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驅逐韃虜(三)

“殺光官紳,還我血汗錢!”

“殺光官紳,還我血汗錢!”

憤怒的南京人民在劉錫命的刺激下爆發了,數萬百姓齊聲怒吼,不僅將錢謙益等人嚇得臉色慘白,更是引得越來越多的百姓圍觀過來。

劉錫命心中一笑,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今天開這個漢奸批鬥大會,不只是要批鬥漢奸,更爲關鍵的是利用錢謙益等人的大儒身份和他們的官紳身份,對江南程朱理學予以痛擊,同時對官紳進行揭露。

錢謙益等人被嚇得語無倫次。

“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我等東林中人全都是爲了天下大義啊,你們當初可都是支持的。”

“呸”

臺下一名老者一口濃痰吐在地上,滿臉怒色直接朝錢謙益罵道:

“殺千刀的官紳,當年還不是你們哄騙我們,說什麼皇帝要把大家的錢都拿走,卻沒想到最後肥的是你們。”

說完,這老者一臉眼巴巴地看向劉錫命。

“大王,韃子在南京沒少燒殺搶掠,咱們百姓也有許多家財被搶,請大王開恩,將我們百姓的家財發還吶。”

“是啊,還請大王開恩發還家財。”

原本還在痛罵官紳的百姓這會兒話題一下子全都轉向要錢這件事上來了。

劉錫命心中好笑,對於百姓的這種表現他早有準備。

當下,他趕忙壓了壓手示意道:

“按理說,韃子搜刮的這些錢財都是從江南而來,涉及到百姓的也確實應該發還。”

“漢王萬歲!”

人羣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但是”,劉錫命的話緊跟着就來。

“大家覺得這筆錢應該怎麼發還,誰該發還多少?比如張三說他家被搶了十萬兩,李四家說他家被搶了二十萬兩,這錢該照他們說的給他們嗎?”

“啊?”

圍觀的百姓頓時抓麻了,大家喊口號是爽,可沒想到這裡面具體該怎麼操作。

劉錫命嘿嘿一笑,開什麼玩笑,劉家的傳統就是吃進嘴裡的從來都不會吐出來。

當然了,劉錫命今日的目的主要還是在官紳上面,當下趕快解釋道:

“各位父老放心,我大漢與歷代前朝都不同,本朝稅賦及財政向來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大家可以放心,這筆錢雖然找不到歸處無法退還,但是最終一定會用到大家身上。”

百姓中有人有些不滿道:

“大王又不發錢,這錢怎麼能算到咱們身上?”

“哈哈哈,並非只有發錢纔算將錢用在大家身上,我大漢馬上要在全國推行義務教育,所有年滿六歲以上的孩童無論男女都要去上學,這錢就是從稅賦裡面出的,你們說這算不算用在大家身上?”

“譁”

人羣又是譁然。

“大王果真要讓天下人都讀書?”

圍觀百姓滿臉激動不可思議地問道。

劉錫命堅定點頭,“沒錯,以往正是因爲讀書人少,多以大家纔會被錢謙益這些所謂的大儒蠱惑,等到大家都識字讀書,他們就再也騙不了你們了。”

“漢王萬歲”

劉錫命的話通過大喇叭傳出很遠,圍觀的百姓再次沸騰了。

看着錢謙益等人慘白的臉色,劉錫命開心地笑了。

經過這麼一場活動,只要等到之後中原報將其全部報道出來,東林黨、程朱理學和官紳的名聲就算是徹底臭了。

這之後,自己纔算是可以大展拳腳。

“還是說今天這件事,錢謙益等人聲稱自己等人是因爲被逼無奈才向韃子投降,這一點寡人認爲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錢謙益等人臉色一喜。

“但是,這並不能掩蓋他們漢奸的事實,我們將他們稱爲漢奸,主要是看他們是否幫助韃子欺壓我華夏百姓、破壞我華夏文化,你們看看他們頭上的豬尾巴,你們覺得他們是不是漢奸?”

“是漢奸!”

現在劉錫命說什麼,在南京百姓耳中聽起來都像是對的。

他才問出口,數萬百姓當即怒吼起來。

錢謙益等人痛哭俯首。

劉錫命一甩袖負手道:“錢謙益等人身爲明臣卻配合韃子欺虐我漢人百姓,這筆賬一定要清算,但是我大漢乃是法治之國,這一切還要等到大理寺和廷尉寺審判完之後再做決定。”

劉錫命一臉莊嚴地環視衆人,“寡人身爲漢王,在此向天下漢人正告,凡是投靠韃虜者,皆是漢奸,早晚會受到我大漢國法的制裁。請大家記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在場的百姓念着這句話全都陷入了沉思。

~~~

山西永寧州。

于成龍興沖沖地跑進了州學當中。

“出來了,出來了,最新一期的中原報,大家快來看。”

“譁”地一聲,在州學中學習的近百學子全都圍了上來。

“漢王府向天下百姓莊嚴宣告,我漢軍於漢元年八月初一在南直隸池州府大破建虜四十萬兵馬,陣斬賊酋多鐸、漢奸孔有德等人,殺敵無數。”

“漢元年八月初三,我漢軍順利攻破南京,南京正式光復。”

“八月初六,漢王王駕駕幸南京,因見江南百姓受建虜剃髮羞辱,漢王義憤填膺,乃自責不能保民,遂削去髮髻與民同恥,我七十四萬漢軍亦全數決定,削去髮髻,誓要一雪此辱。”

“難怪今早看到州衙門前的漢軍許多都在院子裡剃頭,我還奇怪呢,原來是這個原因。”

“漢王爲了江南百姓,竟然可以自削長髮,此乃真正的聖王啊,我大漢必勝。”

永寧州學中,一衆學子在經歷了無可奈何之後也只得接受了全國易幟的現實,現在看到漢王的舉動,州學學子心中才真正的從內心接受了大漢政權。

于成龍趕忙催促道:“接着看,接着看。”

“漢王於南京城中召開漢奸批鬥大會,痛陳錢謙益等輩欺世盜名,程朱理學虛僞鄉愿,天下官紳貪得無厭,以致天下儒生多有負心之輩,漢王乃詔曰,必以新學取代舊學……”

州學學子面面相覷,一見報紙說到程朱理學,大家都難免痛心。

畢竟是自己學了幾十年的東西,現在說廢就廢,這如何能接受得了。

但是劉錫命巧妙就巧妙在這裡,他利用後世公蜘的手法,將部分人的特點放大爲整體的缺點。

這樣一來,錢謙益等大儒無恥無義,就變成了全體程朱理學儒生無恥無義。

那麼爲了洗刷自己的污名,儒生們不僅不能反駁,反而要儘快和程朱理學撇清關係。

在劉錫命完全掌握話語權的當下,配合上公蜘的這套手段,簡直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畢竟,在現代信息傳播如此之快的年代,公蜘們都能憑着這套話術體系恰爛錢,何況是現在。

于成龍等人看完報紙無不羞愧難當。

中原報上說,那些學習程朱理學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錢謙益,大家務必小心。

這下子,衆生員原本心中的讀書人自豪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恥辱感。

良久,于成龍憤然地將自己的儒冠取下朝地上一扔。

“程朱理學誤我,我堂堂男子漢,當頂天立地爲百姓謀福,怎麼能學錢謙益這些人蠅營狗苟,只顧私利,我決定了,我要從軍去。”

“譁”

州學學子全都如同看外星人一般看向于成龍。

“於兄,你這反應也有些太過激了吧,咱們好歹也是文人,怎麼能如那匹,武人那般呢?”

有個學子本來還想說匹夫,但是在衆人的目光之下只好改成了武人。

于成龍更加憤然,“你等都看到了,漢王從不以武人爲卑賤,中原報上也說,男兒在疆場殺敵,那纔是最大的英雄,我等文人到底能有何用?”

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六百零八章 督師中原(九)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研究第二百二十章 高中頭名(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襲莊園(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門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五百八十二章 救時司徒(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喬遷新居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拯救皇陵(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觀其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斷(二)第五百六十章 救疫河南(二十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裝交易(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爲紅顏(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四百二十章 實踐之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離火(四)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二百六十七章 城內暴動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六十三章 拯危救難第六百九十一章 驅逐韃虜(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廣(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凱當官(二)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縣(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六百一十一章 督師中原(十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逃亡之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二百四十章 商業聯盟(一)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開關(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凱當官(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復社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兵入關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六百七十章 呂宋漢王(十一)第四十六章 長槍突擊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六百八十章 北伐建虜第四百六十七章 佔領呂宋(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準備院試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廠(二)第三百零四章 獻忠兵至(十)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爲紅顏(四)第五百零三章 賑濟京城(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賊漁利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凱當官(六)第六十七章 購買田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攻取江南(七)第七十四章 母族長輩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中頭名(四)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二百五十一章 長腿美女(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圖謀宗室(九)第七章 賣菜準備第三十五章 雜事處理第五百一十五章 爭奪海權(七)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九十章 整頓村莊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盡顯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換衣冠(三)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