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

曹化淳拿出來的兩個摺子裡,分別是孫傳庭就劉家在陝西屯田助餉秦軍的奏報,以及崇禎九年底協助擒獲闖賊高迎祥的軍報。

等到曹化淳一一念完,朝堂之上已然鴉雀無聲。

數百人互相看來看去,實在有些想不通爲何劉錫命能夠做下如此的事情。

浙黨的史範眼見溫體仁甩了一個眼神過來,馬上上前一步一臉咬牙切齒地上奏道:

“臣御史史範,彈劾新安伯私蓄流民,擅自屯田,屯田本是朝廷之事,新安伯無職無權,如何能夠私自行動,況且他一介文臣,竟然替朝廷供養兵馬,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譁”

朝堂之上,衆臣沒想到史範一出口就是這麼陰狠,這幾乎是對一個大臣最極端的彈劾了。

劉錫命也有些忍不住了,趕忙叩首稟奏道:“陛下,臣有本稟奏。”

“愛卿請講”,崇禎一臉不耐地看了史範一眼,轉頭和聲細語地朝劉錫命說道。

“陛下,史御史彈劾之事純屬污衊,臣自當自辯。”

劉錫命挺起腰桿,拿着玉笏的雙手正了正自己的二樑冠。

“所謂擅自屯田一事,臣不敢苟同,臣在陝西屯田,乃是徵得孫撫軍同意的,並有巡撫衙門文書爲證。”

“此外,臣屯田所獲幾乎全數供給孫撫軍麾下秦兵,屯田百姓每年尚需臣出錢補貼,以至家無餘糧。”

“至於不臣之事更是無稽之談,秦兵調遣之權盡在孫撫軍之手,臣未嘗敢有半點干涉,如何能夠算得上是有不臣之心。”

劉錫命轉頭看了看自己身邊的兩列三品以上重臣,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大喊道:

“敢問朝堂諸公,劉某一片舍家衛國之心,可能稱得上是不忠不臣嗎!”

朝堂之上一時鴉雀無聲,緊跟着一聲叫好聲傳來,衆臣擡頭一看,崇禎已經滿臉激動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愛琴一片忠心,朕已知曉,諸官再有敢胡言亂語者,一律鎖拿大理石問罪。”

見溫體仁似乎還有話想說,崇禎揹負在身後的右手猛地向前一揮制止住了他。

“其他不必在說,新安伯授官一事有理有據,朕歷來有過必罰,有功必賞,如此能臣,朕何吝官位相賜。”

“吾皇聖明”,見朝堂上沒人敢吭聲,竇玉泉和杜良驥等人對視一眼,率先大聲喊了起來。

朝堂之上立刻跟着響起一片歌功頌德之聲,“吾皇聖明。”

崇禎臉上的喜意抑制不住,一擺手走回龍椅。

“衆卿免禮,曹大伴,繼續授官。”

“老奴遵旨。”

皇極殿上,一衆新科進士這才從劉錫命直接授官又升官的震驚中清醒過來,心態再次變得熱切起來。

劉錫命雖好,但是自己這不是也要授官了麼。

一般而言,只有第一甲前三名會在殿上授官,劉同升和陳之遴兩人不出所料地授官翰林院正七品編修。

至於其他人,則要等到後續的庶吉士考試和吏部選派觀政之後才能定下去向。

皇極殿上的授官雖然完成,但是屬於這三百新科進士的榮耀纔剛剛開始,從紫禁城出來,一幫簪花帶纓的進士還要進行“行釋菜禮”、“跨馬遊街”、“提名立碑”等諸多環節。

更有甚者,還有那些榜下捉婿的諸多橋段,還在劉錫命早已成親,雖然一衆京城裡的達官顯貴悵然若失,但也只能望而相退。

不過對於京城百姓來說,這確實是個歡喜的大好日子,連着幾天裡,京城百姓的飯桌上都是聊得什麼今科狀元怒斥御史等橋段。

崇禎出人意料的封賞,更是將劉錫命推向了京城的風口浪尖。

原本他一個狀元,就算授官翰林院修撰,那也得在故紙堆裡尋章摘句熬上幾年。

但是現在作爲翰林院侍讀卻不同了,這個職位和翰林院侍講略同,但是地位要更高一些,主要負責陪伴皇帝讀書論學或者是爲皇子授書講學。

一下子從潛力很大的清水衙門躍升爲天天在皇帝面前晃悠的重要人物,而且這個人還明顯很得皇帝喜愛,還他孃的有爵位在身,這讓人如何不能取巴結攀附。

先不管外界如何氣氛,四月二十五日晚上,新安伯府中的氣氛卻可以用凝重肅穆來形容。

伯爵府早早地便鎖閉大門,親衛們兩步一崗三步一哨,將整個伯爵府每個犄角旮旯都監控在內。

劉錫命的書房裡,烏泱泱的坐了六十多號人,哪怕劉錫命的書房已經足夠大了,還是顯得有些人頭涌動。

陳翊定、竇玉泉、杜良驥等十六位大同社舉人進士全數在場,除此之外,李彪、江德參等四十來位親衛營軍官竟然也在其中。

當然,這裡面最讓大家側目的還是坐在劉錫命主座左手方的復社成員黃宗會。

劉錫命身着一襲月白色圓領鑲邊羅袍,頭戴黑色網巾,既能突顯威嚴,又不失青春之氣。

“諸位,今日召集大家一起到此地,乃是有幾件大事要宣佈,請行德爲我等記錄。”

劉錫命看了看竇玉泉,再掃視一眼頗爲興奮的衆人,“這第一件事,便是歡迎澤望兄正式加入我大同社,大家歡迎。”

“啪啪啪”

書房內響起一陣熱烈的鼓掌聲,黃宗會沒想到大同社的歡迎方式是這樣的,只好站起來笑着朝衆人拱手行禮。

“澤望兄滿腹經綸,更兼對我大同社理論由衷認可,他甚至還在餘姚親自嘗試建設大同之村,近日我與他多次交談,深覺受益良多,因此便請他加入大同社,大家萬不可有地域門戶之見。”

黃宗會趕忙拱拱手道:“社長客氣了,黃某螟蛉之才,當向衆位社友學習纔是。”

劉錫命揮揮手打斷了大家的客套,直接笑道:“客套的話大家下去以後再說,今日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這第二件事便是我大同社的改組問題”,劉錫命看向陳翊定、竇玉泉等幾人,“長期以來,我大同社都有兩幅面孔。”

“一個是面向順慶府士子的大同社,這個主要用作發掘對我大同之論感興趣的士人,另一個則是由我劉家衆多從心底贊成擁護大同論的諸多人員組成的鐵血大同社。”

“在座諸位都是和劉某一起經歷過諸多事情之人,加上這麼久的朝夕相處,我相信大家都是真正擁護大同論的同道之士,都對這個腐朽糜爛的天下深惡痛絕。”

“如今澤望兄加入,我們之中又有不少社友得中進士,不日便要授官前往各地,因此我便想着將事情說開,重新組建鐵血大同社,以使全社成員真正爲建設大同之世而奮起努力。”

杜良驥激動的雙手有些發抖,他有些急切地看向劉錫命,“無疆,你倒是快說重點啊。”

“哈哈哈,杜兄不要着急”,劉錫命笑着安撫他一聲。

“劉某首先問一句,在座衆人可還有對行大同之道意志不堅之人,若是有,此時離去,我等還可當着什麼都沒發生,但是倘若留下,那便要受我紀律約束,如有違背定當嚴懲。”

黃宗會眼皮一跳,不過他也沒有多說,此前劉錫命也和他交談過,對於嚴懲內奸一事他也是同意了的。

劉錫命目光從衆人身上掃過,見大家全無懼色,笑着點了點頭。

“好,那我等今日便重新組建鐵血大同社,我開門見山說了吧,我鐵血大同社建社之目的,便在於通過革命拯救全天下的百姓,所革者,地主官紳及其利益集團之命。”

“爲了保證革命能夠成功,本社革命手段既要採取文鬥,也要做好武裝革命的準備,相信大家也都明白,地主階級不會乖乖將利益拱手相讓,只有通過暴力手段才能將其推翻。”

劉錫命多少還是留了一個心眼,他直接將革命對象定位在地主階級身上,沒有直接點名朱明皇室。

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武昌(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朝鮮安南(二)第三百零一章 獻忠兵至(七)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縣(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問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二百九十五章 獻忠兵至(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六百一十章 督師中原(十一)第十章 府城見聞 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五百二十六章 佔領臺灣(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四百七十一章 佔領呂宋(十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流賊聚首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八十九章 製作火器 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滅(三)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八十四章 理念衝突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四百七十章 佔領呂宋(十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三百三十章 尋路藍田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武昌(一)第九十一章 編練曲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圖謀宗室(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縣(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二百五十章 長腿美女(三)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九十四章 謝府談話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處理俘虜(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賊再起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頭賣藝第五百一十九章 爭奪海權(十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家小宛(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師中原(十四)第九十章 整頓村莊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村排查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呂宋漢王(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攻略安南(五)第一百零四章 重整家務第五百九十章 圖謀宗室(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斷(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四十七章 修牆建房第十八章 還清欠債第六十五章 立功受賞 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喬遷新居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師中原(十八)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武昌(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圖謀宗室(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當來訪(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