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

董昭密與許褚對話,許褚安靜了下來,一連幾問,問的許褚是連連搖頭。

“說司馬徽自殺沒人相信,丞相更不能背此罵名!將軍啊!你現在知道爲何自己到了這裡了嗎?”

許褚恍然大悟,嚥了口氣,緩緩的說道:“是我殺了司馬徽!”

“這就對了!丞相對將軍最爲信賴!今日正是將軍報答丞相之時!將軍請放心,我等必保將軍無性命之憂!再說,丞相也捨不得將軍哪!”董昭拍了拍許褚道。

許褚當即正色道:“許褚明白了!就是我殺了司馬徽,此事與丞相無關!煩請先生回稟丞相,就說我許褚認罪!”

看着許褚豪壯之語,董昭對許褚拱手道:“將軍高義!必有厚報!”

於是董昭便又對許褚囑咐了一番,令其千萬不可說漏了嘴!

司馬徽一死,襄陽震動!

司馬芝還在等着司馬徽回來,然而一連等了兩日,都沒有見到司馬徽身影,於是急忙令人出去打探。

“不好了!不好了!先生……先生沒了!”打探的人幾乎是帶着哭腔跑回來的。

司馬芝一聽,頓時大驚,水鏡莊中其他幾個僕人聽了,也都是一驚。

“怎麼回事?”司馬芝急忙問道。

那人哭着說道:“曹軍武衛將軍許褚,縱酒行兇,殺害了先生!”

宛如一道晴天霹靂,一下子便劈在了衆人頭上!司馬芝癱坐在地,眼含淚光,已是心如刀絞!

“先生!先生……蒼天哪!你爲何如此不公啊!”司馬芝一向持重,現在也忍不住罵了起來!

衆人悲傷之際,管家忽然想起,水鏡先生臨行之前,曾交付一個書函,說是欲有急事,便可拿出來交給司馬芝。

司馬芝聞言,從管家手中接過書函,打開來一看,正是司馬徽手書。

看罷之後,司馬芝仰天長嘆道:“先生原來早就安排了自己的歸路!”

莊中衆人雖然只是奴僕,但跟隨司馬徽已久,皆能識文斷字,司馬芝於是便將水鏡遺書傳遞給了衆人。

衆人心情本就沉痛,又見司馬徽書中訣別之意,更是悲傷,水鏡莊一時被哀痛泣涕之聲籠罩。

良久,衆人方纔稍稍止住悲傷。

“子華先生有何打算?”管家嘆息問道。

“我打算去襄陽,無論如何也要拜祭先生纔是!”司馬芝沉痛的說道。

“不可!先生留書囑咐我等當就地散去,子華先生萬萬不可冒險啊!那襄陽城中,有曹軍數萬,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憂!”管家極力勸道。

司馬徽在遺書中囑咐司馬芝,一旦其遭遇不測,水鏡莊便由其主事,將家財分與一衆僕人,並勸言司馬芝儘速西去,無復遲疑!

這是早就爲司馬芝指明瞭道路!就是要讓司馬芝去爲漢王效力。

司馬徽一死,司馬芝也就無牽無掛了!水鏡莊終將零落,從此世上再無水鏡!

“可是先生對我恩重如山,又怎可在先生遽遭不測之際,潛身西去?”司馬芝兩難抉擇,說不服自己。管家是個老頭,雖然算不上名士,但見過的人和事也不少,於是出來勸道:“子華先生,斯人已逝,老奴知你事先生如父,但人死不能復生,先生此去襄陽,早已視死如歸,你若再去涉險,老奴將來如何面

對九泉之下的先生?莫若依先生遺書,如此方纔不負先生所望!”

衆人紛紛都出言相勸,司馬芝拗不過,又想起司馬徽對自己的教誨,只好嘆息一聲道:“先生厚葬吾母,芝竟不得事先生之終!慚愧!慚愧啊!”

於是,在水鏡莊衆人的勸說下,司馬芝只好遵照司馬徽的遺命辦理,當即令管家收斂家財,分散衆人,又在水鏡莊爲司馬徽設下靈位,披麻戴孝痛哭拜祭一番。

第二日一早,衆人各負行囊,出了莊門,回頭望去,水鏡莊依舊清雅,可惜已經物是人非!

“子華先生!此去路途遙遠,還是快些啓程吧!”管家難掩悲傷之情,嘆息了一聲,對司馬芝勸道。

司馬芝手舉火把,呆呆佇立良久,最後一聲長嘆,復又對着水鏡莊一番跪拜,方纔起身,將火把扔進了準備好的柴火堆中。

時冬臘月,草木凋零,荊襄羣山黯然無色!風雲一時的荊襄高士集聚之地水鏡山莊,很快便被吞沒在了熊熊大火之中!

從此,世上再無荊襄高士,世上再無水鏡羣英之會!

司馬芝成爲了最後一個離開這座曾一度才氣聚集、高賢滿座、名動四海的山莊的末路人!也成爲了荊襄士人集團的立碑者!

依依回望,司馬芝彷彿還能聽見水鏡莊中的歡聲笑語,能聽見九州賢才的高談闊論!當初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終於遠去……

水鏡莊的十年是最好的十年!而現在,它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從水鏡莊出來的人已經成爲了四方勢力的中流砥柱,歷史終於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當初的四賢一堂,諸葛亮、司馬懿、徐庶、龐統,如今已經都有了歸屬!

司馬徽的死訊很快便從襄陽傳了開來!

諸葛亮經南湖一戰之後,被劉備表奏爲軍師中郎將,自此真正的成爲了劉備手下謀主,掌管劉備麾下所有兵馬調度!

這一夜,諸葛亮昂首仰望蒼穹,忽然心頭一緊,幾乎踉蹌倒地!

“先生!先生!”馬良急忙上前扶住諸葛亮,連忙問道。

只見諸葛亮雙目緊閉,一臉哀傷,眉宇間有說不出的悲痛。

“快!快喚軍醫前來!”馬良趕緊呼喊。

“不必了!季常啊!天權黯然無光!星孛於鶉尾,分野在荊襄!吾恐哲人已逝啊!”

天權,乃北斗七星之一,後世又稱文曲星,本就黯淡,今夜更是隱沒不現!

馬良聞言,思索一番,忽然大驚,問道:“莫非應在德操先生?”

諸葛亮含淚點了點頭,馬良驚訝的無以復加。

如今荊襄早已零落,留下的人裡面,能夠應對天象者,除了司馬徽已經沒有其他人。荊襄三賢之中,宋忠、龐德公已經仙逝,只剩司馬徽一人!如今也終於落下了帷幕。“德操先生向來清靜不染俗塵,不意天不假年,大漢又失一賢人矣!”馬良不禁嘆道。

第九十三章 百鳥朝鳳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井陘已破第一百零七章 高順斬將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四百七十九章 嶽婿鬥法第八百五十一章 朵思回營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三百九十七章 夜戰竹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縱放北歸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七十九章 劉豹求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張遼突圍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馬岱脫險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親迎周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兩軍僵持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成混戰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使臣第四百七十五章 關中易主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二十章 士孫瑞說王允第四十五章 郭嘉棄袁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迴天無力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詡之諫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八百七十三章 黃忠出馬第七百九十四章 民不畏死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馬超無怒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將有南謀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父城之辯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四百九十九章 老臣說客第三百零一章 設百工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不必心急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請回吳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八十六拳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樂進反擊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九百八十章 罷黜周瑜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柳中合兵第九百一十八章 二曹逃脫第五百四十章 四郡出兵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長安收網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五百六十二章 奪其兵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東出武關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不可信任第八百一十六章 溫柔繾綣第六百二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司馬論策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人頭展覽第二百七十章 先發制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女生隙第八百零六章 以彼之道第八百零八章 李光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君子坦蕩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十二章 自己想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漢昌急報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九百零二章 識破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