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

所謂“閹贅遺醜”,是當年袁紹命陳琳撰寫的討賊檄文中的一句話,意思就是諷刺曹操乃閹宦之後!曹操祖父曹騰本是宦官,收養了曹嵩爲子,因此曹操確實是閹贅之後!

司馬徽毫無顧忌,當衆說了出來,這會兒許褚可是聽明白了!

當初袁紹的討賊檄文,可是人盡皆知,許褚也不例外,雖然其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但卻知道肯定是罵曹操的話!

許褚當即起身喝道:“匹夫!何敢出言侮辱丞相!”

司馬徽忿然作色,怒視許褚道:“區區一介莽夫,事國賊甚於父母!於家不孝,於國不忠!不孝不忠之人,豈敢犬吠於老夫面前!”

這話許褚還是聽得明白,登時暴怒,便於拔劍上前!

曹操急忙喝道:“許褚休得放肆!”

曹操這是生怕許褚做出傻事來!這種時候司馬徽若是死在襄陽,那曹操可就撇不清了!司馬徽雖然只是一介山中隱士,但是其影響力卻非同小可!孔融之輩不過狂狷之徒,而這司馬徽卻恩施一衆賢才!若是司馬徽死在此處,那就意味着曹操將永無可能得到那些荊襄高士的幫助!而且還要豎

起更多的敵人!

與司馬徽過從甚密者,如諸葛亮、龐統、徐庶、石廣元、孟公威、崔州平、龐德公、傅巽、韓嵩等等。其弟子又有南陽劉廙、南郡向朗、西川李仁、尹默等等。

曹操萬不願司馬徽在襄陽有任何意外,於是急忙喝住許褚。

許褚已經拔出了寶劍,聽到曹操的命令,只得強忍憤怒,暫止殺意。

可惜許褚不殺,不代表司馬懿就不死!

“曹阿瞞!老夫今日前來,便是贈你一世惡名!”

此語一出,衆座皆驚!曹操心知不妙,急忙想要喝令許褚上前制服司馬徽!

可惜司馬徽早有死志!揣在衣袖裡的手霎時分出,一把匕首寒光乍現!

“不可!”

曹操方纔呼出一聲!年已七旬的水鏡先生司馬徽已經將匕首插進了自己胸口!

許褚殺過那麼多人,卻也被這一幕給驚到。

待到許褚上前查看時,司馬徽已經沒了鼻息!

“丞相!他……他死了!”許褚愣看着曹操說道。

“啊……可惡!可恨!”

曹操近乎歇斯底里的狂叫,程昱、劉曄、董昭三人是啞口無言,誰都沒有想到司馬徽會來這麼一出!礙於司馬徽的身份名望,之前入內的時候也沒有搜身,這些可鬧了幺蛾子了!

許褚見曹操大怒,當即拜道:“丞相!不如將這老賊梟首示衆,以戒不敬!”

“混賬!你敢梟他的首,我便砍了你的頭!”曹操怒指許褚罵道。

雖然司馬徽就是爲死而來,但方纔許褚的過激言行無疑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曹操將怒氣也撒到了許褚頭上。

程昱一見,趕緊上前扯住許褚道:“將軍還不向丞相請罪?”

許褚一臉茫然,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又何談請罪呢?

“我無罪!”許褚甩開程昱說道。

“還說你無罪!來人!許褚暴戾,一言不合,鬥殺了司馬德操,立刻將其拿下!”曹操突然大喝道。

門外執法軍士得令,當即擁了進來,一把便將許褚鎖住。

許褚一臉懵象!這哪兒跟哪兒啊!怎麼就成自己殺了司馬徽?

“丞相!丞相!末將冤枉啊!”許褚被奪去了兵器,押走時還茫然不解的喊冤道。

曹操緊攥拳頭,眉毛都擰到了一起,咬牙切齒,眼神中那份幽怨啊,不可名狀!

程昱、劉曄、董昭三人卻是立刻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董昭上前拱手道:“許褚將軍雖然怒而殺了司馬徽,但將軍素來忠義,還請丞相念其過往功勞,寬宥其性命!”

程昱、劉曄反應過來,也趕緊跪拜道:“是啊!丞相!司馬徽出言不遜,許褚將軍實乃出於護主之心,方纔犯下罪刑!請丞相從輕發落!”

曹操滿腹怨怒,平息了良久才說道:“許褚之罪容後再議!速速命人將司馬徽好生收斂!風光大葬於襄陽城南!下葬之日,諸將校文武不得缺席!”

隨後一甩衣袖,便進了內堂。

程昱、劉曄、董昭三人一商量,程昱負責司馬徽喪事,劉曄負責將今日堂上“事情經過”傳播出去,而董昭則負責去監囚找許褚。

毫無疑問,許褚成了背鍋俠!

司馬徽橫死在了襄陽,總得有個兇手!這個兇手肯定不能是曹操!理所當然只能是許褚!

最終對外放出的消息是,許褚酗酒鬧事,與司馬徽產生口角,縱暴行兇,殺害了司馬徽!

當然,這話只能是偏偏愚昧無知的普通百姓,明眼人最終還是會將這筆帳算在曹操的頭上!

司馬徽在荊襄之地,素有賢名,如今曹操正在荊襄用兵,如果對此事沒有個交代,怕是難辦,因此許褚肯定是不能輕饒!

問題是現在許褚還根本不知道曹操的意思,正在監中嚷嚷喊冤。

“將軍若不住口,難道是嫌命長麼!”董昭走了進來,對許褚作色道。

許褚到現在還是懵的,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見董昭到來,急忙問道:“董先生!董先生!丞相這是何故啊?明明是那司馬徽自殺,怎就成了我許褚行兇了?”

“住口!”

董昭對旁邊軍吏揮了揮手,示意所有人都退下,只留自己與許褚在內。

許褚也察覺到董昭有密語要對自己講,這才稍微安靜了下來。

“先生!究竟是怎麼回事啊!許褚實在不明白!”

董昭深吸了一口氣,又長嘆道:“我且問你,那司馬徽是如何死的?”

“這還用問,當然是自殺!”許褚毫不猶豫的說道。

“自殺?自殺於丞相筵席之上?你信,我信,可說出去誰信?這襄陽百姓信嗎?這天下士人信嗎?”董昭一連數問,問的許褚啞口無言。

許褚私想了一下,這事兒卻是太過詭異,若不是自己親眼所見,也斷難相信。於是搖了搖頭道:“怕是不信!”

“既然不信,何以服人?此事傳出去,天下人只會將罪名安在丞相頭上!我且問你,丞相殺了司馬徽嗎?”董昭復又問道。許褚又搖了搖頭,道:“沒有!丞相對司馬徽十分恭敬!”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復收下邳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鄭興兵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九章 這就有老婆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八百二十七章 未能得勝第六百五十四章 霍峻心思第三百零四章 射鹿仲由第三百三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一十五章 危險來臨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迂迴千里第二十八章 董越軍敗回溪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石神弓第七百二十七章 成都解危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六百七十九章 氣氛尷尬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七百七十八章 雲祿任命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八十四章 劉猛失智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強自作樂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死且壯矣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守軍分歧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呂蒙罷兵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七百零三章 荊州息兵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戰破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籠絡軍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近在眼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荀陳脫困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九百三十九章 卦象兇險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三百二十七章 四將斬帥第一百八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第一百八十三章 雲霧谷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八百二十六章 安然歸來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五百四十六章 河西亂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二十八章 阿瞞大怒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西去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九百一十六章 桃林盜賊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刺客史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