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

年過四旬,天下大局基本上已經確定,劉備自知有生之年再難有大的作爲,且由於過往的劣跡,劉備也不可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對自己所處的情況,劉備心裡還是十分

清楚的。如今的劉備,一求活命洗清過去的劣名,二求保全自己和手下人目前的地位,其餘的其實都已經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看看就行了。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爭取到最大的利

益,這就是劉備最真實的想法。原本一早劉備就已經向漢王暗示過懺悔之意,不過漢王一直都沒有理會劉備,而今龐統的到來,讓劉備看到了希望。如果能夠取得漢王的諒解,那天下人誰也沒有資格指

責自己的過往!從此他也可以挺起腰桿,堂堂正正的站着。

不過,龐統給劉備提出的建議卻着實令劉備有些爲難。

雖然說在劉備心中,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但是要劉備用一個女人的首級來換取利益,這卻是有些爲難,不只是說出去不好聽,劉備自己心裡也一萬個不情願。見劉備姿態扭捏,諸葛亮當然明白劉備心中所想,於是出言對龐統道:“士元兄此舉恐怕有些強人所難呀!此舉亦非君子所爲,且此事關乎我主名聲,若真按照士元所說,

我荊州士衆豈不人人唾棄?”

劉備沒有表態,諸葛亮的話便代表了劉備的態度。

龐統眼珠子一轉,當即問道:“那孔明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漢王放下心來?”

諸葛亮淡淡一笑,隨後湊近劉備耳邊,低語一番。

劉備聽罷諸葛亮的話,當時臉色就變了,但很快又恢復了鎮定。

劉備轉過臉來,對龐統一拱手道:“先生可否稍待片刻,且容備商議商議!”

龐統淡然一笑道:“請便!”

劉備當即起身,諸葛亮也隨之起身,二人暫避龐統來至一旁偏廳。

“孔明哪!你這不是叫我送羊入虎口嗎?”劉備面露難色的說道。

諸葛亮拱手答道:“主公此言差矣!夫人、少主既不是羊,漢王更非猛虎!”

原來諸葛亮知道劉備顧及名聲威望,不會選擇殺孫尚香,於是便提議劉備將甘夫人和尚不滿週歲的劉禪送去長安爲質,以此向漢王表明心志,示以至誠之意。劉備豈肯輕易答應,於是問道:“孔明當知,漢王與我有血仇,當年漢王皇甫夫人與幼子劉平正是因我而死。如今我若將妻兒送去長安,豈不枉送妻兒性命?備年四十有七

,只此一子,你叫我如何捨得?”

諸葛亮道:“主公儘可放心!在下敢斷言,夫人、少主若移居長安,絕不會比呆在荊州更危險!”

“此言何解?”劉備急忙問道。諸葛亮淡淡道:“因爲殺了夫人少主,對漢王沒有絲毫好處,可謂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以漢王之聰明睿智,又怎會做這等愚蠢之事呢?漢王欲儘早掃清天下,必少不了主公援手!當今之局,曹、孫兩家結成聯盟,主公與漢王同爲漢室宗親,本也該戮力同心!且主公久所處荊州四戰之地,本就不可長保,非得依靠不可!孫權,異性也!漢王

,同宗也!得天下者,必漢王。今早爲漢王屬,或可免於後患!”很早之前劉備其實就有過重歸漢王的想法,不過那時候幾乎沒有這種可能。而如今機會來了,漢王在洛陽遭遇重挫,這正是漢王需要強援之時!錦上添花不足爲誠,雪中

送炭卻有可能消弭過往恩怨。對於漢王能夠最終得到這天下,劉備並無多大懷疑。想當年華陰那樣的變故,漢王都能化險爲夷,還有什麼樣的困難是過不去的?且漢王目前的困難只是一時,一旦他恢

復了元氣,劉備便不會再有現在這樣的好機會。到時候只怕又是熱臉貼上冷屁股,遲早要死在漢王手上。

弱小者,必須尋找到最好的時機,當機立斷,如此才能保全終身!既然認定漢王早晚得到天下,那麼儘早的站在漢王一邊,纔是更好的選擇。

“備見識孤陋,不及孔明長遠。此身性命,全靠孔明謀劃。既然孔明都這樣說了,那備答應便是了!如此也好,不必親手斬一女子,不至於遺笑天下。”劉備細想了一番,覺得諸葛亮說的有道理,只好點頭答應。送出自己的妻兒,雖然不捨,但至少不會自毀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來的名聲。劉備的一舉一動,手下人都看在眼裡。若是劉備真要殺了明媒正娶的孫尚香,手下人必定以爲劉備不可信,更不是個男人。那樣的話,劉備現在的這點人馬只怕也是留不住,且不說關羽、張飛二人定然

不同意。

劉備下定決心,終於同意了諸葛亮的提議,二人於是重歸座中,龐統悠然自得淺酌慢飲。

“如何?荊王有何良策,可以示誠於漢王?”

劉備拱手答道:“備雖不敢稱正人君子,然要我殺一女流以表忠心,卻也是萬萬不能!漢王若放心不下,我可將夫人甘氏與犬子劉禪送往長安,你看可好?”

龐統沒有料到諸葛亮竟然爲劉備獻上了如此計策,更令龐統驚訝的是劉備竟然還真的答應了!

“荊王此話當真?”

“當真!”

“絕不反悔?”

“絕不反悔!”

劉備給了龐統十分肯定的答覆!

“若能如此,漢王必定是再無疑心!如此,漢王與荊王聯手,漢室再興有望!曹操、孫權不足慮也!”

龐統大喜過望,現在的情況大大超出了龐統的預期,其實說到底還是低估了劉備的決斷之心。

劉徵那邊一直都對劉備十分敵視,也並不清楚劉備到底是什麼想法。龐統窺見了一點端倪,來到鄂城才發現劉備其實早就在等着漢王的召喚。說來還是當年的事情影響太深,以至於互不信任,根本沒有任何交流。其實劉徵若是當時劉備初次致書表示悔意時就有回覆,那麼劉備很可能早就已經叛吳歸漢。那樣的話,整個大局也就隨之改變了,劉徵或許不必經歷洛陽重挫。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必留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踏屍陣中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安抉擇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五百九十八章 降爲什長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一百三十章 劉虞再使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九十章 智激呂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許昌起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腹背受敵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羅氏山賊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馬岱疑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英敗退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夫人不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陽混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居中調停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六百八十一章 陸遜諫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六百三十三章 姐弟衷腸第九百三十七章 功曹龐統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榮耀激勵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相對峙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幷州擾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四百一十章 半途而廢第四百五十六章 九品官制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互相試探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扣下郭淮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華陰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俘虜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一百九十五章 羅氏山賊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九百六十六章 自請罪責第六百二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八百九十九章 議取荊襄第五百零八章 馬超之怒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七百一十章 秘遣二將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率先入城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璋起兵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三百四十二章 狐篤故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計召關羽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八十六章 徐晃誅逆第七百七十二章 漢王不答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六十三章 古川口張任顯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