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

等到劉錫命於崇禎十一年七月再次抵達京城時,雷洪等人關於吞併州縣的文書也已經傳遞到了京城。

“諸兄如唔,內鄉諸事已畢,自崇禎十年至今,已收得百姓十六萬四千餘人,復墾良田一百一十萬畝,共建村寨二十七座……”

新安伯府內,劉錫命、黃宗會和杜良驥這幾個核心大佬再次齊聚一堂。

黃宗會依次將竇玉泉和雷洪等人的信件讀完,忍不住仰天大笑起來,“社長,你這法子果然有用,如此一來我大同社也算是有了根據地了。”

杜良驥笑着接話道:“可不止這些,今年二月,李自成帶兵入川,總兵侯良柱戰死,巡撫王維章被罷,反倒是咱們大同社的於永凱在其中脫穎而出。”

“哦,這是何事?”

劉錫命還沒有收到關於於永凱的戰報,頗有些關心的問道。

“說來還是你打下的好底子”,杜良驥被劉錫命安排到了兵部,對這些信息倒是十分熟稔。

“今年二月,李自成、破天星等幾路流寇率八萬賊兵寇川,侯良柱手下只有一萬人馬,在利州和保寧等地疲於奔走,最終被流寇突破劍閣,戰死在了綿州。”

“至於四川巡撫王維章,卻如同縮頭烏龜一般,只敢龜縮在保寧府據守,於永凱也被他徵調到了保寧,直到侯良柱戰死的消息傳出,他這才着急忙慌的派於永凱收攏敗兵前去堵截。”

“李自成帶着幾萬大軍將成都府包圍了二十多日,幸得四川副使邵捷春等人強徵城內百姓守城,這才能堅守着。”

杜良驥說着說着朝劉錫命比出大拇指,“也就是社長你帶的兵纔有如此膽略,於永凱和四川副總兵張令等六隻兵馬駐兵成都附近,卻只有他一隻部隊敢與流寇野戰。”

“更爲關鍵的是,於永凱有勇有謀,趁着流寇不善夜戰的弱點,先後數次夜襲其營,直接將破天星等部擊破剿滅,李自成等人這才驚慌退去。”

“此事五月份報到兵部來時,被我從中經營了一番,於永凱部論功敘爲第一,已然得升參將了。”

“哈哈哈”,劉錫命大笑起來,他可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

光從這件事情來看,有黃宗會和杜良驥兩人在京中幫忙,確實爲劉家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助力。

別的不說,至少兵部和吏部裡都要了自己人,想要辦事也方便了許多。

不過對於於永凱敢於利用夜晚襲擊,劉錫命還是打心底高興,這說明自家的幾位大將都真正成長起來了。

龍驤師、虎賁旅這些部隊因爲營養充足的原因,和這個年代的人比起來先天便要多出許多優勢,於永凱能夠活學活用,顯然是對於戰爭已經有自己的見解了。

劉錫命笑眯眯地端起茶杯接過話來,“如此情形確實可喜可賀,不過咱們的大事不止如此,你們可知道我這一年時間裡幹了什麼?”

“哎呀,你就別賣關子了”,杜良驥被劉錫命這副神神秘秘的模樣弄得有些心癢。

“哈哈哈,實不相瞞,我此去南海已然爲我大同社定下穩固之基。”

“距廣東以南兩千裡處有島名呂宋,幅員遼闊、物產豐饒,此前此島爲泰西西班牙人,也就是我等稱之爲大弗朗機人的國度佔領。”

“我方到南海,便聽聞西班牙人在島上無惡不作,自萬曆年始,其已然屠戮我島上漢民數次,爲此我便興義兵將其討伐,並於今年三月在島上組建呂宋將軍府,置官吏軍隊,下轄漢民七萬,土人四十餘萬。”

“嘶”

黃宗會陡然聽到劉錫命開府建立呂宋將軍府的消息,心中一下子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咱們這是,開國了?”

黃宗會有些心神恍惚地看向劉錫命。

“還不能算開國吧”,劉錫命搖了搖頭。

他知道這幫士人雖然已然上了自己的船,但真是說起推翻大明重建一國,多少心裡還是有些彆扭的。

因此他這會兒只是笑道:“咱們要做的事情可是擔了很大幹系的,你等無所畏懼,我卻不能不爲我大同社社員考慮。”

“如今有呂宋這個基地,將來就算咱們大事不成,也能有個退路不是嗎。”

杜良驥和黃宗會兩人深吸一口氣將這個驚天消息消化了下去,只不過臉上仍是一片恍惚之色。

劉錫命笑了笑將話題岔開,“行了,先不說這些,近一年來朝廷動向如何?楊尚書的剿匪大業不知進行的怎麼樣了?”

杜良驥甩了甩頭關注起劉錫命的話題。

“剿匪一事如今已然形勢大好,今年以來,洪承疇、熊文燦、孫傳庭等大員分別於各自轄區內數次擊破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加上於永凱在成都擊破李自成,眼下李賊已然遁入了秦嶺之中。”

“而張獻忠、羅汝纔等賊還被官軍困在勳陽地界不得逃脫,最後還是熊文燦出面,將這兩人招撫,就地安置在房縣等地。”

“不過也因爲這事,熊文燦與楊嗣昌之間倒是起了些齷齪,楊嗣昌力主剿滅流寇,熊文燦卻力主招撫,這事社長你如何看?”

劉錫命搖了搖頭,“若是說實話的,自然是剿匪勝過招撫,不過我擔心朝廷快要沒有剿滅的時間了。”

“這是爲何?”,連黃宗會都湊了過來一臉疑惑地問道。

劉錫命嘆了口氣指了指東北方向。

“楊嗣昌的戰略思路我很是清楚,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他的想法是全力對付流寇,對建虜通過議和進行安撫,不知道此事進行的如何了?”

“不太順利”,杜良驥搖了搖頭答道。

黃宗會哂笑一聲,“何止是不順利,朝中上下反對者如雲,尤其是東林中人,我已聽得他們數次言明,一定要阻止向東虜求和,這簡直就是有辱國威。”

“你看,這就是分歧所在”,劉錫命攤了攤手,“實際上此時議和纔是正確的,但是照眼下的情況來看卻是不大可能。”

“如此一來,一旦建虜窺得我朝虛實,趁此機會出兵入關,楊嗣昌的四正六隅之策便不攻而破了。”

書房內頓時陷入了沉默之中,黃宗會有些艱難地開口道:“那我們是應該支持議和?”

“不能說支持議和,但是可以支持剿滅流寇。”

見兩人有些不解,劉錫命解釋道:“議和很容易被衆人攻擊,咱們眼下實力太弱,還不能和他們硬碰,但是招撫一定會出大簍子,咱們將來至少可以搏一個知兵的名聲。”

“對了,澤望兄在復社中發展成員一事可有什麼成果?”

黃宗會臉色由沉重轉爲欣喜,“正要給你說這事,去年吏部選官,復社中人大多被貶黜州縣,這一年裡我四方聯絡,多有不滿朝政腐敗、望圖革新的志士。”

“如今已有廣東羅定知州包爾庚、南京戶部主事王行儉等二十餘人時常與我書信來往討論大同之論,更有不少想和你親自聊聊呢。”

劉錫命心中大喜,“不想澤望兄如此能耐,你放心,回頭我便給這些志士一一回信。”

“咚咚”

一聲敲門聲將幾人的聊天打斷,“請進”,劉錫命對着門外輕呼一聲。

李彪推門而入,“二哥,府外有兩個道士想見你,鬼鬼祟祟的也不知道是想做什麼。”

道士?

劉錫命和黃宗會等人對視一眼,都有些莫名其妙。

“不想這化緣都化到新安伯府上來了,無疆兄,看來你的名頭愈發大了啊”,杜良驥忍不住調侃道。

“哈哈哈”

劉錫命朝李彪揮了揮手,“給二兩銀子打發了便是,我就不見了。”

李彪臉上更是怪異,“他們說不要錢,就爲了見你一面,說是和咱們漢川村的人有舊。”

嗯?

劉錫命心中一驚,漢川村可是劉家在中原最重要的支點,這道士怎麼和這裡扯上關係了。

“請他到偏房稍坐,我同澤望兄他們聊完便來。”

李彪應聲而去。

劉錫命按捺住心中的不安,和黃宗會等人繼續討論了一會兒這一年時間裡的朝廷大事和鐵血大同社社務工作。

第六百五十八章 改換衣冠(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裝交易(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圖謀宗室(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取道湖廣(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賊再起第六十三章 拯危救難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換衣冠(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換衣冠(三)第九章 府城見聞 一第五十一章 以直報怨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接楚黨(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檢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難看第二十九章 穩定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房落成第五百二十八章 關於治理(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府城角力(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七十四章 母族長輩第一百九十章 出餿主意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滅(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香港海戰(一)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六百九十五章 驅逐韃虜(七)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舉第四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亂(六)第四百八十三章 武當來訪(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欽點狀元(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鎮內大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龍歸大海(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爲紅顏(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四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一百三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漢王(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三百零三章 獻忠兵至(九)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獻忠兵至(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三百零一章 獻忠兵至(七)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八十九章 製作火器 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計劃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一百七十九章 縣試張榜第一百一十章 陣前交涉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佔領呂宋(十一)第六十二章 智退敵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接楚黨(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圖謀宗室(十)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問題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