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聯姻公主(一)

武昌城內,隨着中原報將朱慈烺在武昌登基的消息傳開,這幾天下來斷斷續續地有崇禎舊臣從江南前來投奔。

七月十七日這天,正興朝終於迎來了最重要的幾位投奔者。

名滿天下的大儒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帶着一衆門徒日夜兼程,在躲避了南明朝廷的層層阻攔之後終於順利抵達了武昌。

一聽聞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到達,劉錫命竟然親自帶領着文武百官前往碼頭迎接。

身着素服的劉宗周和黃道周二人在船上便看見了劉錫命的這套排場,心中原本升起的許多不滿瞬間煙消雲散了。

人家劉無疆以一介丞相之尊親自帶領百官來迎,足見有尊士重道的高尚品德。

至於朝政中的諸多疏漏,人無完人,劉無疆畢竟初心是好的嘛。

抱着這樣的心情,劉宗周和黃道周二人大笑着迎上了前來迎接的劉錫命等人。

“博望侯折煞我等了,老朽愧不敢當。”

甫一見面,劉宗周和黃道周二人便是一記躬身大禮,足見兩人對於禮法的重視。

劉錫命趕忙上前笑着扶起二人,“賢哲遠來,這是本朝興盛之兆,僕不才,被陛下任命爲丞相,正是要向四方賢良徵求治國之道,如今兩位不遠千里投奔,劉某怎敢不來迎接。”

老劉的商業互吹技能早已臻至化境,如今當着文武百官替劉宗周和黃道周二人大吹特吹,直接就讓兩個老學究有些飄飄然了。

不過劉宗周終究是儒家老鳥,沒幾下的功夫他便醒悟過來,見和百官見禮完畢,他直接頗爲期待地問道:

“不知老朽能否求見陛下?”

劉錫命笑眯眯地比出請的手勢,“陛下早已下旨,兩位先生一來立刻召見,這便請吧,車上已經爲二位備好朝服了。”

懷着激動的心情,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在劉錫命等人陪伴下乘坐馬車來到了昔日的楚王府。

楚王府經過劉錫命派人改造後,原本的功能已經大多恢復,加上此前吏員招考還修了不少宿舍樓,這會兒劉錫命索性請示朱慈烺,將王宮前半部分改爲了正興朝的丞相衙門和六部衙門。

朱慈烺等人本來就愁幾個皇子、公主孤零零地在宮內住着沒有人氣,眼下有這麼人前來陪伴,一幫人還巴不得如此。

遠遠看見楚王府宮門上改寫的“大明門”幾個字,劉宗周二人再次忍不住老淚縱橫。

承運殿此時也已經改名爲了皇極殿,朱慈烺身着皇帝朝服早已在殿中端坐多時了。

劉錫命給劉宗周準備的朝服依舊是左都御史的,黃道周則是按禮部尚書品級來的,完全比照南京的級別。

一進入大殿,見到朱慈烺當面,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登時噗通一聲跪倒,直接行起了大禮參拜。

做完這些,兩人才異口同聲地大喊道:“陛下”,隨即痛哭起來。

御座上,朱慈烺見二週如此鄭重,頓時也回想起此前在紫禁城中的景象來。

見兩人跪地痛哭,朱慈烺幾步走下御階,與兩人一起痛哭起來。

好一番敘舊述情之後,朱慈烺這才擡眼看向劉錫命道:

“丞相,兩位先生不遠千里而來,丞相可考慮過如何安置?”

劉錫命朗聲道:“陛下放心,臣正要奏請陛下,劉起東在先皇時便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黃幼平此前雖然只是詹事府少詹事,但是在南京也任職禮部尚書。”

“臣以爲,這兩位先生敢於棄暗投明,可謂世之典範,臣奏請陛下,依舊任命劉起東爲左都御史,黃幼平爲刑部尚書。”

禮部尚書一職關係到馬上就要到來的科舉,劉錫命爲此準備了許久,自然不會因爲黃道周就放棄。

朱慈烺卻不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見劉錫命安排妥當,當下滿意地點頭:“有勞丞相,朕準了,就如此定吧。”

劉宗周二人趕緊再次俯首,“臣等謝陛下隆恩。”

“陛下,劉丞相,臣在江南便得知朝廷打算大興改革,臣正有許多疑惑要向丞相諮詢。”

劉宗周才被朱慈烺封官,當即便問起了自己最關心的事宜。

劉錫命心中一笑,二週一來便提問此事,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可不會這麼輕易上當。

“兩位先生遠道而來,一路上還要躲避南京僞朝追捕,想來已經十分疲憊,如今既然在朝任官,回頭多的是機會討論,今日還是先請兩位休息吧。”

朱慈烺一臉確實如此的表情,“正是,國事雖急,但也不在此時一時,兩位先生年紀也大了,還請多休息纔是。”

皇帝親自叮囑,劉宗周和黃道周二人何曾受過這個待遇。

崇禎的時候,雖然看重二週的名望,但是崇禎本身是不喜歡這兩個張口閉口仁義道德的老學究的。

至於朱由崧,這更是花花大少一個,如何做的出這些關心人的事情。

見朱慈烺堅持,二週只得淚眼婆娑地下殿而去。

目送兩人遠去,朱慈烺年輕的臉上閃過一絲興奮。

“太師,果然如太師所說,天下正直之士必定先後來朝,如今我等該如何是好?是否立即提兵北伐?”

劉錫命莞爾笑道:“陛下太過心急了,如今朝廷新定,一切還需要重新釐清,哪有如此快的事情。”

朱慈烺只得一臉失望地點點頭,旋即他又像想起了什麼好玩的事一般看向劉錫命。

“聽說太師的家眷已經到了武昌,朕蒙太師大恩,無以爲報,今日便在宮中設下筵席宴請太師一家吧。”

劉錫命趕緊躬身拱手,“臣所作所爲都是應當的,不敢蒙陛下稱謝,不過陛下既然有詔,那臣便先替家人謝過陛下。”

“好,那就今夜相會”,朱慈烺哈哈大笑道。

這應該也算收攏人心了吧,努力學着爲君之道的朱慈烺心中想到。

自從決定定都武昌以來,劉錫命便開始考慮將家人全都帶過來。

一來四川確實距離湖廣太遠,家中還有一大堆媳婦兒孩子,這常年見不着也是個大事。

二來嘛,把家人遷過來有利於發揮帶動效應,從而忽悠黃宗羲、陳子龍等人將家人也遷過來,也算爲將來考慮。

謝純熙等人接到這個要求自然是欣喜若狂,全家老少幾乎是全家出動,接到消息的第二天便踏上了出發的大船。

纔到夜間,幾輛劉家馬車載着劉錫命全家十幾口人悠悠駛入了皇宮,現在是江德參提督禁軍,劉錫命能有什麼忌諱。

除了謝純熙、李香君等妻妾兒女,劉錫命還將自家兩個弟弟一起帶上,這麼多人一進宮,整個宮內頓時變得熱鬧起來。

謝純熙等人雖說在家中見慣了場面,但是到這皇宮裡卻還是頭一回,難免都有些心情激動。

不過謝純熙畢竟是主母出身,掌控慣了家中,稍一失神便定下心來,轉而叮囑了李香君、董小宛等人一句。

不過就算如此,劉嘉善等幾個小傢伙的加入,還是讓才從亡國打擊中恢復過來的長平公主等人喜笑顏開。

“太師,朕看令公子聰慧可愛,不如讓朕認他作爲義子如何?”

正在筵席間,朱慈烺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句話,頓時讓殿內氣氛一滯。

劉錫命含笑看了一眼朱慈烺,對這小子又高看了一眼,居然知道從自己家人下手拉攏關係,真不知道扶持這小皇帝是福是禍啊。

不過劉錫命反應卻是很快,朱慈烺才說完沒幾秒,他馬上出來跪拜道:“謝陛下厚愛,犬子能得陛下欣賞,那是他的造化,臣求之而不得。”

“哈哈哈,好極,好極,這事就算是定下了。”

雙手都是汗的朱慈烺見劉錫命答應的痛快,當即大笑了起來。

劉錫命心中卻心思電轉打起了其他主意。

回到座位上,他瞥了一眼失魂落魄看向幾位公主的兩個弟弟,悄悄使了個眼色將兩人喚出殿外更衣如廁。

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七百一十六章 繼續北伐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七十章 招攬人手 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道湖廣(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動身北上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穫豐富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命時刻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隊控制第六百八十五章 攻取江南(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開關(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細細查訪第十五章 李彪其人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二百六十六章 準備院試(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七百零五章 登基稱帝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誘惑第二百零五章 過年準備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三百七十章 馳援鳳陽第一百九十三章 雜學之士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五百一十三章 爭奪海權(五)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縣(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中頭名(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四十八章 聯姻公主(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流賊聚首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榮從軍(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漢中風雲(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佔領呂宋(六)第三十七章 拜師入學第七十四章 母族長輩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一百零二章 再鬥黑虎 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二百六十九章 倉皇而逃(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攻打水寨第二百一十六章 場外閒事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難第六百一十一章 督師中原(十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旁徵博引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五百零六章 治理呂宋(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鮮安南(四)第七十五章 再臨府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七十五章 再臨府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爭奪海權(十一)第五十三章 師出以律第四百五十九章 佔領呂宋(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獻忠兵至(四)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五十五章 張家陰謀第九十三章 村中風貌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攻打水寨第七十章 招攬人手 三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九十七章 學子聚會 三第六十章 義救老師第六百六十六章 呂宋漢王(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漢中風雲(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購買軍械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六百六十六章 呂宋漢王(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掃尾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開關(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