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

方丈盧紹岐等人詭異的浪 叫聲,讓大殿內負責灑掃的幾個年輕小道士心裡如同貓兒抓一般,人人都探着頭一邊張望一邊咽口水,恨不得來上一口。

董扶輿只當看不見,若是其他東西,他這個做師叔的自然不會吝嗇,不過這神仙露嘛,那可就兩說了。

盧紹岐品完茶放下茶盞,有些好奇地問道:“你火急火燎地出去幾天就趕回來,就是爲了請我們喝茶?話說這麼好的茶哪兒來的?”

董扶輿嘆了口氣一拍大腿道:“別說了,這次纔出門就發現有了心魔,連我這堪輿之術都出問題了,看來我還得多閉關兩年纔是。”

“這是怎麼回事?”

一聽到董扶輿說有了心魔,其他幾人都顧不上茶葉的事情,一臉焦急地看向他。

“不是什麼大事。”

董扶輿不以爲意地揮揮手,他現在也不把漢川村裡的事情當一回事了。

世間哪有這樣的事情,肯定是自己出問題了,對,一定沒錯。

因此他說起來一臉輕鬆,“前幾天路過均州下面一個新建的漢川村時,我竟然發現這個村子裡大多數人身上都帶有官氣,還有不少人命格都像被人改過,這不是有了心魔是什麼。

“看人都看不準了,說出去豈不是要貽笑大方,正好從那村子裡得了這極品的神仙露,老道我便趕回來閉關了,這次可得再修個三年四年,不然不提下山之事。”

監院柴元明大笑着猛拍大腿,指着董扶輿便開口大笑。

“你這牛鼻子,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動了凡心吧,我看這樣也好,你好好在山上待着,省的我們擔心。”

“清風明月,你們都先下去。”

董扶輿還沒開口,方丈盧紹岐卻率先放下了茶盞,肅聲對一旁灑掃的年輕弟子說道。

等到這幾人走出大殿並且將門帶上,盧紹岐纔看向有些驚訝的董扶輿等人。

他一邊重新拿起茶壺替自己斟茶,一邊鄭重說道:

“你等可還記得八月時那場變故?”

“師兄,你是說紫微星那件事?”,董扶輿心下一驚,也放下茶盞問道。

盧紹岐點點頭,“八月之時,紫微星黯淡,不僅有東北斗箕二宿犯境,四輔星蠢蠢欲動,如今又多了個西南參井之間有彗星衝犯,當時咱們便認定,天下必有大事發生,如今再結合你這件事來看,其中有些蹊蹺啊。”

鬥宿、箕宿、參宿和井宿是中國二十八宿中的星宿,李白在蜀道難中所謂“捫參歷井仰脅息”,指的就是參宿和井宿這兩個星宿,兩個都位於西南方向。

董扶輿忍不住嘀咕道:“莫非不是我看錯了,是真有其事?這村子難道還臥虎藏龍不成,我可是看清了的,其中不乏有出將入相之人。”

盧紹岐感覺有些棘手,他摸了摸自己額頭,一時半會兒也拿不定主意。

“這樣吧,此事事關重大,明日我們幾人喬裝打扮一番,再隨你一起去看看。”

“好”

盧紹岐沒有出言要求在場衆人保密,都是常年修道之人,哪怕知道天機變化,也不會想要對他人泄露,不然斷的可是自己的修仙之途。

雖然仙路縹緲,但是架不住大家總有念想不是。

自從董扶輿走後,魏敬國立刻便找到了樑益智,將他的話原原本本地給樑益智講了一遍。

樑益智聽完也是心中大驚,雖然對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拿捏不清楚,但是二少爺紫微大帝顯靈的事情他可經歷了不少,對這個也是深信不疑。

因此董扶輿前腳剛走,漢川村內便關門召開了全村管理層大會,對於知曉本家詳情的衆人,一律要求不準亂說。

同時村中又趕忙派出飛鴿傳書,將今日發生的事情向劉家村彙報,以待劉錫命的決斷。

不過劉錫命的決定沒有等到,漢川村反而等到了再次返回的董扶輿。

只是他這次卻不是獨自一人,竟然還帶了另外4個做員外打扮的中老年男子。

一行人打着購買神仙露的名頭在村中盤桓了一個多時辰,專門找魏敬國和樑益智兩人聊了一圈後,帶上費盡脣舌分到的二兩茶葉心滿意足而回。

才走出村子,僞裝打扮的柴元明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說起自己的看法,卻被盧紹岐擺擺手打住示意回山再說。

“果然不是老道出了問題”,武當山上,董扶輿聽完衆人所講,有些興奮地開口笑道。

柴元明白了他一眼,“貧道倒希望是你的問題,那樣天下間還能少些事端。”

盧紹岐默然捋須,良久才搖頭開口:“不然,未必不是好事。”

“師兄,這是如何說法?”,一衆道長驚奇問道。

盧紹岐手捏法指,輕輕捋過自己的長鬚,眼中滿是神秘莫測之意。

“如今天下形勢已然明朗,東北二宿必是指代遼東建虜,而北極四輔位於中原,很可能是指代流寇中的哪一位。”

“這其中,東北諸星的氣勢卻要勝過四輔不少,入主中原者說不得是蠻夷啊。”

盧紹岐說完,殿中幾個道長全都沉默不言,雖然已是出家人,按理不能管世間之事,但是聽到神州恐要淪爲腥羶,一幫人依舊有些心有慼慼。

“本來天道如此,非人力可爲,我等修道之人,更是深知此道。是以長久以來,貧道並未要求衆師弟對此多加關注,但是如今卻不同了。”

“建虜蠻夷,流寇殘暴,二者皆非天下之福。無論西南二宿所應何人,必然應該是我輩族人。如今西南還未生亂,想來不是作奸犯科之人,雖然眼下西南之星氣勢尚薄,但是終究又多了一絲機會。”

盧紹岐眼睛一睜看向衆人,“體天道,順天意,乃是我輩修道之人的本分,如今天道有變,無論是爲天下蒼生計,還是爲我玄元觀千年運道計,這件事咱們都不得不摻和一下了。”

“願聽方丈師兄差遣”,衆道人挺身正坐拱手行禮。

盧紹岐點點頭看向董扶輿,“師弟,此事由你出首,想來你與此事有大機緣,便由你來主抓。”

“如今來看,這個漢川村就很有問題,一個小小村落之中,王侯將相多達十幾人,如果不是與西南之人有關係,怎麼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師弟你不防就從這裡入手,觀中會爲你提供一切支持,你大膽去做。”

董扶輿微微俯身合十,“謹遵師兄法旨。”

盧紹岐看向柴元明等人,“至於我等,先把山上的提督太監和提督藩臣等人糊弄過去,萬不可讓他們生疑。”

“是”

“還有一事”,盧紹岐想了想又說道:“據說上月欽天監監正因胡言亂語惡了陛下,朝廷因此有旨意,想要從咱們武當山找一位精通星象之士去欽天監充任欽天監監正,不知此事可有說法?”

柴元明躬身道:“師兄,此事還未有結論,山上衆觀爲了此事爭論不休,淨樂宮、極天觀這些大觀都在爭搶,因爲師兄你不想多事,咱們也就沒有摻和。”

“其他人等守好自己手上的事情,不要多招事端,大家去吧。”,盧紹岐最後揮揮手,將今日的密會到此爲止。

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一百零六章 紡織工坊 一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見洪承疇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動(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師中原(十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四十二章 老師良才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爭奪海權(十)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三百零三章 獻忠兵至(九)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獻忠兵至(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興師第五百四十六章 救疫河南(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另立新君(三)第九十四章 謝府談話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二十四章 收留乞兒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五百七十章 圍攻武昌(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欽點狀元(三)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二百五十章 長腿美女(三)四百二十章 實踐之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龍驤升格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斷(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逐韃虜(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離火(四)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離火(二)第九十六章 學子聚會 二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滅(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隱患第二百三十五章 尾隨而攻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救疫河南(七)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師中原(十八)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宋漢王(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第一百零三章 事後處理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離火(四)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家生變(六)第九章 府城見聞 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爭奪海權(七)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行安排第七十一章 建窯燒磚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鳳陽第四百六十章 佔領呂宋(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八十九章 製作火器 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劉家生變(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朝鮮安南(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換衣冠(三)第四百八十章 縣令雷洪(二)第八十八章 製作火器 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蹤迷影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四十一章 打擊報復第四百六十章 佔領呂宋(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師中原(十四)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呂宋(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穫豐富第七十四章 母族長輩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戰建虜(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榮從軍(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七十六章 老劉救美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