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豺狼當道

徐世楊是華軍的創建者,也是這支所向無敵的強軍統帥,他在華夏帝國的權威無可置疑。

如果他命令不得在某個地方製造殺戮,那麼華軍必然沒人敢隨便殺人。

但如果他要求殺光某些人,那麼華軍也會毫不留情的執行這個命令!

所以,當徐世楊下達殺光所有帕爾斯人命令的時候,華軍這個跨越時代的怪獸立刻行動起來。

命令通過傳令兵一層層、一級級向整個江南傳遞,江南地區的華軍和所有工作組立刻行動起來,首先在自己的轄區內排查帕爾斯人。

當然,內陸地區其實沒那麼多帕爾斯人,真正找出帕爾斯人的,是一些江南的沿海港口城市,包括浙省和閩省已佔領的地區在內,大概一共有7000多人被捕。

按照徐世楊的命令,其中所有男性不論老少一律處決,而女眷被變賣爲奴,而且永世不得翻身。

一共只找到七千人,徐世楊認爲這不足以償還枉死的六萬民衆,因此搜殺範圍被擴大到江北,登州、島城、大阪、江戶等北方港口城市,以及高麗和琉球兩個屬國的城市,也被下令立刻扣押所有帕爾斯人——不管他們是商人還是定居者。

他們同樣是男人被處死、女性爲奴,所有家產充公。

徐世楊打算用從帕爾斯人那裡得來的財產,給枉死的泉州居民做爲賠償。

具體能夠賠償多少錢,目前還沒有統計出來,不過根據已有的財富估算,大概每個枉死者可以平攤150貫左右的賠償,。再考慮到很多泉州人實際上已經闔家遇難,最後的實際賠償大概會是每位遇難者200貫左右的樣子。

對於遇難者的家屬來說,這並不足以撫慰他們內心的傷痛,但總算能夠多少表明華夏帝國對泉州事件的愧疚。

作爲泉州事件的最後處理,共和1795年9月初1,徐世楊親自在泉州監刑,對蒲家所有男丁進行處決。

蒲受畊本人,以及所有泉州事件的主謀和主要執行者,均被判處凌遲。

其家人中的其餘男性,被徐世楊下令炮決。

蒲受畊親眼看着自己的兒孫哭喊着被綁在炮口前,然後在大炮的怒吼聲中化爲齏粉。

即使是他這樣的白眼狼,也被眼前的這一幕刺激的嚎啕大哭。

當然,沒過多久,他連哭都哭不出來了,一名儈子手用一柄小刀把他身上的肉一小片一小片的割了下來,按照凌遲之刑的標準,儈子手將在他身上活割三千刀!

……

實際上,在大周即將滅亡的此刻,想要從這曾經是天下第一富庶的國家身上要下一塊肉來的豺狼還有很多。

因爲路途遙遠,通訊不暢,徐世楊9月底纔得到消息,大周南方的大越國趁朝廷衰弱,聯合南方土司出兵二十萬,佔領了欽州、廉州,並且包圍了邕州。

邕州知州蘇緘拒絕投降,領全城軍民拼死抵抗,雙方此時還在邕州城下僵持。

另外一面,地處西南的大理也向大周提出了領土要求,只不過大理與大周關係一向不錯,因此大理沒有直接出兵,而是修書一封給文仲,他們希望得到桂省和川省的部分土地,作爲交換,大理將接納大周小朝廷在大理流亡。

大理段氏政權在信中告訴文仲,大周已經肯定無法保住這兩省土地,因爲越軍已經佔領了桂省三個州,如果他不願意把土地給友好的大理,那麼這些土地將落入大越之手。

川省也是這樣,吐蕃人分裂的很厲害,但他們一直窺視川省的領土,高原各部得知大周即將滅亡,川省被華夏隔離在外之後,都在出兵下山,各自劃分地盤,在川省攻打搶掠。

大理表示,自己會給川、桂兩省人民與大理人同樣的待遇,這可比被越人和吐蕃屠戮好得多。

剛剛進入粵省惠州府龍川縣的文仲突然發現,大周小朝廷已經走投無路了。

北方是華夏大軍。

往東和往南走是大海,海上有華軍的艦隊。

往西走,桂省有窮兇極惡的交趾人,有綿裡藏針的大理人,也有野蠻的吐蕃人。

天下之大,居然沒了小朝廷的容身之地……。

即使是文仲,此時也不得不承認:

“大周,真的完了……。”

就在小朝廷蹲在龍川不知所措的時候,那個負責跟徐世楊和談的小使團終於趕在朝廷再次出發之前追上了文仲。

也是在這裡,文仲得到了徐世楊給自己的確切答覆。

“許我們在海外建國?”

垂簾聽政的楊太后驚訝的問:

“這是那叛賊許的條件?是真的嗎?”

“回太后,此話不準。”文仲低着頭,緩緩答道:“北朝的意思是,允樞密使徐世鬆在海外建國,之後陛下和太后都可前往徐世鬆的封國。”

“是徐世鬆大人表示,願意在封國繼續維繫大周朝廷。”

楊太后不說話了,她需要一點時間來消化這些話中的信息。

作爲隆道皇帝的皇后,楊太后之前並無任何施政經驗,她對國際國內局勢和下屬臣僚的看法基本來自丈夫平時有意無意的私下評論。

因此她始終覺得徐世楊是叛賊;徐世鬆不可靠只是不得不用;文仲忠誠但他跟北方也有關係;包拯可信但是長於刑名而非軍事……。

已死的童貫,被俘的翁書平更是不用多說,那倆貨色連北方的民兵都打不過。

總的來說,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讓抱着這種偏見且無任何經驗的菜鳥來做這種決定,確實挺難爲人的。

“包大人怎麼看?”楊太后轉頭問可以信賴的包拯。

“臣覺得,可是答應。”包拯有些直接的回答:“陛下現今已經無處可去,大越、吐蕃都是敵人,大理畢竟是外國,絕非宜居之地。”

“至於華夏,他們一直自詡給全天下漢人做主,陛下也是漢人,他們理應善待纔對。”

這理由不是很能說服人,徐世楊或許會放過其他人,但他會不會放過陛下和趙氏宗族,這可就難說了。

畢竟,只要大周的皇帝還活着,對心念大周的義士來說,大周就不算滅亡。

這對新朝是個不安定因素。

何況……

“北人在泉州殺戮宗室!”

雖然這事是蒲受畊乾的,而且他做這事的時候華軍離泉州還很遠,但那個時候這姓蒲的畢竟自稱已經叛周投華。

第719章 糧食第441章 齊第613章 西域2第17章 莒州徐家第37章 人生大事第165章 主戰派第605章 突變2第288章 狗第656章 南北3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522章 五里驛第218章 祝家莊5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558章 去北方第478章 對比第375章 威脅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142章 談話第182章 網絡第521章 晉省1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440章 朝廷第751章 民心1第746章 殉爆第238章 工廠2第366章 盈利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107章 來了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494章 新春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648章 峻法第335章 克金州第276章 穩住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97章 兄弟並肩第605章 突變2第7章 歡呼第533章 射擊2第322章 坦誠第617章 興靈4第484章 國家第407章 宣傳第710章 升龍府1第98章 備戰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448章 差距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555章 開打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444章 烽燧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289章 勝利1第488章 善保第685章 野心第571章 百戶第8章 得失1第267章 夜戰1第250章 鄉紳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311章 水利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7章 互相忌憚第67章 糧食第56章 破寨3第309章 市場第82章 文與武第509章 各方3第299章 海盜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582章 爲什麼第160章 分期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731章 寺產第673章 慘案第143章 遣周船第168章 動容第180章 青州軍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50章 破寨2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415章 高麗2第339章 退路第126章 生產第582章 爲什麼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251章 權利說一下哈第1章 韃子來了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447章 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