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

劉徹哭笑不得的看着眼前十數個陶製簡易溫度計,分外懷念前世的水銀溫度計,暗自腹誹作者爲何不讓他開金手指。

玻璃作坊至今仍無法做出符合標準的玻璃管,最細的也有嬰兒的手臂粗細,而且強度很差,用來盛放水銀,顯然是極其危險和腦殘的行爲。劉徹乾脆選擇了長頸陶罐,細長的頸部做成一個剖面,覆蓋上厚厚的長條玻璃片,用石油中提煉出的膠體牢牢粘死後,用蠟徹底密封。

將陶罐盛滿水後,加熱至水沸,溢出罐口,再用軟木塞死死塞住罐口,降溫後也粘死密封。隨後將陶管放入漂浮着冰塊的水盆,靜置良久後,在玻璃上劃下記號。從該記號到瓶口木塞底部,所得長度均分一百份,作爲零到一百度。

身爲化工碩士,劉徹當然知道,由於壓強的影響,室內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實在四攝氏度左右。但如今又誰來管這些,因陋就簡,想咋弄就咋弄。

總之,大漢第一個溫度計出現了,世界上也第一次有了冷熱的計量單位。

太子詹事府的工匠們照着太子的法子,製作了不少溫度計。頭腦靈泛的太子詹事陳煌,還特地到少府負責金銀器製作的掌冶署,讓工匠幫忙打造了好幾個小巧的金制溫度計,將玻璃片完美的嵌入,嚴絲合縫,上面還鑲着不少小寶石,華麗非凡。

拿到陳煌呈上來的特製溫度計,劉徹驚喜不已,不由連聲稱讚他會來事。

怪不得自古帝皇多愛弄臣,這麼會揣度上意,即使稍微犯點小錯誤,也是可以原諒的嘛。要是帝皇手下全是魏徵,身邊又沒有和珅,當皇帝還有啥意思?

劉徹自認不是個高大全的人物,陳煌這種有真本事,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的弄臣,還是很合他心意的。

“恩,幹得不錯,只是不知該賞你啥。前些日子你剛分了數百萬錢紅利,聽說你家老爺子都眼饞得緊。”

劉徹頷首道,眼中滿是玩味。

陳煌老臉一紅,急忙躬身道:“殿下平日裡給下臣的賞賜夠多了,可別再賞賜了,否則老爺子還真就跟我急眼了。”

“你們少府陳氏一族忠心耿耿,陳老爺子更是任少府卿數十年,歷經三朝,經手巨億,卻分文不取,實在難得。”

劉徹擺擺手,感嘆道:“孤王心中知曉,陳老爺子不是眼饞,而是不敢多受宮中賞賜,怕你於節有虧啊。”

“謝殿下體恤!”

陳煌一揖到地,久久不起。如今陳俞年事已高,陳煌作爲太子詹事,劉徹登基後,他接任少府卿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作爲少府陳氏的下任家主,能得到未來帝皇的信任,自然是極爲重要的。

這也是陳俞老爺子不讓他多受賞賜的緣由,怕給劉徹留下貪財的壞印象。

劉徹上前扶起他,認真的囑咐道:“少府陳氏功勞甚大,有功便不可不賞。少府乃帝皇內府,與國庫有別。今後需得和太農令掌管的天下銀錢,匠作分割得更爲清楚纔是。你還需多讀讀孤王訂立的章程,要分清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區別,乃至民營企業中的私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等各種概念。”

陳煌聞言,心中愉悅不已,知曉太子殿下其實是隱晦的給自己吃顆定心丸,將來的少府卿之位定然是跑不了的。

他臉上的表情愈發謙恭,默默聆聽殿下的訓示。

“太農令屬下的各種匠作,礦山和良田,都是國有企業的範疇,少府今後不要再過問。而田氏商團和皇室實業,就是股份制企業,決策權由掌握多數股份的董事會控制。少府未來要獨立成私營企業,永世不得分發股份,必須完全掌控在帝皇手中。你可明白了?”

陳煌沉思片刻,微微點頭:“下臣已細細研讀過殿下賜予的相關典籍,如今倒是能領會幾分。”

“恩,畢竟都是些新鮮事物,孤王也不奢望你短期內就能融會貫通,哪怕是孤王自身,也需得慢慢摸索。今日跟你說這些,是想讓你知曉,今後少府會演變成帝皇的私營企業,而少府卿,就是典籍中所謂的執行總裁。”

劉徹給陳煌勾勒着未來的藍圖,畫下一塊大餅,“雖然你們陳氏拿不到股份,但是將來必定會按照典籍裡的章程,享受到少府盈利的分成紅利。你前些日子拿到的數百萬錢,就是今年詹事府的紅利。好好幹吧,少府將來的首任執行總裁!”

陳煌登時激動不已,乖乖,太子詹事府的紅利就數百萬錢,將來換了少府,還不得數以億計?

這甚麼執行總裁的名頭,陳煌當初在典籍裡看到時,就隱隱覺得有點意思。如今聽太子殿下這麼一解釋,哪還不知道自己今後大有可爲?

老爺子掌管少府數十年,除了每年的秩俸和宮中的賞賜,分文不取。咱如今可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掙大錢,既然拿着不燙手,誰還會嫌錢多,跟着殿下幹就是爽快!

劉徹看着興奮得滿臉通紅的陳煌,暗自慶幸不已,這個時代的人真純樸啊。

換着後世,這麼點錢,想要招到個愛崗敬業又有真本事的CEO,想都別想!那些大公司的執行總裁手裡可都握有大筆股份,即使下崗了都能坐享紅利。

“好啦,趕緊回去跟你家老爺子也說道說道,免得他老是瞎操心。”

劉徹笑着把陳煌往外趕,同時囑咐道:“讓人送些溫度計到養殖場去,按照計劃書裡的章程使用。記得找國舅多收些銀錢,養殖場的技術股份可不包括這溫度計,以後想多要,讓他繼續花錢來買。”

片刻後,劉徹揣上幾支華美至極的特製溫度計,緩緩行出了東宮。

皇祖母,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孃自然都要送上一支,小姨王兒姰也少不了,免得她整日抱怨劉徹偏心,只顧親生阿母,不顧小姨。再說小姨膝下的四位小皇子年紀也漸漸大了,得儘早做些安排。

好歹是親上加親,論血緣可比其他皇子還要親上半層,總不能委屈了他們不是。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