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

陳翊定對於大同社社員的反應倒是不奇怪,若不是有劉錫命介入,他以前對這些還不是兩眼一抹黑。

“朝廷賦稅包括夏稅、秋糧、均徭、雜泛等諸多項目,今日咱們要拿來說道的便是均徭一科。”

“咱們四川山多地少,尤其盛產高大林木,是以從永樂年間起朝廷便在四川設有木役,一直到萬曆年間,因本省多地抗役,朝廷遂將其取消,這事想來諸位應該都有所知曉。”

院子裡的人紛紛點頭,這木役之變在巴蜀影響深遠,大家自然知道。

所謂木役,其實就是朝廷爲了營建宮室所徵發的徭役,最初是隻徵發徭役,後來慢慢變成了允許折銀抵役。

但是因爲是派出宮監前來徵收,這幫人橫徵暴斂,早就逼的川中百姓怨聲載道,最終釀成了木役之變。

到萬曆年間,因爲國庫日虛,朝廷已經許久沒有開工大型工程,是以四川爆發抗役之後,朝廷便順手推舟將其免去。

陳翊定臉上露出悲苦之色,“原本陳某也是這般以爲的,但是近來梳理府縣文案才發現,其中另有蹊蹺。”

“本府木役折銀一千七百二十三兩,但是自萬曆二十年取消木役之後,本府卻增加了一項人丁絲絹稅,憑白增加了生絹兩千一百五十四匹,按照每匹八錢來算,這剛好是一千七百二十三兩二錢。”

“譁”,在坐的士子全都譁然,一個個憤然而起。

“豈有此理”

“如此坑蒙拐騙,哪裡來的天理?”

“咳咳,大家請聽陳常委說完”,劉錫命見羣情激奮,趕忙站出來穩定秩序。

一幫士人聽到劉錫命開口招呼,雖然有些不情願,但還是慢慢降低了叫罵聲,只是面上的憤然之色卻怎麼也忍不下去。

任誰知道自己白交了幾十年的稅恐怕也要大鬧一場吧。

已經有敏感的士子開始察覺到大同社這次的動作一定非同小可,幾人頓時來了興趣。

“大家請冷靜”,陳翊定見院內情緒穩定了一些才繼續道:“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這筆稅只有南充縣有,其餘二州七縣全都沒有這筆稅項。”

靜。

院子裡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原本還在嘟囔的士子也全都合攏了嘴巴。

陳翊定這話大家都聽明白了,合着這筆錢只算到南充縣頭上,其他州縣並沒有承擔?

那今日拿出來說是什麼意思,大同社裡十幾個其他州縣的士子一下子警惕起來。

這麼一會兒的功夫,雷洪和陶文石這些南充縣的士子也反應了過來。

“無恥之尤,順慶府無恥之尤,處事何其不公啊。”

“我等定要上書,還我縣中百姓一個公道。”

趙向陽悠悠補刀道:“本府丁額十二萬八千四百五十三人,南充縣丁額三萬六千五百八十人,這麼算下來,南充縣每個丁口要多交三分三釐七毫銀子。”

這一下子雷洪等人更顯得激動,這對於一戶農家而言已經是一筆沉重的負擔了。

大同社裡的社員大多也都是一般人家出身,對於這一點也都心知肚明。

只不過……

程泰定和任元嘉等外州士子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決然。

定不能讓大同社將這件事鬧大,不然其他州縣豈不是要遭殃。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南充縣都交了幾十年了,再說又有何益。

程泰定開口道:“陳常委這話有些偏頗,僅憑你查的那些文書,似乎並不能證明這取消的木役都折算到了南充縣頭上吧?”

“對對對,要想覈查清楚,至少也要到戶部黃冊庫覈查清楚才行,陳兄如此說法未免有些不負責任。”

任元嘉等人趕快出口跟風到。

這一下子可惹惱了雷洪等人。

“程天光,你還不是因爲你是蓬州人,不用多交這勞什子玩意兒纔來攪局。”

“你們南充縣都交了這般久了,誰知道是不是本就該你們交的?”

院子裡頓時分成了兩派,南充縣的十幾個士子和另外十幾個人劍拔弩張地相互對峙,誰也不肯相讓半步。

竇玉泉和杜良驥等人全都看向劉錫命,這事是他挑唆起來的,自然該他來收場。

“咳咳咳,大家請聽我一言。”

劉錫命笑着看了看竇玉泉等人,臉上不見慌亂之色,見院中氣氛越發緊張,這才咳嗽兩聲開口。

他讓陳翊定說出這件事時就已經想到了可能的問題,這會兒自然胸有成竹。

“無疆兄,你也是南充縣人,當爲南充父老伸張正義纔是。”

不等劉錫命開口,雷洪一句話堵了過來。

任元嘉馬上就要反脣相譏,劉錫命趕緊朝他壓了壓手。

“諸位稍安勿躁!”

劉錫命掃視一眼,用目光將幾個躍躍欲試的刺頭摁了下去。

“此事無論是與不是,與本社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大家大可不必如此失態,甚至對於順慶全府百姓來說也都是一件好事。”

劉錫命開口就讓院子中的人震驚了。

程泰定拱手道:“無疆兄可否明言?”

劉錫命微笑着起身踱步繞到自己左邊。

“方纔我便說過,做這件事的目的是爲了壯大我大同社聲勢,也讓諸位君子在府城中博得名望,如果只將眼光放在南充縣多繳賦稅之上,則無論如何處理都會有問題。”

“更爲關鍵的是,如果照這個趨勢處理下去,包括府尊在內的大小官員也必將厭惡我等挑事之人,那本社做這些事情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雷洪一下子有些急了,他是南充縣人,陡然聽到本縣父老多交了幾十年的冤枉錢如何能夠不急。

“社長,說重點,如何處理此事纔好?”

“哈哈哈,幼澤兄不必急躁”,劉錫命剛好走到了雷洪身邊,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

“誠然,南充縣自萬曆二十年起便要交這人丁絲絹稅,受損已達四十餘年,但若是將此事提升一個高度來看,我順慶府還不是白白多交了四十餘年。”

“那還是我南充縣多交的”,雷洪揣起雙手一聲冷哼。

劉錫命笑着搖搖頭,“所以我們今日的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將這筆本不該再收的稅收取消掉這件事情上,如此一來豈不是皆大歡喜?”

陶文石搖搖頭道:“無疆兄想的太簡單了,這些年來只看到過朝廷加稅,何嘗看到過朝廷減稅的,若非幾十年前川人誓死抗爭,就連這木役也不一定逃的掉。”

“所以這才更顯我大同社的作用”,劉錫命雙目放光地看向衆人。

“當然,確實如相禮兄所言,要想取消掉此稅確實頗爲艱難,不過咱們可以這般……”

劉錫命將自己的目的娓娓道來,當然其中隱去了一些細節。

包括竇玉泉等人在內全都像看天外來客一般看向他,這種事情還能這般操作?

但是從劉錫命所說的各種細節來看,似乎他已經將所有的環節全都考慮清楚了,這麼說來似乎、應該、可能沒什麼風險?

有利益捆綁,相信沒有哪個會是蠢人。

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村大會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爲紅顏(四)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宋漢王(十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鬼話連篇第五百零四章 賑濟京城(六)第三百零二章 獻忠兵至(八)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賊再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六百零五章 督師中原(六)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丞相(一)四百二十章 實踐之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研究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宗羲(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關第五百五十六章 救疫河南(十九)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第四十二章 老師良才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二百零八章 工作計劃第六百四十章 另立新君(七)第七十九章 顧盼生輝第五百五十六章 救疫河南(十九)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九十一章 編練曲兵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戰(二)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問題(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佔領呂宋(十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五百一十六章 爭奪海權(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彈劾天官(三)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奪海權(六)第四百八十章 縣令雷洪(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觀其變第五百三十章 關於治理(三)第九十四章 謝府談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家生變(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滅(四)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師中原(十九)第三百一十八章 漢中風雲(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武當來訪(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救疫河南(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聯姻公主(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城內暴動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府城角力(三)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擊逃賊第三百六十五章 董家小宛(二)第六百零七章 督師中原(八)第九章 府城見聞 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驅逐韃虜(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府城角力(十)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誘惑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鍵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三百零一章 獻忠兵至(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用力過猛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問題(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廣(一)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盧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開關(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三百三十一章 拯救官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