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天命所歸

“我好疼……”

“只要你告訴你是怎麼釋放的瘟疫,誰放的,你馬上就不疼了。”

“好疼……”

“怕疼就快說。”

“疼……”

眼看着這個身體已經腐爛的女人就要死了,守在門外的獄卒卻走了進去,將一碗湯藥給銀屏灌了下去。

然後就走出來,低聲對阿嬌道:“啓稟貴人,半個時辰之後藥效就會發作,她會再次清醒。”

阿嬌指着一灘爛泥一樣的銀屏道:“給她喝了什麼湯藥?”

“回稟貴人,是蔘湯,最好的蔘湯,此女罪惡深重,只有耗幹她最後一絲生機,她才能死去。”

阿嬌冷哼一聲道:“現在就殺了她!”

命令下的很不合理,卻是阿嬌親自下的,在長門宮,她的話永遠都比皇帝的話好用。

獄卒連猶豫一下的意思都沒有,進去之後就一刀斬下了銀屏的頭顱。

血沒有流出來多少……銀屏連慘叫一聲這樣的行爲都沒有,那個沒了眼瞼的頭顱滾落在地上,沒有眼皮可以覆蓋上眼珠子,因此,她的眼睛瞪得溜圓,卻沒有什麼怨恨,顯得非常平靜。

“埋了吧,希望她下一生莫要再與我大漢爲敵!”

阿嬌轉身走了,留下獄卒面對這具爛的不成人形的屍體暗自發愁,該如何處理呢?

“大漢國跟匈奴之間再無轉圜的餘地,再無並存的可能。”阿嬌輕嘆一聲。

“陛下本身就沒打算跟匈奴共享一個太陽。”

大長秋沉聲道。

走出地牢,即便是站在烈日下,阿嬌依舊覺得有些冷,抱着雙臂道:“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我以爲漢人跟匈奴人之間有仇恨是應該的,沒想到劉陵成了匈奴掌權者,對她的母族下手更狠了。”

“不是所有的女子都如同貴人一般對大漢江山滿懷情義。”

阿嬌搖頭道:“你說錯了,我阿嬌拋棄權力之後才走到現在,劉陵是得到權力之後才瘋狂若此。

本宮沒了後位,就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了,可以放開心胸來重新看這個世界。

劉陵得到權力之後,就害怕失去,所以才倒行逆施。

大長秋,清點長門宮庫房,如有不足,繼續爲大軍準備軍資,明年出征之前,務必要全部到位。”

“老奴遵命……”

雲琅,霍去病到了扶荔宮的時候,這裡已經物是人非。

皇帝的旗子正在城樓上飄揚,城外的警戒遊騎已經抵達三裡之外。

雲琅跟霍去病兩個只能單人獨馬進入扶荔城。

霍去病揮揮手,清掃一下鼻端的白灰,對雲琅道:“這該用了多少石灰啊。”

雲琅放開用手帕捂着的嘴巴道:“關中早就該徹底的清掃一次了,任由各種動物的排泄物遍佈關中,不用匈奴人使壞,自己就會衍生出疫病來的。

這樣,其實也不錯,你看看,來的路上,那一個人不是用布包着嘴巴匆匆趕路?

這是好事,說明大漢人終於有了安全意識,不管有沒有用,至少有了行動。”

“你是醫者,難道就沒有剋制這種病魔的方法嗎?”霍去病覺得雲琅在幸災樂禍。

“我倒是知道方法,卻沒有辦法造出藥物。”

“缺少錢糧?沒關係,我家有你儘管拿去。”

雲琅冷笑一聲道:“窮大漢傾國之力都辦不到。”

霍去病默然,他看的出來雲琅沒有騙他。

扶荔宮的大殿,原本是雲琅的點將廳,現在,則是劉徹辦公的地方。

光亮的木頭地板上,一個穿着紅色衣衫的小小孩子在上面嘻嘻哈哈的奔跑,身後跟着一羣宮人,生怕將這位小祖宗給摔到了。

劉徹盤膝坐在墊子上,面前的文書奏摺堆積的足足有兩尺高,幾乎遮住了他的身形。

雲琅跟霍去病身穿鎧甲,行禮不方便,只好按照軍禮拱手。

劉徹把腦袋從文書後面探出來,看了兩人一眼道:“出災禍了,想辦法解決。”

雲琅道:“軍中已經有方略安置下去了,微臣以爲患病之豬羊,不宜食用。”

劉徹眼睛微紅,最終點頭道:“銷燬,人命爲重。”

“臣領命!”

“雲琅,疫病是怎麼起來的?”劉徹放下手中的硃筆,從案子後面走出來,看着雲琅問道。

聽皇帝這樣問,雲琅面露笑容,覺得自己跟皇帝這些年努力鬥法,到底還是出了一些效果。

至少沒有被董仲舒那些人忽悠的去向上天認罪,覺得瘟疫是他施政不當帶來的惡果。

“《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

《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

《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

《素問、本能病》篇:“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溼令不化,民病溫疫,疵廢。風生,民病皆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內煩,咽喉幹引飲。”

西北理工認爲,疫病不過是人類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來的。跟其它病症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具有傳染性而已。”

“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是好的?”

“比如說微臣的生活習慣就很好,如果人人都像微臣一般飯前便後洗手,勤沐浴,不喝生水,每日裡漱口刷牙,勤換衣裳,衣物的加減隨四時而動,就能有效的防範疫病發生。”

劉徹嘆口氣道:“如果天下臣民都像你雲氏一般富庶,倒是不難。”

“飯前便後洗手,沐浴,不喝生水,每日裡刷牙,勤換衣裳並不難啊?

衣裳不必是絲綢,不必新,只求乾淨就好,不難做到。”

劉徹聞言無聲的笑了一下,用拇指指指自己的胸膛道:“不是因爲朕的昏悖舉動引起的天罰?”

雲琅笑道:“此次疫病來臨之前,大漢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微臣不覺得陛下有過什麼昏悖的舉動。”

劉徹指指南邊提醒雲琅道:“滇國,夜郎國的事情呢?你徒弟在那裡殺的人頭滾滾的,災禍卻要朕來背?”

雲琅被劉徹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的很不自在,就把霍去病拉過來道:“陛下問你弟弟的事情呢。”

霍去病呵呵笑道:“換了微臣去,只會殺的更多。”

劉徹滿意的點點頭道:“朕也是這麼認爲,兩隻小猛獸出山練習狩獵而已,算什麼大事。

拔高到天命的地步過份了。

雲琅,你認爲這場災禍什麼時候能過去?”

雲琅拱手道:“疫病一般起自於春夏之交,白霜落地就會絕跡。”

劉徹默然,良久才敲着自己的腦瓜道:“如果真的是天命,朕認錯就能讓瘟疫過去,朕還不吝惜認錯。

問題是,朕現在認錯了,等到了白霜落地,瘟疫絕跡,也會有人說是因爲朕焚表向上天認錯之後纔有的效果。

如此一來,以後只要有災禍,朕就認錯一次,時間長了,朕就會威信掃地,這也是不成的。”

霍去病皺眉道:“此次瘟疫是匈奴人的奸計,爲何有人會賴在陛下身上?”

劉徹呵呵笑了,對霍去病如此直言,非常的欣慰,指着雲琅道:“說是匈奴人的奸計,朕信啊,你們也信,問題是你去問問以董仲舒爲首的一羣人信不信。

他們纔是辦事的一羣人,想要讓他們按照你說的方略去執行,首先就要先說服他們。”

雲琅在心中暗自感慨一下,從他進門,劉徹就沒懷好心,前面說的所有話,都是爲最後這句話做的鋪墊。

這是劉徹的老把戲了,天知道大漢國有多少臣子,就是被他這樣給活活的逼到絕境裡去了。

雲琅同樣笑道:“微臣這就去一遭太學,見見這位非要把什麼災難都跟天意聯繫在一起的大家。”

劉徹哈哈大笑道:“有把握麼?”

雲琅笑道:“董公年高德劭,想來不會跟微臣這個後輩過於計較。”

劉徹非常高興,指着大殿門道:“速去,速去!”

第一五七章 傻乎乎的大漢人第一三一章,無兄弟,不遠征(5)第一章 預言第四章篝火第五十章執牛耳!第八十八章父親是誰真的很重要第一七二章雲家需要更多的資源第一二四章混亂中的清明第五集始皇陵的親兄弟第三十六章白日奏對第一四三章狗咬呂洞賓第一零八章不做無用功第八十四章 臧否天下第四章 破敗門庭起根基第五章講道理的人第一二三章福報?可能是!第四十二章捕奴團的運氣第二十五章白鹿幣第九十八章陳阿嬌的怒火第一二八章一利一害第七十一章消失的八胡校尉 (萬字更新完成,繼續求票)第八十七章改造與衝動第二十六章紅粉骷髏第一四二章祁連山下雪第五十章我是來享福的第四十二章情切第一二七章最合適的人第一章新局面的誕生第三十九章漢軍來了第一二二章誰都不順心第一五一章心結第一四六章 馴養第一三零章倒黴的董仲舒第十三章大王派我去巡山第三十章雲門夜宴第七十八章 天行健第一五一章劉據的玩具第一三零章 強悍的西漢貴婦(繼續戰鬥,求月票)第十六章涇渭分明第九章別出心裁的送禮方式第一零六章情義與陰謀第八十八章失敗的誘導第二章政治家劉陵第七十四章陰險的雲琅第一三六章迷失第七十九章 破幻陣第四十章嚴謹的科學發展觀第九十六章平衡真的很重要第七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五十三章 冰宮歿第一四一章劉徹的逆反心理第一零六章癡人的愛情第一一八章自討沒趣第一二八章大秦人阿迪第五章七日談第五十三章平息事端第一二二章誰都不順心第一一九章買櫝還珠這是必然第一零七章神靈來了第一零九章古仁人之心第一二零章情場失意的阿嬌第一一一章緣分,妙不可言第七十九章劉陵的征程第一六四章大河上有斷流第四十一章不容拒絕的女魔頭第三十三章蘇武留胡第八十二章三段錦第一三四章千金賦,萬金池!(繼續戰鬥,求月票)第一二六章艱澀難懂的道理第三十六章 這片江湖第一一九章買櫝還珠這是必然第一四零章雲氏的道理第一二零章險死還生第一九一章水落石出第五十五章女人的武器 (第三章)第五十二章成爲怪物的劉陵第四十二章搭伴過日子 (第二章)第五十章執牛耳!第一零四章獨石城的根基第五十七章好日子誰都喜歡(第二章)第一三零章 強悍的西漢貴婦(繼續戰鬥,求月票)第一三三章長門宮奏對第五十九章無論如何都繞不開啊第四十六章老情人第二十六章魔窟第三十一章 情字一刀第一二五章不想弄得太明白第三十二章亂雲飛渡第十八章迂腐的雲哲寫在獲得黃河文學獎之後第一六二章歇斯底里(四更求月票)第六十三章倉促的開端第六十三章 真武魂第一五六章完成理想的劉陵第一二七章司馬遷的漏洞(繼續戰鬥,求月票)第五十三章平息事端第七十三章和光同塵第一六八章孤獨的白狼口第一二七章最合適的人第一一四章 變本加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