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

劉徵有些顧慮道:“雖是名正言順,但眼下時局,只怕一旦本王稱帝,曹操、孫權、劉備三家將聯手西向,如此豈不自取其咎?”

曹操與孫權已經罷兵聯手,劉徵最信不過的人是劉備。雖然現在劉備正與孫權交手,但是保不齊什麼時候劉備就會與孫權罷兵言和,調轉兵鋒!

在劉徵的眼裡,劉備永遠不可再信!

劉徵的顧慮並非毫無道理,這種情況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畢竟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哪怕是血海深仇,也未必不可聯手。現在劉徵暫時是不必擔心劉備,可是若劉備再反水,劉徵便將要面對曹、孫、劉三方的進攻,那時若劉備轉到進攻夷陵,孫權進攻武關,曹操進攻河東,那劉徵可就是三

路受敵了!

剛剛遭遇洛陽重挫,劉徵現下的狀況可謂是損兵折將,以一敵三幾乎是不可能!

劉徵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龐統想了想,接着言道:“在下聽聞,當初劉備將臧霸送至成都時,還曾呈上一份書信?”

那是劉備第一次向劉徵表明自己悔過之意。

“劉備此人不可信,誰知其言真假?且殺妻戮子之仇,若不報之,本王何以面對死去的寧兒、平兒?何以面對死去的典韋?”

劉徵知道龐統的意思是要他饒恕劉備,以與劉備結好,可這談何容易?這十餘年來,劉徵只要想起當年華陰之事,便恨不得將劉備千刀萬剮!

荀彧等人都知道劉徵心中對劉備的恨意,因此從來都沒有在劉徵面前提過這樣的建議,龐統卻是體會不深,因此纔敢說出這樣的話來。見劉徵一時憤怒,龐統卻並沒有退縮,更出言道:“在下以爲明君者,不以私仇而費大任!我知漢王與劉備有不共戴天之仇,然此一時彼一時!當今時局,漢王若欲早日平定天下,則必需外援!從前漢王與孫權聯和,而今孫權背叛,漢王已處於孤立無援之境!若欲成就大事,則劉備是漢王唯一可能聯和的一方!還望漢王暫熄怒火,以大局

爲重!若能聯合劉備,寬而宥之,劉備必爲漢王所用,則天下大勢可握於漢王之手!”

龐統說出的這番話,劉徵當然理解其用心,可是畢竟深仇大恨在胸,要劉徵突然放下,這也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正在劉徵內心掙扎之際,荀彧說話了!“臣以爲漢王不必擔心劉備再有反覆!臣觀劉備近年來所作所爲,似已深有悔意!若無悔意,劉備斷不會在此時與孫權反目!漢王受困洛水,東吳突然撤兵,究其原因還是

因爲劉備突然搗其後路!若臣所料不錯,劉備此舉乃是意在爲漢王解圍,也是向漢王表忠!而今東吳調轉兵鋒迎戰劉備,此時漢王只需命一使臣,必可得劉備爲援!”

對於劉備的問題,荀彧一向是不發話的,但現在局勢已經不同了。如若劉徵沒有在洛陽受挫,荀彧是堅決不會勸說漢王寬宥劉備。

“劉備反覆,我怎知道他將來會不會再與孫權暗中勾連,再下毒手?”

劉徵說這話的時候,語氣較之前稍微平緩了一些,龐統敏銳的察覺到了變化,知道劉徵心裡已經開始有些動搖,於是立即趁熱打鐵道:“我有一計!可絕劉備反覆之路!”

“何計?”劉徵立即問道,衆人也都看向龐統。龐統微微一笑,道:“當初孫權爲籠絡劉備,曾將其妹嫁與劉備爲妾。在下曾在江東多年,據我所知,那劉備之妾孫小妹乃是吳母最心愛之女!若劉備真有悔過之意,有向

漢王之心,可令其親手殺了孫小妹,以表明其志!想來劉備不會吝惜一女子!若此,則劉備再無反覆可能,只能選擇漢王!”龐統說出自己的計策,劉徵不禁搖頭道:“士元太過異想天開,我知那劉備爲人,其雖與孫權交惡,但要他自覺後路,恐怕是不可能!他若殺了孫小妹,難道就不擔心本王

有朝一日要對他下手嗎?這無異於是讓他將自己性命懸在本王手上!劉備豈肯?”

“此事也不難!天下人皆知漢王最爲信義,若漢王許劉備以不戮之恩,劉備當可放心!至於如何說動劉備徹底背棄孫權,龐統願親自前往荊州走一遭!必能成事!”這是要讓劉徵給劉備一道免死金牌,劉徵聽來心裡還是不免有些不情願,不過眼下恐怕也不得不如此了!龐統信誓旦旦,劉徵稱帝倒是其次,主要還是要儘早的避免可能

出現的三家西向的局面。曹操、孫權是不可能再劉徵修好,現在也只有劉備這方還有可能。

“公與、仲直,你二人是何意見?”荀彧、龐統的意思劉徵已經明白了,於是便再問沮授、周羣二人道。

“曹、孫兩家已是漢王大敵,此時若能拉攏劉備,不失爲上上之策!一者可保川蜀無虞,二者有了劉備爲援手,也可與曹、孫勢均力敵!”沮授言道。

周羣拱手道:“臣觀劉備命星堅韌,未有橫死之象,想來竟能善終,或許有此天意。”

劉徵不知道周羣是否真的看到了劉備的命運,不過周羣眼下之意已經很明白了,他也贊同拉攏劉備。見四人意見都一致,劉徵只得嘆息一聲道:“既然如此,那本王權且不計前嫌,但願一切能如士元所說!不過有一點本王得先說明!那劉備若再有反覆,本王必誅其九族!

稱帝一事,只能在確信劉備與孫權再無和好可能之後。

當下劉徵與衆人議定諸事,荀彧、周羣、沮授秘密着手準備稱帝事宜,而龐統則立即前往荊州,且看劉備意思!

龐統沒有任何遲疑,第二日便離了長安,一路往荊州而去。

此時的荊州,正是兵戈不斷!呂蒙率軍南下南陽,正準備與關羽交手,而劉備已經攻取了幾乎江夏全境,正屯兵江夏鄂城。劉備以水陸五萬大軍劍指孫權舊都柴桑,東吳昭義將軍孫靜,率呂範等部人馬,集兵下雉,預做防備。而孫權在接到江夏軍情之後,立即便命督軍將軍徐琨從壽春率軍一萬,馳赴廬江尋陽,準備與孫靜一起扼守江南、江北,以抵禦劉備。

第一百零二章 再論禍福第九百二十八章 無非取捨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二百六十八章 二劉隙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還治其身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戰則已第二百五十五章 汗血飛羽第五百九十章 夏侯伯仁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閻行逃生第二百零七章 仲德善斷第五百二十八章 漢王用意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離宮遠觀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一百五十一章 引虎攻狼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馬超無怒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一百三十章 劉虞再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興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八百二十二章 押走漢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張遼被困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遠攻近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漢使北上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成混戰第九百零六章 幷州侯氏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連續設伏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口鬥將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東平練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四臺一監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浦議和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水鏡餘暉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都督人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迂迴千里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二百二十三章 計決沂泗第二百零六章 糜竺來訪第三百三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馬超搶先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示好東吳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