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龍歸大海(二)

王承恩和柴元明兩人的答案顯然都令崇禎不滿意,不過對於這種圓滑的舉動他也不好出言斥責,當下只得默默點頭陷入了沉思。

中原戰敗的消息如同颶風一般迅速刮過了京城,瞬間讓京師文武官員和普通百姓全都陷入了慌亂之中。

禍不單行,上午剛剛傳出中原戰敗的消息,中午時分,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消息說是前薊遼總督洪承疇並未在松山戰死,反而已經剃髮降清了。

坊間甚至有謠言,說是大明將亡,不然如洪承疇這些人怎麼會向韃子投降。

這則消息如同炸雷一般,一下子讓京城變得沉渣泛起起來,市面上竟然還出現了不少暴徒趁着混亂打砸搶燒。

就在這種情況下,劉錫命急匆匆地進宮了。

“陛下,事急矣,城內有人造謠,言道洪承疇並未身死,反而已經投效建虜,加上中原大敗的消息,城內百姓已經是惶惶不知所措了,更有暴徒四下劫掠,若是不馬上鎮壓,只怕要引起動 亂。”

從早上收到消息開始,崇禎便將自己不吃不喝地關在乾清宮中,連早朝也不上了,因此到現在還不知道洪承疇的消息。

一聽說京城動 亂,原本心如死水的崇禎此刻又再次慌了起來。

“什麼,這該如何是好,這該如何是好?”

這時,一臉惶然的崇禎如同才發現劉錫命一般,馬上從御座上快步走了下來抓住劉錫命雙手驚慌問道:

“愛卿以爲當如是好?”

劉錫命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語氣決然地說道:“請陛下下旨,令五城兵馬司警戒全城,有敢作奸犯科者,即行拘拿。同時調遣京營入城,戒備非常之事。”

“對對對”,劉錫命鎮定的語氣給了崇禎一種安慰,他馬上看向王承恩大聲吩咐,”你是提督京營,快按劉卿說的去辦。”

王承恩趕忙慌忙答道:“奴才這就去辦。”

劉錫命則是又加了一句,“王公公,宮中守衛若是充足,可在看守住內城城門的情況下,調遣部分到宮前聽用,有敢擅動者殺無赦!”

王承恩擡頭看了看崇禎,見他也點頭確認,這才朝劉錫命拱手示意返身出殿。

崇禎見劉錫命佈置齊全,這時彷彿卸下了肩上的重擔一般,緊繃的情緒瞬間垮了下來。

“嗚嗚嗚”,崇禎一邊返身向龍椅走去,一邊低聲嗚咽起來,同時用手不斷擦拭眼角。

等到他回到龍椅上時,除了眼角存留的淚痕,再次變得正常起來。

“劉卿,洪承疇之事你如何看?”

劉錫命心中感慨一聲,端身拱手道:“臣以爲恐怕並非空穴來風。”

“咚”

崇禎一臉怒色一拳捶在御案上。

“不忠不孝之徒!朕恨不得生啖其肉!”

“陛下,洪承疇不過癬疥之疾,現在關鍵還是要穩定中原纔是正事啊!”

劉錫命沒有去接崇禎的話,反而一臉痛心疾首地說起中原戰敗的消息來。

“丁啓睿手握二十萬大軍,卻不戰自潰,聽聞左良玉部還未接戰就率先逃跑,更顯中原亂局,當此之時,陛下應當儘快收束敗軍,聽聞曹變蛟等部還有部分保存,可命……”

崇禎本來還在悲傷氣憤的情緒當中,但是隨着劉錫命侃侃而談起中原局勢,他的眼睛卻越發亮了起來。

“陛下,陛下?”

劉錫命正說的起勁,卻看見崇禎一臉莫名地看向他自己,當下心中一動假裝謹慎地呼喚起崇禎來。

“哈哈哈,果然是隻緣身在此山中,朕糊塗啊,哈哈哈。”

崇禎沒有直接回應劉錫命的呼喚,反而驚喜若狂地手舞足蹈起來。

高興了大概一分鐘左右,崇禎終於穩定下了心神,他再次快步走下御座來到劉錫命面前,一臉期待地看向劉錫命。

“天不亡朕,卿家方纔所說有條有理,可見對中原戰局自有見解,上次朕便想讓你出鎮中原,奈何朕意志不堅,以致用了丁啓睿這個庸才。”

崇禎說着說着又是一臉痛心疾首。

“如今形勢危急,中原有傾覆之憂,朕遍觀朝中衆臣,無有能如卿者,今天你無論如何都要答應朕,替朕再到中原走一趟。”

“陛下!”

劉錫命臉上露出惶恐之色,“臣不過弱冠之年,已然出任二品高官,此誠陛下信任所致,但是要說督師中原,臣恐怕無力承擔啊。”

這個時候崇禎哪裡還聽得進劉錫命這種推遲的話,他馬上也跟着一臉悲嗆道:

“朕真的無人可用了,朝中這幫文武哪個不是說起閒話來頭頭是道,真正做事的時候卻縮頭縮尾,你現在是朕唯一信得過的大臣,朕不派你去還能派誰去。”

崇禎說着說着心中對滿朝文武大臣的怨氣也瞬間爆發了出來,他頗有些歇斯底里地朝着一旁的宮女太監怒吼道:

“全天下的人都說這天下是朕的,但是朕現在還能喊得動誰,朕就不信了,難道這天下亡了,他們便能得到什麼好去嗎?全是逆臣,全是逆臣!”

“陛下息怒,陛下,嗚嗚嗚。”

奧斯卡小影帝劉錫命臉上流下了兩行傷心的淚水,君臣兩人當即抱頭痛哭起來。

一番長達兩刻鐘的煽情之後,劉錫命彷彿下定了什麼決心一般,努力擦了擦臉上的淚水,一臉決然地看向崇禎道:

“既然陛下都將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那臣不從也得從了,孟子曰,道之所存,雖千萬人吾往矣。只是臣若是去往中原,有幾件事務必請陛下答應。”

聽到劉錫命開口願意督師中原,崇禎立刻從憂轉喜,他一把拉住劉錫命手臂急切道:

“愛卿所說何事,你但說無妨。”

劉錫命咬脣思索片刻,彷彿理順了思路一般拱手道:

“其一,中原兵馬泰半陣沒,臣請陛下從京營中派遣數將給臣,否則此去中原,只怕難以壓服衆將。”

“這是自然,你即督師,天下兵馬都可調的,除此之外,朕還要讓你入閣,否則那些督撫怎麼會聽你的。”

劉錫命彷彿沒有聽到入閣兩個字一般,淡定地朝崇禎點點頭,“謝陛下。”

“其二,臣請陛下準臣對地方文武便宜行事之權。”

似乎是怕崇禎懷疑,劉錫命趕忙解釋道:

“此次中原戰敗已然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地方上領兵的將官一個個擁兵自重,全然不把朝廷看在眼裡,如左良玉這等狂徒竟然還敢劫掠官軍而逃,簡直是膽大包天。”

“如此狂徒若是不加以懲處,只怕其他將官都要紛紛效仿。不止武將,文臣也是如此,臣在戶部便聽說,地方上對戰兵供應不力,以致戰兵心無鬥志,如此風氣也必須打壓下去才行。”

崇禎咬牙切齒地不假思索點頭,“愛卿說得對,這幫逆臣全都該殺。”

“這樣,朕再賜你尚方寶劍、王命旗牌,包括總兵在內的武官任你發落,地方上三品以下文官你可直接判罰,三品以上可收押後報朝廷審判,如何?”

劉錫命心中激動,他孃的,真是賺大了。

三品以下文官任由自己發落,那豈不是除了省上的官員,知府等大小官員都要受自己節制?

努力按壓住心頭的興奮,劉錫命一臉忠貞地肅聲抱拳,“臣謝陛下信任。”

“臣還有第三條,便是錢糧問題。”

劉錫命這話一出口,崇禎馬上跟着嘆了口氣一臉的無奈。

“陛下無憂”,劉錫命趕忙安慰道:“臣在戶部任事一年有餘,自然知道朝廷的困難。”

“臣的想法是,如今財政入不敷出,那這錢糧還是應該要從地方上來弄,陛下可還記得臣此前所獻吏治改革之策?”

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六百九十章 驅逐韃虜(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十三章 賣菜衝突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明覆滅(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呂宋漢王(十三)第七章 賣菜準備第六百六十九章 呂宋漢王(十)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師中原(十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第四十三章 教學相長第七十章 招攬人手 三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七十三章 定計未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廠(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六百七十二章 呂宋漢王(十三)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三百六十五章 董家小宛(二)第五百八十章 救時司徒(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五百零六章 治理呂宋(一)第一百四十章 其間緣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裝交易(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縣試張榜第一百九十三章 雜學之士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師中原(十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次擴張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盧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訂親謝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襲莊園(二)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五百零一章 賑濟京城(三)第二十七章 轉讓交易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關第一百六十章 永凱當官(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府城角力(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二十七章 轉讓交易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二十九章 穩定人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爭奪海權(五)第六百九十一章 驅逐韃虜(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開關(五)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四百零二章 安撫後院(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興師第二百八十七章 府城角力(九)第八十二章 城鎮規劃第八十七章 煉製鋼鐵 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六百七十二章 呂宋漢王(十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二百二十章 高中頭名(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亂(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戰建虜(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呂宋漢王(十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開關(五)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五百一十八章 爭奪海權(十)第五百章 賑濟京城(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佔領呂宋(十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戰(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圖謀宗室(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虜請和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四百零一章 安撫後院(一)第一百零六章 紡織工坊 一第三十五章 雜事處理第二百一十六章 場外閒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虜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