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玩弄心計

劉徵與賈詡商量的計策說是調虎離山,更不如說是游擊戰。憑白波谷的兵馬如果直接攻城,或許可以攻下,但是賈逵、高柔如果以兵據城嚴守,那這麼一個個城池攻下去,不等到達安邑,劉徵的兵馬便將損失殆盡。

所以,擒賊先擒王,劉徵的第一選項便是優先拿下河東郡治安邑!

三日很快就過去,終於到了出兵的時候,劉徵親自帶着八員戰將以及賈詡走在隊伍前面。說不上浩浩蕩蕩,但用其實高昂來形容卻絲毫不爲過。

白波谷距離皮氏邑約莫一二百里,此行並沒有什麼輜重,所有人都是自帶十日干糧,也不需要停下來埋鍋造飯,只管往前行軍。第二天上午,劉徵便領着兵馬殺到了皮氏。

皮氏邑,因人得名,昔周卿士樊仲皮封地於此,故稱皮氏邑,既今皮姓之由來。

皮氏邑是個不大不小的縣,因爲緊鄰河津渡口,所以其位置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重要,但也只有戰時比較重要。

張琰當然不想到這裡怎麼就突然成爲了兵爭之地。

“邑長!大事不好了!外面突然來了一夥兵馬,打着漢旗,不知從何而來!”縣吏匆匆來報。

張琰正準備用飯,聽到這話,慌忙跟着縣吏前去查看。皮氏是座小城,只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城牆城門俱皆低矮,本來劉徵完全可以直接攻進城去,但這並不是劉徵所要的,能夠不動一兵一卒,不上百姓一分一毫,何樂而不爲?

轉眼間,張琰便來到了東門,東門已經聚集了邑中所有青壯,各個手持着鋤頭棍棒。看到邑長前來,所有人自覺的讓開一條,張琰順着門縫看去,外面果然是有一大堆人馬!

細細思考了一番,張琰便叫守門吏打開城門。

“邑長!這如何使得?萬一外面的人趁機殺進來怎麼辦?”守門吏緊張的對張琰說道。

張琰面色平靜的對圍在身邊的人說道:“你們以爲關上城門他們就攻不進來嗎?以皮氏之小邑,焉能抵抗這些兵馬?他們既然沒有攻城,那便是在等我出去說話。這城門關與不關,無甚分別!開門!”

守門吏見邑長如此說話,只好心驚膽戰的打開了城門,張琰鎮定自若的走了出去。

劉徵早就在等着有人出來答話了,看到張琰不卑不亢,大開城門,劉徵倒還有些吃驚,賈詡也小聲的對劉徵說道:“此人不簡單啊!”

張琰來到劉徵軍前,看了看眼前這些人,又看了看軍中大旗,也不慌張。

“河東之地,除了袁公,也只有白波谷張繡有一夥兵馬!諸位想是從白波谷而來吧!”張琰朗聲問道。

“不錯!張繡在此!你可是皮氏長張琰?”張繡厲聲說道。

張琰沒有想到第一個開口的竟然就是白波張繡,更沒有想到的是這張繡並不是當中之人!這可出乎意料,那這當中之人是誰?

張琰仔細端詳着正當中的劉徵,劉徵的氣勢確實要比張繡高出許多,張琰一眼便覺得不是一般人。

兵臨城下,倒也不是刨根問底,互道家籍的時候。張琰於是對劉徵問道:“尊駕兵臨皮氏,卻安駐城前,看來並非兇惡之徒,張琰替皮氏百姓謝過尊駕了!至於我張琰,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好一副坦坦蕩蕩的樣子!不單是劉徵,其他人也沒有想到這張琰就這麼輕易的拱手送出了皮氏邑。

“誰說要殺你了?你既然有膽孤身出城相對,足見閣下膽識高節!城池我拿下,閣下請自便吧!”劉徵暫且不想表明身份,免得打草驚蛇。在沒有拿下安邑之前,最好不要讓高幹、張楊等警覺起來。

聽了劉徵的話,張琰立即轉身就進了城邑,找了匹馬頭也不回的往絳邑方向奔去。

這一下顯然露怯了!劉徵看着張琰遠去的背影,不禁搖了搖頭。

“我當這張琰真有臨危不懼的膽識呢?看來也是外強中乾,玩弄心計之人罷了!”劉徵不禁笑道。

趙雲素來義字當先,當然也佩服有膽識的義士,看着剛纔張琰的表現,趙雲很是敬服,但是漢王卻說張琰是玩弄心計之人,這可令趙雲不解了。

“那張琰方纔確實大義凜然,怎麼會是玩弄心計之人?”趙雲問道。

劉徵笑了笑,看了看賈詡。

賈詡對趙雲說道:“子龍將軍被此人矇騙了!以皮氏邑之狀況,稍微有些見識的人都知道萬難抵擋我兵鋒所向。這張琰確實是個聰明人,一眼就看出了這是不可扭轉之局。當此之時,若是示弱求饒,恐難活命,不如強作鎮定,顯示坦蕩,立以高義,以此相抗遠比示弱安全的多!但是當漢王一說放過他,此人竟匆忙上馬而去,也不帶家小!可見其心中實則恐慌至極,連家小尚且不顧,如何真的會顧及城中百姓?”

趙雲這才恍然大悟,衆將聽了賈詡的解釋,方纔明白此人心計之深!

“如此虛僞小人,真是便宜他了!”張繡恨恨的說道。

“非也!此人此行不也成全了漢王仁愛之名嗎?若是真的以兵相抗,難免傷及百姓,這必然有損我軍仁義之名,這對以後佔據河東可並沒有好處。可恨之人自有可用之處,諸位將軍莫要多說了,還是趕緊進城休息吧!以我推算,張奎兵馬後日便可到皮氏,諸位做好準備!”賈詡對衆人說道。

劉徵滿意的點了點頭,賈詡就是賈詡,果然與自己心意相通。

城中百姓完全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只看到邑長跟這些人說了幾句話便騎着馬奪路而去,見劉徵領着兵馬進來,都慌張的不行。

劉徵看着這些人戰戰兢兢的樣子,心裡其實不是滋味。當年自己領兵從河東北上晉中時,這沿路的百姓不說是簞食壺漿,也是夾道歡迎。但是現在,在這些人眼裡,自己真的成了白波賊了!

賈詡出來安撫百姓道:“諸位儘可放心!我軍不過是暫借貴邑歇腳,絕不會傷百姓分毫!”

聽到賈詡這話,衆人這才稍稍安心,看起來眼前這夥人倒也不像是惡人。

“都散了吧!該幹什麼幹什麼!”李樂出來說道。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黃韓發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曹彰撤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一百一十七章 馬服同宗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蠱惑人心第八百六十章 別來無恙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片言收城第八百七十五章 升帳論功第五百零二章 老奸巨猾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七百二十四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五十八章 袁紹吐血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四百五十四章 或喜或憂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冢虎兇猛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擒二楊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七百九十四章 民不畏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馬超搶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留守魯陽第七百零一章 周郎嘔血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在家中第九百五十章 魯肅過境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本分而已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九十五章 水淹榆次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相對峙第九百零二章 識破虛實第七十三章 琅琊諸葛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頒佈新詔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三百五十一章 義正嚴詞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二百九十七章 洛陽故事第五百零九章 馬岱穩重第二百二十四 洞開下邳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各方罷兵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兵解圍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近在眼前第二百三十八章 陳氏父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幹南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潁水對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圍困呂蒙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往兩處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第二百六十五章 用與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