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產業轉移

能跟皇帝打擂臺的人云琅從來都是佩服的。

跟皇帝不懷好意爭鬥的人,雲琅更是崇敬。

跟皇帝作對且能活到現在的人,雲琅一般都會帶着禮物去探望,因爲,再不走的勤快一點,以後說不定就見不到了。

董仲舒以前喜歡飲酒,喜歡美人,自從在雲氏大病一場之後,就喜歡上了喝茶。

蜀中的春茶,味道自然是清新的,飲一口禾木的清香氣息就溢滿胸懷。

董仲舒喝了一口茶,就足足讚譽了一柱香的時間。

雲琅知道,老傢伙這是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這樣也好,能一言不發的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務也不錯,只要看看旁邊李息難看的臉色,就知道董仲舒其實也是色厲內荏的一個老傢伙。

“你是陛下派來的說客?”

雲琅不插話,董仲舒只好自己說出來。

“是啊,被陛下派來的。”

“這麼說,你其實是不願意來的?”

“確實如此,如果找董公飲茶談經,某家急不可耐,如果談論政事,雲琅就興致缺缺了。”

“永安侯,衛將軍這兩個位置哪一個都不容許你避開朝政,說說吧,老夫洗耳傾聽。”

“您還是別洗耳朵了,您一生通達,什麼道理會想不明白呢,之所以要逆天而行,不過是您想這麼做罷了。

我來呢,就是做做樣子,您不必在意,我們繼續討論茗茶之妙就好。”

李息在一邊冷哼一聲道:“拿出你剛纔騙我的那些話說給董公聽。”

雲琅搖頭道:“獻醜不如藏拙。”

“你的意思是在老夫面前你就能高談闊論,在董公面前你就開始藏拙了?”

李息勃然大怒。

雲琅抖抖身上的鎧甲,甲葉子被他抖得嘩嘩作響,然後道:“我是武將,以後只用掌中兵刃說話。”

董仲舒皺眉看着雲琅道:“放蕩不羈要有一個限度,如果你總是這樣避重就輕的,就真的成了一個浪蕩子,沒可能成爲一代宗師的。

陛下改了宰相府的名字,收回了三公的權柄,內廷的一些奸佞小人居然替代了朝堂上的諸公。

陛下旨意越過宰相府直接一竿子通到底,縣令接陛下的旨意簡直是前所未聞之事。

如此一來,下官對上官沒了敬畏之心,人人自危,天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會因爲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被下獄。

周勃曰;吾常將百萬軍,如今方知獄吏之尊貴。君侯難道也想感嘆一下獄吏的尊貴嗎?”

雲琅笑道:“某家沒有一飛沖天的志向,得意之時白日縱酒高歌乃是常事,失意之時,酣醉一場,往日富貴就當是大夢一場,而後披上葛衣放牧牛羊,下地耕鋤,也不覺得羞辱。

董公不必用話來擠兌我,雲某一生,既然已經享受過榮華富貴,就不會再貪戀。”

董仲舒苦笑道;“少年身軀卻藏着一個老龜的魂魄,真是怪哉,怪哉!”

雲琅放下茶杯道:“董公安心做學問吧,莫要再起波瀾,長此以往,恐怕會被夏侯氏得了好處。

此次新進官員,夏侯氏佔據了一成,並有夏侯氏高弟已經星夜馳騁去了嶺南皇長子身邊,董公不得不防。”

董仲舒怒道:“如果不是你的大弟子臨陣脫逃,如何會有夏侯氏弟子進駐皇長子身邊的事情?”

雲琅拍着桌子怒道:“如果不是你們再三的說皇長子在嶺南殺戮過重,失去了君子的仁義之心,成了萬夫所指,我弟子緣何要回來?

你們處處攻訐,處處不滿,卻看不見大漢國如今朝氣蓬勃的模樣,再這麼下去,那裡還能找到勇於任事的人?”

董仲舒勃然大怒,指着大門道:“滾出去!”

雲琅鬆了一口氣道:“這就對了,我們一定不能和顏悅色的交談,否則陛下會認爲我們是一夥的,你就此罷手,人家會懷疑我們又串通了什麼事情。

告辭!”

雲琅說完就笑嘻嘻的從湖心島上的木屋裡走出來,心中很是愉悅。

原來這世上終究不存在用命去完成理想的人,至少董仲舒不是,雖然沒幾年活頭了,他依舊希望能夠壽終正寢。

不得不說,董仲舒選擇的這個湖心島確實不錯,這個島嶼原本就是一塊巨大的石頭,他來到島上之後,就在石頭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肥沃的土壤,然後移栽來了各種奇鬆怪柏,鋪上厚厚的草皮之後,就成了一個神仙居住的福地。

周圍就是碩大無朋的太學,頗有些鬧中取靜的意味,最過分的是還有人在湖邊修建了很多木屋,大部分都是董仲舒的學生,他們可能覺得住在這裡,可以隨時向董公請教。

雲琅是被攆出來的。

伺候董仲舒的小童最是勢利不過,才短短的功夫,雲琅頂撞董仲舒的事情就傳遍了日暮溪。

一個個站在岸邊衝着雲琅怒目而視。

雲琅朝他們揮揮手就跳上了李息的大船,在管家生不如死的心態中離開了日暮溪。

回到扶荔宮的時候,皇帝已經處理完畢了公事,極爲難得的拖着藍田公主在屋檐下漫步。

見雲琅回來了,就抱起藍田坐在椅子上道:“穩妥了?”

雲琅笑道:“回稟陛下,沒人敢冒犯天顏。”

劉徹笑道:“還是說清楚一些比較好。”

雲琅很不習慣跟劉徹進行這種家常式樣的對話,每當劉徹和顏悅色對他的時候,後面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你家趕到驪山的鴨子跟鵝發病了嗎?”

雲琅嘆口氣道:“孟大,孟二傷心的快要自殺了,雞瘟過給了鴨子跟鵝,已經死了三成。”

劉徹嘆口氣道:“這就是天災啊,人力終有窮盡時。”

“西北理工奉行人定勝天的理念,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逆天而行,如果有不妥之處,還請陛下降罪。”

“降罪,降罪,朕不能總是在事後處罰人,事情出來了,解決事情纔是第一要務。

雲琅,如何能將瘟疫帶來的災害變成好事?“

雲琅想了一下道:“今後三年內,上林苑不宜飼養家禽,也不易大規模飼養豬牛羊。

這是壞事,很大的壞事,對上林苑的百姓來說,沒可能變成好事。

如果繞開上林苑,那麼,這場只限定於上林苑的瘟疫,對於周邊的窮山僻壤之地的百姓來說就是一個大好事。”

“哦,此話怎講?”

“陛下有所不知,上林苑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長安,陽陵邑,細柳營,新豐市,這些通都大邑已經養成了吃雞蛋,禽肉,豬肉,羊肉,牛肉的習慣。

現在,上林苑不能飼養,那麼,對周邊的百姓來說就是莫大的好事。

而上林苑本身就富庶,沒了飼養業,對他的傷害不是很大,正好,可以讓周邊的州縣飼養這些家禽家畜,供應長安這些大城裡的人。

沒了飼養家禽,家畜業的上林苑,就能變成一個環境優美,秩序井然的地方。

說實話,上林苑這種密集飼養家禽家畜的做法,其實是很不穩妥的,本身就容易遭受滅頂之災。”

劉徹點頭笑道:“朕也是這麼想的,以前聽阿嬌說,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朕深以爲然。

既然愛卿也有同樣的顧慮,朕不妨就開始鼓勵上林苑外的州縣開始飼養家禽家畜,看看能不能讓他們也變得富裕起來。”

雲琅拱手道:“陛下,想要富裕,就一定要改善道路,最好將關中的城池都用平直的道路連接起來。

只有把道路改善了,百姓手中的貨物才能變成財富,時日一長,民生自然就會好。”

劉徹點頭道:“奴隸衆多,留在上林苑終究是禍害,遣發他們修路消磨野性,也是一個好法子。”

第一二三章冤大頭的二次運用第一零四章都是經驗主義者第一五四章大奸若愚的雲琅第一六二章貪婪是原罪?第一四五章皇帝爭奪戰第一七四章父慈子孝第九十九章論見識的不對稱性第一一二章新的大門第一三一章倒黴的會是誰呢?第二十八章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十八章捱揍換來的主意第三十八章回家(6)第六十一章與狼論恩,與劉徹論情第九章表決心的代價第七十六章拔苗助長?這是自然!第一二三把人際關係簡單化第七十五章富貴逼人?第一五四章斷句的重要性第三十五章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第三十八章最富貴的時候想到了死第二十一章喜歡騎馬的劉徹第一一三章每個人都沒有閒着第二十二章惡戰第一四七章龍的本性第七十五章因爲蠢,所以活第一九一章令人滿意的北狩第一四七章龍的本性第一五二章各懷鬼胎第一四三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一四二章 順水人情第十章掛印求去第一二二章戰爭後遺症第四十四章我是冤枉的第二十五章廢物利用第一三七章活泛的世界第一六一章安寧的日子第一一六章上元月第三十四章劉徹的膽略第一五零章最後的元朔年第二十六章魔窟第二十一章人生苦短啊第二十一章喜歡騎馬的劉徹第九十三章大漢皇帝亂揮刀第八十一章 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第一一四章明珠暗投?這是必然第七十一章消失的八胡校尉 (萬字更新完成,繼續求票)第四十八章恐怖的童謠第五章隔空傳話第七章生活所迫第一五零章最後的元朔年第十一章寒門,階級,以及財富第五十九章繡衣使者也是有傳承的第一二五章有所求第三十章臥虎地的悲傷第一六七章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一三零章無兄弟,不遠征(4)第一一六章安全第一第九章霍光還京第一六七章和匈奴的第一次偶遇第七十九章事事關心第四十四章後繼有人第一二六章迷惘的金日磾第一六三章匈奴人早就不是麻煩了第七十九章絕後患第二十三章 漢旗第二十七章大變革第七十五章命不好的狄山第一九一章令人滿意的北狩第十七章全是老賊!!!第二十七章釣魚執法第五十章 平民化教育第三十九章漢軍來了第一一五章人生就是在轉圓圈第四十七章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第一六一章被智慧碾壓的謝寧第一三一章《殺奴令》第一三八章完美無缺的紅袖第一零三章胸懷大志猛曹襄第一零一章多智近乎妖第三十七章回家(5)第八章偷襲第一五七章精美的破爛第六十六章紛亂,紛亂第三十九章有法可依第四十五章喜歡生病的侯爺第三十五章 長安城外第三十章正在結網的劉徹第一五零章誰對誰錯?第五章講道理的人第七十八章壽辰?第三十一章愛子之心大不同第四十七章殺敵從來都不是目的第三十九章少年人論匈奴第七十三章深思熟慮第一三八章混亂,極度的混亂!第一百章月色如水第一九二章人殉第一二九章進退兩難的劉徹第一六六章絕戶計第十五章璇璣宮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