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

黃宗會顯然多有所思,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只是他這些認識讓劉錫命有些皺起了眉頭。

“澤望兄這話有些偏頗了”,劉錫命只能再次將他打斷。

黃宗會雖然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了一些認識,但是還是有不全面的地方。

“你方纔所說劉某有些不以爲然,井田制打着土地國有的名頭,實際上實行的還是貴族佔有制,其背後的分配製度並非你所想的那種公天下之制。”

“再說階級一說,劉某已在大同論中說的清楚,只要人們不能壓抑自己的貪慾,社會生產力沒有達到極度發達的地步,階級便會始終存在。”

“人有智愚之分,學有長短之較,加上社會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出現階級分化是必然現象,我們要做的並非一刀切,而是要將其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況且在現階段而言,適當的收入差距有助於推動社會進步,否則必然會出現人人坐享其成的現象。”

黃宗會定住了身形,低頭似乎在沉思劉錫命所說的話。

良久他才展顏看向劉錫命,“不錯,看來是我所學不精,只是如我此前發現的,要想推動天下爲公,必然觸動官紳這個統治集團的利益,這一點如何解決。”

劉錫命直愣愣地盯住黃宗會雙眼看了幾秒鐘,終於閉眼問道:

“澤望兄真的想聽嗎?”

“當然想,事實上我已經大致猜到你所想的了,只不過想要跟你確認一下而已。”

“哈哈哈”,劉錫命大笑起來,伸出右手衝黃宗會指指點點,“你啊,你。”

兩人大笑一通,劉錫命再次負手而立,滿臉都是感嘆之色。

“易經之中有革故鼎新之說,是以有湯武革命,世人不以爲悖逆,而以之爲弔民伐罪,順天討逆。”

“如今官紳以百姓爲奴婢,巧取豪奪,以天下之財供養其數十萬之衆,如此做法與桀紂何異,正如澤望兄所說,富戶豪紳不會自己把到手的利益讓出來,能說動他們的只有刀劍,我也將之稱爲革命。”

“古之革命不過是革除王朝舊命,便已經是天下歡欣,世人稱讚,而我大同論要革除的乃是捆縛在世間百姓身上的舊命,劉某私以爲,這纔是真正的人間正道,這纔是真正的革故鼎新!”

“哈哈哈,哈哈哈”

劉錫命說完,黃宗會猛地開始仰頭大笑起來,笑着笑着他的眼角卻閃出幾滴清淚。

“好一個大同革命,好一個人間正道,無疆兄,請受我一拜。”

黃宗會說完便是一記深躬,朝着劉錫命行了一個大禮。

劉錫命沒有上前攙扶,反而一臉鎮定地等到黃宗會起身,這纔看向他道:

“劉某欲至此人間大道,卻不知有誰人同行。”

黃宗會臉頰上露出兩個深深的酒窩,笑的彷彿一朵盛開的君子蘭。

他再次拱手微躬向劉錫命行禮道:“有德者必不孤也,黃某淺陋之才,願效無疆兄之志,革除舊命,以至大同。”

“澤望兄”,劉錫命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動,一把拉住黃宗會雙臂大笑起來。

“無疆兄,哈哈哈。”

書房外面,李彪聽着屋裡不斷傳出的爽朗大笑,嘴角揚起一絲會心的笑容。

兩人大笑一通後再次坐定,黃宗會迫不及待地湊近劉錫命問道:

“我觀無疆兄不像是打無準備之仗的人,但不知你這些年爲了推廣大同論做了哪些準備?我可以配合做些什麼?”

經過今晚這事,加上此前對黃宗會的瞭解,劉錫命基本上已經將黃宗會當做了自己人來看待。

不過他還是牢記我兔的革命歷史,說話都要留三分餘地。

在心中稍一沉思,劉錫命將自己的家底托盤說道:

“自有心大同以來,劉某所做有三件大事。”

“一是廣聚四川、陝西等地流民,拯救百姓的同時擴大自身實力,同時在這些人中推廣義務教育和大同教育,這些人是我最堅實的基礎,眼下已有近30萬人託庇於我家。”

“二是以大同社爲基礎結交士人,遍尋志同道合者,如今我社中陳翊定、竇玉泉、許衛、杜良驥、趙向陽等七位核心骨幹便是堅定的大同論支持者,另外三十餘位社員還有待考驗。”

“三便是掌握軍事力量,官軍之中,已經有我家的一位參將、兩位都司等數千兵馬。”

……

黃宗會張大嘴巴,震驚的表情溢於言表。

幾秒鐘後,他終於反應過來,表情瞬間轉變爲狂喜。

黃宗會一把握住劉錫命的雙手不停搖晃起來,“哈哈哈,無疆兄,無疆兄,你果真乃非常之人也,準備如此充分,大勢可期呀!”

“大同社可有什麼章程沒有,我申請加入大同社”,黃宗會臉色一轉,滿臉肅穆地看向劉錫命。

劉錫命大笑道:“能得澤望兄加入,我求之而不得也,這樣,等過幾日我與社中諸人說一聲,咱們便要舉辦入社儀式。”

黃宗會笑着點點頭,“這事倒還好說,關鍵是以後怎麼辦,無疆兄可有章法?”

劉錫命再次朝黃宗會的這邊湊了湊,隔着茶几在上面一邊比劃一邊向黃宗會解釋。

“眼下是有兩件大事要做,一個便是尋找我等志同道合之士,此事原本我還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如今澤望兄能夠託明心志,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他突地想起一件事情,換了個話題問道:“對了,你對復社東林如何看待?”

黃宗會面上露出一絲複雜的神色,猶豫了一下咬牙說道。

“此前受我兄長感召,宗會與東林復社諸士多有往來,以往還覺得他們一片赤膽忠心爲國,但是近日從階級的角度觀之,這幫人所作所爲不過是爲了一己私利罷了。”

“當然,東林復社並非人人如此,其中還是有不少志行高潔之士,譬如我兄長、彝仲、人中等諸友都是可以託付大事之人。”

劉錫命點點頭表示肯定黃宗會的說法,“不錯,你這觀點與我一般,東林復社背後有江南官紳出錢出力支持,自然會代表江南官紳的利益。”

“只不過他們很好地運用了輿論,將許多不可告人的目的潛藏在光明正大的理由之中,而朝廷昏庸無能也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譬如江南設立礦監等事,收取商稅、礦稅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不過閹宦貪婪無度,以至地方騷亂,東林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將他們的利益隱藏於其中,最終即博得了清名,又得了實際好處。”

“原來如此”,黃宗會雖然聰慧,但是對於這些事情卻沒有劉錫命看得深遠,聽到他的解釋頓覺恍然。

“不過正如你所說,東林復社之中還是有諸多士人值得我等爭取,所以我想請澤望你作爲我大同社在復社的代表,從中挑選和發展認同我大同理念之人。”

“你出身復社,令尊又是士林清流,素有名望,此事最適合你去做。”

“好,沒問題”,黃宗會滿臉興奮地拍桌子答應下來。

劉錫命忍不住提醒道:“切記,此事不可聲張,一來結黨素爲當今所忌諱,二來我等的主張畢竟是要得罪天下士紳,必須是確實可靠之人才能告知真相,免得暴露我等。”

從劉錫命警惕的神態中,黃宗會體會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刺激,忙不迭地點頭表示知道。

劉錫命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不放心,他走到書桌後面的書架上,從裡面抽出一本書來轉身遞給黃宗會。

“這本書你拿着,回頭有時間看一看,只要照着做,想來保密不難。”

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戰建虜(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五百章 賑濟京城(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計劃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換衣冠(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七百零四章 驅逐靼虜(十六)第六百六十五章 呂宋漢王(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三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四十九章 縣丞巡縣 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炮臺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城盤桓(三)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第五百三十二章 日本開關(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場之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學金泉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敗(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第五百六十章 救疫河南(二十三)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二百五十章 長腿美女(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命時刻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二百六十七章 城內暴動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舉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命時刻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府城角力(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斷(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取道湖廣(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盡顯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爲紅顏(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細細查訪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順慶(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動(二)第五十九章 趁夜殺賊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三十二章 真假難辨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攻打水寨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興師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氣象(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嶽託被俘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宗羲(三)第六百章 督師中原(一)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兵入關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七百零一章 驅逐韃虜(十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場外閒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四百四十四章 香港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榮從軍(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裝交易(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縣(九)第四百六十三章 佔領呂宋(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榮從軍(二)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九十章 整頓村莊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長腿美女(一)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舉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問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