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磺胺,皇安

甲6號診室跟所有的診室一樣,有一扇巨大的,鑲嵌着玻璃的窗戶。

從窗戶直接往裡看,正好能看到張宗的伴當躺在白牀單上,嘴裡叼着一塊毛巾,一個白袍子正在用針線細細的把小腿上長度驚人的創口縫起來。

肯定挺疼的,因爲每縫一針,伴當都會低聲嘶吼着掙扎一番。

只不過有個粉袍子按着他的毛巾,不讓他叫出聲來,而他的四肢已經被緊緊綁住了,這讓伴當的掙扎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另外一個粉袍子正端着搪瓷盆子,站在白袍子身邊,細細的縫完針後,那白袍子直接把彎鉤針和剪刀扔進盆子裡,然後拿出一塊紗布,從旁邊抄起一個葫蘆,往傷口上塗抹了一些液體。

伴當又開始掙扎起來,白袍子視而不見,拿起一塊紗布墊在傷口上,然後用長條形紗布把傷口裹好。

“行了。”白袍子滿意的說:“別叫了,你死不了,你的腿也能保住,就是最近一段時間你得拄拐。”

站在門外的張宗看着這一切,心中默默計算時間:也就一刻鐘。

他推開門走了進去,對白袍子說:“大夫,我這伴當傷的怎樣?”

“是個伴當?”白袍子看了他一眼:“傷的挺重,要擱在三、四年前腿肯定保不住,甚至把命丟了都是常見,不過現在好了,你若是肯花錢,去藥房給他買些皇安,保準沒問題。”

儒士中有不爲良相便爲良醫的說法,作爲雜學大家,張宗本人也確實通點醫術的。

他很清楚,一個人身上多了這麼長的傷口,不管是傷在哪裡,都有可能致命。

第一,傷員有可能失血過多而死。

第二,哪怕傷員沒有很快死去,他今後也要過一道鬼門關:傷口的化膿問題。

這個時代,醫生中還沒有人知道傷口爲什麼會化膿,但每一個人都知道,一旦傷口化膿,一條命就很可能因此而丟掉。

但是,聽這個白袍子的意思,似乎這種病竈在北方並非什麼大不了的問題?

“用純陽的烈酒擦拭傷口,雖然疼,但也能消滅至陰的病竈。”也許是看到張宗是個有錢人,醫生難得的解釋了一下:“再加上皇安,不會有任何問題的,放心吧。”

“皇安是什麼?”張宗從來沒聽說過這種藥物。

皇安就是磺胺,因爲據說發明人是徐世楊,在華夏帝國成立的時候,被民間以訛傳訛的成了皇安。

這是本位麪人類歷史上發明的第一種抗生素,能夠有效治療敗血症、產褥熱、肺炎等這個時代典型的殺手型疾病都有奇效。

根據華夏自己的統計,大規模鋪開磺胺生產後,華夏本土幾個主要省份的產褥熱和肺炎死亡率從兩成半迅速下降到不足半成。

不僅如此,醫生們發現,這種藥似乎對別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那個時候華夏人還沒發現病菌,因此磺胺對什麼病有效,純粹是醫生和病人一起強行試驗出來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磺胺救了無數外傷傷患和產婦的命,而且它還不斷被證明對其他一些病症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人們將這種藥視爲包治百病的“神藥”,不論是大醫院還是鄉村的赤腳醫生,藥箱裡若是沒有常備磺胺,那基本上就是不會被人信任的庸醫。

而那些之經歷過短暫醫療培訓,在鄉村走街串巷給人治病的赤腳醫生,若是遇到自己對付不了的病症,通常就是直接給兩片磺胺。

要命的是,大部分情況下,這種以現代觀點來看特別不負責任的行爲還真的有效。

“這藥真的這麼神奇?”

聽了醫生的解釋,張宗一萬個不相信——這世界上怎麼可能有包治百病的神藥?

“皇上庇佑的神藥,當然就應該這麼神奇。”

醫生毫不客氣的反駁:

“算了,不跟你多說,要想安心,就去買來,吃幾片就好了。”

醫生如此堅定,以至於張宗不得不暫時信了,他打算先去買一些那種皇安,試試看這玩意到底是否跟醫生說的那樣神奇。

從醫院出來後,張宗命人把受傷的伴當送回客棧,他則帶着另外兩人,在醫院附近的大街上繼續閒逛。

醫院周圍有一些賣吃食的,張宗看了看,都是些包子、稀飯、雞蛋羹、甜糕之類的東西,但也可以直接點菜。

張宗看到了養在水池裡的大魚,還有些雞鴨鵝之類的家禽和一些鴿子。

看起來,若是病人有需要,可以就地購買精緻的美食進行食療。

“在這種醫館看病,一定不是窮人。”張宗小聲感慨道。

這樣的醫院,以及周邊配套設施,無不顯示出醫者盡心盡力的味道,光那專門配一個人倒水清潔,耗費就少不了。

可此話音未落,張宗就看到幾個穿着紅色軍裝的人擡着一個擔架跑進泉城第二醫院。

張宗擡眼看了一下,以他對華軍的理解,這是個小兵,屬於那種應該沒錢來這種地方看病的人。

“這是怎麼回事?”

打臉太快,張宗面子有些掛不住了。

……

這一天,張宗住在泉城的一家正店裡。

什麼都好的張宗花了大價錢,連招了五個姬女,但他發現北方的姬女水平很差,跟揚州瘦馬、十里秦淮差的很遠。

別說是琴棋書畫了,就連最基礎的容貌方面都遠遠不及,一問之下才知道,泉城的姬女很少有漢人,大部分都是些女真貴女。

這些韃子婆娘在僞金地位很高,但這個世界上可沒有地位高的女性就一定漂亮這一說,更別說韃子女人根本就不可能漂亮。

看起來,北方人玩這些姬女也不過是一種羞辱敵人的方式和純粹的發謝。

這讓張宗感到十分失望,他本着寧吃仙桃一顆,不嘗爛杏一筐的院子,一晚上什麼都沒有做,只是喝了點酒,然後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張宗也沒有繼續逛街,他在別處還好說,既然到了泉城,總得再去跟文季見一面。

文季、徐世玫夫婦現在就住在美泉宮的別院裡,雖說是別院,那裡也是北方的皇帝行在(太子行在在燕京,北方現在還沒有都城)的一部分,相當於皇宮,按理來說是不可能讓他這種外人隨便進入的。

不過北方的情況多少有點不同,駙馬和公主居住的別院,如果訪客有邀請,是可以進入的。

第275章 換命第221章 破莊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279章 和平第23章 不妥協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34章 安排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279章 和平第297章 改編1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356章 劫掠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355章 登陸第470章 巡邏隊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556章 黑店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513章 擊發槍2第375章 威脅第526章 俘虜第760章 和虎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164章 文仲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331章 政策第306章 風暴第581章 得與失第653章 宣戰第80章 別矯情第748章 請內附第177章 紀律第89章 剿匪第288章 狗第251章 權利第497章 新春4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629章 去江南第493章 期盼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314章 教育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502章 新一年1第333章 金州2第58章 擴散第248章 登州第678章 邕州2第460章 佈局2第541章 落幕第654章 南北1第447章 破村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648章 峻法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339章 退路第244章 局勢第11章 殺韃子第144章 福船第342章 思過第702章 南征2第440章 朝廷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702章 南征2第680章 大捷1第46章 莫名其妙第735章 矛盾第561章 北行記1第142章 談話第544章 軍改1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357章 劫掠2第356章 鉅變第485章 會見第66章 153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405章 信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432章 從容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360章 血河第731章 寺產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645章 秦軍2第446章 薩廉第568章 北行記3第163章 鎮邪第45章 互啄第285章 韃奸第267章 夜戰1第731章 寺產第453章 鐵錢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662章 暴秦2第466章 衛生第581章 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