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長槍突擊

他繼續講道:“我們現在人手不多,鴛鴦陣看似是最合適我們的陣法,但是正如方纔所言,臨兵對戰要因地制宜、因時而變。”

“戚少保所選之兵,大多是村中壯漢或是礦場工匠,這些人常年勞作,氣力較常人更勝,而如今我方十二人,最大者如李彪,也不過十六,最小者如李敬弘、賴敬節幾人,才十三歲而已,想要使得狼憲等兵器怕是很難。”

“爲今之計,我打算先讓十人全部練習竹槍刺擊,分爲兩行,每行五人,如此第一行突刺不成,第二行還可以即刻補刺。李彪和魏敬國你二人塊頭大、氣力足,便練習持盾搏殺,兩人分站隊伍兩邊,護衛隊伍側翼,若是有敵人衝至面前,你們也能用盾牌將其擋住。”

李敬思舉手問道:“若是敵人從側方來攻,只有彪哥、敬國二人怕是也阻擋不住。”

“確實如此,不過如今人少,也只能先這般列陣,至於側翼作戰,考較的便是我們能否及時變陣。”

劉錫命在黑板上畫出一個一字型,象徵列陣之初,又畫出一個箭頭狀陣型,象徵向兩側變陣之後,衆人立刻便看懂了。

“大家練習隊列也有一個月了,算是有了基礎,從今日起我們便要增設刺殺以及如何變陣,以後我們將陣型口令設爲一字陣、鋒矢陣、左一字、右一字以及後一字,並將相應動作固定下來,如此只要隊長或副隊長喊出陣型名字,隊伍即刻變爲相應陣型,就目前而言應該是夠了。當然往後若是碰上拿弓箭火器的,咱們就只能跑路了,所以平日裡跑步練習也必不可少。”

十二個人圍着黑板討論了一上午,總算將訓練的各個細節一一確定了下來,劉錫命彷彿又找到了在現代帶領團隊攻克項目時的感覺,一時間被流民搶劫的鬱悶一掃而空。

不過經常隊伍、隊伍的這麼叫總是少點兒感覺,好歹還是要有個霸氣點的名字,叫什麼好呢?

夢之隊?白銀之手?種花隊?或者種花家乒乓球隊?太長了吧。

算了,還是叫龍驤隊吧,劉錫命定下心來。

至於隊伍訓練所需的裝備,其中竹槍最是好弄,四川本就多產竹子,張家灣這附近的丘陵中到處都有老竹林子,龍驤隊衆人將幾裡地的竹林翻了個遍,總算找到了幾十根重量合適的做成竹槍,當然也仿照狼筅,除了槍頭處削尖以外,竹槍上部還留下了很多枝丫,便於擋住敵人的刀劍。

李彪和魏敬國要用的刀也是現成的,唯一不好做的倒是盾牌,這玩意兒目前也只能找了幾塊木板拼湊一下,再在上面盯上幾塊鐵皮裝裝樣子了。

然而真等大家練上了才發覺問題一大堆,一大羣人只拿着練習用的竹槍刺來刺去,沒有敵人可以練習攻防,也不知道到底效果怎麼樣。

劉錫命只好又將練習竹槍換成木棍,在棍子頂端包上破布頭,再沾點兒白灰,將隊伍一分爲二進行對抗訓練。但是這麼練了兩天,衆少年都叫苦不迭,雖然換上了木棍,但是戳在身上還是生疼,也就是現在冬天還好些,再等一段日子穿的少了更扛不住。

按說對抗訓練應該要着甲纔是最好的,不過這會兒劉錫命到哪兒去找盔甲過來。

劉錫命也想找工匠打造一些專門的裝備,但是要知道盾牌盔甲這些都算是正兒八經的軍械,從古至今都是嚴格管控的,一來他沒有門路去買,二來要真是買了些回來,恐怕第二天就會有人去官府舉報,現如今自己這麼點人哪裡抗得過官兵的打擊。

爲了這件事情,劉錫命發愁了好幾天,結果有一天路過村裡王福家時看到他在編竹簍,劉錫命頓時心中驚醒,氣得他一個耳刮子賞給自己,怎麼把這玩意兒忘了。

南方多有用竹子編制揹簍、竹筐等習慣,工藝也比較簡單,只需把竹子皮順着紋路劈開,做成一條條的篾條,再像織布一樣將其編制起來就行,盔甲照樣可以用這個做嘛。

他孃的,真是隻緣身在此山中,劉錫命趕快到村裡找人編制了一些護胸之類的東西,湊起來也可以算作盔甲了。

爲了保證舒適度,他還特意將做好的盔甲帶到空間裡,試了試果然可以控制白氣將上面的毛刺全部剔除掉,這樣一來做成的竹盔竹甲也不會扎人。

龍驤隊衆人試了好多次,總算定型了最合適的竹盔竹甲樣式,一羣人互相看着對方穿上後的樣子都笑開了懷,這可是我們的勞動成果。

“突刺”

“噗呲”

龍驤隊第一行立刻將手裡竹槍狠狠刺向前面的一頭肥豬,若不是那豬被捆綁塞住嘴,怕是馬上就要慘叫起來。

“再刺”

“噗呲”

第二行緊跟着從縫隙裡將竹槍繼續刺出,鮮血順着槍眼噴射而出,龍驤隊衆人卻面不改色。

廢話,這都已經是第三頭豬了,要是還有人噁心嘔吐,劉錫命非踢他一頓不可,心中爲這頭豬默哀,二師兄你是好樣的,咱們晚上見。

“刀盾手掩護”

李彪、魏敬國立刻從左右兩邊上前用盾牌抵住豬身,將刀從盾牌邊緣處向前捅去。

“大家記住,拿槍往前刺時要將左腳向前跨出,腳要彎曲,右腳向後平伸,腳要伸直。如此形成一個弓步,突刺時才能將力量集中起來。若是敵人也有長槍,大家便將槍從上往下斜刺,利用槍頭的枝丫將敵人長槍攔住,明白了沒有?”

劉錫命又將這些日子以來訓練的一些心得一一再演示一遍。

只有真正對戰訓練後才知道,真正的軍隊作戰有多辛苦,本來大家都沒有練習過搏擊刺殺,剛開始時都是亂刺一通,還好劉錫命好歹知道個人體工程學的概念,帶上幾個機靈的少年自行摸索了一番什麼姿勢發力最有勁、什麼姿勢可以擋住別人。

“行了,今天就到此爲止吧。立正,解散。”劉錫命見時間差不多發令到。

旁邊圍觀的馮敬義等一幫小的立馬“呼啦”一聲,圍觀起那頭還剩一口氣的豬來,知道今天又要加餐了。

劉錫命看着他們哈哈一笑也不阻止,農村裡殺豬本來也不避諱什麼大人小孩的,況且這世道如此,將來他們肯定也是要見血的,早點兒適應也沒什麼不好,當然心理建設還是要做好。

第一百四十章 其間緣由第一百四十章 其間緣由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賊漁利第三百二十五章 漢中風雲(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動(二)第六百零一章 督師中原(二)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欽點狀元(三)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三百二十二章 漢中風雲(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開關(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榮從軍(五)第四百零九章 劉家大婚(一)第四十七章 修牆建房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一十章 劉家大婚(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家生變(六)第四十六章 長槍突擊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僕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尋他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爲紅顏(四)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一百八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九十八章 龍歸大海(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二十七章 轉讓交易第一百四十六章 勾連外界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名振府縣(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六十三章 拯危救難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呂宋(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龍驤升格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一百零三章 事後處理第一百九十三章 雜學之士第七百二十五章 朝鮮安南(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復社衆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當來訪(三)第四百八十章 縣令雷洪(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董家小宛(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二百三十章 夜間突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倉皇而逃(一)第二十八章 製作火藥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四百零一章 安撫後院(一)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禎問策(一)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兒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四百四十章 英國商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長腿美女(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亂(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救時司徒(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朝鮮安南(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四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