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架空孫靜

這次議事,徐琨親自過江來到了孫靜帳中,很明顯,這就是爲了催促孫靜出兵!

胡綜率先提出質疑,孫靜一如既往的拒絕道:“劉備大軍氣勢正盛,此時不宜與之爭鋒!我等還是以守爲攻,待其疲弊,方纔是上上之策!”胡綜背後有了支持的力量,態度也變得不同起來,當即便問孫靜道:“孫將軍此言差矣!正因爲劉備氣勢正盛,此時若能與其迎頭痛擊,其衆必一潰千里!如此不但可以奪

回江夏,亦能乘勝收取南郡!劉備若失南郡,荊南四郡之地必不足保!呂蒙大都督率軍南下,與將軍兵合一處,便可一舉將劉備覆滅!如此大功,將軍難道就不心動麼?”

孫靜冷笑道:“難道本將軍還不如胡書部知兵麼?如何用兵,我自有決斷!胡書部不必多言!”孫靜以爲自己展現一下堅決的態度,胡綜便會像前幾次一樣,有所收斂。不想這次胡綜卻沒有選擇沉默,而是出言道:“胡某不知兵,卻知勢!劉備蜷居荊南多年,今朝突

然與我東吳反目,若不能趁其勢未成,予以逆擊,一者乃是助長其氣焰,二者也有損我東吳威望!曹操、漢王尚且敗於主公之手,區區一劉備,難道要無動於衷麼?”

劉備相比於曹操和劉徵,自然是實力大大的不如。胡綜搬出這兩個例子,顯然是暗指孫靜不如周瑜、呂蒙太多。不只是能力上不行,連膽氣都差的太遠!

這話說出來,等於就是將與孫靜的分歧擺在了明面上!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是在質疑的用兵方略麼?”孫靜怒道。“不敢!孫將軍久經沙場,自然是經驗老到。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扼守下雉,自然是萬無一失之策。但主公要的卻不只是萬無一失!這一點將軍卻不管不顧,不知是何道理?敢問此間兵馬究竟是將軍的兵馬,還是主公的兵馬?若是將軍的兵馬,在下現在就可離去。若是主公的兵馬,而將軍卻將主公的軍令置若罔聞,胡某既然領命督軍,自

然不能不聞不問!”胡綜語氣越發的強硬。

孫靜不禁有些納悶,這胡綜究竟是吃錯了什麼藥,突然大翻臉,竟然當着自己的面說出這樣的話來!

“胡綜!我與主公血脈相連,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懷疑我孫靜有不軌之心?”孫靜一時氣急,沉聲喝道。

胡綜不緊不慢,拱手答道:“將軍言重了!我知將軍必無此意,不過將軍置主公之命於不顧,若是傳出去,只怕旁人難免有所議論!”孫靜作爲孫氏將領,在孫權明明已經下令迎擊劉備的情況下,卻按兵不動,若是在不知情的人看來,的確是難免會猜測孫靜的意圖。這種事情不是孫靜自己能夠說明白的

。更關鍵的是孫靜一家並非是鐵板一塊,無從攻擊。早在孫權初領江東時,孫靜長子定武中郎將孫暠便有過不服,幾乎想要起兵奪權。若不是被虞翻勸阻,孫暠真的就反了

此事雖然與孫靜無關,且後來也得到了孫權的諒解,但終究是有這麼回事。怕就怕有心人舊事重提,再加上現在孫靜的不聽孫權指揮,恐怕孫靜有嘴也說不清。

被胡綜這麼一說,孫靜很快便清楚了胡綜的言外之意,於是孫靜當即轉變了一個策略。以往都是孫靜出聲反對,旁人難免會將所有的事情都怪罪到孫靜頭上。

於是孫靜看了看帳下衆人,朗聲對胡綜回話道:“此事非我一人能決!實乃衆將共同議定!豈是本將不顧主公軍令!”

胡綜就等着孫靜說這句話!

“將軍這話恐怕不太對吧!在場的諸位難道真的都贊同將軍的意見麼?”胡綜故意質問道。

孫靜更是惱怒,見胡綜這麼說,孫靜當即出言道:“有什麼不對?你若不信,此事現在便可一決!有那位贊同出兵的,現在儘可站出來!”

孫靜以爲,頂多是徐琨站在胡綜一邊,因此十分自信,想要用大多數人的意見來壓制胡綜。

不料話音剛落,幾乎與徐琨同時,全柔也站了出來!

“末將以爲胡書部言之有理!眼下雨水已然停歇,我等不該無動於衷!那劉備遠道而來,且不過烏合之衆,此事正宜迎頭痛擊!”

孫靜聞言心內暗驚!這全柔何時跑到了胡綜一邊?

可是不只是全柔、徐琨,張承、伍隆、劉阿,還有不少其他將領也都紛紛站了出來,幾乎異口同聲道:“請將軍下令發兵!”

這些站出來的人手下的兵馬加起來,已經大大的超過了沒有站出來的人手中的兵馬,孫靜一下子便成爲弱勢的一方!沒有站出來的人中,僅有呂範算是有些影響力。孫靜一下子就傻眼了,他萬沒有想到這才短短數日,軍中的風向已經大變!孫靜本就不是個心思細膩的人,其才能也平平

無奇。他哪裡知道,就在這幾天的時間裡面,胡綜已經用盡了各種手段,威逼利誘,總之,胡綜很快便拉攏到了多數人的支持!

“你們……”孫靜一臉的震驚,指着站出來的衆將說不出話來。

“呵呵!看來是我孫靜不識時務了!”

孫靜冷笑一聲,嘆息良久。胡綜有身後的衆人支持,冷眼看着孫靜。

“罷了!既然如此,那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孫靜也無能爲力了,這樣的局面下,孫靜獨木難支,沒有手下人的支持,他這個領兵將軍也形同虛設。只是孫靜自始自終都不明白,自己怎麼就突然被架空了!

打仗的豈能玩的過耍心計的!這就是將軍們的悲哀!只怕也是東吳的悲哀!

“既然將軍同意主動出擊,那現在就議一議如何用兵吧!”胡綜得寸進尺的問道。

孫靜擡眼怒視胡綜,冷冷說道:“胡書部不要欺人太甚!”

徐琨畢竟還是顧及一些孫靜的面子,於是出來調和道:“既然已經決定出兵,倒也不急在今日,各不如先行散去,各自思慮良策,明日再來商議!”雖然徐琨並不支持自己,但畢竟徐琨也是東吳宿將,老資歷了。見徐琨出聲,孫靜於是揮了揮手,衆人各自散去。

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七十七章 濟陽遇險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靜觀局勢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隔河相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兵臨江陵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親而結之第五百一十五章 退走上林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魯肅復起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以一敵八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大事險求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一百零四章 據守三關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心之計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號爲神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賀齊敗退第七百九十三章 全城激憤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八十三章 去卑戰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四中郎將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蒼天欺朕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份美味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四百八十八章 犛牛騾馬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五百二十八章 漢王用意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解困離城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七百零五章 劉巴求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六百一十三章 韓晞遇伏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才知上當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九百四十九章 孔明論局第二百三十六章 陶商破膽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七百五十二章 殃及滿門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懲治馬超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百五十章 鮮卑石室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黑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六十九章 虢亭追車第一千二百章 周瑜悵惘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四百四十二章 非常之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