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嚇清軍(一)

一個半月的時間一晃而過,正興朝第一次科舉近在咫尺。

等到貢院門前集合的時候,熊伯龍、譚鳳禎、張三異等吏員看見羅永壽等劉家衆人俱是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如果有較真的就能發現,參加這次科舉考試的人數雖然高達幾萬人,但是真正屬於傳統讀死書的人可是不多。

細究起來,恐怕許多人都是出自同一個地方哩。

這個內幕,劉錫命等人知道,可朱慈烺和劉宗周、孫傳庭等人卻不知道啊。

一聽說朝廷科舉有數萬人報名參考,原本反對的一衆大臣無不羞愧難當。

丞相不愧是丞相,這科舉改革果然勢在必行啊。

這次科舉主要是爲了補充正興朝數量龐大的官吏缺口,因此劉錫命特意奏明朱慈烺,將進士、舉人、秀才放在一起來考。

得中進士和舉人的可以直接授官,中秀才的則可以先任吏員,將來再考試或者被提拔爲官。

當然,禮部文件中也說的分明,這次只是特例。

將來等到朝政穩定,所有人不論是進士還是舉人,授官一律從吏員起步,以便繼續推進官吏不分的吏治改革。

九月初五,歷時十天的正興朝科舉考試完畢。

禮部放出來的進士中榜名單中,赫然寫着狀元樑益智,榜眼荀博文,探花夏明知。

至於羅永壽、熊伯龍、張三異這些人,竟然都已經排到幾十名開外了。

此次科舉,一共選拔出進士七百五十人,舉人二千三百人,秀才五千餘人,可謂是皆大歡喜。

朝堂上朱慈烺志得意滿,這麼多人才受朕的恩惠中舉,丞相這一招廣結天下士人之心果然有用,如此一來朕還怕朝政不穩嗎。

wωω▪Tтká n▪C○

這麼多的進士、舉人就會第一個不答應!

無論朝野上下如何,一下子三千餘人涌入進來,正興朝無人可用的局面瞬間緩解了,從縣到府再到六部,至少中低層官員已經全部就位。

至於進士中前二榜,不少人更是直接授得知府高位,讓劉宗周、孫傳庭等人咋舌不已,深爲劉錫命不拘一格用人所感嘆。

當然劉錫命也不傻,爲了降低輿論攻擊,特意奏明朱慈烺將知府官位重新定位爲正五品,如此一來便算是相對合理了。

然而在正興朝控制之外的江南等地,隨着這一場新式科舉的消息傳開,卻引得江南士人痛罵不已,這自然就是另外一說了。

科舉是關文運,江南更是程朱理學的大本營,南京朝廷本來還打算爲此和武昌朝廷大動一場干戈,至少要好好打一打口水戰。

北面突然傳來的一個消息讓大家都消停了下來。

清軍大軍入關,已經開始南下攻伐了。

消息傳出,南方各地一片驚慌。

不過還沒等衆人反應過來,被劉錫命隱瞞了幾個月時間的一條消息再次刷新全國軍民對他的認知。

九月初傳來消息,正興朝新封的武安伯、陝西總兵、前軍都督府右都督李思帶領十萬兵馬順利收復陝西和山西。

武寧侯、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穆難則帶領五萬兵馬收復河南洛陽。

這則消息如同暴風一般直接橫掃了正興朝堂。

“哈哈哈,大喜事,大喜事啊。”

皇極殿上,朱慈烺拿着劉錫命遞上來的奏報狂然大笑。

“收復山西是一大功,逼得闖賊李自成退走漠北更是一大功,丞相,這李思此前聲名不顯,如今卻能立此大功,足見丞相識人之能。”

劉錫命一臉謙虛拱手,“臣愧不敢當,都是陛下洪福,才能的良將相助。”

金鑾殿上君臣兩人的對話引得一旁的孫傳庭眉頭直皺,當下直接問道:

“丞相,這武安伯李思,下官在陝西任職多年,可是聞所未聞啊,怎麼突然就冒出來了?”

朝堂上袁繼鹹、何騰蛟等人也全都看向劉錫命,這也是大家所疑惑的,這麼大一個武定伯,還有那個武寧侯都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怎麼大家以前都沒聽說過?

要知道如今正興朝的大將中,如曹變蛟、邵榮、鄭才這些都是聲名顯赫之輩,廣爲大家所知。

金鑾殿上,竇玉泉、雷洪等親信心腹心下汗然,全都爲劉錫命捏了把汗。

誰料劉錫命卻一臉淡然道:

“這種事很正常啊,天下武官數以萬計,各位朝官都認得嗎,再說了,此前是什麼情況大家也是知曉的,你等文官何曾將武將放在眼裡過。”

“這李思早年便隨曹變蛟征戰中原,兵部衙門上都有他的功勳的,只是因他家中母親去世,這才丁憂了三年。去歲流寇佔據關中等地,李思在家鄉鳳翔招募民團抵禦,後來又向本相請援。”

“朝廷新立,爲了安撫地方,本相不得不表他爲陝西總兵、前軍都督府右都督,如今看來此人還是有些公心的。其他的不說,四川總兵於永凱、參將楊展不也是如此嗎。”

“若是沒有張獻忠入寇四川,誰能知道四川諸將之中還有此等猛將,可見以往本朝任官制度有多大缺失,連這些人才都不能出頭。”

“哎,這件事倒是真的,以往朝廷用人多有偏頗,尤其是軍中,更是任人唯親、貪腐橫行……”

劉錫命一將話題引到用人上果然成功將話題跑偏,孫傳庭、楊文嶽等人帶兵數年,對其中的不合理之處早就怨聲載道。

此時劉錫命輕輕一引,幾人當即便是大倒苦水,聽得朱慈烺無比憤然。

最後還是劉錫命大手一揮,“好了,伯雅兄不必多言,這些咱們回頭好好商量便是,眼下最重要的是討論建虜南下之事。”

“如今山西已經被朝廷控制在手中,那麼陝西等地便也有了依仗,建虜兇殘,常有女真滿萬不可敵之說,我軍又是新定地方,臣以爲,當命山西諸軍盡力保住地方纔是,萬不可隨意出擊。”

御座上,朱慈烺興奮的臉色漸漸消停下來,山西雖然收復,但是馬上又有更大的敵人,真是國朝多事。

“丞相所言極是,就依丞相所奏吧。”

~~~

“女真滿萬不可敵?”

井陘口上,拿着望遠鏡遠觀清軍陣列的李敬思不屑地咧嘴一笑。

直接將望遠鏡扔給一旁的親衛,李敬思拍了拍自己的副將李敬弘。

“嘿嘿,咱們兄弟幾個就讓韃子好生看看,什麼才叫真正的滿萬不可敵。”

“哈哈哈”,看了一眼腳下堅固的井陘關城,李敬弘臉上泛起一絲陰笑。

井陘口下,清軍已然立下三萬大營。

六月時,多爾袞攻佔京師,便向滿清盛京奏報此時,同時議請福臨遷都。

八月初,滿清朝廷從盛京瀋陽遷都至京師,再於紫禁城武英殿中舉行繼皇帝位儀式,宣佈“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

爲了破解南京朝廷和武昌朝廷先後成立帶來的影響,滿清上下一面在投降的漢臣建議下打擊中原報等輿論陣地,一面四處散播僞太子言論。

九月初,更是直接派出阿濟格和多鐸兩路大軍分別南下攻打西明和南明。

來到井陘口下的這股清軍,就是由英親王阿濟格、平西王吳三桂和智順王尚可喜統率的一路。

清軍帳中,阿濟格故意擡眼看向吳三桂和尚可喜兩人。

“我大清勇士陣前自是無敵,但是這攻城破關卻差了點兒,兩位手下的漢軍現在也該派上用場了,這次就由你們上吧,也好讓本王看看爾等戰力。”

主帳下方,吳三桂和尚可喜兩人相視一眼心中大罵。

這阿濟格素來看不起投降的漢臣,這是擺明了要拿自己等人來當刀子使啊。

不過眼下吳三桂的部隊全在清軍的虎視眈眈之中,也由不得他不答應。

“末將這便去整軍備戰。”

眼見勢不可違,吳三桂、尚可喜二人抱拳走出營帳。

“王爺,漢狗不可信,咱們可得小心着點兒”

吳三桂等人前腳才走,廣略貝勒愛新覺羅·褚英的第三子多羅貝勒愛新覺羅·尼堪便立刻在阿濟格身旁說道。

面容粗狂的阿濟格咧嘴大笑,“你小子放心,本王正是要讓這幫漢狗自相殘殺。”

“哈哈哈,好計策。”

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襲莊園(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裝交易(一)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兵入關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蹤迷影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滅(六)第五百七十章 圍攻武昌(二)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處擴張(三)第六十章 義救老師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次擴張第五十二章 家丁亂戰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六十章 義救老師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縣(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圖謀宗室(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榮從軍(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鳳陽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離火(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家生變(六)第四百六十二章 佔領呂宋(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四十七章 修牆建房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六十九章 招攬人手 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四百六十七章 佔領呂宋(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嚇清軍(三)第七十章 招攬人手 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佔領呂宋(十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五百三十九章 救疫河南(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場之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四川學政第四百七十章 佔領呂宋(十三)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宋漢王(十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會試陰謀第三百二十二章 漢中風雲(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九章 府城見聞 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督師中原(十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離火(四)第一百零二章 再鬥黑虎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天乏術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樓遇險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四十三章 教學相長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二十三章 脫身逃命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佔領呂宋(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府城角力(十)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宋漢王(九)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第一百三十章 恢復生產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開關(四)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