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

劉錫命在家又是訓練又是修房,忙得真是不可開交,不過周良才早就囑咐過他要抓緊時間備戰縣試,因此他也不敢把學習落下,只能自己早上偷雞、晚上摸狗了。

三月中旬時,劉錫命還像往常一般上課,到了放學時卻被周良才特意叫住,讓他去學堂後院書房等候。

等到了周良才書房,劉錫命定睛一看,書房中還有幾個學堂中弟子也在,有三人是張家子弟,張明軒便在其中,剩下一人是許衛。

劉錫命心中不禁有些嘀咕,自己和許衛以及那兩個張家子弟都算是平日裡學習較爲用功的,先生叫來說不得是有什麼教誨,張明軒這個草包往日裡不學無術,他也來此做甚。

“學生見過先生”周良纔等了一會兒纔過來,五人見狀趕緊行禮。

“唔”周良才點頭示意,撫須道:“爾等幾人皆算是學堂中學有所成之人,今日喚你們來,正是有件大事囑咐。”說完不着痕跡地瞥了一眼張明軒。

“如今正是農忙之時,縣中官員皆要分赴各處巡視春耕,過幾日便要到正源鄉來。吾已得縣中消息,此次巡視之人乃是以本縣縣丞謝成周爲首,到時還要至張氏族學問學,今日叫爾等前來便是爲此事。”

劉錫命心中有些疑惑,這巡視制度古來有之,一種是朝廷監察御史等巡視郡縣,監督官吏;一種是郡縣官員巡視轄下,勸課農桑、督促教化。縣中巡視本不奇怪,只不過張氏族學作爲私塾,有何德何能讓縣中佐貳官之首前來督查。

當即舉手示意,待得了周良才點頭他便問道:“易經觀卦有云: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可見朝廷巡視自古有之,只是巡視私塾之事少有,不知背後可有緣由,望先生賜教。”

周良才微笑點頭,這個學生反應倒是機敏,撫須道:“誠如爾之所言,縣官敦促教化應當巡視縣學,少有探訪私塾之事,只是,這個,咳,咳。”

周良才本想說去年年末縣學生員歲考不利的事,突然想到自己也是縣學生員,說出來不免在學生面前丟了麪皮,情急改口道:“本縣知縣曾述堯曾縣尊素來重視文教,去年他聽聞縣中鄉紳多有廣開族學之門、教化鄉中子弟之事,不由欣慰不已,曾放言要在今年巡視各鄉中私塾,擇其優者以報提督學政。那日吾亦在場中,便將張氏族學所做善事一一報與縣尊,因此纔有謝二尹前來巡查之事。”

張明軒和那兩個張氏子弟聽周良才這麼說,面上頓時浮現出驕傲自豪的神色,張明軒還趁機瞪了劉錫命和許衛一眼,這意思劉錫命知道,是說多虧了他張家你們纔有書讀。

其中一個年紀大些,劉錫命記得好像是叫張明陽的趕緊施禮回道:“承蒙先生美言,我張家自會銘記在心。”

周良才笑了笑繼續說道:“此事我已向張氏族長玉清公稟明瞭,學堂中如何招待縣中一行爾等且不用管,專心應對縣丞問話纔是。這位謝二尹也是正兒八經的舉人出身,詩詞歌賦、時文經義自不消說,如今也不知他會考較些什麼,你們五人,嗯,幾人功底最爲紮實,這幾日要勤加溫習,免得到時丟了張氏族學和爲師的顏面,爾等清楚與否?”

五人自然是點頭應喏,下去準備不提。

正源鄉張家這幾天也忙碌起來,各種物資採買,該修繕的地方修繕,整個鄉上好不熱鬧。

關於謝成周一行的行程也終於有確切消息傳來,第三日上午,張玉清及張家頭面人物全都聚在族學門口,周良才站在他身邊,學堂衆弟子圍在身後,一羣人期待地向村口看去。

“來了,來了”之前派出去迎接的人一路小跑過來報信,劉錫命順着大路望去,二十幾號人圍着一頂四人轎子慢悠悠地往學堂這邊走來,當先兩人身着衙役紅藍色公服、跨着腰刀,轎子周圍幾個下人圍着,轎子後面還跟着十來個兵勇打扮的人。

待到轎子停在學堂門前,門前衆人趕緊整肅一下衣冠,張玉清上前一步衝轎子裡面的人躬身行禮道:“順慶府生員張玉清,攜族人恭迎謝縣丞。”

哈哈哈,一陣爽朗的笑聲從轎子裡傳出來,南充縣縣丞謝成周不等下人掀開轎簾,自己便掀簾從轎中走了下來,一把將張玉清扶住,滿臉笑容地對他說道:“張家之盛情,本官已然知曉,諸位請勿多禮。”

劉錫命在人羣中跟着行禮,忍不住偷眼瞧去,見這縣丞謝成周穿着一身正八品綠色官服,胸口繡着黃鸝補子,頭戴烏紗帽,腳着皁靴,再加上他身形高大,雙目炯炯有神,一張國字臉不言自威,顯得很有威勢。

初來萌朝時,劉錫命也以爲見到官員就要叫大人,過了這麼些天才曉得,大人這個詞是專門用來稱呼父母的,雖然從元朝開始便有地方開始將官員稱爲大人,但那只是一小撮人爲了拍馬屁而亂叫的。

大多數人,尤其是官員之間是絕對不會稱呼對方爲大人,不然就相當於現代人見面就叫別人“吳爸爸你好”、“李爸爸你好”,整個社會還是主要以官職或者官職別稱來表示尊敬。

待周良才也上前見禮後,門前衆人便簇擁着謝成周幾人往學堂裡走去。

周良纔在前面一邊帶路,一邊將學堂中的情況向謝成周一一介紹,謝成周揹着手踱步慢行,時而點頭,時而誇讚幾句張家族學學風嚴謹、周良才教學有方之類的,張家衆人和周良才聞言一個個喜笑顏開。

劉錫命跟在後面看的好笑,這不就跟現代領導視察一樣嘛,要說張家接待工作還是不夠專業,若是再加上些學堂衆人在課堂中埋頭苦讀,縣丞心喜之下指點一番,學子聞得教誨感動落淚之類的橋段豈不更好,哈哈哈。

待衆人將整個學堂逛完,張玉清等人便邀謝成周一行在正堂坐定,劉錫命他們只能站在堂前等候。這時立刻便有張家僕人上前來奉茶。

謝成周喝了一口茶對周良才道:“去歲汝在大令面前誇讚張氏族學諸般種種,本官本以爲是溢美之詞,哪知今日所見果然名不虛傳,張家不愧爲本縣楷模。”

張玉清笑的合不攏嘴謙虛道:“明公謬讚了,我家世代官宦,教化鄉里本就是義不容辭,實不敢當楷模之稱。”

謝成周又和衆人客氣了幾句,見場面話說得差不多了,正色對衆人道:“去歲縣中生員歲考不利,曾縣尊在提學官面前大失顏面,因而嘆說本縣文教如此不興,大有貶斥諸生之意。本官思及生員歲考雖有失手,然我縣中諸學子矢志向學之心不改,諸鄉紳也多有爲興教化傾囊相助者,因此便向縣尊陳說鄉中私塾情狀,縣尊這才轉怒爲喜,特命縣中巡縣時一併查訪,擇優良者向提督學政上報,這纔有本官今日來訪。”

堂中衆人聽他這麼說,趕緊紛紛拱手讚歎謝縣丞仗義執言,曾縣尊明鑑萬里。

謝成周見衆人承了他的人情,繼續微笑道:“方纔本官已見過學堂風貌,如今便請堂下諸學子上前相見,本官看看是否真有良驥之才,到時也好向縣尊覆命。”

周良才趕緊走到堂下招呼衆人上前,又叮囑劉錫命等幾人道:“稍後謝縣丞考較之時,爾等務必深思熟慮才能作答,免得被人看了笑話,知否?”

見謝成周點頭確認,周良才一陣苦笑,陳家曾祖便是閣老,這樣的人家哪裡好跟張氏族學比較,話雖這樣說,周良才身上的壓力卻更大了。

堂上站立的劉錫命等人見周良才滿是緊張的表情,不由得受其感染,也都有點緊張起來。

第九十六章 學子聚會 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擊逃賊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爭奪海權(七)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六百章 督師中原(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勾連外界第一百九十章 出餿主意第八十四章 理念衝突第三百零四章 獻忠兵至(十)第七百二十二章 征服蒙古(六)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爲紅顏(四)第九十四章 謝府談話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爲紅顏(四)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六百九十章 驅逐韃虜(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三十五章 雜事處理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處擴張(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救疫河南(二十九)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四百零四章 鄉試期近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離火(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朱仙之敗(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敗(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誘惑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四百零一章 安撫後院(一)第十四章 縣學疏通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離火(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戰(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動身北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五百零八章 治理呂宋(三)第五十四章 戰後總結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四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明丞相(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城盤桓(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征服蒙古(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頓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七十五章 再臨府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虜闖王(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呂宋漢王(八)第三百一十八章 漢中風雲(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莊激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武裝交易(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圖謀宗室(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處擴張(一)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見洪承疇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亂(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流賊聚首第六百六十九章 呂宋漢王(十)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闖王(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下準備第六百六十七章 呂宋漢王(八)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難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守株待兔(四)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四百九十九章 賑濟京城(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呂宋漢王(十七)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聯姻公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