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滅(二)

從崇禎十年升爲參將之後,於永凱在四川兵馬中的地位便已經急劇提升。

崇禎十二年,張獻忠、李自成等流寇再次反叛,川東北一帶便再次成爲了流寇們來來回回的大通道。

在劉錫命和杜良驥的掩護下,於永凱接連在保寧府、夔州府等地刷了不少戰功,終於也在崇禎十四年的時候晉升爲了總兵官。

等到進入崇禎十五年,各地軍鎮紛紛開始自行招兵買馬,於永凱明面上的大軍也“急速”擴充到了七萬,瞬間成爲不能招惹的存在。

只不過少有人知道,於永凱能夠調動的兵力並非只有這麼一點兒,而是高達十五萬。

順慶是劉家的老巢,劉錫命怎麼可能會掉以輕心。

於永凱比陳士奇等人還要提早知道張獻忠領兵西征的消息,從那時起劉錫命的命令便很明確,放棄重慶任憑張獻忠入川,但是決不允許其跨過定遠縣一步。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於永凱趁着陳士奇等人忙於防守重慶,悄然帶着十萬大軍來到了定遠縣駐紮。

於永凱大營中,一名快馬飛入營中。

“報總兵,弟兄們攔截下了三個從重慶來的信使,說是要調咱們前去重慶防守流寇。”

於永凱大帳中,張敬良、李敬弘等幾十位主要軍官正聚集在一起商議軍情,一聽門外的通報聲,屋內衆人全都笑了起來。

“嘿嘿,這陳老倌兒以爲他自己是誰,咱們的大軍說調就調,真當這會兒還是萬曆年麼。”

“哈哈哈,說的是,他孃的,往常這幫文人耀武揚威,現在是到了他們當龜孫子的時候了。”

主坐上,於永凱也是一臉笑意,“先把人都收押起來,張獻忠已經到了重慶,我看陳士奇也堅持不住幾天了,到時候咱們正好替他報仇。”

一臉懵逼的幾個重慶信使直接被投入帳中看押起來。

二月初十,隨着重慶通遠門下一聲劇烈的爆炸聲傳來,重慶城堅固的城牆轟然倒塌。

三十餘萬大西軍將士從通遠門蜂擁而入,好在由於鍾玉和早早地獻上了炸藥包這一破城利器,張獻忠等人並未在攻城中損失太多。

原本殘暴的大西軍相比歷史上要收斂了許多,但是包括從漢中逃亡到重慶的瑞王朱常浩,以及陳士奇等大小官員卻全都被張獻忠一一處死。

二月二十五日,在重慶修整一新的張獻忠帶着三十萬大軍直奔順慶而來。

“咚咚咚咚”

定遠縣外於永凱大營中,沖天的戰鼓聲響起,瞬間將十萬將士全都驚動。

張獻忠麾下大軍已經據此不到十里。

於永凱等人在定遠縣駐紮了月餘,早已在這裡設立好了連盤大陣,各軍全都佔據有利位置,尤其是炮兵陣地更是居高臨下。

川東北一帶地勢崎嶇,雖然沒有名山大川,但是卻也到處都是丘陵密佈,於永凱等人駐紮的定遠縣便是沿嘉陵江北上順慶最便捷的道路,張獻忠等人果然沿着此路如期而至。

定遠縣西南,大西軍大營中。

龐大的大西軍部隊終於也發現了於永凱部的動靜,三十萬大軍不得不就此停下一邊安營紮寨,一邊打探對面官軍情報。

“大王,斥候們都探明瞭,對面那軍全都打着於字戰旗,應該是總兵官於永凱麾下大軍。不過……”

前來向張獻忠彙報的斥候隊長說着說着支吾了一下,“不過按照重慶俘虜的說法,這於永凱應該只有兵馬七、八萬,但是小的們多方查探,發現對面官軍至少有十萬之衆。”

大西軍主帳中,拿下重慶再次讓張獻忠意氣風發起來,眼看着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便要在自己面前低頭,卻聽到對面竟然還有官軍攔路,張獻忠登時怒了。

“狗官軍,有十萬人又能如何,俺老張三十幾萬人難道還打不過他不成,傳令下去,讓大軍儘快紮營,大家打進順慶,捉拿那劉錫命全家。”

然而還沒等大西軍數十萬人將營盤紮好,對面於永凱大營中突然冒出了幾個怪東西。

“再高一點兒,繩子收緊一些,點火,快點火,對了,對了。”

於永凱中軍中,數百號軍官全都圍在中軍校場上看着眼前這幾個怪模怪樣的東西。

這物事下方是一個竹條編製成的大籃子,裡面蹲了四個人進去,上方則是用絲綢縫製起來的一個大圓球,內裡也是用防火的竹條等物編織成框架。

這東西正是劉家新近研發成功的熱氣球。

定遠縣除了縣城附近有一片平地,其他地方全是丘陵。

哪怕是設立在西北方向牛頭峰上的炮兵陣地也無法將整個大西軍營地觀察清楚,這個時候自然只有依靠熱氣球來進行觀察。

在劉家工房專門派過來的技術人員指導下,不一會兒的功夫,四個熱氣球便冉冉升上了天空。

“萬歲!萬歲!”

劉家大軍中的十萬將士一見到自家的熱氣球升空,頓時全都激動的高聲歡呼起來。

熱氣球上升到五十丈的高度便不再上升,下方吊籃中的炮兵觀察員立刻拿起手中望遠鏡和三角尺估算起大西軍陣地距離來。

沒過一會兒功夫,幾個用竹筒裝好的小紙條從熱氣球上扔了下來,幾騎快馬直奔炮兵陣地而去。

熱氣球這麼打眼的東西,大西軍中自然也看到了,不過張獻忠帶着李定國等一衆將領仰天圍觀了許久,也沒弄明白這東西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正在大西軍衆將官疑惑間,從戰場西北角的矮山上隱約傳來了一陣陣轟隆的聲音。

“有火炮!”

李定國眼尖,一眼看見對面西北山峰上冒出了一陣陣白煙,驚得他立刻大喊了出來。

這年頭火炮並不少見,按理說李定國這一聲大吼也沒什麼大礙,然而從對面山峰上射出的炮彈如同長了眼睛一般,至少跨過了四五里的距離直直地射入了大西軍營地中。

“轟”地一聲,整顆炮彈直接在大西軍營地上方炸開,炸起一片鬼哭狼嚎。

這下子,大西軍將官們在武昌城下被劉錫命麾下火炮支配的恐懼頓時涌上心頭。

“娘咧,又是那個劉錫命,他親自帶兵來了!”

張獻忠身邊,一個在武昌城下受了刺激的小校當場嚇得神經失常,直接哭喊着大聲喊了出來。

他這一喊,直接讓不少其他將領也跟着炸起了鍋。

“去你孃的”,眼見這名小校緊張的就想轉身逃跑,張獻忠嘴都氣歪了,從身邊親衛腰中拔出腰刀,直接一刀將這人砍翻在地。

“誰他孃的敢亂動!”

一道鮮血從那名小校脖子上噴射而出,星星點點的血花濺射在張獻忠臉上,給他再增添了許多恐怖之色。

“去他孃的劉錫命,他還在武昌待着怎麼可能到這裡來,都給老子仔細了,俺就不信他們這炮都能打這麼準。”

“轟”

彷彿在附和張獻忠的話語一般,他的話音剛落,又是幾十枚炮彈從天而降劃出一條弧線落入大西軍營地中。

“娘咧!”

整個大西軍營地頓時亂做一團。

大西軍眼下是距離於永凱麾下大軍差不多十里,但是這是在山路盤旋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從直線距離來看,兩軍其實也不過相距五、六裡罷了。

順慶是劉家的老巢,除卻呂宋以外,劉家所有的兵工廠都聚集在劉家村。

於永凱麾下也就理所當然地擁有劉家最強大的火力。

爲了對付張獻忠龐大的流寇軍隊,於永凱此次一共帶來了五百餘門各式口徑的火炮。

這是什麼概念?

相當於劉家體系內兩個半師的火炮總數!

加上大西軍麾下大軍人數太多,光是搭建營寨便要佔地十幾裡,劉家的火炮幾乎是一轟一個準。

原本張獻忠等人還指望對面的炮擊持續時間不長,哪曉得這一打就是半天,近兩萬發炮彈如同雨點一般落下,直接將整個大西軍的陣地打成了渣滓。

第五十三章 師出以律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六百九十一章 驅逐韃虜(三)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崖州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三十五章 雜事處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三十四章 做戲全套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奪海權(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盡顯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場之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二百一十六章 場外閒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朝鮮安南(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滅(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獻忠兵至(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襲莊園(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新朝氣象(八)第七十八章 有女倩兮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穫豐富四百二十章 實踐之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縣試張榜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四百四十章 英國商人第五十三章 師出以律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五十章 明軒不明第五百三十六章 日本開關(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圖謀宗室(十)第八十四章 理念衝突第五百五十六章 救疫河南(十九)第三百九十二章 劉家生變(三)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中頭名(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五百九十三章 圖謀宗室(十)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四十六章 長槍突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三百二十二章 漢中風雲(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七十八章 有女倩兮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榮從軍(五)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細細查訪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圖謀宗室(五)第四百零二章 安撫後院(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該如是(一)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興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蹤迷影第十五章 李彪其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救疫河南(七)第六百四十六章 佔領山西第四百零二章 安撫後院(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復社衆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訪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學金泉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救疫河南(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