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大雪新停,冬日的暖陽將淡淡的金光灑落在長安城,潔白的雪地上泛着熠熠的亮光。

長安各市平面皆爲方形,市井門垣之制很嚴。市井四周築有圍牆,經市門方可出入。市的三面設門,門面三開,市門東西相對。

坊市內的積雪有專人清掃,並不厚,絲毫阻礙不了源源不斷進出的人潮。楋跋子站在市門外,看着市裡熙熙攘攘的人潮,心中有些慌張,緊緊的攬着王嬸的胳膊,生怕和她走散了。

王嬸拍拍她的小手,安慰道:“怕啥?原本想趕個早市,誰知還是耽誤了些功夫。如今開市都大半晌了,人自然多些。”

楋跋子紅着小臉,低聲道:“俺在草原上從未見過這麼多人。”

王嬸颳了一下她的小鼻子,道:“別老說草原的事,不然就白瞎了俺花功夫幫你打扮。”

楋跋子懂事的點點頭,示意自己知曉了。

清晨王嬸早早趕到了城外的養殖場,看到楋跋子雖穿着漢人的衣服,卻梳着羌人的髮辮,不由一拍腦袋,暗自懊惱自己思慮不周。趕忙將她拉到屋子裡,將髮辮盡數解開,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就是所謂的“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漢人少年尋常的打扮。

雖然大漢承平已久,長安城內有不少外族客商和使節往來,但漢人心中對外族人甚爲鄙夷,認爲他們都是蠻夷之人。若是王嬸帶着個外族小女娃逛東市,不說遭人白眼,單是買東西的價錢怕是都要貴上不少。

這麼一折騰,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待她們趕到長安東市,早已日上三竿了。咕嚕嚕,一陣輕響傳來,王嬸眯着眼睛,打趣道:“小丫頭,餓了吧?”

楋跋子微微點頭,羞赧道:“恩,忘了用早膳。”

“正好,嬸子也有些餓了,咱找個好地方歇歇腳,填填肚子。”

王嬸帶着她走進坊市,沿着隧道(就是通道,不是後世的隧道哈)快步往前走,在密集的人羣中靈巧的穿梭着。

坊市內的隧道中央相交如十字形,隧兩旁夾以陳列商品的列肆建築。

商肆皆分列成行,井然有序。靠市牆有堆放貨物的邸舍。列肆之制,既便於管理,亦便於交易。商人凡營於市者,皆登記入冊,謂之市籍。凡有市籍者,須向官署繳納市租。

值得一提的是,市租原屬皇帝御用斂利機構少府的收入。前些日子在太子劉徹的強烈建議下,劉啓下詔,今後的長安市租減半,剩餘所得將盡數繳納國庫。

朝野聞訊,皆稱天子賢明,需知長安坊市每年繳納的市租高達數千萬錢,抵得上一個大郡所繳租賦了。皇帝陛下能捨棄如此重利,實在算得上讓利於民。

肉行兩側的肉肆攤子上擺滿了魚,牛肉、羊肉、豬肉。雖然名爲肉行,但除了肉肆,還有菜肆,賣些蔬菜,姜韭,棗,橘及山野雜果。甚至還有賣豆醬和大幹魚、小雜魚、乾肉、乾果(慄)、乾菜的雜食鋪子。

看到不少百姓正在和鋪商談着價錢,讓楋跋子滿是感慨。

在草原上,雖然家家都養些牲畜,但並不是誰都能吃得起肉的。普通的羌人,大多吃些糜子和青稞,若遇到災荒,更是要尋些草籽和野菜。而尋常的大漢百姓,卻有錢買來各種吃食,實在比羌人的日子好上不少。

王嬸挽着楋跋子穿過佔地頗廣的肉行,在食行的一間鋪子前停下腳步,微微喘了口氣道:“累壞了吧?總算到地方了。”

楋跋子擡頭一看,發現眼前這個鋪子和旁邊的諸多食肆頗爲不同,鋪子的正門和衝着隧道的這面牆,全部是透明的深綠色玻璃。而鋪子裡的其餘牆面上,都貼上了潔白的瓷磚,冬日的暖陽照射進去,整個鋪子顯得分外亮堂和潔淨。

鋪子裡沒有漢人常見的食案和席子,而是用的桌椅,桌子上套着麻質的桌布,佈置得很整潔。

楋跋子在養殖場裡是見過玻璃和瓷磚的,聽漢人管事們說都是頗爲難得的事物,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

想來這鋪子的主人頗有來頭,楋跋子扯扯王嬸的衣袖,猶豫道:“嬸,這樣金貴的地方怕不是咱們能進去的。”

王嬸笑道:“啥金貴不金貴的,這鋪子是俺家那臭小子和幾個同窗合夥開的買賣,還敢不讓俺這當娘進去不成?”

“啥?這……是狗蛋哥開的?”

楋跋子驚訝的長大小嘴,有些不可置信,王嬸雖說是養殖場的管事,但一直都是平民的打扮,不像是家中有權勢的樣子啊。

王嬸看到她的小模樣,就知道她想岔了,卻也沒工夫跟她解釋,攬着她徑直進了鋪子。

“喲,王嬸來了。”

一個肉嘟嘟的矮胖少年迎了上來,親熱的招呼道,還特意將兩人安排在窗邊的桌子旁坐下,以便能曬曬冬日的暖陽。

“今日狗蛋他們都去私學了,你怎的還在鋪子裡招呼客人?不是請了幾個人手嗎?”

王嬸皺着眉頭,似乎有些不高興,語重心長道:“買賣雖要緊,但也不能誤了學業啊!”

“眼看要過年了,俺這管賬的,自然要到鋪子裡將開張至今賬目算清楚。正巧今日私學裡教的是五經,俺是商家子弟,學了五經也做不得官,乾脆和先生告了假。”

矮胖少年撓撓頭,解釋道:“這不正巧碰到王嬸大駕光臨,俺自然要親自招呼啊。”

“你倒是嘴甜,那就先來兩碗豆漿,再上兩個雞蛋灌餅,兩個煎餅果子。”王嬸麻溜的脫口而出,顯然是常客了。

矮胖少年笑道:“好咧,您等着,馬上就好!”

片刻後,矮胖少年端着盤子將王嬸點的吃食送了上來,一一擺到桌上。他又和王嬸閒聊了幾句,便到後堂算賬去了。

楋跋子小口抿着碗裡的豆漿,覺得很香很甜,而且沒有絲毫羶味,比草原上的羊奶好喝多了。那雞蛋灌餅和煎餅果子也都是從未見過的吃食,又酥又脆。對小女娃而言,這種甜甜的油炸食物自然是很合胃口的。

楋跋子吃得有些急了,差點噎着,趕緊灌了口豆漿,這才緩過氣來。

一旁的王嬸見她臉上沾滿了油花子和豆汁,自是哭笑不得,忙掏出手帕,輕輕的幫她擦拭起來,有些心疼道:“傻丫頭,慢慢吃,沒人跟你搶,不夠再上就是啦。”

楋跋子眼眶又有些泛紅,擡頭正要說些什麼,卻頓時呆住了,瘦弱的身子不住的顫抖起來。

一個身材敦實的青年男子此時正站鋪子外,隔着透亮的玻璃窗,直勾勾的盯着楋跋子,眼中滿是訝異和激動。待得兩人的目光交織,青年男子微微的點頭示意,小心的掃視了一下四周,似乎在顧忌什麼,隨即頭也不回的緩緩離去。

楋跋子心中咯噔一下,卻盡力讓自己的臉色保持平靜,不讓王嬸看出一絲端倪,內心卻是激動不已:“沒錯!是臧素爾哥哥!他沒死!”

臧素爾是參狼部落酋長狼王嘎什的兒子,而楋跋子的阿媽格桑,是嘎什的妹妹,也就是臧素爾的姑母。臧素爾由於母親是漢人女奴,一直不受嘎什的重視,倒是格桑頗爲喜愛這個乖巧的侄子。

格桑嫁到卑禾部落後,膝下無子,只有楋跋子一個女兒,便常常把臧素爾接過去住上些時日,當成兒子般疼愛。楋跋子很喜歡纏着臧素爾,聽他講些草原上的傳說。偉大的英雄,美貌的仙女,臧素爾哥哥總是能講得栩栩如生。可以說,兩人的關係宛如親兄妹一般。

當初楋跋子從阿爸口中,聽到參狼部落被草原馬賊全殲的消息,連續好幾天從噩夢中驚醒。總是會夢到臧素爾哥哥滿臉是血的倒在地上,苦苦的向她求救。直到部落裡的薩滿開了些安神的草藥,才漸漸睡得安穩了些。

誰料不久後,她也在一次外出遊玩時被捕奴人擄到了漢人的地界。

不曾想,楋跋子竟在大漢的國都遇到了她的臧素兒哥哥,心中激動之餘,不由患得患失起來。

臧素爾哥哥怎麼會在這裡?爲何一身漢人的打扮?他是來救我的麼?可爲何又匆匆離去?

……

長安城的某間驛館裡,一個肥頭大耳的中年男子正惱怒萬分的瞪着跪倒在地的幾個侍衛,狠聲道:“給我仔細找,一定不能讓他逃了,死活不計!他知曉的事情太多了,若是傳揚出去,牽累到主公,不但我等性命難保,恐怕全家老小都不得好死啊!”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