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

“陛下曾經下令,對於泰西人能夠拉攏的就要拉攏,畢竟將來想要讓泰西蠻夷走向開化還是需要帶路 黨的,你們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兒沒有領悟到陛下的精神啊。”

吳奇看着蘇懂笑道。

“現在海軍已經開始向西挺進,正在準備和天竺地區的莫臥兒王朝和各土邦王公進行接觸,相信離抵達泰西也不會太久了,這件事可以算得上是未來幾十年的重點工作了。”

蘇懂一臉讚歎地伸出一個大拇指。

“可以,吳軍侯現在理論水平很高啊,你放心,我巽他都護府向來是堅決貫徹中央旨意的,不信你可以問問。”

說完,蘇懂朝門口的安東尼揮了揮手。

“汝那番人,且過來敘話。”

安東尼趕忙屁顛兒屁顛兒的跑了過來。

吳奇細看他如同大馬猴臉上的表情,竟然還帶着一絲諂媚。

蘇懂直接衝安東尼笑道:

“汝這番人,在我椰城縣做了幾年門官兒,你過得如何?可曾有知曉王化?”

安東尼一聽這話簡直都要哭了。

自己從一個堂堂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變成了現在看大門的,你覺得我過的怎麼樣。

可是這話安東尼也不敢說也不敢提啊。

瞥了一眼馬車裡的吳奇,安東尼一臉恭敬地點頭哈腰。

“多謝大令關心,我等化外蠻夷,在此地蒙受大漢天恩,早已經是感激涕零,屬下一定洗心革面,脫去泰西蠻夷之氣,以做大漢子民。”

安東尼心中無比怪異。

漢人真是太怪了,明明就是知縣,但是叫法卻有好幾種,什麼大令、縣令之類的。

不過他說這話倒也不完全是違心之語。

被俘虜的幾年裡,安東尼拼了命的學習漢人的一切東西。

雖然由於國安寺和金吾衛的存在,大漢朝廷對科技類的知識都處於高度保密和封鎖的狀態。

但是在人文方面,大漢朝廷卻是大開方便之門。

關於新型儒學、大同理論這些都是全社會四處宣講的,安東尼自己也學到了不少。

這一學習下來,原本白人至上的安東尼瞬間變成了大漢的舔狗。

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先進的政治制度。

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摧殘的文化。

對比一下現在泰西的封建殘餘貴族制度,安東尼從大漢感受到了人性的偉大光輝。

現在安東尼篤信,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話,那耶穌一定是中國人。

安東尼的這番表態語態真誠,蘇懂和吳奇雖然還沒混到人精的份上,但是這一點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吳奇見狀便是心中一動,他馬上笑着看向蘇懂道:

“蘇大令,我海軍開拓南明離火洲之後便要奉命西進天竺,聽說荷蘭人和英國人都在天竺殖民多地,想來需要人手協助,不知你這位……”

“哈哈哈,好你個吳軍侯,這般快便知道替海軍考慮了。”

蘇懂一陣大笑。

雖是說笑,但是他心中卻爲好友很是高興。

這說明吳奇在海軍還是頗受重用的嘛,不然怎麼會如此積極任事。

蘇懂一臉豪爽地拍了拍吳奇的肩膀。

“這事你放心,回頭你先向軍方建議,後面的工作我來幫你做。”

吳奇聞言大喜。

蘇懂出馬,那這事肯定是成了。

當即,吳奇朝蘇懂拱手道:

“如此便要多謝蘇兄了。”

“哈哈哈,你我都是宮裡出來的郎官,咱們不互相幫襯,那該和誰親善?”

當夜,蘇懂叫上了幾個同樣在宮中當過郎官的好友,自己掏錢在椰城長春樓招待吳奇。

這樣的場景在大明可是百年難見的,當官的請人吃飯哪有自己掏錢的道理。

但是在大漢,這卻是從開國起就實行的常態。

大漢皇帝劉錫命剛登基就頒佈了大漢官吏八項規定,對於官場作風進行了嚴肅整頓。

加上有各地集議院以及報紙等輿論監督,大漢官員可不敢像前明一樣任性。

也正是因爲這樣,大漢纔開國不到8年,在全天下百姓心中的聲望卻是日漸高漲。

配合上大漢天命論,劉漢政權似乎有回到兩漢時期那種人心在漢的感覺。

南海艦隊在椰城只停留了兩天,在補齊各種物資之後,整個艦隊開始正式向南出發。

湛藍的巽他海峽上,吳奇心潮澎湃。

走出巽他海峽,就是大漢南海地界之外的世界了。

這對於一直在南中國海活動的吳奇來說,確實是一次難得的人生經歷。

就在吳奇激動間,一個人影出現在他身旁的欄杆處。

“怎麼,有些不舒服?”

來人是艦長姜保林。

眼下四處風平浪靜,據南海艦隊所知,這一帶不可能有能夠影響到自己的武裝力量,因此姜保林很是放鬆。

吳奇強自定了定神轉頭笑道:

“謝謝艦長關心,我沒什麼事,只是想到自己在替帝國開拓海疆,難免有些心潮起伏。”

姜保林手邊的煙被點燃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四散開來。

“是啊,若不是有陛下,誰能想到南海之外還有這麼廣闊無垠的地方。”

“這讓我想到了兩漢,若不是兩漢向西拓土,我漢人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如今又是我劉漢替華夏打開眼界,有時候我都在想,這可能真的就是天命。”

姜保林感嘆的語氣讓吳奇心中跟着一動。

臥槽,這麼說的話,好像還真是這個道理。

“艦長,聽說海軍都督府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派遣了探險隊朝南挺進,這才發現了陛下所說的南明離火洲,您可知道具體的情況?”

說到這個,姜保林一下子有些來勁兒了。

“哈哈哈,這事你還真問對人了。”

“漢元1850年,元武四年,在荷蘭俘虜的指引下,我海軍奉命向南查探海疆,進而順利發現了南明離火洲。”

“不過在登陸之後我們發現,整個南明離火洲上並不存在任何開化或是半開化的文明,因此直接宣佈將南明離火洲併入我大漢領土。”

姜保林臉上露出一絲憧憬。

“僅僅是根據初步的勘探來看,南明離火洲擁有儲量巨大的各類礦產,尤其是鐵礦品位遠超我大漢其他各處,簡直是天賜寶地。”

“根據工部和帝國理工大學等部門的預估,南洲的鐵礦儲量至少有數千億石。”

“嘶”

吳奇倒吸一口涼氣。

隨即他便更加興奮了。

作爲一名期門郎,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工業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地位。

“工業文明是一種全新的文明,它將對其他落後的農耕文明形成碾壓性的優勢。”

這可是皇帝陛下的原話。

而鐵礦在工業文明中的作用,那當然是排在第一位的了。

發現吳奇變得更加激動,姜保林笑着將菸灰彈進了海里。

“對了,過幾天到了南洲你們要注意一些,這裡環境與我大漢大不相同,動物、植物千差萬別,而且很多都有毒性,一定要小心行事。”

“明白!”

第二百九十三章 結社!結社!第六百九十五章 驅逐韃虜(七)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動(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府城角力(十)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四百零一章 安撫後院(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盡顯第八十九章 製作火器 二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盜匪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炮臺第六百二十二章 吏治改革(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頭賣藝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呂宋(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五十九章 趁夜殺賊第二百九十九章 獻忠兵至(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檢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尋他法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師中原(十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院試(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佔領呂宋(七)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四百八十一章 縣令雷洪(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宋漢王(十四)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佔領臺灣(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呂宋漢王(十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嚇清軍(一)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七百零二章 驅逐韃虜(十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見洪承疇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五十章 明軒不明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準備院試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佔領呂宋(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當來訪(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二百零三章 思想問題(二)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鎮內大戰第七百零七章 新朝氣象(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八十八章 製作火器 一第二十七章 轉讓交易第四百二十七章 欽點狀元(三)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五百零八章 治理呂宋(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榮從軍(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佔領呂宋(六)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師中原(十九)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五百零四章 賑濟京城(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救疫河南(八)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七百零七章 新朝氣象(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盧象升死(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獻忠兵至(一)第五十三章 師出以律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行安排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縣(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一百三十章 恢復生產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二十二章 黑虎幫派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離火(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二百零八章 工作計劃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二百三十章 夜間突襲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道湖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