自己越是拔高陰浦,劉璋反而越是心生厭惡。

“是不是無中生有且不管,你且說說都有些什麼樣的傳聞!如實說來,不得隱瞞!”劉璋正色對張鬆說道。

張鬆故作很爲難的樣子,找耳撓腮一般。

“主公還是不要知道的好!以免成都君臣不和,若是‘冤枉’了陰老別駕,主公恐怕要見罪於衆臣哪!”張鬆將成都羣臣與陰浦故意綁在了一起,這非但沒有平息劉璋的好奇,反而激怒了劉璋的怒火。

“這是什麼話!我堂堂益州之主,在羣臣心裡難道還不及他陰浦嗎?”劉璋的怒氣陡然間暴漲,不禁厲聲說道。

張鬆趕緊躬身請罪道:“主公息怒!主公息怒!是張鬆失言!主公乃堂堂正正的益州之主,他陰浦雖是先主公老臣,當然也是主公之臣!爲人臣豈有重於主者!”

張鬆這番請罪的話,那用心可就深了!表面看似想要向劉璋請罪,但這話裡話外對劉璋來說可是字字誅心!

什麼叫“堂堂正正”?這言下之意不就是說劉璋得位不正嗎?

什麼叫先主公老臣?難道這陰浦就能因爲這個身份而無視自己嗎?

還有什麼叫“豈有重於主者”?反問句不正是說明這本就是事實嗎?

短短一句話,張鬆便接連向劉璋心口紮了三把尖刀!這足見張鬆確實是心思巧妙,可足見張鬆爲人之狠辣!

劉璋當然不會怪罪這看起來對自己極度謙恭的張鬆!一般的人可能根本就不會對自己說這樣的話,張鬆既然能夠這麼說,那便足見張鬆是“歸心”自己而不是曲附陰浦。

凡挑撥離間者,必是人已生嫌隙!世上哪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劉璋已經對陰浦已經是怒火中燒,張鬆見自己的話起了效果,所謂盛怒之下,必有謬行!這會兒就看劉璋怎麼做了!

張鬆拱手對劉璋說道:“臣下失言,此事萬不可再說!臣下告退!”

說罷便要離去,劉璋倒也沒有阻攔,他要得到的信息已經從張鬆口中得到了,這張鬆想要“明哲保身”那也是人之常情。

第二日,成都州府之中,羣臣例會,倒也並沒有其他什麼重要的事情,州務很快處理完畢,但是劉璋的臉色卻是極其的難看。

其實在座的人也都看出來了,但大家都心照不宣。

這些日子來陰浦也對有關自己的傳聞有些耳聞,不過陰浦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忠心輔佐益州兩代之主,這種挑撥離間的話又能有什麼用?在陰浦看來,自己的心可謂是天地可鑑!

人就是這樣,倚老賣老,跋扈慣了,就很難察覺自己已經妨主,是以爲人下者,當謹言慎行,體察主上之心,這纔是存身之根本。可惜陰浦在這一塊就是個榆木疙瘩!

劉璋沒走,衆人也都不敢妄動,整個州府之中,一時瀰漫着怪異的氛圍。

劉璋現在對昨日張鬆的話還耿耿於懷,這會兒倒要親自問一問陰浦!

“陰先生近來可好?”劉璋突然向陰浦問道。

不但陰浦,衆人聽了,也都是一驚,這是何話?又不是許久未見,主公怎麼會問出這樣一句?

張松紋絲不動的坐在自己別駕的位置上,正低頭喝着蜀中特產的茶,但堂上的氣氛卻都在張鬆意料之中。

陰浦一臉疑惑的回問劉璋道:“主公這是何話?老臣與主公日日相見,主公豈不知老臣是否安好?”

陰浦問道這裡,突然想起自己這幾日倒還真有些氣血不暢,難以入眠,於是接着又說道:“最近老臣氣血倒是有些不暢,入夜時常難以入眠,多謝主公掛懷!”

陰浦還以爲是劉璋得知了自己身體有恙,特意出言撫問。

而然劉璋卻是冷冷一笑道:“我可聽聞漢中有良藥,正可治先生頑疾呢!”

這夾槍帶棒的話,頓時便令陰浦大吃一驚,劉璋這話的意思已經足夠明白了!哪裡有什麼漢中良藥,這分明就是在質疑自己!

聯想到自己最近聽到的傳聞,陰浦恍然大悟,劉璋這是對自己起了疑心了!座中羣臣大多也都是聰明人,當然明白劉璋意有所指,但是畢竟沒有挑明,而且這只是主公與陰浦之間的事情,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可不小!沒有人願意淌這趟渾水。

可陰浦是個急脾氣,老小老小,人一上了年紀脾性就越來越像小孩子了!最是受不得委屈,遇上事情也最是難以忍耐,又是做起事情來也容易不管不顧。

“主公這是何話!莫不是主公聽信了子虛烏有的坊間謠言?”陰浦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對劉璋沒好氣的說道。

劉璋冷哼了一聲說道:“人在做天在看!陰別駕若自信無事那自然無事,我也只是這麼隨口一問,別駕姑且這麼一聽!”

兩人話裡話外針尖對麥芒,就在這州府之中槓上了!所有人都看傻了,只有張鬆,這時候卻站出來打圓場。

張鬆拱手對劉璋說道:“主公或許真是錯怪陰老別駕了!老別駕事益州多年,勞苦功高,那些市井傳聞恐怕不過是居心不良之人的惡意中傷!望主公念在老別駕護佑益州周全的分上,千萬莫要被人挑撥離間!”

表面看似在爲陰浦說話,但這話中卻不斷的提起陰浦的功勞,劉璋倒是無感,但陰浦被張鬆這麼一說,自然而然的覺得自己不應該被如此對待,這下可有些按捺不住了!

而張鬆卻又在陰浦這裡賣了一個人情,張鬆說完之後,陰浦對劉璋已經是極其不滿,但對張鬆還是投以了感激的眼神,畢竟平日裡附和自己的人,現在卻沒有一個站出來爲自己說話,只有這個平日裡與自己保持距離的張鬆肯“仗義直言”。

第一百一十章 劉徵出手第七百二十九章 滇國之後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二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九十章 伊籍說曹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七百一十四章 王商告假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臣子本分第三百四十九章 聚焦關中第六百三十章 抗命不遵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見玉板第七百五十四章 雒城危險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泰然處之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九百三十七章 功曹龐統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陽二習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成混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人相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一百零二章 再論禍福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再窺天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本分而已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九百零二章 識破虛實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陽混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口鬥將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六百三十章 抗命不遵第三百二十章 宕渠易幟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時將失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二百六十九章 伊籍通劉第二百二十九章 莽撞二曹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第三百五十一章 義正嚴詞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西風蕭索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城觀陣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六百七十七章 荀攸主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劉徵再婚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襄陽會曹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君王無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六百二十一章 劉磐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