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城鎮規劃

見一衆人等全都亢奮起來,劉錫命乾脆就着天下形勢又掰扯了幾句,後來發現話題越跑越偏,他才忽地將討論範圍迴轉到城鎮規劃上面來。

劉錫命繼續指着村子那邊說道:“繼續說這個吧,剛纔大家提出的建議都很不錯,目前咱們就先初步定下來圍着村子西面修一圈木柵欄,外挖壕溝引來江水,將陸路來的敵人擋住。至於水面來的敵人,咱們待會兒去沿江處再看看。”

仔細觀察了整個村子的形勢,劉錫命總算知道爲什麼看似遼闊的一片土地卻只有張家灣村這麼百把號人了,一方面是現在還沒有後世那樣人口密集,另一方面恐怕就是因爲這個幾字型河灣三面環水的原因,這裡每年都要被淹上一兩回,普通貧民哪裡還會願意到這裡來開荒。

“說完軍事,第二個問題就要考慮百姓居住,這裡面又要分爲居住環境和產業規劃,所謂居住環境便是指如何讓村中百姓住的安穩舒適,你們以前都去過府城,可還記得府城中種的那些樹木以及那些排水溝渠?”

見衆人紛紛點頭,劉錫命給了大家一個讚許的眼神,繼續就這個說下去。

“這些都屬於提升居住環境的措施,將來咱們建造的村子要比照城鎮的規模來建,到時不僅要在每條道路兩旁種上樹木,還要在城鎮地下挖掘下水道,整個城市的生活污水、工坊產生的廢水以及自然雨水都可以通過下水道排出去。”

“二哥,這居住,環境,我們大概知道,只是這產業規劃卻是什麼東西?”,穆敬難腦子比較活絡,整個人都透露出一股機靈勁兒,他直接把大家的疑惑問了出來。

劉錫命衝他笑着點點頭:“所謂產業規劃便是指此地百姓以什麼爲生,若是大多靠種田或是養殖,這就叫以農牧業爲主;若是全靠織布、鍊鐵之類,就叫以工業爲主;還有靠開酒樓、客棧之類爲來往旅人提供服務的,這就叫以服務業爲主。爲了便於稱呼,我將其稱爲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魏敬國轉頭低聲問許衛道:“許衛,你們讀書人的門門道道都這麼多嗎?”

“那個,或許是二哥天縱奇才,尋常夫子也是講不出他這些的。”,許衛汗顏回道,他心中犯起了嘀咕,這些東西起碼我就沒聽說過。

裝逼的感覺就是這麼爽,劉錫命看着一幫少年都跟乖寶寶一樣崇拜地看着自己,忍不住內心有些酸爽,清了兩下嗓子繼續說道:“過去幾千年來,凡是用心任事的讀書人必然會重視產業發展,最遠的例如管仲,他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早重視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先賢,齊桓公在他輔佐下發展爲春秋五霸之首。近的如本朝浙江布政使司的永嘉學派,其學重視發展商業,是以其所在溫州府等地頗爲富庶。”

“咱們要想擴大勢力,賺錢是首要任務,若只是靠種田,即便有良田萬畝也不過得銀萬兩,按照每個隊員一年十二兩銀子餉銀,再加上裝備物資等,這最多隻夠養五百隊員,卻哪裡夠用,所以下一步咱們便要考慮開設工坊,這些在建設之初就要預先規劃好,一來使整個城區整潔有序,百姓居住更加舒適,二來也可以提升工坊工作效率。”

隨着劉錫命將自己腦海中有限的知識娓娓道來,劉家衆少年彷彿覺得眼前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原來做每件事都有這麼多學問在裡面,如許衛、於永凱這些讀過書的受到的衝擊更大。

以往的張家灣村是一個歪歪斜斜的一字型,大多數村民居住在村子附近,另外有些農戶在村外的田間地裡散亂居住,爲避開夏季漲水,整個村子離江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按照劉錫命長遠的規劃,他打算沿着江邊修起一道堤壩,這樣一來從江邊到內地之間的大片土地都可以用來建房和建廠。

考慮到將來整個村子會作爲自己的工業基地,那麼還必須將村子的碼頭進行擴建。

整個村莊建設按照小型城鎮的規模來建造,一直從碼頭修到現在劉家宅子的位置,大概長七裡,寬五里,佔地面積大約一萬三千畝。

到時順着碼頭修建一條可以並排通行六輛馬車的硬化道路穿城而過,作爲整個城鎮的主幹道,同時將劉家宅子挪到城鎮中心,兼顧政務中心的作用。

至於其他區域,劉錫命按照現代的思維理念,結合居住環境、交通擁堵等因素,決定按照內層商業區、中層住宅區、外層工業區這樣的規劃來修建各種功能區域。這樣的好處是規劃清晰,同時按照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的順序分佈又可有效增加居住舒適性,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減緩將來可能發生的城鎮擁堵。

還好勞資沒少玩建設類遊戲,老劉同志一邊歪歪一邊心裡美得冒泡。

不過這麼大的工程當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建成的,不說修建堤壩,就是將村莊三面沿江處填高都是個大問題,自己現在這五百來號人也只能先做點兒前期工作,剩餘的只能等人手足夠了再慢慢發展。

至於現在五百號人的住宅問題,如果想一下子修完一百棟房屋肯定不太現實,雖然今年順慶府有些乾旱,但是讓這麼多人天天露天住着也不是個事。

劉錫命便決定挨着劉家宅子,先按照後世學校宿舍的標準修上幾排房子供大家臨時居住,等到以後他們搬出去,這些房子和劉家老宅正好作爲軍校和宿舍區,加上這裡又靠近城鎮邊界,也便於快速出兵防禦。

一行人看着劉錫命拿了張紙寫寫畫畫大半天,最終形成一張用不同斜槓和黑點標明的圖紙,聽二哥講這叫區域標識,畫黑點的地方以後建民宅,粗斜槓的地方以後建工坊等等,整個圖紙的內容顯得很是清晰。

等到帶着大家繞着江邊看了一圈後,劉錫命對這份規劃的信心又增強了幾分,村莊沿江的三面被水淹了大部分,露出來的也都是爛泥地,只有從碼頭一直到村子裡這條線因爲地勢較高露了出來。

這麼一來村莊目前的防禦體系就比較好構建了,只需要沿着劉宅和宿舍院牆修建一條大概三、四里長的的木柵欄,再在碼頭處也修一道木牆,敵人要是進攻就只能從留下的兩個門進來。

但是防守作戰必須要有遠程武器,之前劉錫命問了一遍自家招收的這些工匠中有誰會做弓弩的,哪曉得人人都是面面相覷,這玩意兒結構複雜不說,原材料要求也比較高,恐怕只有軍中匠戶纔會做。

看樣子得趕快把鐵匠鋪建造起來了,反正自己有魯密銃的詳細製造方法,可以試着指導這些工匠做一做火槍。到時候在木牆上留好射擊孔,敵軍從外面進攻,我軍在裡面射擊,應對小股敵人應該沒問題。

還好哥博覽歷史小說,劉錫命哭笑不得地想到,要不是靠這些小說普及知識,誰他孃的會想到去了解水泥怎麼造、玻璃怎麼燒的,這操作太騷氣了。

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動(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武昌(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盡顯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日本開關(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佔領山西第六十九章 招攬人手 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尾隨而攻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二百零八章 工作計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六百六十九章 呂宋漢王(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順慶(二)第七百零一章 驅逐韃虜(十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尾隨而攻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會試陰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二十章 崇禎七年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明覆滅(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逃亡之人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滅(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處擴張(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觀其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襲莊園(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朱仙之敗(一)第九十一章 編練曲兵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兒第十五章 李彪其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佔領呂宋(十)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第二百三十章 夜間突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驅逐韃虜(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喬遷新居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五百二十一章 爭奪海權(十三)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門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五百七十一章 圍攻武昌(三)第七十四章 母族長輩第六百一十四章 督師中原(十五)第三百七十章 馳援鳳陽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州香君第五百九十三章 圖謀宗室(十)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一百四十五章 鬼話連篇第六百一十四章 督師中原(十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鳳陽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五百零四章 賑濟京城(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流賊聚首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達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