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

順慶知府衙門裡很快便安靜下來。

張立誠看了一眼劉錫命,“你且將此事原本道來。”

劉錫命含笑看了看一旁眼巴巴望着的盧正豪。

“府尊,豈不聞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此事事關重大,學生只能同府尊及章縣尊詳說。”

“豎子安敢欺我”,盧正豪眉頭一聳,怒上心來。

張立誠有些不滿地看了看盧正豪,“公節,你等且在此等候。”

說完他看向劉錫命和章高軒,“隨本府去後堂敘話。”

劉錫命趾高氣揚地看了看盧正豪,雙手背在身後大搖大擺地跟在章高軒身後朝後堂走去,只留下盧正豪滿臉怒色地看向他的背影。

待到後堂,張立誠態度溫和了許多,竟然還給劉錫命看了個座。

等到奉茶的丫鬟將門關上,劉錫命不等張立誠問話便直接拱手道:“學生今日魯莽,讓兩位父母官受驚了,還請兩位上官恕罪。”

章高軒之前在堂上彷彿泥塑雕像一般,只因這裡畢竟是府衙而不是縣衙,同知、推官等品階都高於他,他自然不好亂表態。

現在到了後堂,章高軒也輕鬆了一下,聽劉錫命這麼說,他笑着指了指劉錫命。

“你啊你,府尊方纔罵你是混賬,本官看罵的好,做事如何不過過腦子,真有什麼大事理當先同我等稟報商議纔是,何必弄得今天這般收不了場。”

他瞟了一眼坐在主位的張立誠,“但是府尊一片愛護之心你等也應當體會,若是旁人,只怕衙門便要當場羈押了,哪裡容得下你們胡來。”

劉錫命知道章高軒這是在替自己打圓場,他趕忙起身行禮,“是是是,章縣尊說的極是,學生多謝兩位父母官愛護。”

有了章高軒的這番話打底,張立誠便不好做的太兇惡,他索性笑道。

“月初流寇來犯時,本官還當着衆官的面褒揚你敢於任事、忠勇非常,你當時刻謹記纔是,明年便是鄉試,萬不可斷了自己的前程。”

“說吧,今日這事你是有何謀劃?”

劉錫命返身回座位上坐好,端起茶盞笑道:“正如學生之前所說,今日之事非獨學生等大同社生員受益,便是府尊和縣尊也能從中各有所獲,學生稱之爲雙贏。”

章高軒頗感興趣地向前傾了傾身子。

他之所以這麼幫劉錫命說話,可不就是爲了這一句話麼。

“人丁絲絹這事應該就是木役折銀所抵扣的項目,這一點學生相信兩位上官心中都很清楚。”

張立誠默不作聲,章高軒卻微微點了點頭。

劉錫命繼續笑道:“倘若此事能夠在兩位上官任內解決,想必兩位在順慶的官聲名望必定如日中天。”

“哼,本官不是三歲孩童,你不必那這些來唬我,若是本官能解決這種事,那本官早就當上戶部尚書了,哪裡還用待在這兒。”

“如今國事艱難,這麼大一筆稅錢,朝廷斷不可能將其取消,就算想要將其分攤到其他州縣也不可能,光你南充縣負擔重,其他州縣便不重了嗎?”

張立誠將這件事來來回回想的很清楚。

劉錫命嘿嘿一笑,將身體往前傾了傾,“兩位上官,此事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如果要將此事捅到朝廷上去,那是定然解決不了的,但若是……”

聽到劉錫命將自己的謀劃一一道來,張立誠和章高軒兩人都是一臉不可思議。

不過兩人仔細想了想,卻如劉錫命所說,只要操作得當,這件事對於他們兩人來確實是一本萬利,既不用己方花什麼大力氣,又能增加自己在府內的聲望。

兩人稍一考慮,便答應了劉錫命的一些小要求,同意配合大同社將此事做定下來。

劉錫命心中大喜,有了這兩人的保證,這件事就算是真的成了。

竇玉泉等人除了府衙卻沒有散去,一直等了兩刻鐘左右纔看到劉錫命從衙門裡出來。

“如何?”

一羣人急切地圍了上來,其中尤其以雷洪、陶文石等南充縣士子最爲焦急。

劉錫命眼帶笑意地朝衆人眨眨眼,“事成了,回去再說。”

“萬歲”

參與此事的大同社社員全都歡呼起來,衆人簇擁着劉錫命朝劉府走去。

一路上碰到有前來詢問的百姓,大同社諸人全都是一個口徑。

南充縣蒙受不白之冤,哪怕我等身死也定要替全縣百姓討個公道,引得沿路百姓叫好聲不斷。

到了第二天,順慶府衙正式貼出告示,受理劉錫命帶領的大同社遞交的訟書。

這一次就連陳家、黃家這樣的官紳人家也都跟着一起到衙門裡去旁聽。

雖說這幾家都將劉錫命恨的牙根癢癢,但是此事如果證實的話,那便是事關整個南充縣的大事,些許私仇算的了什麼。

劉錫命甚至聽何天磊說,陳家家主陳樂康竟然還出口稱讚了自己等人,說是“縣中有如此俊傑,本縣百姓有福了”之類的話。

接下來幾天,劉錫命便直接體會到了陳家的善意,按照計劃,大同社社員分成三撥,分別在城內集市、酒樓等熱鬧之地召開了三場討論大會。

其目的就是爲了專門向南充縣百姓講述人丁絲絹稅的由來和對本縣的害處,激起民憤的同時,也爲將來打好基礎。

結果不只是百姓,陳家竟然也號召了好幾家大戶派人蔘加了這幾場大會,一時之間,南充縣風雲涌動、羣情激奮。

這股風潮很快便在軍情局的煽動下擴散到了其他州縣,這剩下的二州七縣中的豪紳人家也紛紛到府衙來申訴,目的則是爲了施壓府衙,決不可將南充縣多出的這筆錢轉嫁到全府。

到了這個地步,本來一件南充縣的事情竟然有擴大成爲全府大亂斗的趨勢,讓人覺得風雨欲來。

反觀官府這邊卻詭異地保持着沉默,對於前來拜訪的士紳,張立誠只管笑眯眯地接見,卻不說任何承諾的話,讓人摸不着頭腦。

這麼一來整個順慶府更加混亂,現在已經變成南充縣一縣對抗其他九個州縣,只要兩方的人碰到一起,必定要吵鬧一番,更有甚者是直接大打出手。

劉錫命一直通過軍情局密切關注着府內紛亂的程度,到了十月二十日這一天,他終於覺得此事醞釀的差不多了,這才施施然地前往府衙密會張立誠。

他前腳剛從府衙出來,後腳衙門便貼出來一個告示。

這段時間一來,等着官府表態如何處置的人一直盯着衙門動靜,見到有新的告示,呼啦一下幾百號人就圍了上來。

“……經本府查訪,蓋因年代久遠,黃冊失修,人丁絲絹一事已無法查證,經本府大同社劉錫命、竇玉泉等諸生員請議,定於十日後會同府縣鄉紳共議。”

一羣人一打聽,果然是關於十日後召集府縣士紳討論人丁絲絹的事,這下子一衆平頭百姓猶如打了雞血一般,紛紛到各家大戶門口去堵門,要各家替縣裡據理力爭。

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氣象(七)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攻取江南(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宋漢王(十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盡顯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會試陰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準備院試(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一百九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賄賂中官(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五百三十章 關於治理(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場之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當山上(二)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嶽託被俘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彈劾天官(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難第六百八十二章 攻取江南(二)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動(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七十六章 老劉救美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虜請和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三百零三章 獻忠兵至(九)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三百七十章 馳援鳳陽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難看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觀其變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六百九十五章 驅逐韃虜(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鮮安南(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中頭名(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中頭名(二)第十章 府城見聞 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亂(六)第二百二十章 高中頭名(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尋他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圍攻武昌(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攻取江南(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佔領呂宋(七)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滅(三)第七百零七章 新朝氣象(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鳳陽第三百七十章 馳援鳳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擊退賊寇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六百零八章 督師中原(九)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二十章 高中頭名(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漢王(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嘗試調查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六百一十章 督師中原(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